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代理商和經銷商的法律責任

代理商和經銷商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12 17:04:50

① 廠家產品生產出了問題,各經銷商需要為此承擔法律責任

按照產品質量法,這個事情經銷商和廠家都有責任

② 代理商和經銷商可以是一家嗎

一、代理商與代理商的概念差異
1、經銷通常是指經銷人與製造商或供應商簽訂合同,在一定的時間和區域內進行銷售。在銷售情況下,供應商與分銷商是一種銷售關系.
2、從法律上說,供應商與分銷商是我與我的關系,經銷人以自己的名義購買商品,在指定的地區再銷售,也是以自己的名義進行,商品價格的波動及其他操作風險,都要由經銷商自行負責。
3、經銷可分為普通經銷和專銷兩種。在專營情況下,通常會設定最低分銷商的交易數量,不得經銷其它供應商的產品。
4、代理是被代理機構或委託人授權代理代理銷售貨物的代理權,代理代理代理客戶的訂單、銷售、銷售等業務。
二、分銷商的業務差異
1、獨立的商業組織;對貨物的所有權(購買生產商的產品/服務);獲取運營利潤;
2、多品種的經營;在業務流程中不會受到供應商的約束;與供應商的責任相等。
三、代理商的業務差異
1、不必是一個獨立的組織;不具有對商品的所有權(代表生產商的產品/服務);獲取傭金(傭金);
2、經營活動受到供應商的引導和制約,提供更多的權利。
四、從生產廠家向零售終端銷售渠道的差異
生產廠家-總代理-一級代理商-二級代理商-分銷商-分銷商-分銷商-消費者.
五、經銷和代銷的區別
1、代理的兩方為代理,賣方為賣方。
2、代理是指以代理公司的名義進行銷售,並與其簽署銷售協議,而分銷商以其名義進行銷售。
3、代理商的收益是傭金,分銷商的利潤是銷售商品的差價。
六、分銷商與代理的區別
1、兩者的盈利模式是不一樣的,第一種模式是通過提高產品的價格來獲得運營收益,而第二種模式則是以一定的價格出售,賺取一定的傭金。
2、兩者的經營許可權也不一樣,前者可以經營多種產品,甚至是競品,而後者則是經營的種類比較少,不會經營其他品牌。
擴充信息:
經銷:指做特定商品的商人。通常與廠商簽訂銷售合約,先付一筆訂金,付款方式取決於交涉技巧,而銷售價格則由代理商自行決定,廠商不會干涉。
對於產品的銷量,廠家不承擔任何責任,也不會退貨,頂多是對出現問題的商品進行退換,其他的問題,都是經銷商的責任,如果是直接叫板,那就太冒險了。
經銷商:指通過代理公司銷售商品的商家。一般情況下,由分銷商來決定,不會和廠商有任何的聯系,成本低,風險低,但是利潤空間不大。
代理:指被廠商授權在某一區域銷售某一商品的商家,沒有自主權,受到廠商的限制,但基本上沒有任何風險,也不需要投資。

③ 成為代理商需注意事項代理商的許可權和經銷商有什麼不同!

成為代理商需注意事項:知識產權(商標,專利)的保護和授權使用.這是最重要的.
權利義務(主要是責任)的分擔.
爭議解決辦法.
以上幾點,注意盡量不要用模糊的字眼和說法
如果是有個有發展的企業,他不會對你有許多限制.而且在一些合同條款上協商餘地也比較大. 代理商的許可權:看你的等級來的 他有1級2級3級代理商 不同代理商許可權也不同和經銷商有什麼不同;經銷商與代理商都是渠道的中間商

經銷商
★獨立的經營機構
★擁有商品的所有權(買斷製造商的產品/服務)
★獲得經營利潤
★多品種經營
★經營活動過程不受或很少受供貨商限制
★與供貨商責權對等

代理商
★不一定是獨立機構
★不擁有商品的所有權(代理製造商的產品/服務)
★賺取傭金(提成)
★經營活動受供貨商指導和限制
★供貨權力較大

從製造商到零售終端的渠道途徑
1、製造商→經銷商→消費者
2、製造商→總代理→經銷商→消費者
3、製造商→總代理→一級代理→經銷商→消費者
4、製造商→總代理→一級代理→二級代理→…→經銷商→分經銷商→消費者

代理商主要分為總代理、區域與分品牌代理、總代理自己建立的省級分公司等。代理商的建立,可以分擔廠商的風險,使廠商與代理商共同拉動市場從而降低廠商的經營風險。

在代理商的層次上,除設立總代外,代理商還可以根據廠商的渠道模式,下設一級代理或區域代理並同時與終端銷售商合作。這樣,代理商從簡單的分銷轉換成具有管理職能的渠道維護者,除業務管理外,代理商同時具備品牌管理、促銷管理、服務對接、財務管理等各項職能。

代理制和經銷制也能互相滲透,各類銷售渠道的主要區別在於代理商或經銷商層級的增多。目前,廠商對於代理商和經銷商的管理主要側重於價格和貨源的管理,對於人員培訓及廣告等還會提供一些支持。對於代理商和經銷商而言,其利潤則主要來自於銷售利潤、返利、安裝和維修服務等。

④ 代理商和經銷商是什麼意思具體

經銷商和代理商有什麼區別?
經銷商與代理商都是渠道的中間商

經銷商
★獨立的經營機構
★擁有商品的所有權(買斷製造商的產品/服務)
★獲得經營利潤
★多品種經營
★經營活動過程不受或很少受供貨商限制
★與供貨商責權對等

代理商
★不一定是獨立機構
★不擁有商品的所有權(代理製造商的產品/服務)
★賺取傭金(提成)
★經營活動受供貨商指導和限制
★供貨權力較大

從製造商到零售終端的渠道途徑
1、製造商→經銷商→消費者
2、製造商→總代理→經銷商→消費者
3、製造商→總代理→一級代理→經銷商→消費者
4、製造商→總代理→一級代理→二級代理→…→經銷商→分經銷商→消費者

代理商主要分為總代理、區域與分品牌代理、總代理自己建立的省級分公司等。代理商
的建立,可以分擔廠商的風險,使廠商與代理商共同拉動市場從而降低廠商的經營風險。

在代理商的層次上,除設立總代外,代理商還可以根據廠商的渠道模式,下設一級代理
或區域代理並同時與終端銷售商合作。這樣,代理商從簡單的分銷轉換成具有管理職能
的渠道維護者,除業務管理外,代理商同時具備品牌管理、促銷管理、服務對接、財務
管理等各項職能。

代理制和經銷制也能互相滲透,各類銷售渠道的主要區別在於代理商或經銷商層級的增
多。目前,廠商對於代理商和經銷商的管理主要側重於價格和貨源的管理,對於人員培
訓及廣告等還會提供一些支持。對於代理商和經銷商而言,其利潤則主要來自於銷售利
潤、返利、安裝和維修服務等。

⑤ 經銷商和代理商的區別

代理商和經銷商有4個區別。分別是:1、關系不同。代理的雙方是一種代理關系,而經銷雙方則是一種買賣關系;2、名義不同。代理是以委託人即廠商的名義銷售,簽訂銷售合同。而經銷商則以自己的名義從事銷售;3、收入不同。代理商的收入是傭金收入,而經銷商的收入則是商品買賣的差價收入;4、法律後果的歸責方不同。

⑥ 請問高手,與代理商和經銷商簽定協議,供貨商需承擔的責任上差別在哪謝謝

代理(獨家代理)一般有區域限制,經銷商一般為代理商下級,從代理商處進貨,所以簽了經銷商只代表有權銷售你的產品,也就意味著還可以在一區簽其它經銷點,或上級代理商。但各廠家合同有時有區別,有的企業經銷商也就是代理商。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⑦ 廠商的產品有侵權了,那經銷商是否也要負法律責任

廠家產品侵權,經銷商也是要服法律責任的。涉嫌品牌仿冒有兩種情形:

第一種情形是,被仿冒的產品是非注冊商標產品,則構成混淆行為,屬於不正當競爭范疇,應按《反不正當競爭法》承擔責任。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六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實施下列混淆行為,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系:
(一)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

第十八條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六條規定實施混淆行為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商品。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並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第二種情形是被仿冒的產品標識為注冊商標,則屬於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應該《商標法》承擔責任。

《商標法》第五十七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二)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第六十條規定,有本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對五年內實施兩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從重處罰。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

對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六十三條規定,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商標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

對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情節嚴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數額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確定賠償數額。賠償數額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人民法院為確定賠償數額,在權利人已經盡力舉證,而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賬簿、資料主要由侵權人掌握的情況下,可以責令侵權人提供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賬簿、資料;侵權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虛假的賬簿、資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參考權利人的主張和提供的證據判定賠償數額。

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注冊商標許可使用費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三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7)代理商和經銷商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案例:金華查處6起偽造阿克蘇產地蘋果銷售案

近日,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市場監管局根據市局稽查支隊的統一部署,聯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的商標權利人在轄區4個冷庫內查處6起偽造產地的蘋果銷售案。

據調查,2017年12月期間,徐某等6名水果經銷商。分別在陝西、甘肅、山西等地收購當地產的蘋果,裝進印有「阿克蘇糖心蘋果」和「產地:新疆阿克蘇」等字樣的紙箱,運往金華,存放在不同冷庫,以待春節前旺季銷售。

至案發時,當事人共購進此類蘋果9100餘箱,計5萬余公斤,案值30萬元,經商標權利人鑒定均為假冒「阿克蘇糖心蘋果」。

金東區市場監管局認為,當事人的行為違反新《反不正當競爭法》中關於「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的相關條款,涉嫌虛假宣傳。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熱點內容
蚌埠法院長 發布:2025-05-16 12:47:57 瀏覽:558
帶休在違反勞動法嗎 發布:2025-05-16 12:35:47 瀏覽:554
高級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5-16 11:52:03 瀏覽:605
38婦女節維權法律知識 發布:2025-05-16 11:36:35 瀏覽:297
財經法規題庫及答案解析 發布:2025-05-16 11:34:58 瀏覽:714
道德缺失的表現 發布:2025-05-16 11:34:15 瀏覽:897
貴州民族大學2018年法律碩士 發布:2025-05-16 11:32:48 瀏覽:18
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發布:2025-05-16 11:31:00 瀏覽:598
勞動合同法有關員工離職 發布:2025-05-16 11:16:20 瀏覽:253
新刑事訴訟法逮捕變更為取保候審的規定 發布:2025-05-16 11:00:52 瀏覽: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