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收賬款質押的法律效力
① 應收賬款能否多次質押有什麼法律規定
盡管《物權法》沒有明確規定,但是司法實踐中普遍承認應收賬款多次質押的效力。
不過,法院承認多次質押的效力,並不意味著銀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在處理類似的順位質押、分割質押作為擔保方式時,銀行更應該慎重。
一是在做授信盡調時,應核實擬質押應收賬款是否存在在先權利以及在先權利的范圍。擬出質應收賬款的權利狀態,銀行通常可以通過央行的應收賬款登記系統進行查詢。考慮到同一應收賬款可能存在的不同表述,銀行盡調人員應該對登記系統內同一出質人不同應收賬款的基礎合同條款進行比對審查,確保對在先質權人無遺漏。必要時,還應該向應收賬款的義務方進行核實。如果存在在先質權人,銀行應對在先質權的基本情況特別是期限、數額、回款賬戶等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如果出質人已經在在先質權人處開立了回款賬戶,那麼在後的權利人極有可能面臨雖然取得了質押權,但仍然無法實現優先受償的窘境,這時候,就要考慮要求更換擔保方式了。
二是應盡量取得在先質權人的同意。不論是順位質押還是分割質押,由於登記在先的質權人可能通過書面合同限制了出質人處置應收賬款的權利,出質人將應收賬款順位出質或分割出質的行為極有可能導致對在先合同的違約,影響在後質權人的權利。而在分割質押時,由於金錢種類物的特性,實質上很難對同一筆應收賬款嚴格區分,若多個質權人對同一應收賬款主張權利時,各質權人如何實現質權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特別是當應收賬款實際價值不足以覆蓋全部債權時,登記在後的質權人是處於第二順位受償還是其他方式清償也難以確定。為了防範類似風險,在多次質押的情況下,登記在後的質權人最好取得登記在先質權人的書面同意並與之就受償原則達成一致。如果無法達成一致,建議謹慎接受應收賬款分割質押。
② 權利質押和應收賬款質押有什麼區別請通俗一點解釋!
應收賬款質押只是權利質押的一種而已,就跟水果和蘋果的關系一樣
③ 應收賬款質押的效力
應收賬款質押一旦成立,將具備以下效力:
(1)就設質應收賬款主張優先受償的權利。質押的根本特徵就在於優先受償權,即質權人在向主債務人請求履行義務未獲清償的情況下,有權就設立質押的出質財產——特定的應收賬款進行處分,並就處分收益優先於應收賬款債權人和其他任意第三人受償。
(2)制止出質人和設質應收賬款債務人損害質權人質權實現的行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零六條規定,質權人向出質人、出質債權的債務人行使質權時,出質人、出質債權的債務人拒絕的,質權人可以起訴出質人和出質債權的債務人,也可以單獨起訴出質債權的債務人。在質權存續期間,一旦質權人發現出質人有惡意放棄、減免、向第三方轉讓出質債權情況發生,有權要求當事人立即停止上述不適當行為。在質權人制止出質人、出質債權的債務人損害質權行為無效,或者單純通過自身要求無法實現質權的情況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主張對當事人損害自身債權的不當行為予以撤銷,或者就質權人行使質權有關事項作出裁判。
(3)對設質應收賬款代位物的追及權。在應收賬款付款期限先於主債務清償期限屆至的情況下,質權人可以和出質人協商將應收賬款款項用於提前清償主債務,或者向雙方同意的第三者提存。此外當事人也可以在質押合同中預先約定,屆時將上述已收應收賬款存入出質人在質權人處開立的特定保證金賬戶,或者將有關款項直接轉化為出質人在質權人處開立的存單,並繼續作為主債權的擔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十五條規定:「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金錢以特戶、封金、保證金等形式特定化後,移交債權人佔有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可以以該金錢優先受償。」該條規定為當事人將金錢這一特定動產以特定化形式設定質押擔保提供了法律依據。
(4)對出質應收賬款債權的擔保利益的追及權。在出質應收賬款債權本身同時附帶有一定的抵押、質押或者保證作為擔保的情況下,質權人的質權效力可以追及上述擔保利益。入質債權清償期屆滿後,如債務人不履行其債務,質權人均有權代入質債權人之位而行使入質債權的擔保權。基於此,質權人在實現質權時,若出質應收賬款債務人不能按期支付應收賬款,質權人可以直接起訴出質應收賬款債務人及對應的保證人,或者基於設質的應收賬款債權而主張對該債權項下有關抵/質押物優先受償。
(5)在出質人破產時,對已經設立質押的應收賬款主張行使別除權。在出質人進入破產程序時,應收賬款質權人是否可以就已經設立質押的應收賬款主張行使別除權,要求不將該部分財產權利列入破產財產范圍?目前我國法律沒有明確規定。既然我國擔保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已經承認了債權質押的合法地位,也應當承認質權人對於已經設立質押的應收賬款,可以主張別除權。
④ 什麼是應收賬款質押,質押的應收賬款有哪些權利
應收賬款是指權利人因提供一定的貨物、服務或設施而獲得的要求義務人付款的權利,包括現有的和未來的金錢債權及其產生的收益,但不包括因票據或其他有價證券而產生的付款請求權。應收賬款質押是以出質人現有的或未來所有的債權為質物的一種質押貸款方式。 按人民銀行公布的登記辦法規定,可以質押的應收賬款包括以下權利:一是銷售產生的債權,包括銷售貨物,供應水、電、氣、暖,知識產權的許可使用等。二是出租產生的債權,包括出租動產或不動產。三是提供服務產生的債權。四是公路、橋梁、隧道、渡口等不動產收費權。五是提供貸款或其他信用產生的債權。
⑤ 應收賬款質押登記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質押合同、工商部門、其他證券登記管理部門、公證部門等出具的證書或者報告等
⑥ 應收賬款質押未通知次債務人是否對其有效
合同法第八十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而應收賬款質押即出質人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將其對次債務人(被收款人)的應收賬款書面約定出質給質權人並經信貸徵信機構登記,應收賬款的債權人不履行到期債務,質權人有權就該應收賬款優先受償。故應收賬款質押只是應收賬款的債權人在該應收賬款上設立了擔保物權,本質上屬於一種物權,其設立時並不發生債權的轉讓,僅是在應收賬款的債權人無力償還其與質權人之間的到期債務時才發生擔保法律後果。也即應收賬款的債權人沒有如同債權轉讓的通知義務。
其次,應收賬款質押權的設立不以通知次債務人為生效要件。物權法第二百二十八條規定「以應收賬款出質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質權自信貸徵信機構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應收賬款質權屬於權利質權的一種,權利質權以交付權利憑證或登記為其公示方法。而應收賬款質權自信貸機構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通知次債務人並不屬於其設立要件。故主債務到期應收賬款債權人無力償還債務的,質權人可向次債務人主張權利。
⑦ 應收賬款質押需要登記嗎
應收賬款質押必須登記。根據法律的規定:應收賬款質押以在法定機構辦理登記為生效要件,否則,即使當事人簽署了應收賬款質押的書面合同,也不能產生質押擔保的法律效力,不能產生對抗第三人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二十五條
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出質給債權人佔有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該動產優先受償。
前款規定的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出質人,債權人為質權人,交付的動產為質押財產。
第四百四十五條
以應收賬款出質的,質權自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
應收賬款出質後,不得轉讓,但是出質人與質權人協商同意的除外。出質人轉讓應收賬款所得的價款,應當向質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
⑧ 應收賬款質押是什麼意思
在法律上,應收賬款是一種債權,應收賬款質押是一種權利質押。就擔保法第七十五條承認的可以用於質押的權利品種看,匯票、支票、本票、債券、存款單所代表的也是一種債權。
這些債權與普通應收賬款債權的區別在於,這些債權由於有一定的書面憑證作為記載而表徵化和固定化了,一定程度上已經具備了物化的性質。而普通應收賬款債權由於不具備類似的權利憑證作為表徵,在權利的公示、權利的期限及金額以及支付方式等要素方面仍存在不確定性,從而在作為質押的標的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擔保法第七十五條第四款關於「依法可以質押的其他權利」之規定,給普通應收賬款債權質押的合法性地位留下了空間。從國外的立法來看,應收賬款作為一種普通債權來設定質押,也得到許多國家如德國、瑞士等的立法承認。
辦理流程(1)授信申請人向銀行提供申請資料、欲質押的商務合同、應收賬款債務人的情況介紹等;(2)銀行進行貸前調查,審核授信申請人和應收賬款債務人的資質,商務合同的合法合規性,取得應收賬款債務人出具的應收賬款確認函等;(3)銀行根據相關材料進行業務審批;(4)審批通過,簽署相關法律文本,辦理應收賬款的質押登記手續,發放貸款。[⑨ 應收賬款質押生效條件
法律分析:應收賬款質押生效條件:對於自己的應收賬款,也是可以質押的,質押需要辦理登記,並且採用登記生效主義,只有辦理了登記的應收賬款質押才能設立。質押應收賬款必須是在法律訴訟時效之內的債權,超時效應收賬款質押不能得到法律保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四十五條 以應收賬款出質的,質權自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應收賬款出質後,不得轉讓,但是出質人與質權人協商同意的除外。出質人轉讓應收賬款所得的價款,應當向質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
⑩ 物權法中的應收賬款質押核實生效
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應收賬款質押的辦法,該辦法從今年10月1日生效。
信貸徵信機構是指中國人民銀行的徵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