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事業單位注銷的法律責任

事業單位注銷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10 14:51:08

Ⅰ 事業單位注銷債務怎麼辦

法律分析:在注銷之前要進行清算,對存續期間所取得的債務進行清償。法人的清算程序和清算組職權,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沒有規定的,參照適用公司法律的有關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七十條 法人解散的,除合並或者分立的情形外,清算義務人應當及時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

法人的董事、理事等執行機構或者決策機構的成員為清算義務人。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清算義務人未及時履行清算義務,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主管機關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有關人員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

第七十一條 法人的清算程序和清算組職權,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沒有規定的,參照適用公司法律的有關規定。

Ⅱ 原事業單位撤銷後,由哪個單位承擔權利義務的法律規定

被合並撤銷的由合並的單位承擔
被上級行政機關撤銷的由作出撤銷的行政機關承擔

Ⅲ 事業單位注銷怎麼辦啊

保護事業單位自身和社會各有關方面的合法利益免受損害, 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保證合法解散的事業單位不再承擔依法不應當再承擔的責任當某事業 單位實際上已經解散,但未經核准注銷登記之前, 在法律上仍然認為其存在。該事業單位仍然要履行有關義務, 承擔有關責任,如繳納有關費用等。只有經核准注銷登記後, 才表明在法律上確認了其主體的消失,並不再履行有關義務, 也不再承擔有關責任。 (二)保護社會各有關方面的利益免受損害。 任何事業單位法人都不是孤立地存在, 而是必然與社會有關方面發生這樣、那樣的聯系。 當一個事業單位法人事實上已不存在,但由於未及時辦理注銷登記、 在法律上仍然存在時,就很可能給社會有關方面造成損害。 如某事業單位因管理不善、資不抵債, 已不具備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舉辦單位已作出將其解散的決定, 但沒有及時辦理事業單位法人注銷登記, 不法分子就可能利用其未收繳的尚具法律效力的《 事業單位法人證書》和印章,作為合法手段, 與另一法人簽訂經濟合同;由於已不具備相應的民事責任能力, 合同不能兌現,使合同另一方受到經濟損失。 (三)保護國有資產和債權人利益按照《條例》的規定, 事業單位在申請辦理注銷登記前, 必須在審批機關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 對其資產和債權債務進行清算,使資產和債權債務得到相應處理。 這一規定,有利於保護國有資產不流失和被非法侵佔, 也有利於保護債權債務雙方的合法權益。

Ⅳ 行政單位下屬的事業單位被注銷後,該事業單位的人員怎麼處理有沒有相關的政策法規

一般是分流,臨時工一律清退,合同工一般看關系,在編人員轉到相關單位,單位好懷就不一定了,有相關規定,但你應清楚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具體怎麼處理,還是有領導決定

Ⅳ 事業單位注銷的法律後果

《民法通則》 第四十條 法人終止,應當依法進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圍外的活動。

Ⅵ 訴訟期間事業單位注銷與企業單位注銷區別

事業單位注銷代表的是政府單位,企業單位注銷,他需要承擔相關的經濟責任

Ⅶ 原事業單位撤銷後,由哪個單位承擔權利義務的法律規定

只要分流了,分到哪個單位哪個單位負責。

Ⅷ 被撤銷的事業單位不交還公章,公章還被使用了,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如果這個單位已撤銷了,那麼公章就沒有法律上的意義。萬一做了些什麼,其他違法的事情,那麼她是承擔全部責任。

Ⅸ 事業單位撤銷合並後,其債務應由誰負擔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1,撤銷、合並,到底原來主體是直接合並,還是先注銷再合並?
2,一般來說,由後來的承繼主體來承擔責任。望採納。

熱點內容
社會學觀察法有哪幾種 發布:2025-05-17 05:35:41 瀏覽:370
非法本過司法 發布:2025-05-17 05:35:38 瀏覽:684
道德經寵辱若驚 發布:2025-05-17 05:26:39 瀏覽:926
東方電子舞弊案注會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7 05:12:05 瀏覽:268
治安行政法的適用主體 發布:2025-05-17 05:03:35 瀏覽:940
面字道德 發布:2025-05-17 04:55:11 瀏覽:264
律師在刑事訴訟中的作用 發布:2025-05-17 04:52:23 瀏覽:792
內存外貸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7 04:51:48 瀏覽:985
中國食品銷售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17 04:51:08 瀏覽:941
條例5開獎 發布:2025-05-17 04:46:52 瀏覽: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