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公證員法律責任

公證員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12 07:34:44

1. 公證機構及公證員的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詆毀其他公證機構、公證員或者支付回扣、傭金等不正當手段爭攬公證業務的;違反規定的收費標准收取公證費的;同時在二個以上公證機構執業的;從事有報酬的其他職業的;為本人及近親屬辦理公證或者辦理與本人及近親屬有利害關系的公證的,公證員及公證機構必須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私自出具公證書的;為不真實、不合法的事項出具公證書的;侵佔、挪用公證費或者侵佔、盜竊公證專用物品的;毀損、篡改公證文書或者公證檔案的;泄露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第四十一條,公證機構及其公證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對公證機構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對公證員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並可以給予三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停止執業的處罰;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一)以詆毀其他公證機構、公證員或者支付回扣、傭金等不正當手段爭攬公證業務的;(二)違反規定的收費標准收取公證費的;(三)同時在二個以上公證機構執業的;(四)從事有報酬的其他職業的;(五)為本人及近親屬辦理公證或者辦理與本人及近親屬有利害關系的公證的;(六)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應當給予處罰的其他行為。

2. 司法局公證員的職能

公證員是國家法律工作者,是公證處獨立辦理公證事務的公證業務人員。其職責是受理、承辦具體的公證事項,草擬、出具公證文書,並在公證書上署名。根據規定,公證員必須在公證處履行職務。公證員必須具備以上條件:

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祖國、遵紀守法,身份健康,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

2、是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公民;即必須是年滿18周歲,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未被剝奪選舉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3、參加全國司法考試合格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在公證處實習一年並經中國公證員協會組織培訓合格。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和必要的法律專業知識;公證員是專職司法人員,要為社會和當事人提供所需的法律服務,解決各種法律疑難問題,不具備相當的文化水平、法律知識和社會知識,就難以勝任公證員的工作;根據規定,公證員由省司法廳考核批准。

公證員在履行公證職務時,享有以下權利:

(1)受理或不予受理當事人的公證申請的權利。

(2)審查、調查、勘驗的權利。公證員有權對當事人的合法身份、行為能力、申請公證事項以及提供的證明文件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並有權進行調查和現場勘驗。

(3)出具公證文書並在公證書上署名的權利,以及終止公證或拒絕公證的權利。

(4)解答法律咨詢,調解公證事項的糾紛,辦理法律規定的其他法律事務的權利。

公證員在享有上述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以下義務:

(1)實事求是,秉公執法,依法辦事。

(2)遵守公證法律、紀律和公證職業道德。

(3)保守國家和當事人的秘密的義務。

(4)迴避的義務。

(5)親自辦理公證事務的義務。

(6)不得在公證處以外兼任其他職務的義務.

3. 急求!簡述公證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

公證法律責任:是指公證機構,公證人員、公證當事人和參與公證活動的其版他人員對其違反與公權證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的行為所造成的危害結果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公證法律責任包括刑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等。如公民偽造公證文書或公證印章要承擔偽造公文或公章的刑事責任。《公證程序規則(試行)》第61條規定:「因公證處的過錯撤銷公證書的,所收的公證費應全部退還當事人;因當事人的過錯而撤銷公證書的,所收的公證費不予退還;因公證處和當事人雙方過錯而撤銷公證書的,所收的公證費酌情退還。」《公證人員清廉服務的若干規定》規定公證人員有貪污、索賄、受賄等行為,尚未構成犯罪的,由司法行政機關或人事、監察機關按有關規定給予政紀處分;司法行政機關並可給予停止執行職務、撤銷公證員職務處分。

4. 公證員的職責

公證員職責,是指必須遵紀守法,恪守職業道德,依法履行公證職責,保守執業秘密。

根據規定,公證機關的職責是辦理各類公證事務和相關的法律事務,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引導公民、法人正確確設立、變更或終止法律行為,維護經濟秩序和社會主義法制,預防糾紛,減少訴訟,制止不法行為,保護國家利益和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安定團結和現代化建設事業順利進行。概括起來有以下幾方面: (1)辦理公證事務,出具公證證明。如公證經合同、收養、遺囑等法律行為,公證學歷、出生、親屬關系等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賦予債權文書具有強制執行效力,辦理保全證據和提存公證等。 (2)向社會提供法律服務。除辦理公證事務外,公證法律服務的內容還包括:解答法律咨詢,代寫法律文書,代當事人保管遺囑、文件和其他貴重物品,清點、封存遺產,調解公證事項的糾紛,應邀參與當事人之間的談判和其他經濟活動,進行回訪監督,提出公證建議,擔任法律顧問,代辦與公證有關的法律手續等。 (3)對社會性活動實施法律監督。如對招標投標、拍賣、面向社會的各類有獎活動、社會性評選活動、社會性競賽活動、商品的抽樣檢測、股份公司創立大會、公司股東大會等與公眾或社會經濟生活有密切關系的社會活動進行公證監督,以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 (4)普及法律知識,宣傳社會主義法制,教育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

5. 公證處違法如何處罰有哪些法律依據

公證法有規定
第四十三條
公證機構及其公證員因過錯給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由公證機構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公證機構賠償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公證員追償。
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與公證機構因賠償發生爭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6. 公證處為違約方公證,強搬我合法財務是不是違法公證處應付什麼法律責任

是違法行為,但至於承擔什麼責任關鍵看公證處在這個世界當中起到什麼作用

7. 公證處可否負連帶責任.法律依據是什麼

民事活動中,如果由於公證處的過錯造成當事人損失的,公證處應當承擔民事賠償內責任。
法律依據:容
1、《公證法》第四十三條公證機構及其公證員因過錯給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由公證機構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與公證機構因賠償發生爭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2、《公證法》第六條公證機構是依法設立,不以營利為目的,依法獨立行使公證職能、承擔民事責任的證明機構。

8. 公證遺囑書造假,公證員和遺囑繼承人各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一、公證機構應承擔的責任
按《公證法》第四十二條公證機構及其公證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對公證機構給予警告,並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並可以給予一個月以上三個月以下停業整頓的處罰;對公證員給予警告,並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並可以給予三個月以上十二個月以下停止執業的處罰;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吊銷公證員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私自出具公證書的;
(二)為不真實、不合法的事項出具公證書的;
(三)侵佔、挪用公證費或者侵佔、盜竊公證專用物品的;
(四)毀損、篡改公證文書或者公證檔案的;
(五)泄露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
(六)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應當給予處罰的其他行為。
因故意犯罪或者職務過失犯罪受刑事處罰的,應當吊銷公證員執業證書。
第四十三條公證機構及其公證員因過錯給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由公證機構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公證機構賠償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公證員追償。
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與公證機構因賠償發生爭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二、遺囑繼承人的法律責任:
按《公證法》第四十四條當事人以及其他個人或者組織有下列行為之一,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反治安管理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提供虛假證明材料,騙取公證書的;

(二)利用虛假公證書從事欺詐活動的;

(三)偽造、變造或者買賣偽造、變造的公證書、公證機構印章的。

9. 公證處的證明人,有什麼法律責任

如來果是去放棄源繼承權的公證,你領導的姐姐是需要本人攜帶身份證明親自公證處的,你的身份應該是領導的委託人吧?

如果僅僅是委託人的話,在其家庭基本情況上面簽字確認是沒有什麼問題。至於他姐姐事後反悔,如果是她本人去辦理的話,是不存在事後反悔這個說法的,放棄了就是放棄了。如果他姐姐本人沒有去,而由你全權辦理的話,估計,公證處是不會做這個公證的。

10. 公證刑事法律責任的主要罪名有哪些

公證法律責任包括刑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等。如公民偽造公證文書或版公證印章要承擔權偽造公文或公章的刑事責任。《公證程序規則(試行)》第61條規定:「因公證處的過錯撤銷公證書的,所收的公證費應全部退還當事人;因當事人的過錯而撤銷公證書的,所收的公證費不予退還;因公證處和當事人雙方過錯而撤銷公證書的,所收的公證費酌情退還。」《公證人員清廉服務的若干規定》規定公證人員有貪污、索賄、受賄等行為,尚未構成犯罪的,由司法行政機關或人事、監察機關按有關規定給予政紀處分;司法行政機關並可給予停止執行職務、撤銷公證員職務處分。

熱點內容
我國行政法的歷史和發展現狀 發布:2025-05-16 20:28:56 瀏覽:959
法院糾正違法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5-16 20:27:25 瀏覽:164
飯店公章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6 20:24:09 瀏覽:140
有政策與法規 發布:2025-05-16 20:21:51 瀏覽:475
應該招投標的沒有招投標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6 20:21:48 瀏覽:479
法律咨詢服務所和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16 20:12:51 瀏覽:492
專家組民法典 發布:2025-05-16 20:03:57 瀏覽:86
歷城區律師 發布:2025-05-16 20:00:25 瀏覽:405
法院人之問 發布:2025-05-16 19:53:28 瀏覽:417
法院國務院 發布:2025-05-16 19:43:53 瀏覽: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