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收款的法律責任
⑴ 幫別人代收款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承擔。非金融機構非法提供代收代付服務,達到犯罪數額200萬元以上等條件,涉嫌非法經營罪,將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不承擔連帶責任就是一點不承擔。前提是要證明自己在中間只是代出借人收款,當初借款是直接由出借人支付給借款人的,並且沒有在任何文件上簽字。法律地位類似於居間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五條 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的;(三)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證券、期貨、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的;(四)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
⑵ 個人收款的問題
打首條。
個人收付款如果是數額特別大或者是比較敏感的收付款,最好是能出具手寫的收條作為對方的付款憑證使用。這個是有法律效力的。
且日常生活中碰到收付款通過微信或支付寶實現,或者是寫收付款憑證,可以避免後面出現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⑶ 怎樣寫收條對個人不具備法律責任
注意一定要在收條上面加蓋公司印章,這樣就可以將個人行為轉化為職務行為或公司行為。
⑷ 法人股東用個人賬戶收款,是否構成犯罪
民營企業中,將個人賬戶當作公司賬戶使用並不罕見,雖然違規,但並不涉嫌犯罪,即使存在偷逃稅,也只是行政違法。
⑸ 個人委託第三方收款,第三方違法了,個人需要擔責嗎
如果你的委託是合法的,委託方違法,你不需要承擔責任。但你如果知道委託方會採用非法手段,並導致嚴重後果,你需要承擔責任。
⑹ 公司委託個人收賬,所發生的法律責任是個人負全責嗎
原則上,員工個人(代理人)在公司委託的代理許可權內的行為,其法律後果全部由公司(被代理人)承擔;超越代理許可權或無權代理的行為,即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代理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公司)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員工)負連帶責任。另外,員工個人在處理委託事項時,屬於職務行為,如果受到人身損害的,屬於工傷。
一、〈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
1、第六十三條第一、第二款規定: 公民、法人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2、第六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的委託代理,可以用書面形式,也可以用口頭形式。法律規定用書面形式的,應當用書面形式。
書面委託代理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間,並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
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3、第六十六條: 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
代理人不履行職責而給被代理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負連帶責任。
第三人知道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已終止還與行為人實施民事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第三人和行為人負連帶責任。
二、〈工傷保險條例〉第14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 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 患職業病的;
(五) 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⑺ 幫人代收款寫明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可以嗎
看借條內容寫未收錢且能證明般院要歸認定連帶責任要承擔責任
⑻ 公司簽定的合同收款賬戶以個人名義是否有法律責任
有,那人應該是該公司法定代表人!
⑼ 委託個人收款法律風險是什麼,有什麼法律
這個風險問題可以體現在2個方面。一個是合同協議的有效性問題,一個是討債公司追內債過程中所產生的容法律風險問題。可以通過以下問題直接表明出來,相信很多債權人有著類似的問題。
討債作為法律行為,委託個人收款法律風險就在於,既可以由債權人自己實施,也可以由非當事人的其他人代為實施。公民或者法人(代理人)以另一公民或法人(被代理人)的名義,在授權范圍內向第三人為意思表示或接受第三人的意思表示,其法律後果直接由被代為辦理的當事人享受或承擔,這就是代理。我國《民法通則》第63條第二款規定:「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