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碩士學費為何如此高還有人願意考嗎
第一,對於學校來說,對法學碩士的重視程度明顯高於法碩,法碩只是他們增收的一個渠道。而且法學碩士並沒有想像中難考,分數不高一調劑還能公費,而法碩考的再好基本上也都是自費。第二,二者學習模式不一樣,在導師各方面有著天壤之別,其實讀法碩的感覺不太像是在讀研。大班上課,不分導師,分了也只是帶論文。沒有研究生的氣氛,也沒有多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第三,法碩雖然也有它的優勢,比較偏重於實踐,然而國內關於法碩的培養並沒有遵循國外的思路,依然是以理論教學為主,有很大局限性。就像我們很多老師說的那樣,不知道為什麼還要專門開個法碩。第四,在就業方面,現在對於法碩的歧視小了很多。但是多少還是有些介意的,很多地方認為法本的和法學碩士才是科班,當然我覺得只要通過司考,自己好好學的話,也不會有多大差距。
㈡ 法律碩士將來就業前景好嗎為什麼這么多人想考法律碩士
現在法碩畢業就業很不景氣的。前幾年火過。你要是真對法律專業特感興趣,建議你還是考個知名學校的法律專業吧。
㈢ 為什麼考法碩的人那麼多
法律碩士:
考法律碩士人之所以多,最簡單的原因是畢業了以後工作的方面環境、薪資還是比較讓人嚮往的。
法律碩士(非法學70%以上),全國聯考相對來說更為公平、而且沒有高數這一門課(估計也是大多數同學選擇的原因吧)。
我們現在更多學生願意考碩士,而不想盡早畢業。
㈣ 法碩學費為什麼這么高
額 這個 法碩是專業學位,不是學術型的,再接下來的為什麼專業學位這么貴我就不知道,幫樓主頂下吧……
㈤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准備考法碩,這個含金量高嗎
是的,很多人在跨考法碩,法律碩士是全國聯考,有考試大綱,有明確的內復習范圍,而且容有教材,不用漫無邊際地找參考書。它不考數學,這也是部分文科生比較頭疼的科目,初試不用找導師。法碩非法學和法碩法學分開錄取,比較公平。非法學只限非法本報考,都是零基礎,起點相同。因此,很多同學考研時會選擇法碩專業。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改革後,使得本科非法學的新同學如打算進入法律行業參加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最好的辦法就是考取法律碩士。
任何一個專業都有含金量,關鍵是自己學到什麼層次了。法律碩士就業范圍廣,可以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後進入司法系統或律師事務所,可以選擇考公務員進入黨政機關,還可以進入學校、教育單位,或者進入企業成為法務人員。對於本科學會計或者是學經濟學的法碩來說,進入會計師事務所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本科外語專業的,與法律結合可以做涉外律師,從事外貿相關工作;本科經濟金融專業的,與法律結合可以在企業和金融機構從事相關工作;本科是理工科專業的,與法律結合可以從事知識產權代理相關工作等。
㈥ 為什麼法律碩士學費這么貴
法律碩士(Juris Master簡稱JM)是專業學位之一,我國自1996年試辦法律碩士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專業學位設置審批暫行辦法》規定設置。 法律碩士學位是具有特定法律職業背景的職業性學位,主要培養面向立法、司法、律師、公證、審判、檢察、監察及經濟管理、金融、行政執法與監督等部門、行業的高層次法律專業人才與管理人才。
法學碩士的培養目標是以教學、學術、實務多方面為指向,而法律碩士則是以致用、實務為指向。
法律碩士不同於法學碩士。前者是具有特定法律職業背景的專業學位,主要為立法、司法、行政執法、法律服務與法律監督部門以及經濟管理、行政管理和社會公共管理部門培養應用型法律人才;後者則是法學學位系列的一個層次。我們通常所說的「考法律專業的研究生」一般都是指報考法學碩士。(事實上,法學碩士與法律碩士的最終出路差別不大。)[1]
時下社會上存在一種錯誤認識,只知道法律碩士,而不知道法學碩士。實際上,兩者存在一些區別:
一、招生條件是不一樣的,法學碩士要求必須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不限本科專業(但實際考生多為法學本科),但不招收同等學歷的非本科生;法律碩士要求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的非法律專業的畢業生。(從2009年起,允許法學本科畢業生報考法律碩士。)
二、考試試題不同。法學碩士專業課試題傾向於理論化試題,以主觀題為主。而法律碩士起源為英美,遵循美國法律人才培養原則,需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與推理能力,所以法律碩士是由本科為非法律專業畢業生考錄,題目傾向於實務。
三、錄取比例不一樣。法學碩士的錄取比例,一般都是在10:1左右,而法律碩士由於引進於英美國家,目前屬於國內考研熱門專業,加上有權招收全日製法律碩士的院校皆為國家重點大學,所以競爭極為激烈,平均達到15:1。
四、培養方式不同。法律碩士基本是自費,如北大的是每學分800元,論文指導和論文答辯費6000;法學碩士有公費也有自費。
五、教學方式不同。法學碩士分專業採取導師制,每個學生一個導師(教授或者副教授),在讀期間能夠得到導師的不斷輔導,深入學習相關法律理論。而法律碩士不分專業,採用"雙導師"制。以經世致用為原則,實務為先,貫徹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的教學理念。
因此可見,法學碩士的培養目標是以教學、學術為指向,而法律碩士是以致用、實務為指向。
法律碩士特點折疊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中的「法律」是指職業領域,它是指具有特定法律職業背景的專業性學位,是培養高層次的法律實踐專門人才的專業學位。它的特點是:
第一,它是一種專業學位。它雖然與法學碩士學位處於同一層次、同一規格,但類型不同,各有側重。根據培養方案,法律碩士專業學位主要培養面向法律實務部門中級以上專業和管理崗位的專門人才。
第二,它是以法律為職業領域的,或具有法律職業背景的專業性學位。這使得它不同於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BA)或公共管理碩士學位(MPA)等其他職業領域的專業學位。
第三,它是一種高層次的學位。這是因為法律專業的特點決定的,這個學位的培養目標就是以能夠勝任法律實務工作為基準。要達到「實踐部門中級以上(含中級)專業與管理職務的任職要求」。這就是說,其人才培養目標不同於法律本科教育的培養目標,而是高層次的、即達到碩士研究生水平的一種學位。
法律碩士報考折疊
2000年起,不再允許法律專業本科畢業生(含同等學力)報考,而只招收具有大學本科學歷(或同等學力)的非法律專業畢業生。對於法律專業本科畢業生,鼓勵報考法學碩士研究生。這項措施大大降低了考試的競爭壓力。從2009年起,法學本科畢業生也可報考法律碩士。
法律碩士考試折疊
2000年開始試行全國聯考。2003年法碩招生入學考試中的初試科目由5門改為4門,政治理論、外國語、綜合基礎課(含憲法、法學基礎理論、中國法制史)和專業基礎課(含民法學、刑法學)。其中,政治理論和外國語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綜合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等業務考試科目為全國聯考科目。聯考科目的考試范圍和要求依據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編寫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大綱》和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司法部法規教育司組織編寫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指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法律碩士的種類折疊
第一種是參加每年一月份全國高校聯考的法律碩士,招生對象為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生(2010年起可招收法律專業本科畢業生,報考法律碩士(法學)專業),含同等學力者,同等學力是指具有同等的學習能力。考試科目為政治、外語實行全國統考,專業基礎課和綜合課實行全國聯考,考試用書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大綱》和《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指南》。錄取類別包括計劃內非定向、計劃內定向、計劃外委培和計劃外自費,學習方式有脫產學習和不脫產學習,畢業時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碩士學位證書。
第二種是參加每年十月份全國高校聯考的在職法律碩士,招生對象為法律專業或非法律專業的在職法律工作者,考試科目除政治由各校自行命題外,外語和三門專業課實行全國聯考,考試用書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大綱》和《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指南》。錄取後全部是委託培養,採取在職不脫產方式學習,畢業時只獲碩士學位證書。
法碩聯考折疊編輯本段
報考條件折疊
考生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在職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大專畢業學歷後經兩年或兩年以上(從大專畢業到錄取為碩士生當年9月份),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學力的本科結業生和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按本科畢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參加自學考試並取得畢業證書的也可報考。
十月在職聯考報考條件折疊
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或本科以上畢業3年(或以上)並取得畢業證書(一般應有學位證書)的法院、檢察院、司法、政法委、公安等政法部門人員,人大系統幹部以及有關部門從事法律實際工作者;報考中國政法大學與國家法官學院、國家檢察官學院聯合培養的考生,同時必須具備高級法官、高級檢察官資格或具有處級(含)以上行政級別的法院、檢察院行政管理人員,並經所在單位政治部門推薦。
符合報考條件的政法系統考生,持經本單位同意和省級主管部門審查蓋章後的資格審查表進行資格審查;其它部門人員的資格審查表由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填寫推薦意見。
㈦ 為什麼法律碩士學費這么貴
專業碩士來的學費都比較源貴。因為法碩的培養成本也是很高,而且對學校學術研究沒有太大的作用。
我們要努力改變這個狀況,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努力當上教育部的領導,然後免除一切學費,我們雖然享受不到,但我們要為後代造福。
㈧ 為什麼考法碩的 人這么多
,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法院和檢察院。曾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法學專業畢業生流向最為集中的地方,也是現在很多畢業生就業的首選,但是現在要進這兩類單位已是越來越難。原因一是統一司法考試制度實施以後,法院、檢察院招收審判員和檢察員要求應聘者必須具有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但是司法考試的報名資格規定本科畢業生必須拿到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後方可報考,這就使得待就業的法學本科畢業生在校期間無法參加司法考試,進法院、檢察院工作的准入資格受限。原因二是按照現在的錄用政策,進法院、檢察院不僅要具備法律職業資格,同時必須要通過公務員考試。
(2)國家公務員單位。《公務員法》實施以後,公務員報考人數增加,競爭日益激烈,一般來說報考人數和錄取人數都在50:1以上,個別中央國家機關能達到1000:1以上。法學專業畢業生報考公務員有專業上的優勢,但由於目前公務員招考實行中央和地方獨自組織考試的體制,每個省甚至市、縣都有自己的考試科目、考試范圍、考試時間,考試內容和時間各異,往往造成沖突。學生為獲得更多的公務員錄用機會,往往在各省疲於奔命,人為地增加了畢業生的就業成本和就業困難。
(3)律師行業。它也是廣大學生選擇法學專業的一個重要驅動力,但是目前法學專業畢業生去律師事務所就業的比例呈下降趨勢。原因有三:一是司法考試制度實施後,律所招聘也要求應聘者具有法律職業資格;二是我國目前的律所大部分都是合夥制、合作制,注重利潤最大化的他們在用人方面注重短期效益,而缺乏長期培養、長效用人機制,缺乏人才儲備的積極性;三是律師行業具有較大的風險性,許多畢業生思想准備不足,望而卻步。
(4)企事業單位。它們目前已經成為法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的增長點,去這些單位就業的比例越來越高。但是法學畢業生去這些單位就業也存在一定的「瓶頸」現象。一方面對於大部分中小型企事業單位來說,使用專門的法律人才對他們來說還屬於高消費,畢竟不是他們所急需的技術型人才;另一方面對於一些規模較大的企事業單位來說,他們需要的是更高層次的成熟的法律人才,因此初出茅廬的應屆生也很難符合他們的要求。所以應屆法學畢業生在這里處於一種兩難的境地。
㈨ 為什麼那麼多人都在勸退不要考法碩呢
為什麼那麼多人都在勸退不要考法碩呢?
法律碩士是按實用型法律人才來培養,法學碩士是按研究型或學術型人才來培養。法律碩士(俗稱法碩)是讓非法律專業考生來報考的,所以報法碩的考生都是跨專業考試的。法學碩士就是為了培養法律專業本科生,跨專業考生同樣受限,也很少會有人從別的專業跨專業考法學碩士,那難度太大了,考上概率很小。這就是大家說的考研別考法碩的原因。
如果年紀不小,並且以前的工作又與法律關系不大,這種人考法碩一定要慎之又慎!
㈩ 為什麼法律碩士學費比法學碩士高很多!
第一,對於學校來說,對法學碩士的重視程度明顯高於法碩,法碩只是他們增版收的一個渠道。權而且法學碩士並沒有想像中難考,分數不高一調劑還能公費,而法碩考的再好基本上也都是自費。第二,二者學習模式不一樣,在導師各方面有著天壤之別,其實讀法碩的感覺不太像是在讀研。大班上課,不分導師,分了也只是帶論文。沒有研究生的氣氛,也沒有多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第三,法碩雖然也有它的優勢,比較偏重於實踐,然而國內關於法碩的培養並沒有遵循國外的思路,依然是以理論教學為主,有很大局限性。就像我們很多老師說的那樣,不知道為什麼還要專門開個法碩。第四,在就業方面,現在對於法碩的歧視小了很多。但是多少還是有些介意的,很多地方認為法本的和法學碩士才是科班,當然我覺得只要通過司考,自己好好學的話,也不會有多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