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刑事法律責任的特點

刑事法律責任的特點

發布時間: 2022-03-11 20:10:58

法律責任和刑事責任的區別

法律責任的外延大,包括刑事責任。而刑事責任是法律責任內容的一種。

② 刑事責任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刑事責任具有的基本特徵:
(1)強制性。刑事責任是國家強制犯罪人向國家承擔刑事責任的法律責任。
(2)專屬性。刑事責任只能夠對犯罪個人和犯罪單位適用,具有專屬性,不能轉移,不可替代。
(3)嚴厲性。刑事責任在法律責任中性質最為嚴重,否定評價最為強烈,制裁後果最為嚴厲。
(4)聯系性。刑事責任體現了犯罪者與國家之間的社會關系。刑事責任的施加者是國家,刑事責任的承擔者是犯罪人。

③ 法律責任和刑事責任的區別是什麼

刑事責任,是依據國家刑事法律規定,對犯罪分子依照回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的法律責任。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答1、管制。管制是刑法規定的一種相對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罰,刑罰中最輕的一種。2、拘役。拘役是一種短時間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罰,由法院根據刑法對犯罪情節與危害後果較輕的人判處的刑罰判決,公安機關就近執行,一般為拘役所執行。3、有期徒刑。有期徒刑是刑法規定的一種對大部分犯罪人普遍適用的、高度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罰,刑期為六個月以上,十五年以下。4、無期徒刑。無期徒刑也即沒有期限的徒刑,是對罪行較重的人終身監禁的刑罰。5、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對罪行特別嚴重犯罪人的罪行依法判處了死刑,但又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犯罪分子,宣告緩期兩年執行的刑罰。6、死刑。對罪大惡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犯罪判處剝奪生命的極刑;一般採取注射、電擊、槍斃的方法執行,家屬可以收屍。死刑的執行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④ 刑事責任的特徵是什麼

刑事責任具有以下特徵:(1)強制性。刑事責任是一種由犯罪行為所引起的國家強制犯罪人承擔的法律責任。(2)嚴厲性。刑事責任是性質最為嚴重、否定性評價最為強烈、制裁後果最為嚴厲的法律責任。(3)專屬性。刑事責任只能由犯罪的個人或單位承擔,具有專屬性,不可轉嫁,不能替代。這與「刑罰止於一人」的思想和原則是一致的。(4)准據性。刑事責任是犯罪事實的綜合反映,也是刑法規范的現實化,刑事責任為確定刑罰提供根據和標准。刑事責任一經確定,犯罪人和被害人均不能自行變更,更不允許所謂的「私了」。

⑤ 刑事責任的概念和基本特徵是

刑事責任主要具有如下四個特徵:
(1)強制性。刑事責任是國家強制犯罪人向國家承擔刑事責任的法律責任。
(2)專屬性。刑事責任只能夠對犯罪個人和犯罪單位適用,具有專屬性,不能轉移,不可替代。
(3)嚴厲性。刑事責任在法律責任中性質最為嚴重,否定評價最為強烈,制裁後果最為嚴厲。
(4)聯系性。刑事責任體現了犯罪者與國家之間的社會關系。刑事責任的施加者是國家,刑事責任的承擔者是犯罪人。

⑥ 法律責任的種類以及各自的特性

1.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因其犯罪行為所必須承受的,由司法機關代表國家所確定的否定性法律後果。刑事責任的特點是:第一,產生刑事責任的原因在於行為人行為的嚴重社會危害性,只有行為人的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即構成犯罪,才能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第二,刑事責任是犯罪人向國家所負的一種法律責任。它與民事責任由違法者向被害人承擔責任有明顯區別,刑事責任的大小、有無都不以被害人的意志為轉移。第三,刑事責任是一種懲罰性責任,是所有法律責任中最嚴厲的一種。第四,刑事責任基本上是一種個人責任。一般來說,只有實施犯罪行為者本人才能承擔刑事責任。當然,刑事責任也包括集體責任,有些國家稱為「法人犯罪」的刑事責任,在我國稱為「單位犯罪」的刑事責任。不管是懲處個人,還是懲處單位,都是為了懲罰犯罪者,救濟被侵害的權利,預防犯罪的再發生。第五,刑事法律是追究刑事責任的惟一法律依據,罪行法定。
2.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是指由於違反民事法律、違約或者由於民法規定所應承擔的一種法律責任。民事責任的特點是:第一,民事責任主要是一種救濟責任。民事責任的功能主要在於救濟當事人的權利,賠償或補償當事人的損失。當然,民事責任也執行懲罰的功能,具有懲罰的內容。如違約金本身就含有懲罰的意思。第二,民事責任主要是一種財產責任。第三,民事責任主要是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的責任,在法律允許的條件下,多數民事責任可以由當事人協商解決。根據承擔民事責任的原因,將民事責任分為:由違約行為(或不履行其他義務)產生的違約責任,由民事違法行為,即侵權行為產生的一般侵權責任,由法律規定產生的特殊侵權責任。
3.行政責任
行政責任是指因違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責任的特點是:第一,承擔行政責任的主體是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第二,產生行政責任的原因是行為人的行政違法行為和法律規定的特定情況。第三,通常情況下,實行過錯推定的方法。在法律規定的一些場合,實行嚴格責任。第四,行政責任的承擔方式多樣化。
4.違憲責任
違憲責任是指由於有關國家機關制定的某種法律和法規、規章,或者有關國家機關、社會組織或公民從事的與憲法規定相抵觸的活動而產生的法律責任。雖然廣而言之,所有違法行為都是違憲行為,但是,構成違憲責任的違憲行為與一般違法行為還是有所區別的。因為憲法規范不僅為普通法律提供了立法依據,而且它還有自己特定的調整對象,即國家機關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它們與廣大公民之間的相互關系。對違反這類憲法規范的行為,是不能通過追究刑事責任、民事責任或行政責任來預防和制止的。在我國,監督憲法實施的權力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熱點內容
司法鑒定種類 發布:2025-05-16 07:32:17 瀏覽:699
居住權民法典 發布:2025-05-16 07:32:17 瀏覽:284
販毒案法院 發布:2025-05-16 07:15:15 瀏覽:810
法官修假 發布:2025-05-16 06:55:48 瀏覽:201
立法必嚴格 發布:2025-05-16 06:53:13 瀏覽:275
中國海商法第四章 發布:2025-05-16 06:47:12 瀏覽:232
一房數賣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16 06:45:02 瀏覽:100
勞動合同法offer 發布:2025-05-16 06:44:16 瀏覽:799
公司運行的法律保護嗎 發布:2025-05-16 06:41:58 瀏覽:57
浙大法學吧 發布:2025-05-16 06:41:57 瀏覽: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