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誹謗行為如何追究法律責任

誹謗行為如何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16 08:18:37

Ⅰ 誹謗他人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刑法》二百四十六條明確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1、「誹謗」,是指故意捏造事實,並且進行散播,損害他人人格和名譽的行為。所謂「捏造事實」,就是無中生有,憑空製造虛假的事實。誹謗除捏造事實外還要將該捏造的事實進行散播,散播包括使用口頭方法和書面方法。捏造事實的行為與散播行為必須同時具備才構成本罪。如果只是捏造事實與個別親友私下議論,沒有散播的,或者散播的是客觀事實而不是捏造的虛假事實的,都不構成本罪。本罪是故意犯罪,誹謗行為針對的也必須是特定的人。依照本款規定,構成侮辱罪、誹謗罪的行為,都必須是情節嚴重的行為。這里所說的「情節嚴重」,主要是指侮辱、誹謗他人手段惡劣、後果嚴重或者影響很壞等情況。關於侮辱罪、誹謗罪的刑罰,依照本款的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2、實施網路誹謗,是一種損害公民人身權力的惡意犯罪,它給被害人造成的傷害後果是嚴重的,其所帶來的社會危害也是較大的。

全國人大常委會《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第四條規定,「為了保護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利,對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一)利用互聯網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兩高解釋》第一條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一)捏造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路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路上散布的;(二)將信息網路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內容篡改為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路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路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路上散布,情節惡劣的,以「捏造事實誹謗他人」論。

Ⅱ 誹謗罪刑事責任如何追究

法律分析:行為人構成誹謗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誹謗罪告訴才處理的,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Ⅲ 誹謗罪怎麼追究刑事責任

行為人構成誹謗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誹謗罪告訴才處理的,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Ⅳ 誹謗屬於刑事責任嗎

要看具體情節,不一定承擔刑事責任,也可能被行政處罰。

《治安管理專處罰法屬》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Ⅳ 誹謗他人需要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誹謗他人可能承擔民事、行政和刑事責任。也就是說,誹謗他人可能被法院判定構成民事侵權,或者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處罰,或者被法院認定構成誹謗罪。

首先說民事責任。我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條規定:「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

誹謗他人屬於侵犯他人名譽權的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賠償損失、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的民事責任。法院如果認定構成誹謗他人,會根據原告的請求要求被告刪除誹謗資料、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

其次說行政責任。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可以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從上述法律規定可以看出,誹謗他人不僅屬於民事侵權行為,也是一種行政違法行為,公安機關可以對行為人採取行政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措施。被害人如果認為有人誹謗自己,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讓公安機關調查,追究誹謗行為人的行政責任。

最後說刑事責任。我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也就是說,如果誹謗他人且情節嚴重,可以構成誹謗罪。一旦認定為誹謗罪,法院會對行為人判處刑罰,最高可以處以三年有期徒刑。

需要注意的是,誹謗罪是告訴的才處理,即誹謗罪是自訴案件,受害人應當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訴。但是,如果誹謗行為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則不再屬自訴案件,此時,報案人可以直接向公安機關報案。

Ⅵ 誹謗他人名譽如何追究刑事責任

誹謗他人名譽追究刑事責任如下:
1、自訴人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刑事自訴狀;
2、提交自訴人身份證復印件或護照復印件、港澳同胞回鄉證復印件;
3、提交自訴人受傷害的相關證據或公安機關的報案材料及法醫鑒定;
4、提交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證明材料,以及自己人身、財產受侵犯的證明材料。
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實施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從而構成的犯罪。
本罪在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捏造並散布某種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構成誹謗罪的條件如下:
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
2、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
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誹謗的內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誰,就構成誹謗罪,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沒有特定的對象,不可能貶損某人的人格、名譽,就不能以誹謗罪論處;
4、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於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本罪,雖有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但沒有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則不能以本罪論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 【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Ⅶ 對於在網路上惡意誹謗的人,如何追究其法律責任

對這種情況,你必須注意及時保全證據,比如公正等。如果你有確切的證據,完全可以追究發表該誹謗信息的網站和誹謗者的民事責任。

熱點內容
崇信法院馮年 發布:2025-05-14 13:58:37 瀏覽:736
人民法院兩會工作報告 發布:2025-05-14 13:57:28 瀏覽:330
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是法律嗎 發布:2025-05-14 13:49:52 瀏覽:167
歷城法院韓紅 發布:2025-05-14 13:49:51 瀏覽:364
煙台市十大傑出律師 發布:2025-05-14 13:37:04 瀏覽:957
高級人民法院審理 發布:2025-05-14 13:21:19 瀏覽:664
2019年初級會計經濟法知識點 發布:2025-05-14 13:03:39 瀏覽:644
勞動法孕婦的權利 發布:2025-05-14 12:50:00 瀏覽:506
離婚請律師打官司要多少錢 發布:2025-05-14 12:33:17 瀏覽:409
最嚴法規 發布:2025-05-14 12:30:13 瀏覽: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