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延誤法律責任
1. 飛機延誤可以申請賠償嗎
法律分析:飛機延誤可以申請賠償。根據《航空運輸服務質量不正常航班承運人服務和補償規范(試行)》規定,由於承運人原因造成航班延誤,在1小時至4小時以內(含4小時)的航班,要及時向旅客提供餐飲。在原預訂航班離站時間後4小時至8小時(含8小時)內成行,還應向旅客提供價值300元的購票折扣、里程或其他方式的等值補償,或是人民幣200元。在8小時以後成行的,向旅客提供價值450元的購票折扣、里程或其他方式的等值補償,或是人民幣300元。由於旅客拒絕上、下機造成的航班延誤時間,不計入承運人原因造成的累計延誤時間。
法律依據:《航空運輸服務質量不正常航班承運人服務和補償規范(試行)》
第三條 由於承運人原因造成航班延誤,在1小時至4小時以內(含4小時)的航班,要及時向旅客提供餐飲。在原預訂航班離站時間後4小時至8小時(含8小時)內成行,還應向旅客提供價值300元的購票折扣、里程或其他方式的等值補償,或是人民幣200元。在8小時以後成行的,向旅客提供價值450元的購票折扣、里程或其他方式的等值補償,或是人民幣300元。
由於旅客拒絕上、下機造成的航班延誤時間,不計入承運人原因造成的累計延誤時間。
2. 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法律分析:在中國,非承運人的原因(如天氣原因、流量控制、空中交通管制原因、旅客自身原因等)一般不予賠償,由承運人原因即公司自身原因造成的航班取消或預計延誤四小時或以上的,一般航空公司是要承擔客票的退、改、簽費用,並應根據延誤時間向旅客提供免費的餐飲服務和休息場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八百二十條 承運人應當按照有效客票記載的時間、班次和座位號運輸旅客。承運人遲延運輸或者有其他不能正常運輸情形的,應當及時告知和提醒旅客,採取必要的安置措施,並根據旅客的要求安排改乘其他班次或者退票;由此造成旅客損失的,承運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是不可歸責於承運人的除外。
3. 飛機延誤,導致趕不上下一班飛機,是誰的責任,應該怎麼辦
法律對此並沒有規定,但旅客與航空公司之間成立的是航空客運合同法律關系。航班延誤視為航空公司違約。因天氣原因延誤,則可以作為航空公司的免責事由。
由於機務維護、航班調配、機組等航空公司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延誤或取消,航空公司應當向旅客提供餐食或住宿等服務。
由於天氣、突發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檢以及旅客等非航空公司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延誤或取消,航空公司應協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費用由旅客自理。
航班在經停地延誤或取消,無論何種原因,航空公司均應負責向經停旅客提供餐食或住宿服務。
(3)飛機延誤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2015修正)
a,第一百二十六條 旅客、行李或者貨物在航空運輸中因延誤造成的損失,承運人應當承擔責任;但是,承運人證明本人或者其受僱人、代理人為了避免損失的發生,已經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或者不可能採取此種措施的,不承擔責任。
b,第一百三十六條 由幾個航空承運人辦理的連續運輸,接受旅客、行李或者貨物的每一個承運人應當受本法規定的約束,並就其根據合同辦理的運輸區段作為運輸合同的訂約一方。
c,對前款規定的連續運輸,除合同明文約定第一承運人應當對全程運輸承擔責任外,旅客或者其繼承人只能對發生事故或者延誤的運輸區段的承運人提起訴訟。
d,托運行李或者貨物的毀滅、遺失、損壞或者延誤,旅客或者托運人有權對第一承運人提起訴訟,旅客或者收貨人有權對最後承運人提起訴訟,旅客、托運人和收貨人均可以對發生毀滅、遺失、損壞或者延誤的運輸區段的承運人提起訴訟。上述承運人應當對旅客、托運人或者收貨人承擔連帶責任。
2.《統一國際航空運輸某些規則的公約(華沙公約)》
a,第十九條 承運人對旅客、行李或貨物在航空運輸過程中因延誤而造成的損失應負責任。
b,第二十條 承運人如果證明自己和他的代理人為了避免損失的發生,已經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或不可能採取這種措施時,就不負責任。
c,在運輸貨物和行李時,如果承運人證明損失的發生是由於駕駛上、航空器的操作上或領航上的過失,而在其他一切方面承運人和他的代理人已經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避免損失時,就不負責任。
3.《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a,第一百一十三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b,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c,第二百九十九條 承運人應當按照客票載明的時間和班次運輸旅客。承運人遲延運輸的,應當根據旅客的要求安排改乘其他班次或者退票。
4. 飛機延誤如何賠償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行李或者貨物在航空運輸中因延誤造成的損失,承運人應當承擔責任;但是,承運人證明本人或者其受僱人、代理人為了避免損失的發生,已經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或者不可能採取此種措施的,不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二十六條 行李或者貨物在航空運輸中因延誤造成的損失,承運人應當承擔責任;但是,承運人證明本人或者其受僱人、代理人為了避免損失的發生,已經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或者不可能採取此種措施的,不承擔責任。
5. 飛機延誤3個小時有賠償嗎
法律分析:乘客與航空公司建立航空旅客運輸合同關系後,只要航班不合理延誤,航空公司就應當承擔相應責任,至於延誤發生在哪個時間段(有可能是登機前,也可能是艙門關閉後)並不重要,關鍵是導致延誤的原因是什麼。只要是航空公司自身原因,包括機械故障、航空公司運力不足、空勤人員的原因等等,航空公司不能免責。通常情況下,航班延誤4小時以上,航空公司應該對乘客進行賠償。
但是根據相關規定,對於因惡劣天氣或航空管制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航班延誤,航空公司是不需要進行賠償的。只要安排住宿、餐飲、交通即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6. 法律有規定飛機晚點賠償損失的嗎
2004年7月1日,民航總局曾出台《航班延誤經濟補償指導意見》的若干規定:內
這個指導意見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容第一,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誤標准分為兩個,一個是延誤4小時以上、8小時以內;另一個是延誤超過8小時以上,對於這兩種情況,航空公司要對旅客進行經濟補償;補償方式可以通過現金、購票折扣和返還里程等方式予以兌現;在航班延誤的情況下,為了不再造成新的延誤,經濟補償一般不在機場現場進行,航空公司可以採用登記、信函等方式進行;機場應該制止旅客在航班延誤後,採取「罷乘」、「占機」等方式影響航班的正常飛行。
目前上航、海航、川航、南航、東航和國航等六家航空公司已經公布《旅客服務承諾》,但還沒有制定具體的補償辦法。
航空公司也是各有各的招,能不賠就不賠,能少賠就少賠。但根據目前航空公司運作的慣例,延誤十二個小時的話,估計會賠200~400元。不過要看情況,如果是不可抗力原因(如天氣、對方機場下雪關閉等),航空公司是按規定是不賠的。
就此看來,目前我國法律上、慣例上,對於飛機晚點對乘客的損失賠償都是不利的。
7. 飛機延誤怎麼賠償
法律分析:飛機延誤險的賠付一般情況下在出險後,需要承運人出具證明原件,並註明實際起始時間、延誤總時間、延誤原因等才能獲得理賠。此外,保險公司對延誤險的理賠有嚴格的時間限制,如限定在航班到達後2天內提出索賠,或7天內提交全部材料。而且要自己把材料送至或寄到保險公司,一般郵寄費用由旅客自己承擔。
法律依據:《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二十六條旅客、行李或者貨物在航空運輸中因延誤造成的損失,承運人應當承擔責任;但是,承運人證明本人或者其受僱人、代理人為了避免損失的發生,已經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或者不可能採取此種措施的,不承擔責任。
8. 飛機延誤可以要求賠償嗎
法律分析:是否可以賠償取決於飛機延誤的原因。因非承運人原因造成的飛機延誤,包括天氣、突發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檢、旅客等因素,承運人或者其航空銷售代理人應當按照所適用的運輸總條件、客票使用條件辦理,無需補償。因承運人原因造成的飛機延誤,包括機務維護、航班調配、機組調配等,承運人或者其航空銷售代理人應當在有可利用座位或者被簽轉承運人同意的情況下,為旅客辦理改期或者簽轉,不得向旅客收取客票變更費,並根據承運人規定和延誤時間向旅客提供免費的餐飲服務和休息場所。
法律依據:《公共航空運輸旅客服務管理規定》第二十四條由於承運人原因導致旅客非自願變更客票的,承運人或者其航空銷售代理人應當在有可利用座位或者被簽轉承運人同意的情況下,為旅客辦理改期或者簽轉,不得向旅客收取客票變更費。
由於非承運人原因導致旅客非自願變更客票的,承運人或者其航空銷售代理人應當按照所適用的運輸總條件、客票使用條件辦理。
《航班正常管理規定》第二十九條 發生航班出港延誤或者取消後,承運人或者地面服務代理人應當按照下列情形為旅客提供食宿服務:(一)由於機務維護、航班調配、機組等承運人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出港延誤或者取消,承運人應當向旅客提供餐食或者住宿等服務。(二)由於天氣、突發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檢以及旅客等非承運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出港延誤或者取消,承運人應當協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費用由旅客自理。(三)國內航班在經停地延誤或者取消,無論何種原因,承運人均應當向經停旅客提供餐食或者住宿服務。(四)國內航班發生備降,無論何種原因,承運人均應當向備降旅客提供餐食或者住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