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結構安全隱患法律責任
⑴ 請問改變房屋結構違法什麼法律
改變房屋結構違反《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具體規定如下:
一、改變房屋結構要具體視情節輕重確定的。
二、依據《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
第五條 住宅室內裝飾裝修活動,禁止下列行為:
(一)未經原設計單位或者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提出設計方案,變動建築主體和承重結構;
(二)將沒有防水要求的房間或者陽台改為衛生間、廚房間;
(三)擴大承重牆上原有的門窗尺寸,拆除連接陽台的磚、混凝土牆體;
(四)損壞房屋原有節能設施,降低節能效果;
(五)其他影響建築結構和使用安全的行為。
本辦法所稱建築主體,是指建築實體的結構構造,包括屋蓋、樓蓋、梁、柱、支撐、牆體、連接接點和基礎等。
本辦法所稱承重結構,是指直接將本身自重與各種外加作用力系統地傳遞給基礎地基的主要結構構件和其連接接點,包括承重牆體、立桿、柱、框架柱、支墩、樓板、梁、屋架、懸索等。
第三十八條 住宅室內裝飾裝修活動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城市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處罰款:
(一)將沒有防水要求的房間或者陽台改為衛生間、廚房間的,或者拆除連接陽台的磚、混凝土牆體的,對裝修人處5百元以上1千元以下的罰款,對裝飾裝修企業處1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損壞房屋原有節能設施或者降低節能效果的,對裝飾裝修企業處1千元以上5千元以下的罰款;
(三)擅自拆改供暖、燃氣管道和設施的,對裝修人處5百元以上1千元以下的罰款;
(四)未經原設計單位或者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提出設計方案,擅自超過設計標准或者規范增加樓面荷載的,對裝修人處5百元以上1千元以下的罰款,對裝飾裝修企業處1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九條 未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在住宅室內裝飾裝修活動中搭建建築物、構築物的,或者擅自改變住宅外立面、在非承重外牆上開門、窗的,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及相關法規的規定處罰。
第四十條 裝修人或者裝飾裝修企業違反《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有關規定處罰。
第四十一條 裝飾裝修企業違反國家有關安全生產規定和安全生產技術規程,不按照規定採取必要的安全防護和消防措施,擅自動用明火作業和進行焊接作業的,或者對建築安全事故隱患不採取措施予以消除的,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處1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並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
第四十二條 物業管理單位發現裝修人或者裝飾裝修企業有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不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的,由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警告,可處裝飾裝修管理服務協議約定的裝飾裝修管理服務費2至3倍的罰款。
⑵ 私自改變房屋主體結構法律是如何界定的
如果擅自更改房屋結構是會引起安全隱患的,如果被舉報了還會要求你恢復原貌。。。
⑶ 樓下亂改樓上廚房排水管被堵,付法律責任嗎
如果真的是由於私改亂改而造成的當然要員責任的,如果是私自改變房屋結構而造成安全隱患危脅到他人的安全甚至是生命當然要付法律責任。
⑷ 個人租房合同在租房期間內發生安全問題應該有誰負責
建築物發生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其所有人或管理人應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如果你在租賃該房屋時不知道房屋結構設計存在安全隱患,在保管和使用過程中也並無不當,那麼你就沒有過錯,不應承擔責任。
⑸ 警惕二房東:改造房屋結構下安全隱患
有民間說法,「二房東」是指先從原房東手裡租下整套房子,然後再整體或分房轉租給他人,從中獲利者被稱之為「二房東」。從法律意義上來講,房屋出租人為房東,承租人為房客。房客將房屋以高於原租金的租金轉租他人,稱為「二房東」。
二房東風險三:改造房屋結構埋安全隱患
例:上海盛世景園一個兩室一廳隔成五六間,過道狹窄、私拉電線、液化氣鋼瓶隨意放置,有的租戶更共用一個煤氣灶做飯,煤氣罐使用頻繁,始終處於無人檢查維護的狀態,這些安全隱患最終爆發,釀成火災。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0-21,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領取看房紅包,百元現金直接領
⑹ 如果我的房子出租給別人.別人因不慎從窗檯摔下樓導致死亡.該事故由誰承擔法律責任
如果當事人的房子出租給別人,別人因不慎從窗檯摔下樓導致死亡。要根據情況來判定那方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房子存在安全隱患導致房東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是當事人自己墜落則當事人自己承擔責任。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如果當事人的房子出租給別人,別人因不慎從窗檯摔下樓導致死亡,在這種情況下要進行區分如果是人為因素而導致墜樓(不排除謀殺,錯殺的情況),這樣的情況下則不用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是出租的房子存在安全隱患,或者房屋老化而導致意外發生,而警方調查確實是因為這些原因是導致死亡的直接因素,那麼房東就必須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一般來講,承租人租賃房子的目的是居住,法律規定了出租人的基本義務,是保證房屋符合居住的用途。對於哪些情形符合居住用途,未做詳細規定。符合居住用途首先應該保證該房屋是安全的,是否跟房屋的裝修或是其他方面有關系,還是純屬於租客自身的原因導致;如果確定造成死亡結果的原因跟房屋本身結構或裝修等問題有關,則房主應根據此過失大小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如果死亡結果實屬租客本人不小心或其他意外事件導致,則與房主無任何關系,房主也不需要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七百零八條 出租人應當按照約定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並在租賃期限內保持租賃物符合約定的用途。
第七百零九條 承租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方法使用租賃物。對租賃物的使用方法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應當根據租賃物的性質使用。
第七百三十二條 承租人在房屋租賃期限內死亡的,與其生前共同居住的人或者共同經營人可以按照原租賃合同租賃該房屋。
⑺ 老房子出現安全隱患,物業不負責
對於出現問題究竟該找誰這一問題,針對不同的質量問題,業主要依據相關法律找尋不同對策。
(1)只要通過國家有關部門的質量鑒定後,房屋主體結構質量屬不合格的,購房者就可以依法退房並要求開發商賠償損失。 法律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因商品房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商品房交付使用後,商品房主體結構質量經核驗確屬不合格,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和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
(2)對於嚴重影響正常居住使用的質量問題,上述解釋第十三條規定:「因房屋質量問題嚴重影響正常居住使用,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和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但何為「嚴重影響正常居住」尚無法律明確,因此只能由法官自由裁量。
(3)對於其他質量問題,如房屋滲水、地面空鼓、牆皮脫落等的處理。買受人不能因此要求退房。(這也是大多數業務入住後遇到的問題),在質保期內,購房者可以要求開發商履行保修義務並對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依據是上述解釋第十三條第二款:「交付使用的房屋存在質量問題,在保修期內,出賣人應當承擔修復責任;出賣人拒絕修復或者在合理期限內拖延修復的,買受人可以自行或者委託他人修復。修復費用及修復期間造成的其他損失由出賣人承擔」。
當然,需要提醒的是,業主應該注意《物業服務合同》中物業有無關於房屋維護和修繕的約定,如有約定,業主可直接找物業公司; 當房屋出現質量問題時,業主收集相應的證據也很重要,必要時可通過拍照、錄像、文字記錄等方式留下證據,文字性的記錄,最好要有開發商的員工或第三人見證,以增強證據效力。切勿通過不交物業費來解決問題,從而耽誤了向開發商主張權利的最佳時機。
但如果物業管理公司確實是開發商的一個部門或者有其他的資產紐帶關系,那麼,房屋質量若有問題,業主可以拒交物業管理費。這實際上可以理解為一種債務的抵銷。
房屋過質保期後,出現了滲水等質量問題:則要根據出現問題的具體部位,來找直接負責方。如果是自用部分損壞,如衛生間馬桶漏水、水管破裂等,業主需要自己出錢維修,物業可幫助聯系有關維修人員。如果非人為造成的問題出現在共用部分,如大樓牆面滲水、下水道淤積等,或是小區公用設施設備,如小區內道路損壞、欄桿磨損等,則由物業提取小區物業維修資金維修。
附:《住宅質量保證書》保修范圍和期限(一般是2-5年) 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在商品房交付使用時,向購買人提供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按照住宅質量保證書的約定,承擔商品房保修責任。
其依據是「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住宅質量保證書的內容,應當列明工程質量監督部門核驗的質量等級、保修范圍、保修期和保修單位等內容。
另外,根據「房屋建築工程質量保修辦法」第七條:在正常使用下,房屋建築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為:
(一)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為設計文件規定的該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二)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房間和外牆面的防滲漏,為5年。
(三)供熱與供冷系統,為2個採暖期、供冷期。
(四)電氣管線、給排水管道、設備安裝為2年。
(五)裝修工程為2年。其他項目的保修期限由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約定。保修期從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
如買受人在期限內出現上述問題,物業在接到居民的報修後,會轉而找開發商或施工單位來解決。如果根據《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物業對房屋有維護和修繕義務的,則由物業委託工程隊進行維修。
⑻ 部分房屋的主體結構存在安全隱患,物業管理該如何處理
房屋的主體結構,指地基與基礎,各層的梁、柱、板、剪力牆等。不包括粉刷層、找平層、保溫層。
你做為物業管理人員,能發現主體結構存在安全隱患,那也是夠專業的了。專業人士肯定知道該如何處理。
⑼ 房屋存在安全隱患的安怎樣的法律規定處理
你好:1,可以向所在區房產管理局投訴,由他們協調解決;2,以相鄰權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排除危險,消除隱患。
⑽ 相鄰業主破壞房屋結構,並造成房屋安全隱患,怎麼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83條規定,不動產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你的鄰居因其行為造成房屋隱患的,可要求對方賠償並採取措施消除隱患,如果協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