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法律風險

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法律風險

發布時間: 2022-03-16 13:25:12

A. 分公司法律責任的承擔是怎麼規定的

1、分公司的法律地位及民事責任承擔。
《公司法》第14條第1款:「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這一規定,明確了分公司民事責任的歸屬,即分公司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其一切行為的後果及責任由隸屬公司承擔。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7條第3款規定: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經營管理的財產不足以承擔保證責任的,由企業法人承擔民事責任。該條第4款規定: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提供的保證無效後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由分支機構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企業法人有過錯的,按照擔保法第29條的規定處理。
2、分公司的訴訟地位。
分公司雖然不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但依據《民事訴訟法》第49條和《民訴意見》第40條,依法設立的分公司是「法人依法設立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可以作為其他組織成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具有訴訟資格。但訴訟資格不等於民事責任的承擔資格,分公司的民事責任依據法律規定應由設立該分支機構的總公司來承擔。此外,分公司也具有獨立的締約能力。
3、分公司與總公司作為共同被告的情形及例外。
分公司不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業務開展過程中出現不能履行債務的情形時,債權人可以要求總公司承擔清償義務。在訴訟中,可以直接把總公司列為共同被告要求承擔責任。在一般情況下,分公司不能作為獨立的被告來承擔責任,司法實踐多是分公司與總公司作為共同被告,判決共同承擔責任。但在執行的時候,一般是先執行分公司財產,不足再執行總公司財產。
作為上述分公司與總公司可作為共同被告的例外情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4條:「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為他人提供保證的,人民法院在審理保證糾紛案件中可以將該企業法人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但是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提供保證的除外。」所以,涉及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承擔民事責任時,只能以該分支機構為被告。但在執行過程中發現分公司的財產不足清償債務的,仍然可以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78條的規定,執行總公司的其他財產。
4、企業法人及其分支機構財產的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78條:被執行人為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不能清償債務時,可以裁定企業法人為被執行人。企業法人直接經營管理的財產仍不能清償債務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執行該企業法人其他分支機構的財產。
5、總公司對於分公司債務的承擔。
分公司是總公司的分支機構,代表總公司對外從事民事活動,其行為的後果由總公司承擔。
此外,分公司的財產歸屬於總公司,沒有自己獨立的財產,與總公司在經濟上是統一核算的,其在經營活動中的負債由總公司負責清償。其實際佔有和使用的財產是總公司財產的一部分,列入總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中。即使分公司有能力承擔部分或全部責任,實際的和最終的責任承擔者還是總公司。
因此,總公司對分公司的債務,既不是承擔連帶責任,也不是承擔補充責任,而是直接承擔清償責任,債權人無需先向分公司主張,可直接要求總公司償還債務。
6、關於分公司的其他規定。
《公司法》第211條:未依法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而冒用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名義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或者予以取締,可以並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B.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與普通有限責任公司的法律風險、法律責任的比較

普通有限責任公司風險少 以股東出資額承擔責任

一人公司如果你不能區別個人生活來源和公司的聯系 公司資不抵債時是需要從個人財產甚至家庭財產補充

C. 有限責任公司的分公司能否成為訴訟主體

如果分公司是法人在總部之外設立的,有權執行法人部分營業活動的組織,可以作為訴訟主體。

根據《公司法》

第十四條 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

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 干問題的意見》

40.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其他組織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 組織機構和財產,但又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包括:

(1)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私營獨資企業、合夥組織;

(2)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合夥型聯營企業;

(3)依法登記領取我國營業執照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

(4)經民政部門核准登記領取社會團體登記證的社會團體;

(5)法人依法設立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

(6)中國人民銀行、各專業銀行設在各地的分支機構;

(7)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設在各地的分支機構;

(8)經核准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鄉鎮、街道、村辦企業;

(9)符合本條規定條件的其他組織。

從上文可以看出,如果分公司是獨立的分支機構就可以作為訴訟主體,如果分公司不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

(3)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法律風險擴展閱讀

案例:

2013年10月29日,時任山東省定陶縣某投資公司山東省日照市分公司(以下簡稱定陶投資公司日照分公司)法定代表人的陳某,到原告日照某傢具廠處,以定陶投資公司日照分公司名義購買了價值6700元的沙發、茶幾等傢具。

後陳某在工商服務業統一收款收據中對上述購買物品及價款進行了簽字確認,但未當場支付價款。2013年12月2日,定陶投資公司日照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變更為公某。後日照某傢具廠要求定陶投資公司日照分公司支付6700元傢具款遭拒,遂將陳

【分歧】

本案爭議的焦點在於,陳某在擔任分公司法定代表人期間在原告處購買傢具所欠的貨款應由誰來承擔。

第一種意見認為,應由陳某承擔,陳某在明知自己即將卸任分公司法定代表人之前,以分公司名義從事民事活動,屬於其個人行為,這種情況下,應由陳某個人承擔其從事活動的後果。

第二種意見認為,應由分公司承擔,陳某在擔任分公司法定代表人期間從事的民事活動應認定為職務行為,結果也應當由分公司承擔。

【評析】

1、陳某應否承擔給付貨款的民事責任

2013年12月2日,被告陳某卸任分公司法定代表人職務,但應該看到,在購買傢具的當日即2013年10月29日,其仍系被告定陶投資公司日照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以分公司名義到原告處購買辦公用品的行為系職務行為;

其法律行為的後果應由被告定陶投資公司日照分公司承擔,因此對於原告要求被告陳某給付其所欠貨款6 700元的主張,法院不予支持。

2、分公司能否承擔給付貨款的民事責任

被告定陶投資公司日照分公司雖然是定陶縣某投資有限公司的分公司,但分公司是法人在總部之外設立的,有權執行法人部分營業活動的組織,其並非法人的職能機構。

分公司在授權范圍內有權以自己的名義從事包括營業在內的相關民事活動,具有相對獨立的民事主體資格,因此被告定陶投資公司日照分公司在原告處購買辦公用品的行為是合法有效的,買賣關系成立。

其未及時足額給付貨款,已構成違約,應承擔繼續給付貨款的義務,因此對於原告要求被告定陶投資公司日照分公司給付其所欠的貨款6 700元的主張,法院予以支持。


3、總公司應否承擔給付貨款的民事責任

分支機構經營責任的承擔,可表述如下:不論在訴訟中是以分支機構為單獨被告,還是以法人為單獨被告,還是以分支機構及法人為共同被告,分支機構在經營中引致的責任均可先以分支機構的相對獨立財產支付,不足的部分再以法人財產支付。

當然,也可以直接執行法人的財產。實際上,分支機構與法人財產都是法人的財產,分支機構的財產並不具有法律意義上的獨立性,故實際上分支機構的責任最終是由法人承擔的。

但有人稱分支機構與法人要承擔連帶責任,對於這一說法,筆者持否定態度。連帶責任是以連帶責任人之間彼此財產相互獨立,人格相互獨立為前提。而分公司與總公司之間並不存在這種人格和財產上的嚴格獨立關系,故二者不成立連帶責任。

D. 如何規避設立分公司的法律風險

設立分公司,證明該公司實力較強,業務力量優秀。關於如何規避公司的法律風險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要從公司內部員工、公司管理結構等等來哦評測公司的風險並作出相應的決策方案。

下面說一下開設豐公司的法律風險以及該如何規避。

1、分公司的一切法律後果必須由總公司承擔,這些風險只能靠總公司對分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及分公司經理的權力制約來實現。

2、分公司是總公司下屬的直接從事業務經營活動的分支機構或附屬機構。雖然分公司有公司字樣,但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司。因為分公司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不具有獨立的法律地位,不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3、分公司的特徵具體表現為: ①分公司沒有自己的獨立財產,其實際佔有、使用的財產是總公司財產的一部分,列入總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中。 ②分公司不獨立承擔民事責任。③分公司不是公司,它的設立不須依照公司設立程序,只要在履行簡單地登記和營業手續後即可成立。 ④分公司沒有自己的章程,沒有董事會等形式的公司經營決策和業務執行機關。 ⑤分公司名稱,只要在總公司名稱後加上分公司字樣即可。

我們是湖南堅錚律師事務所團隊,我們律所的主要業務范圍是: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法律顧問、項目專項法律服務、股權籌劃與股權激勵、公司治理與並購等);應收賬款風險管理與催收;疑難民商事爭議解決等。我們律所服務於多家企業與客戶,為他們挽回了許多經濟上的損失。我們致力於為客戶量身設計系統、失效和民商事風險防控解決方案,致力於為中國律師業轉型發展作出貢獻。專業卓著的法律服務讓堅錚律師成為每個客戶最認可、最信賴的律師夥伴。湖南堅錚律師事務所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綠地中央廣場6棟1022室。聯系方式0731-89870398.歡迎來電咨詢!

E. 設立分公司,子公司時面臨哪些法律風險

您好,分公司是指在業務、資金、人事等方面受本公司管轄而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分回支機構。由答於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所以一旦設立,其在經營期間所發生的債權債務關系都歸屬於總公司,這在客觀上增加了總公司的法律風險。
子公司是指一定數額的股份被另一公司控制或依照協議被另一公司實際控制、支配的公司。子公司雖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能以自己的名義開展經營活動,獨立承擔法律責任,但涉及公司利益的重大決策或重大人事安排,仍要由母公司決定。
實踐中,有的企業設立子公司的目的就是作為母公司對外生產經營、投資的一個「擋箭牌」,子公司完全由母公司在背後操控,子公司只是一個「空殼」,盈利歸屬母公司或母公司參與分紅,虧損則由子公司以其有限資產(大多數的情況就是注冊資本)承擔有限責任。法律對這種情況進行了規制,如果企業出現違法情況,就可能面臨被「揭開公司面紗」,母公司對子公司的債務同樣需承擔責任。1121

F. 如何規避設立分公司的法律風險

分公司的一切法律後果必須由總公司承擔,這些風險只能靠總公司對分公司的內部控制回制度及分公司經理的答權力制約來實現。
分公司是總公司下屬的直接從事業務經營活動的分支機構或附屬機構。雖然分公司有公司字樣,但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司。因為分公司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不具有獨立的法律地位,不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分公司的特徵具體表現為: ①分公司沒有自己的獨立財產,其實際佔有、使用的財產是總公司財產的一部分,列入總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中。 ②分公司不獨立承擔民事責任。③分公司不是公司,它的設立不須依照公司設立程序,只要在履行簡單地登記和營業手續後即可成立。 ④分公司沒有自己的章程,沒有董事會等形式的公司經營決策和業務執行機關。 ⑤分公司名稱,只要在總公司名稱後加上分公司字樣即可。

G. 分公司不注銷 法律風險

1、如果營業執照及相關證件在公司手裡,民事上應該沒什麼大問專題。但是——根據《屬企業年度檢驗辦法》的有關規定,分公司不按規定接受年檢的應被吊銷營業執照,當地工商部門會吊銷你公司分支機構的營業執照;又根據《企業法定代表人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擔任因違法被吊銷營業執照的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並對該企業違法行為負有個人責任,自該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之日起未逾三年的」不得擔任法定代表人,雖然該條例規定的是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但各地工商部門做法不一樣,有的地區會把被吊銷的分公司負責人也作為不得擔任法定代表人的范圍,因此可能造成你們分公司的負責人在分公司被吊銷後的三年內在全國各地都不能當法定代表人。
2、如果營業執照及相關證件不在公司手裡,需要防範其他人拿營業執照進行經營活動,如果產生債務或其他民事糾紛,公司會被追究責任。

H. 分公司負責人在法律上需承擔的責任

分公司負責人在法律上一般不對外承擔責任,只是相當於總公司一個部門。

分公司是企業主體形式中一個特別的存在,其雖無獨立法人資格,但是對外卻往往有獨立經營資格,須領取營業執照方可對外經營,而分公司的負責人,相應亦是屬於法定登記的內容。

但由於現行公司法對分公司負責人的法律地位及具體權利義務並無具體規定,導致實務中對於分公司負責人的具體許可權及相關問題,難以有明確法律指引。

《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分公司是指公司在其住所以外設立的從事經營活動的機構。分公司的登記事項包括:名稱、營業場所、負責人、經營范圍。相對於總公司而言,分公司在法律地位上相當於公司的一個職能部門,分公司的負責人則相當於部門經理。

《公司登記管理條例》規定,分公司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分公司的經營范圍一般不得超過總公司的經營范圍。故法律上,分公司的負責人的許可權亦受總公司的章程的約束,負責人亦需要遵守公司治理結構如股東會、董事會的決議。

由於分公司在法律地位上,相當於總公司的一個職能部門,因此總公司以其自身名義授權分公司中非負責人作為簽約代表,並無不可。但是,由於被授權的分公司員工不是法定的代表人,可能會帶來如下法律風險:

1、簽約許可權沖突的風險。由於分公司負責人在法律上有對外代表分公司進行簽約的權利,分公司負責人的簽字一般亦對分公司具有約束力。

因此,若總公司將簽約權授予非負責人的其他員工,則需要明確約束或者禁止分公司負責人的簽約權,但此類約束只能在公司內部生效,對外不能對抗簽約相對方。

2、表見代理的風險。《合同法》第49條的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若總公司將簽約權授予非分公司負責人的其他員工,但該員工被終止代理權甚至與公司終止勞動關系後,總公司未及時告知交易相對方其無代理權的情況,該員工與交易方所簽合同仍然成立並有效。

(8)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法律風險擴展閱讀:

分公司與子公司的關系:

子公司與分公司都是現代大公司企業經營組織的重要形式,二者都具有經營資格,都具有自己的辦公場所。但是,二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1.二者的法律地位不同

子公司具有獨立的主體資格,享有獨立的法人地位。分公司則不具有獨立的民事和商事主體資格,不具有法人資格。子公司是獨立的法人,擁有自己獨立的名稱、章程和組織機構,對外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活動,在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債權債務由自己獨立承擔。

分公司則不具備企業法人資格,沒有獨立的名稱,其名稱應冠以總公司的名稱,由總公司依法設立,只是公司的一個分支機構。

因此,子公司作為獨立的法人,在法律上其意志是獨立的,母公司對子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不能進行直接的命令指揮。分公司作為本公司的分支機構,其業務的執行、資金的調動完全受制於本公司。

2.二者的名稱稱謂不同

分公司不具有獨立的名稱,子公司有自己獨立的名稱。分公司名稱需要加母公司的名稱;子公司可以自行起名稱,不需要加母公司的名稱。分公司其名稱中雖有公司字樣,但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司。而子公司與一般的公司無異,母公司持有分公司的股份,更多的聯系還是存在於利益方面。

3.二者的經營范圍不同

分公司經營范圍不得超出母公司的經營范圍,子公司可以自行選擇經營范圍,一般無限制。

4.二者設立的程序不同

分公司的設立程序與一般意義上的公司設立程序不同,設立分公司只需辦理簡單的登記和開業手續。而子公司需要按照正常規定進行申請和設立。

子公司由公司股東按照《公司法》的規定設立,應當符合《公司法》對公司設立條件和投資方式的要求。分公司由總公司在其住所地之外向當地工商機關申請設立,屬於設立公司分支機構。

5.二者的財產關系不同

在財產關系結構上,子公司雖然有母公司的參與,但仍有屬於自己的財產。分公司的財產則全屬於本公司,是本公司財產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分公司沒有自己的獨立財產,其實際佔有、使用的財產是總公司財產的一部分,列入總公司的資產負債表。而子公司的財產是獨立的,與總公司財產無關。另外,分公司與總公司之間的資本轉移,因不涉及所有權變動,不必負擔稅收。

6.與總/母公司的控制關系不同

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控制必須符合一定的法律條件。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控制一般不是採取直接控制,更多地是採用間接控制方式。

即通過任免子公司董事會成員和投資決策來影響子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而分公司則不同,其人事、業務、財產受總公司直接控制,在總公司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

7.二者承擔債務責任的方式不同

分公司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不能獨立地對外承擔民事責任,其民事責任由成立分公司的公司承擔。子公司具有獨立的企業法人資格,可以依法獨立地對外承擔民事責任,母公司對子公司的債務不承擔責任。

母公司作為子公司的最大股東,僅以其對子公司的出資額為限對子公司在經營活動中的債務承擔責任;子公司作為獨立的法人,以子公司自身的全部財產為限對其經營負債承擔責任。

分公司由於沒有自己獨立的財產,與總公司在經濟上統一核算,因此其經營活動中的負債由總公司負責清償,即由總公司以其全部資產為限對分公司在經營中的債務承擔責任。

8.二者的稅收關系不同

設立分公司還是通過控股形式組建子公司,在納稅規定上就有很大不同。由於分公司不是一個獨立法人,它實現的盈虧要同總公司合並計算納稅,而子公司是一個獨立法人,母、子公司應分別納稅,而且子公司只有在稅後利潤中才能按股東佔有的股權進行股利分配。

子公司和分公司的稅收利益存在著較大差異,總體上看兩種組織形式最重要的區別在於:子公司是獨立的法人實體,在設立國被視為居民納稅人,通常要承擔與該國其它公司一樣的全面納稅義務。分公司不是獨立的法人實體。

在設立分公司的所在國被視為非居民納稅人,只承擔有限的納稅義務。分公司發生的利潤與虧損要與總公司合並計算,即「合並報表」。

我國稅法也規定,公司的下屬分支機構繳納所得都有兩種形式:一是獨立申報納稅;一是合並到總公司匯總納稅。而採用哪種形式繳稅則取決於公司下屬分支機構的性質--是否為企業所得稅獨立的納稅義務人。需要指出的是,境外分公司與總公司利潤合並計算。

所影響的是居住國的稅收負擔,至於作為分公司所在的東道國,往往照樣要對歸屬於分公司本身的收入課稅,這就是實行所謂收入來源稅收管轄權。而設立在境內分公司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對這一點企業在稅籌劃時應加以關注。

9.領取的營業執照不同。

子公司領取的是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有法定代表人姓名字樣。分公司領取的是營業執照,有負責人字樣。

10.產品包裝標注不同。

子公司在產品外包裝上必須標注自己的名稱和住所。分公司可以標注自己的名稱、住所,也可以同時標注總公司的名稱、住所,還可以只標注總公司的名稱、住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分公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

I. 有限責任公司董事會制度中的法律風險有哪些

1、制度本身最大的風險是在於是否合法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但是合法性的判斷要回基於你的文答本,可操作性要基於你們公司客觀情況,因此貴司董事會制度是否合法,需要你把制度文本拿出來看看才好判斷。只有看到你的制度才能分析其中涉及到的問題和風險點。
2、董事會制度一般涉及到會議規則、表決規則、董事相互委託、董事職責等等內容,其中最最重要的就是表決,這關繫到股東利益的爭奪,所以你可以重點關注一下這塊,多看看公司法的規定。具體的話還是要把你關注的點說出來,把涉及到的文本發出來才好判斷。

熱點內容
經濟法的基本構成 發布:2025-05-14 14:13:02 瀏覽:521
崇信法院馮年 發布:2025-05-14 13:58:37 瀏覽:736
人民法院兩會工作報告 發布:2025-05-14 13:57:28 瀏覽:330
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是法律嗎 發布:2025-05-14 13:49:52 瀏覽:167
歷城法院韓紅 發布:2025-05-14 13:49:51 瀏覽:364
煙台市十大傑出律師 發布:2025-05-14 13:37:04 瀏覽:957
高級人民法院審理 發布:2025-05-14 13:21:19 瀏覽:664
2019年初級會計經濟法知識點 發布:2025-05-14 13:03:39 瀏覽:644
勞動法孕婦的權利 發布:2025-05-14 12:50:00 瀏覽:506
離婚請律師打官司要多少錢 發布:2025-05-14 12:33:17 瀏覽: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