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社會上打架會除以怎麼的法律責任

社會上打架會除以怎麼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11 15:29:06

㈠ 打架斗毆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如果打架斗毆情節嚴重,造成嚴重後果,則依據《刑法》規定,以尋釁滋事罪處罰。看情節輕重,如果造成輕傷以上,就構成故意傷害罪。另外,雙方聚眾斗毆的,則構成聚眾斗毆罪。

法律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一)打架斗毆構成故意傷害罪的處罰: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打架斗毆構成尋釁滋事罪的處罰:

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三)打架斗毆構成聚眾斗毆罪的處罰:

《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規定: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多次聚眾斗毆的;

2、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3、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4、持械聚眾斗毆的。

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㈡ 打群架應付的法律責任

陳某與社會上的20幾個人屬於共犯,陳某在共犯中屬於主犯。劉和陳的同學10幾個人不屬於共犯,因為他們沒有打架的共同故意,但是既然打架了,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砍人的人要承擔刑事責任,其他的人根據參與斗毆的程度或者承擔刑事責任,或承擔行政處罰責任。

㈢ 關於打架斗毆法律責任

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眾斗毆的;
(二)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三)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持械聚眾斗毆的。

㈣ 打架斗毆情節嚴重該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打架斗毆應當依據具體情節區分是治安案件還是刑事案件,然後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或者刑法定罪處罰。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60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根據《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聚眾斗毆罪】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眾斗毆的;
(二)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三)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持械聚眾斗毆的。
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㈤ 關於打架後的法律責任如何界定

先回答你最關心的問題:是否屬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
對方拿的是板凳和棍子,回雖然是答預謀已久,但事出有因,最重要的是他們的目的很顯示不是想置人於死地,而你朋友拿刀砍,第一這不屬於正當防衛(這你應該容易理解),第二也不屬於防衛過當(打個比方吧,有人持刀搶動,你逃掉,他追你,你撿起一塊石頭砸他,他倒地不動了,這一下叫正當防衛,而此時你又用石頭砸他頭,這下叫防衛過當,因為對方已經不對你生命構成威脅了。)也就是說無論正當防衛或防衛過當,都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對方的行為對你的生命構成威脅。因此,也不屬於防衛過當。
現在需要做的是:1、賠償費用,包括誤工費、治療費
2、看醫療鑒定,如果是輕傷以上的,應該付刑事責任。
3、即使是輕傷以上,但此類案件屬自訴案件,也就是說對方不起訴的話,你就不用負刑事責任了
4、最明智的做法:找人和解

順便說一句:樓上兩位不懂法律就不要誤導別人

㈥ 打架致對方輕傷會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一、如果是輕微傷不涉及刑事問題,民事賠償;
二、如果鑒定為輕傷害,則是刑事自訴案件,可能被判故意傷害罪,同時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建議涉及輕傷害要積極賠償,爭取和解,盡量避免承擔刑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試行)》通知(法發[2010]36號)規定: (二)故意傷害罪
1、構成故意傷害罪的,可以根據下列不同情形在相應的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
(1)故意傷害致一人輕傷的,可以在六個月至一年六個月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
(2)故意傷害致一人重傷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
(3)以特別殘忍手段故意傷害致一人重傷,造成六級嚴重殘疾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依法應當判處無期徒刑以上刑罰的除外。
(4)故意傷害致一人死亡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依法應當判處無期徒刑以上刑罰的除外。
2、在量刑起點的基礎上,可以根據傷亡後果、傷殘等級、手段的殘忍程度等其他影響犯罪構成的犯罪事實增加刑罰量,確定基準刑。
3、僱傭他人實施傷害行為的,可以增加基準刑的20%以下。
4、有下列情節之一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1)因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民間矛盾激化引發的;
(2)因被害人的過錯引發犯罪或對矛盾激化引發犯罪負有責任的;
(3)犯罪後積極搶救被害人的。

㈦ 打架法律責任應該怎麼認定

法律分析:打架責任的認定為先動手的一方過錯責任較大,但如果對方侮辱、誹謗在先,情節惡劣的,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只要打架的行為發生,便已經觸犯了法律,要承擔責任,接受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㈧ 打架如何去判定法律責任呢

打架責任的認定為先動手的一方過錯責任較大,但如果對方侮辱、誹謗在先,情節惡劣的,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
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
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法律依據】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熱點內容
崑山司法鑒定中心地址 發布:2025-05-16 13:54:19 瀏覽:239
警輔巡邏執法規定 發布:2025-05-16 13:53:36 瀏覽:913
勞動法關於孕婦三期的規定 發布:2025-05-16 13:50:17 瀏覽:877
法律援助律師更換條件 發布:2025-05-16 13:38:55 瀏覽:110
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 發布:2025-05-16 13:34:29 瀏覽:145
公文條例定義 發布:2025-05-16 13:32:57 瀏覽:798
法治立國小說 發布:2025-05-16 13:25:05 瀏覽:174
社區矯正司法行政 發布:2025-05-16 13:22:43 瀏覽:205
2016年新勞動法關於病假工資規定 發布:2025-05-16 13:12:08 瀏覽:355
民法典裡面的婚姻法 發布:2025-05-16 13:10:29 瀏覽: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