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違反法律義務導致的責任有

違反法律義務導致的責任有

發布時間: 2022-03-16 11:53:58

1. 違反法定義務應當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政治題

正確行使權利,是公民意識的重要表現;自覺履行義務,更是公民意內識的重要表現容。
公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法律所鼓勵的積極去做。我國法律提倡和鼓勵公民的一些行為。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就要積極做出法律所提倡和鼓勵的行為。
第二,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公民的義務,對公民的行為提出具體要求。公民必須按法律的要求去做。
第三,法律所禁止的堅決不做。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禁止公民的某些行為。公民要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就決不能做法律所禁止的事。

2. 如何理解違反法律義務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違反法律,不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主要是根據你個人的實際能力來決定的

3. 違反法律義務但不承擔責任的例子

這種情況多數是因為有特殊的免責條款或者正當防衛 緊急避險等理由造成的。 否則不可能違反義務還不承擔責任。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超過追訴時效了

4. 違反我國法律法規有哪些法律責任

違反我來國的法律法規,構成犯源罪的追究刑事責任,違法的,追究行政責任。
法律鏈接:《行政處罰法》第八條 行政處罰的種類:
(一)警告;
(二)罰款;
(三)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四)責令停產停業;
(五)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刑法》第三十三條【主刑種類】主刑的種類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無期徒刑;
(五)死刑。
第三十四條【附加刑種類】附加刑的種類如下:
(一)罰金;
(二)剝奪政治權利;
(三)沒收財產。
附加刑也可以獨立適用。

5. 公民違反法定義務會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民事責任。當事人可能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主要是: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等;行政責任。如果引起他人人身傷害、故意損壞他人財物等的行為或後果,尚不構成犯罪的,可由公安機關對違法當事人處予行政處罰。刑事責任。構成刑事犯罪的則應由公安機關予以刑事立案,以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九條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礙;(三)消除危險;(四)返還財產;(五)恢復原狀;(六)修理、重作、更換;(七)繼續履行;(八)賠償損失;(九)支付違約金;(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十一)賠禮道歉。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本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6. 違反民事法律法規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違反民事法律法規應承擔相應的民事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版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6)違反法律義務導致的責任有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條被侵權人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為組織,該組織分立、合並的,承繼權利的組織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7. 違反法律義務要不要承擔法律責任

沒有義務哪來的責任,法律義務是第一性義務,法律責任是第二性義務,只有違反第一性義務才會有第二性義務的產生!!因此,不存在這樣的法條!除非其責任就是義務本身,但那不是責任,而是義務!!

8. 違反《會計法》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的內容是:( )責任

D刑事和行政

有兩種形式: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根據《會計法》的相關規定:
第二十五條 單位領導人、會計人員違反本法第二章關於會計核算的規定,情節嚴重的,給予行政處分。
第二十六條 單位領導人、會計人員和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故意毀滅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的,或者利用虛假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偷稅或者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眾利益的,由財政、審計、稅務機關或者其他有關主管部門依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職責負責處理,追究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七條 會計人員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予以受理,或者對違法的收支不向單位領導人提出書面意見,或者對嚴重違法損害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的收支不向主管單位或者財政、審計、稅務機關報告,情節嚴重的,給予行政處分;給公私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八條 單位領導人接到會計人員按照本法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提出的書面意見,對違法的收支決定予以辦理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不作出處理決定,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行政處分;給公私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九條 單位領導人和其他人員對依照本法履行職責的會計人員進行打擊報復的,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是民事主體因違反民事義務所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它主要是一種民事救濟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權益得以恢復。

會計法規定的是企業間往來,故一般不涉及民事主體

熱點內容
經濟法的基本構成 發布:2025-05-14 14:13:02 瀏覽:521
崇信法院馮年 發布:2025-05-14 13:58:37 瀏覽:736
人民法院兩會工作報告 發布:2025-05-14 13:57:28 瀏覽:330
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是法律嗎 發布:2025-05-14 13:49:52 瀏覽:167
歷城法院韓紅 發布:2025-05-14 13:49:51 瀏覽:364
煙台市十大傑出律師 發布:2025-05-14 13:37:04 瀏覽:957
高級人民法院審理 發布:2025-05-14 13:21:19 瀏覽:664
2019年初級會計經濟法知識點 發布:2025-05-14 13:03:39 瀏覽:644
勞動法孕婦的權利 發布:2025-05-14 12:50:00 瀏覽:506
離婚請律師打官司要多少錢 發布:2025-05-14 12:33:17 瀏覽: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