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擅自處分共有遺產的法律效力

擅自處分共有遺產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3-09 16:12:13

❶ 夫妻單方擅自處分共同財產,買賣合同法律效力應該如何

一、夫妻單方擅自處分共同財產2月5日,謝某與章某簽訂商鋪轉讓合同,約定謝某將其位於某商城面積為94平米的商鋪一套轉讓給章某,商鋪總價為45.8萬元,合同約定章於合同簽訂之日付首款35萬元整,待辦理完過戶登記後付清餘款。章某審查該商鋪房屋所有權證後確認謝某系該商鋪登記的唯一所有權人,遂與謝某簽訂合同並按約定支付了首款。謝某於2月24日將商鋪交付謝某,章某於3月10日交了管理費15000元,並花費8萬元對商鋪進行了裝修。11月,辦理了過戶登記,同日,章某付清尾款。 2月起,謝某的妻子孫某多次找到章某,稱該商鋪為其與謝某的雙方共有財產,自己並不同意出售該套商鋪,要求解除謝某與章某的商鋪轉讓合同。雙方就如何處置該商鋪意見不一致,孫某將章某訴至謝某列為第三人,孫某認為該商鋪為其與謝某婚後購得,系雙方夫妻共同財產。謝某未經其同意與章某簽訂的轉讓合同的行為為無權處分行為,其對轉讓行為並不知情,也未在合同上簽字,請求判令確認該合同無效。二、買賣合同法律效力如何(一)夫妻共同財產,是指受我國《婚姻法》調整的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所共同擁有的財產。所謂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是指夫妻結婚後到一方死亡或者離婚之前這段時間,這期間夫妻所得的財產,除約定的外,均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夫妻一方對夫妻存續期間的財產的處分,需徵得配偶的同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即對夫妻共同財產的處分應當方的同意,任何一方無權擅自處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如果謝某的無處分權行為事後取得處分權或者得到孫某的追認,該轉讓合同應是無效的。(二)那麼本案中章某對於該商鋪為謝某和孫某共同一事毫不知情,且已經支付了部分房款,本案是否可以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善意取得是指無權處分他人動產的佔有人,在不法將動產轉讓給第三人以後,如果受讓人在取得該動產時出於善意,就可以依法取得對該動產的所有權,受讓人在取得動產的所有權以後,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讓人返還財產,而只能請求轉讓人(佔有人)賠償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受讓人依照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損失。」

❷ 部分共同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行為是否有效

原則上無效,但特殊情況下,有效。
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共同的權利,承擔共同的義務。在共同共有關系存續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一般應認定無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償取得該財產的,應當維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對其他共有人的損失,由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人賠償。

❸ 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算犯罪嗎

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有財產,離婚前發現另一方一方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如果是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所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損失,離婚時可以請求賠償損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條
夫妻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企圖侵佔另一方財產的,在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該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離婚後,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二十八條
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所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並已辦理不動產登記,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所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損失,離婚時另一方請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❹ 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有不動產的法律效力 屬於哪一類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八章 共有
第九十三條 不動產或者動產可以由兩個以上單位、個人共有。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第九十四條 按份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按照其份額享有所有權。
第九十五條 共同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共同享有所有權。
第九十六條 共有人按照約定管理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各共有人都有管理的權利和義務。
第九十七條 處分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以及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作重大修繕的,應當經占份額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體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間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九十八條 對共有物的管理費用以及其他負擔,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份共有人按照其份額負擔,共同共有人共同負擔。
第九十九條 共有人約定不得分割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以維持共有關系的,應當按照約定,但共有人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的,可以請求分割;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份共有人可以隨時請求分割,共同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礎喪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時可以請求分割。因分割對其他共有人造成損害的,應當給予賠償。
第一百條 共有人可以協商確定分割方式。達不成協議,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可以分割並且不會因分割減損價值的,應當對實物予以分割;難以分割或者因分割會減損價值的,應當對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取得的價款予以分割。
共有人分割所得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有瑕疵的,其他共有人應當分擔損失。
第一百零一條 按份共有人可以轉讓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份額。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購買的權利。
第一百零二條 因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產生的債權債務,在對外關繫上,共有人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第三人知道共有人不具有連帶債權債務關系的除外;在共有人內部關繫上,除共有人另有約定外,按份共有人按照份額享有債權、承擔債務,共同共有人共同享有債權、承擔債務。償還債務超過自己應當承擔份額的按份共有人,有權向其他共有人追償。
第一百零三條 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沒有約定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關系等外,視為按份共有。
第一百零四條 按份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享有的份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出資額確定;不能確定出資額的,視為等額享有。
第一百零五條 兩個以上單位、個人共同享有用益物權、擔保物權的,參照本章規定。

❺ 共同財產處分有法律效力嗎

遺囑處分了夫妻共同財產的效力:屬於遺囑人的那部分有效,屬於遺囑人配偶的那部分無效。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遺產分割前,除雙方另有約定外,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餘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進行處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
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條
遺囑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條
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的外,遺產分割時,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餘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
遺產在家庭共有財產之中的,遺產分割時,應當先分出他人的財產。

❻ 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所有的財產會產生什麼法律後果

1、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所有的財產的,如果數額較小,依法應當發生法律效力,因為夫妻雙方對共同財產都有處分權。
2、如果數額較大,夫妻一方擅自處分的,另一方可以申請法院撤銷該處分行為,確認該處分行為無效。如果受讓人是善意取得,並已經支付合理價款的,處分行為有效,不得申請撤銷。但是,夫妻一方應當就處分行為對另一方承擔賠償責任。

❼ 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夫妻共有財產的行為是否有

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擅自處理夫妻共同財產,具有法律效力嗎?
1、夫妻對共同財產具有平等的處理權
我國《婚姻法》第十三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2、擅自處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一般認定為無效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八十九條的規定,「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共同的權利,承擔共同的義務。在共同共有關系存續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一般認定無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償取得該項財產的,應當維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對其他共有人的損失,由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人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以出賣人在締約時對標的物沒有所有權或者處分權為由主張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出賣人因未取得所有權或者處分權致使標的物所有權不能轉移,買受人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並主張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也就是說,若未辦理產權登記轉移手續,特別是對於房產來說,雖然買賣合同仍然有效,但真正權利人可以有權追回。此時,合同雖然有效,但買受人只能請求違約金或損害賠償;若受讓人是善意的,且支付了合理對價並辦理了物權登記,可以善意取得物權,從而使物權發生變動。
3、根據婚姻法的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1)工資、獎金;
(2)生產、經營的收益;
(3)知識產權的收益;
(4)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即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的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5)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熱點內容
村居法律顧問在基層值班解答咨詢 發布:2025-05-17 16:44:57 瀏覽:713
公司規章簡單版 發布:2025-05-17 16:44:16 瀏覽:524
合同法對人防車位 發布:2025-05-17 16:29:18 瀏覽:193
行事訴訟法第八十九條 發布:2025-05-17 16:27:09 瀏覽:371
郭守傑經濟法怎樣 發布:2025-05-17 16:26:33 瀏覽:324
美國律師比例 發布:2025-05-17 16:22:51 瀏覽:931
2014注冊會計師經濟法郭守傑 發布:2025-05-17 16:20:56 瀏覽:498
司法業務考試 發布:2025-05-17 16:04:53 瀏覽:307
中美法官 發布:2025-05-17 15:57:43 瀏覽:868
刑法的私塾丁 發布:2025-05-17 15:53:05 瀏覽: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