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國家責任和國際法律責任

國家責任和國際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08 22:18:07

㈠ 什麼是國家責任

廣義的國家責任分為國際責任和國內責任兩大類。狹義的國家責任就是國際責任。
國際責任是國家違反國際義務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或者國家對國際不法行為所承擔的責任。�
國家責任包括侵犯損害外國人的人身和財產等一般國際不法行為,也包括侵犯他國主權、從事侵略戰爭、破壞國際和平與安全等嚴重國際罪行。
所謂國家責任(National Responsibility),即一個國家不僅要為其國民的生存、發展、安全、健康、幸福生活和可持續發展承擔和履行責任,同時,國家作為國際社會中的一員,出於道義和社會責任,應為全人類的安全、健康、幸福和可持續發展承擔和履行責任。
2008年10月7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健康研究課題組在北京正式發布世界首個《國家健康報告》,從裁減軍備、消除貧困、發展援助、資源節約和保護環境等方面,對全球45個國家的國家責任進行評估。其全球「國家責任指數」排行榜顯示,在全球四十五個樣本國家中,中國以零點七四名列第一,美國以零點三二居倒數第一位。

㈡ 比較國際不法行為下的法律責任與國際損害責任

這就是老師出的題目??水平真低。廣義上國際不法行為多了去了。是國際公法下的還是國際私法下的?損害類型也多了去了。這兩個概念都很大,怎麼比較啊。
比方說A國讓本國全資國有公司去B國操縱股票市場,這也叫國際不法行為。A國派遣的維和部隊執行軍事任務時不慎誤傷B國平民,這也叫國際損害責任。
而且這兩個概念根本沒有什麼有效力的文件正式定義過好嗎?
如果非要說,可能國際不法行為是違反了禁止性條款的行為,或者未履行強制性條款規定必須履行的義務產生的責任。
而國際損害責任可能強調對於一般性條款的違反,或者根據法律設定承擔相應責任。
廣義上這兩個概念是有重合的。

㈢ 誰知道:論國際法上國家之間國際不法行為的責任構成與責任

國際不法行為導致的責任叫做國家責任。

國家責任是指,國家在違反國際法上的義務時,所需要承擔的不利後果。

國家責任由以下兩點構成

  1. 國際不法行為

  2. 該行為可歸於國家行為,國家責任應歸於該行為國。

國際不法行為是指,國家違背該國所承擔的國際義務。這些國際義務的來源,既可以是一國與他國訂立的條約規定的義務,也可以是國際習慣法規則上的義務。並且,該國際義務一般必須是在有關行為發生時對該國有效的義務。

國家行為要件方面,國家只應對以國家或政府名義所從事的,或者依國際法可歸於國家的國際不法行為負責。一般情況下,以下行為都是國家行為:

  1. 國家機關的行為

  2. 實際上代表國家行事的個人的行為

  3. 一國交由另一國支配的機關所做的行為。(一國的機關如果交由另一國支配,即使從國家組織結構上看,該機關屬於別國,但其行為應視為支配國的國家行為。)

  4. 逾越許可權行事的機關的行為。(理論上,越權行為應視為行為人的私人行為,但是在實踐中,十分難分辨職權的許可權,而且許可權問題是由國內法規定的,因此,國際法委員會的條款第7條規定:國家機關或授權行事政府職權的個人或團隊的行為在國際法上視為國家行為,只要它們是在行使政府的職能,即使他們的行為超過了授權,甚至不符合指令,也視為國家行為。)

只要符合了上述兩個要件,那麼國家便應當承擔國家責任。

另外,國家責任有一下免責事由:

  1. 同意。一國以有效方式表示同意他國實行某個與其所負義務不符的特定行為,在這種情況下,該行為就不再被認為是違法的。

  2. 自衛。一國在遭受到外來的武力侵害時,實施個人的或者集體的武力抗拒攻擊者,以保衛自身的生存,獨立和安全。

  3. 反措施。反措施是指一國針對另一國的國際不法行為所採取的對應措施。

  4. 不可抗力。

  5. 危難與危急情況。危難是指代表國家執行公務的機關或個人,在遭遇極端危難的情況下,為了挽救其生命或受其監護的人的生命,作為唯一的選擇,不得已而作出的違反本國國際義務的行為。危急情況是指一國為保護本身的根本利益,對付嚴重而緊迫的危險不得已所作出的蛋違反該國所承擔的國際義務的行為,同時該行為並不嚴重損害對其承擔義務的國家的根本利益。

國家承擔責任的形式包括:

  1. 繼續履行和停止不法行為()

  2. 保證不重犯(non-repetition)

  3. 恢復原狀(restitution)

  4. 補償(compensation)(無法恢復原狀,便只能補償。)

  5. 抵償(satisfaction)(多種形式,包括向受害國道歉。)

以上都是摘自《國際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邵津主編,第三版

㈣ 國家責任的國際法法律基礎有哪些

國家責任的國際法法律基礎有:(1)終止不法行為。當一個國家從事了國際不法行為,不管其後果如何,它首先有義務要停止這一不法行為;(2)賠償。賠償作為一個集合概念,往往指各種形式的賠償,如恢復原狀、賠償、道歉、保證履約等,這些賠償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綜合適用;(3)恢復原狀。受害國根據國際法有權要求從事國際不法行為的國家賠償造成的損失,恢復原狀;(4)補償。根據國際法,受害國有求要求從事國際不法行為的國家對其行為所造成的損失以補償方式給予補償;(5)道歉;受害國有求要求從事國際不法行為的國家對其行為所造成的損失,特別是道義上的損失賠禮道歉,並在必要的情況下和一定的范圍內給予其他的補償;(6)保證不再重犯。保證不再犯通常是在道歉時就做出的,或在以其他方式賠償時做出的擔保,而不再作為一種單獨的賠償方式加以強調;(7)國際求償。國家若要通過國際法庭提出求償,它必須首先證明它的權利受到了侵害。
國際法律責任的免除:(1)同意。一個國家以有效方式表示同意他國實行某個與其所負義務不符的特定行為時,該行為在與該國的關繫上就排除了不法性,但該行為不得逾越該項同意的范圍。(2)對抗措施與自衛行為。一個國家針對他國所犯國際不法行為而不得不採取的某種不符合自己對他國原已承擔的國際義務的對應行為。(3)不可抗力和偶然事故。一個國家由於不可抗力的原因,或者由於該國無力控制和無法預料的外界事件而在實際上無法履行該國所承擔的國際義務,或者在事實上不可能知道自己的行為違反了國際法的有關規則。(4)危難與緊急狀況。危難是指國家執行公務的機關或個人,在遭遇極端危難的情況下,為了挽救其生命或受其監護人的生命,作為唯一的選擇,不得已而作出的違反本國國際義務的行為。緊急狀況則指一個國家在本身遭遇嚴重危及本國的國家生存和根本利益的緊急情況下,為了應付或消除這種嚴重緊急狀況而採取的必要行為。

㈤ 國際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主體

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應注意的是,責任主體不完全等同於違法主體

過錯

主觀故意或過失。

刑法上故意或過失是判定行為人主觀惡性的重要依據;民法上故意和過失統稱為過錯,是構成一般侵權行為的要素;在行政法領域,實施過錯推定的方法。

違法行為

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

違法行為與法律責任的關系是既聯系又區別的,違法行為是法律責任產生的前提,而法律責任的承擔不以違法的構成為條件

損害事實

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人身、財產、精神三方面。

損害應當具有 確定性,即是業已發生的而不是即將發生的,

損害必須根據社會的一般觀念和公眾意識予以認定;有此責任的承擔不以實際損害存在為條件

因果關系: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有一因一果的關系

㈥ 國際法律責任的概念 國際法律責任的概念

國際法律責任是國際法主體對國際不法行為或損害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國際法律責任又包括了國際法主體對國際不法行為的責任和損害責任。

㈦ 什麼是國際法上的國家責任

簡單的說就是國家行為違反國際法上的義務,如違反其參加的國際公約\國際條約或者是未參加但具有普遍約束力的國家行為

㈧ 國家責任及其免除情形

國家責任(National Responsibility),即一個國家不僅要為其國民的生存、發展、安全、健康、幸福生活和可持續發展承擔和履行責任,同時,國家作為國際社會中的一員,應為全人類的安全、健康、幸福和可持續發展承擔和履行責任。
廣義的國家責任分為國際責任和國內責任兩大類,狹義的國家責任就是國際責任。國家責任是國際法術語,在國際法上,違反國際法的行為就是國際不法行為,行為國要對這些行為承擔法律責任,就稱為國家責任或國家的國際責任。[1][2]
性質
通過追究國家責任以限制國家的不法行為:引起國家責任的基本條件之一
國家責任的免除情形
由於客觀原因或條件,行為國根據國際法中的國家責任規則,可以對不法行為免除承擔國家責任,主要有以下幾種免責情況: 同意:一個國家以有效方式表示同意他國實行某個與其所負義務不符的特定行為。
自衛:一國按照聯合園憲章所採取的合法自衛措施,雖然使用武力,但並不違法,不違反憲章關於禁止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脅的規定。 反措施:一國針對另一國的國際不法行為所採取的對應自救措施,盡管這種反措施違反了一國原來所承擔的國際義務,但也不構成國際不法行為。採取反措施的前提是,行為國的所為已構成國際不法行為,受害國對此有必要採取對應措施,以維護自己的權益。實踐中,這個條件往往是由受害國單方來判斷的,而且取決於雙方的實力對比。 不可抗力:一國違反本國國際義務的行為,是由於不可抗力,即由於該國無法抗拒、無力控制或無法預料的外界事件,以致該國不能履行自己的國際義務,則該行為的不法性可以排除,該國可以不承擔國家責任。 危難與危急情況:危難是指代表國家執行公務的機關或個人,在遭遇極端危難的情況
下,為了挽救其生命或受其監護的人的生命,作為唯一的選擇,不得已而作出的違反本國國際義務的行為。危急情況指一因為保護本身的根本利益、應對嚴重而緊迫的危險不得已而所作出的、但是違反該因所承擔的國際義務的行為,同時該行為並不嚴重損害對其承擔義務的國家的根本利益。在這種情況下,該國可援引危急情況作為理由來排除自己行為的不法性。

㈨ 國家責任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國際法律責任的形式:()終止不法行為。當一個國家從事了國際不法行為,不管其後果如何,它首先有義務要停止這一不法行為;(2)賠償。賠償作為一個集合概念,往往指各種形式的賠償,如恢復原狀、賠償、道歉、保證履約等,這些賠償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綜合適用;(3)恢復原狀。受害國根據國際法有權要求從事國際不法行為的國家賠償造成的損失,恢復原狀;(4)補償。根據國際法,受害國有求要求從事國際不法行為的國家對其行為所造成的損失以補償方式給予補償;(5)道歉;受害國有求要求從事國際不法行為的國家對其行為所造成的損失,特別是道義上的損失賠禮道歉,並在必要的情況下和一定的范圍內給予其他的補償;(6)保證不再重犯。保證不再犯通常是在道歉時就做出的,或在以其他方式賠償時做出的擔保,而不再作為一種單獨的賠償方式加以強調;(7)國際求償。國家若要通過國際法庭提出求償,它必須首先證明它的權利受到了侵害。
國際法律責任的免除:(1)同意。一個國家以有效方式表示同意他國實行某個與其所負義務不符的特定行為時,該行為在與該國的關繫上就排除了不法性,但該行為不得逾越該項同意的范圍。(2)對抗措施與自衛行為。一個國家針對他國所犯國際不法行為而不得不採取的某種不符合自己對他國原已承擔的國際義務的對應行為。(3)不可抗力和偶然事故。一個國家由於不可抗力的原因,或者由於該國無力控制和無法預料的外界事件而在實際上無法履行該國所承擔的國際義務,或者在事實上不可能知道自己的行為違反了國際法的有關規則。(4)危難與緊急狀況。危難是指國家執行公務的機關或個人,在遭遇極端危難的情況下,為了挽救其生命或受其監護人的生命,作為唯一的選擇,不得已而作出的違反本國國際義務的行為。緊急狀況則指一個國家在本身遭遇嚴重危及本國的國家生存和根本利益的緊急情況下,為了應付或消除這種嚴重緊急狀況而採取的必要行為。

㈩ 論述國家責任

從國際法上看國家責任:
從廣義上講「,國家責任是指國家的國際不法行為或損害行為所應承擔的國際法律責任。」從狹義上講,國家責任是國家的國際不法行為所引起的法律後果。王鐵崖先生在給國家責任下定義時指出,「這種不法行為在國際法上產生一定的後果」。《奧本海國際法》(第九版)認為「:不遵守一項國際義務即構成國家的國際不法行為,引起該國的國際責任,由此對該國產生某些法律後果。」約翰·奧布賴恩指出「:國家責任的主題涉及國家可能被判定違背國際義務的情況和由此而可能產生的結果。」
國家承擔責任的具體方式有以下幾種:
①限制國家主權,國家主權是指國家所享有的對內最高統治權、對外獨立權以及反抗任何外來干涉和侵略的權利。國家主權的內容包括政治主權、經濟主權和司法主權三個方面。限制國家主權則是指在上述三個方面,對國家主權的行使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②中止不當行為,這一責任的履行並不取決於整個行為是否完成,除非有關的國際權利或義務已經被修改、終止或不法行為得到諒可,國家一旦實施了不法行為就有停止這一不法行為的義務,這是絕對的和無條件的。停止不法行為不影響被停止的行為已經引起的責任,只是減輕了該行為的責任。
③恢復原狀,是指實施國際不法行為的責任國有義務把被侵害的事物恢復到實施不法行為前所存在的狀況。受害國有權要求從事國際不法行為的責任國賠償造成的損失,恢復原狀。此方式要求必須在事實上可行,要基於公平原則,不應當損害賠償國的政治獨立及經濟穩定。
④賠償,常設國際法院通過霍茹夫工廠案提出一項國際法原則,即違反了承諾就要引起給予充分賠償的義務。這里的充分是指將非法行為造成的一切後果消除掉。賠償數額的確定以國際法規則為基礎,不承認國內法規則的效力。國際法委員會認為,對完全是由於非法行為直接造成的損害應當給予充分賠償。對於完全是由非法行為所造成的損害,盡管這些損害後果與該行為並沒有直接的聯系,但卻與其一系列相關聯的和具有因果關系的事件相連,也應當給予充分的賠償,還要考慮到受害人是否有過失行為。
⑤道歉,作為一種國際實踐中普遍適用的法律責任形式,是指實施國際不法行為的責任國家向受害國為其行為表示歉意,給受害者以精神上的滿足的責任形式。這是精神損害的賠償方式,理論上適用於一切損害行為。如中美海南撞機事件,我國要求美國以公開方式道歉。
節選自 劉佳《國際法上的國家責任》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法律效力的范圍的是 發布:2025-05-18 04:24:18 瀏覽:767
執行法律知識包括什麼 發布:2025-05-18 04:21:33 瀏覽:135
山東計劃生育條例罰款 發布:2025-05-18 04:14:57 瀏覽:877
法律服務采購河南 發布:2025-05-18 04:10:37 瀏覽:956
富寧縣律師 發布:2025-05-18 03:56:57 瀏覽:608
人身侮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714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