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詞是否負法律責任
1. 幫當事人讀答辯卷要負法律責任嗎要是我幫他寫過證詞呢
不需要
幫當事人讀答辯卷,這屬於委託行為(代讀),不屬於代理關系,不發生民事關系,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如果寫過證詞,如果你是代寫,證詞是他的敘述,你只是記錄下來,由委託人簽名或按手印,這屬於委託行為(代寫),不屬於代理關系,不發生民事關系,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如果你是證人,幫他寫過你作為證人的證詞,你必須為你的證詞的真偽負相關的法律責任
2. 直系親屬出庭作證和直系親屬的證詞在法律上是否有效
是否有效,法院要綜合考慮認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五十四條 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十日前提出,並經人民法院許可。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申請予以准許的,應當在開庭審理前通知證人出庭作證,並告知其應當如實作證及作偽證的法律後果。
證人因出庭作證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提供證人的一方當事人先行支付,由敗訴一方當事人承擔。
第五十五條 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接受當事人的質詢。
證人在人民法院組織雙方當事人交換證據時出席陳述證言的,可視為出庭作證。
第七十七條 人民法院就數個證據對同一事實的證明力可以依照下列原則認定:
(五)證人提供的對與其有親屬或者其他密切關系的當事人有利的證言,其證明力一般小於其他證人證言。
3. 判決修改證詞。導致一方輸了。法院要負法律責任嗎
如果偷改證詞,當然是不合法的,肯定要負法律責任的,當然你必須有確切的證據
4. 詢問證人的證言可以改嗎,要承擔什麼責任
詢問筆錄(record of question),又稱「詢問證人筆錄」,是司法人員在刑事訴訟活動中,就詢問證人、被害人的過程及內容所作的文字記錄。詢問筆錄可以作為證據使用。法律規定,詢問證人、被害人應當製作筆錄。
特點
詢問筆錄要如實地、完整地記載證人、被害人的陳述。詢問筆錄的處理辦法同訊問被告人筆錄的處理辦法一樣。要交給證人、被害人核對,並允許其改正其中的錯誤。證人、被害人要求自己親筆書寫證詞的,要允許書寫,必要時,也可以讓證人、被害人親筆書寫證詞。詢問筆錄的順序應該符合實際的詢問順序。證人或被害人以及詢問人員都應該在詢問筆錄上簽名。
詢問筆錄作為記載證人所提供的證言,具有法律的嚴肅性。在詢問開始時,詢問人應向被詢問人宣講《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八條規定,並在筆錄上作出如下記載:「詢問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八條規定,告知被詢問人應當如實提供證書、證言,如有意作偽證或隱匿罪證要負的法律責任。」被詢問人應當在簽名後蓋章或捺指紋,筆錄各頁之間也應蓋上騎縫章(或捺指紋)。
根據「刑訴法」第67條「詢問證人應當個別進行」的規定,詢問證人的筆錄亦應分別記載,不能把幾個證人的詢問情況寫在一份筆錄里,必須單人單問單記,單獨製作筆錄。
組成
詢問筆錄有統一印製的筆錄紙,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一、標題。 為「詢問筆錄」。
二、詢問簡況。按規定欄目,逐項記載詢問時間、地點,詢問人、記錄人的姓名及其工作單位,被詢問人的姓名、性別、年齡、家庭住址、工作單位。如詢問時另有在場人,也應作出記載。
三、詢問內容。採用問答式,如實記錄被詢問人所提供的證言。
四、核對筆錄記載。詢問結束後,記錄人應將筆錄讓被詢問人過目或向其宣讀,如有出入應允許更正,在確認無誤後,由被詢問人在筆錄上寫上「以上記錄已經我看過(或已向我宣讀),沒有出入」字樣。
五、被詢問人、詢問人、記錄人依次簽名。
5. 證詞要不要負法律責任
肯定要的了 如果做偽證 那是要負法律責任的哦
6. 證人要不要負法律責任
《刑法》第三百零五條規定了偽證罪:即在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翻回譯人對與案件有重答要關系的情節,故意作虛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證人出庭作證時,法庭應當告知其誠實作證的法律義務和作偽證的法律責任,即法庭負有一定的告知義務,告知出庭證人應當誠實作證,這是法律的內在要求。證人作偽證不但會損害某些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也會阻礙法院審判的正常進行,導致錯判、誤判,降低司法權威。因此,為了督促證人誠實作證,法律對於作偽證設定了相應的不利後果。證人、鑒定人作偽證的,依照規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7. 刑事案件中當事人的證詞真的可靠嗎
需要其他證據印證,孤證不能定案。
8. 推翻證詞怎麼負法律責任
在刑事案件中如果新證詞不屬實可能有被控偽證罪的風險,在民事案件中則責任較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