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抵押房產無償贈送的法律效力

抵押房產無償贈送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3-04 21:12:07

① 房產證抵押給別人有法律效力

房產證抵押給私人,如果符合下列條件的,是有效的:抵押人對該房產有處分權;該房產是依法可以進行抵押的房產;當事人依法訂立了書面的抵押合同;並且依法到登記機關辦理了抵押登記。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五條
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有權處分的下列財產可以抵押:
(一)建築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
(二)建設用地使用權;
(三)海域使用權;
(四)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
(五)正在建造的建築物、船舶、航空器;
(六)交通運輸工具;
(七)法律、行政法規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財產。
抵押人可以將前款所列財產一並抵押。
第三百九十七條
以建築物抵押的,該建築物佔用范圍內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一並抵押。以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的,該土地上的建築物一並抵押。
抵押人未依據前款規定一並抵押的,未抵押的財產視為一並抵押。
第四百零二條
以本法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的財產或者第五項規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築物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登記。抵押權自登記時設立。

② 被抵押後的房屋可不可以贈與他人

房屋設定抵押後,房屋所有權人不得隨意處分房屋。所以,除非徵得抵押權人同意,不然房屋所有權人不可以贈與房屋。而且房產在抵押狀態下是不能做過戶手續的。

房屋贈需要滿足條件如下: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申請書(原件留存);申請人身份證明(查驗原件、復印件留存);房屋所有權證書(原件留存);經公證機構公證的贈與合同(原件留存);契稅完稅憑證(查驗原件)。

(2)抵押房產無償贈送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抵押特徵:房屋抵押是原債權債務關系的擔保,原債權債務關系是主合同,房屋抵押是從合同,以原主合同的合法有效存在為,前提條件,本身不能獨立存在。

抵押的房屋可以由抵押權人保管,也可以由抵押人保管,通常情況下由抵押人保管,保管人應謹慎保養所抵押房屋。

負有清償債務義務的一方不履行義務時,房屋抵押人可以直接行使房屋抵押權,不依靠債務人的行為即可實現其權利。

抵押物須是房屋,房屋抵押人可以是債務人,也可以是第三人,抵押人必須對抵押的房屋擁有所有權,如果抵押房屋是國有房屋,則抵押人必須對該抵押房屋享有處分權。

房屋抵押權的設定,一般採用書面形式,並應明確規定擔保的范圍;房屋抵押人將房屋抵押後,並不喪失房屋的所有權,因此,抵押人應自己承擔房屋意外滅失的風險。

房屋抵押權是一種擔保物權。如果房屋抵押人未經房屋抵押權人同意,將抵押房屋轉給第三人時,房屋抵押權人對抵押的房屋享有追索權,房屋受讓人因此受到的損失,由房屋抵押人承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房屋抵押

③ 房屋贈與協議書怎樣才有法律效力

房屋贈予協議書(模板)

贈與人(甲方):__________,身份證編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贈人(乙方):__________,身份證編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是乙方的,為贈與房屋,甲、乙雙方經協商一致,簽訂如下房屋贈與協議

一、甲方(系關系)自願將共有的坐落在

,產籍號:號,建築面積:平方米私有房屋無償贈與給乙方。甲方保證贈與給乙方的是上述房屋的全部所有權,並免遭任何第三人追索。

二、上述贈與房屋交接時間年月日,贈與房屋交接前的債權債務由方負責,贈與房屋交接後的債權債務由方負責。

三、乙方自願接受上述房屋全部產權,並保證在房屋交接之日起3個月內辦理房屋產權變更登記手續。辦理上述房屋產權變更登記的稅及相關費用由方負責。

四、其它約定事項;

五、本協議公證後生效,如任何一方違約,違約方依法賠償守約方因此造成的實際損失。本協議發生爭議,甲、乙雙方可以協商解決,協商不一致時,可以到市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或到房產所在地法院起訴。

甲方(贈與人)簽名: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受贈人)簽名:_________________

協議簽訂地點:_________________

協議簽訂時間:______年__月__日

房屋贈予協議可以參照相關的模板,填上雙方實際的資料就可以了,只要雙方在房屋贈予協議上面簽字的話,它就具有法律效力了。

④ 房產贈與怎樣才具有法律效力

贈予人和接受贈予人之間簽訂《贈予合同》。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內條之規定:贈與合同是贈容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同時根據我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之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因此贈予合同有效,須贈與人的贈予行為是其真實的意思表示,且其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其所簽訂的贈予合同不違反相關法律規定。

⑤ 訴前抵押房產給個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需要視具體情形而定。產生債務糾紛時,債權人可以起訴債務人的,起訴債務人前,如果情況緊急的,如債務人惡意轉移財產等,債權人可以申請財產保全。依據《民法典》的規定,債務人在起訴前抵押財產給他人,目的是惡意逃避債務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該行為,該行為撤銷後無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條,債務人以放棄其債權、放棄債權擔保、無償轉讓財產等方式無償處分財產權益,或者惡意延長其到期債權的履行期限,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九條,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受讓他人財產或者為他人的債務提供擔保,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債務人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⑥ 房屋贈送協議書,怎樣才能有法律效果

房產贈與怎樣才具有法律效力:
一、雙方達成房產贈與合同
享有產權的房屋所有人有權自由處分自己的房產,可以將房產贈與他人,並簽訂房產贈與合同。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贈與合同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但是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能隨意撤銷。因此,受贈人雖然約定將房產贈與另一方,但是房屋作為不動產,只有在辦理了正式的房屋所有權變更登記手續後產權才會發生轉移。因此在房產變更登記之前是可以撤銷贈與的,此時受贈人並不能請求法院判令繼續履行。
二、房產贈與合同經過公證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通常情況下並不享有撤銷贈與的權利,所以一經公證該贈與合同即生效,贈與人反悔的要承擔違約責任。但是由於房產贈與只有依法辦理了登記才能轉移房屋產權,所以只是經過了公證但是沒有辦理房屋登記手續,受贈人只能依據合同法要求贈與人承擔違約責任,並不能得到房屋的產權。
三、發生房產轉移效果的情形以及法律程序
根據相關規定,受贈房屋只有依法到房地產管理機構辦理正式的房屋所有權變更登記手續後,房產贈與行為才具有法律效力,即發生房產轉移的效果。具體的法律程序如下:
1、訂立贈與合同
贈與人與受贈人訂立關於房屋贈與的書面合同,即贈與書。
2、領取契證
受贈人憑原房屋所有權證、贈與書,根據《契稅暫行條例》規定交納契稅,領取契證。
3、辦理公證
根據司法部、建設部《關於房產登記管理中加強公正的聯合通知》第三條規定,贈與房地產必須辦理公證。
4、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
由接受贈與房地產的受贈人到房地產管理機構申請變更登記,應同時提交下列證件:①申請書;②有關當事人身份證件;③原房地產產權證;④贈與書及公證書或遺贈證明及贈與人死亡證明、遺贈證明公證書;⑤契稅收據。
5、贈與人將房屋交付受贈人
這里的「交付」要以辦理了房屋產權轉移登記為准。如果未辦理產權轉移登記手續,只是當事人之間訂立了書面贈與協議,贈與人將原房屋產權證交付受贈人的,也應當認為產權已經交付,贈與成立。但是目前一些人為了逃避城市私房買賣最高限價的規定,或為了偷逃房地產稅費,或是與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買受人達成交易,以贈與為名,變相買賣私有房屋,這是一種違法行為,一經查出,將由房地產管理部門沒收非法所得,並視情節輕重,處以非法所得兩倍以下的罰款。
房屋贈與的注意事項:
房產贈與人必須具有真實的意思表示,並且必須對其所贈房產擁有所有權。雖然取得贈與公證書可以迅速辦理產權過戶手續,但應注意幾個事項:
1、贈與是無償的法律行為,法律後果不同於有償的轉讓行為;
2、是贈與後變更產權登記的稅費與繼承後變更的標准不同,辦理前應向房管局、地稅局等有關部門充分咨詢;
微信關注國暉律師事務所,掌握更多法律資訊!
3、一般的贈與行為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但是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除外,也就是說經過公證的贈與行為一般不能撤銷。

⑦ 贈與房產法律效力是否有效

贈與的房產具有法律效力。受贈人與贈與人簽訂贈與合同,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贈與的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成立並有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第六百五十七條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⑧ 房屋贈與合同的法律效力問題。

1、實際上沒必要簽訂贈與合同,寫一份書面文件,把當初以房屋買賣的內形式實際上是容為A辦理貸款的事說清楚,並明確房產過戶回來的條件就可以保證將來要回房產。
你寫贈與合同,而贈與合同又是得在完成贈後才能確保有效的,否則在贈與物實際交付前,可以反悔,單憑一份贈與合同,沒把握要回房子。

2、涉及抵押貸款,無法過戶,得還清貸款解除抵押。解除抵押後,願意的話,以贈與或買賣的形式過戶都可以。

3、參考1的內容,不建議現在按贈與的形式處理。

4、參考1的內容。

⑨ 房屋贈與協議書怎樣才有法律效力

您好,房屋轉讓協議是關於房產轉讓的合同,只要符合合同成立的條件,就是有效的。簽訂房屋轉讓協議書時,雙方意思表示應當真實,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不得以欺詐、脅迫等方式訂立合同,對房屋坐落、面積、年限、價款、履行期限和方式、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方法等主要內容作出約定,只要符合這些條件,那麼房屋轉讓協議就是有效的。
法律上沒有明文規定贈與合同必須為書面形式,所以一般情況下並不要求贈與合同必須是書面形式。但是特殊情況下,譬如贈與房屋的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41條規定:「房地產轉讓,應當簽訂書面轉讓合同,合同中應當載明土地使用權取得的方式。」該法第37條規定:「房地產轉讓,是指房地產權利人通過買賣、贈與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將其房地產轉移給他人的行為。」贈與房屋必須遵守這一規定。
二、房屋贈與的定義及其特殊屬性 1、房屋贈與的定義: 房屋贈與合同是指贈與人將屬於自已所有的房屋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2、由於房屋的特殊性,使得該贈與除具有一般贈與合同的基本屬性外,還具有以下幾個特殊屬性:(一)要式性。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相關規定,房地產轉讓的,應當簽訂書面轉讓合同,合同中應當載明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這里的房地產轉讓,是指房地產權利人通過買賣、贈與或者其他方式將房地產轉移給他人的行為。因此,贈與房屋的合同,必須採用書面的形式。
(二)如須辦理過戶應公證。根據《司法部、建設部關於房產登記管理中加強公證的聯合通知》的規定,受贈人應持「贈與公證書」和「接受贈與公證書」,或持雙方共同辦理的「贈與合同公證書」,以及房屋所有權證、契稅,到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過戶手續。如果沒有相關公證文件,房地產管理部門可以拒絕辦理。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條__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⑩ 抵押中的房產期間簽訂的贈予協議是否有效

我認為該贈與協議應該是效力待定。因為該房產已經抵押給了銀行,如果銀行同意你這一贈與協議方有效。

熱點內容
刑法第二百九十條 發布:2025-05-19 22:02:23 瀏覽:176
婚姻法2016 發布:2025-05-19 21:58:32 瀏覽:355
勞動法的加班怎麼區分 發布:2025-05-19 21:58:25 瀏覽:227
辦案經驗法院 發布:2025-05-19 21:58:22 瀏覽:758
法防法規 發布:2025-05-19 21:43:23 瀏覽:860
簡述我國勞動法的結構體系 發布:2025-05-19 21:19:02 瀏覽:5
3月25日交通法規 發布:2025-05-19 21:15:18 瀏覽:797
律師法律援助工作站如何設立 發布:2025-05-19 21:13:00 瀏覽:487
農村法律援助政協 發布:2025-05-19 21:10:04 瀏覽:296
法律援助疫情防控措施 發布:2025-05-19 21:07:35 瀏覽: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