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村集體所有房屋出租的法律效力

村集體所有房屋出租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3-21 04:02:53

1. 村委會在村集體土地上建房再把房子租給別人經營、租金收入歸誰擁有

村委會建房後,將房屋出租給別人經營,其租賃費歸村集體所有。如果村委會幹部存在侵吞租賃費問題,你們可以向鄉級人民政府舉報。

2. 房屋租賃合同如何寫才具有法律效力

有5個方面的內容,才有法律效力。如下:1、寫清楚租客和房東的個人信息。例如: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身份證住址、現住址、身份證號碼、聯系電話;2、寫清楚出租房屋的具體產權信息;3、在合同中要寫清楚租客和房東的權利和義務;4、寫清楚租房費用的約定;5、租客和房東的簽名、訂立日期。

3. 村領導以極低的價格將集體房子轉賣給個人所簽定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您要首先確定這個房產是不是集體所有的
如果這個房產是集體所有的村幹部是無權處理的,更不可能轉移房產的主權,他們之間簽訂的合同是無效的
你們村民可以直接去找村幹部或者是買房子的人告訴他們合同無效
這樣買房子的人就不會買了,因為誰也不會去買沒有房產證的房子
如果問題還是解決不了向人民法院起訴就可以了
也可以去上級比如鄉鎮,街道辦事處投訴

4. 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可以私自買賣嗎

《土地管理法》第63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8條規定,城市規劃區內的集體土地,經依法徵用轉為國有土地後,該國有土地的使用權方可有償出讓。《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國辦發[1999]39號)規定,農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佔用農民集體土地建宅,有關部門不得為違法建造和購買的住長放土地證和房地產證。
由此可見,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房地產不得進入交易市場。農村房屋的買賣,只能在本農村集體內部進行,否則買賣行為違法,合約無效。
雖然法律規定小產權的買賣不合法,不受法律保護,但是不少基層的鄉政府、村政府基於利益需要默許推動之下,很多小產權項目打著新農村建設的名義進行發展。村幹部手裡掌握著村集體用地的公章,私自賣地很容易,在不用交納土地出讓金和各種稅費情況下,小產權房的主導者——村一級或鎮一級政府可獲超額利益。
再加上低售價、低租金,成為低收入人群搶購小產權房的主要推動力。相較於價格高昂的商品房,購房者購買到了便宜的房子,實現了住房夢。
但是小產權房不受法律保護,存在很多的風險:
(一)法律效力
「小產權房」買賣合同的效力一般認定無效為原則。但也區分不同情況:
對於發生在本鄉范圍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之間的農村房屋買賣,該房屋買賣合同認定有效。
對於將房屋出售給本鄉以外的人員的,如果取得有關組織和部門批準的,可以認定合同有效。
對於將房屋出售給本鄉以外的人員,未經有關組織和部門批准,如果合同尚未實際履行或者購房人尚未實際居住使用該房屋的,該合同應作無效處理。
(二)房產轉讓
「小產權房」拿不到正式的房產證,因此並不構成真正法律意義上的產權。即小產權房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小產權房不能向非本集體成員的第三人轉讓或出售,即購買後不能合法轉讓過戶。其同時對房屋的保值和升值也有一定影響。
(三)政策風險
購買在建小產權房時,購房人與開發商簽訂合同並交付房款後,如果相關部門整頓鄉產權房的建設項目,可導致部分項目停建甚至被強迫拆除。購房人會面臨既無法取得房屋,又不能及時索回房款的尷尬境地。

購房後如果遇到國家征地拆遷,由於鄉產權房沒有國家認可的合法產權,購房人並非合法的產權人,所以無法得到對產權進行的拆遷補償,而作為實際使用人所得到的拆遷補償與產權補償相比微乎其微。
(四)監管缺位
鄉產權房屋的開發建設沒有明確的規定加以約束,開發建設的監管存在缺位,對購房者的利益有一定的影響。同時,開發單位的資質沒有,房屋質量和房屋售後保修難以保證。

5. 農村集體所有房屋沒有土地證沒有房產證能不能出租

只要你是依法申請獲得宅基地並建房,沒有土地證沒有房產證沒有經質量監督都沒關系,可以出租。

6. 村集體房屋村書記可以私自出租二十年嗎

要租金交回村裡,合同是有效的,要個人所得沒有上交,合同無效,他算貪污,要把錢退出來的。

7. 集體土地房屋買賣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集體土地房屋買賣合同依法成立即有效。買賣雙方主體適格、意思表示真實一致,集體土地房屋買賣合同的內容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利益應當認定為有效。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8. 農村宅基地房屋買賣合同有沒有法律效力

農村宅基地買賣合同是無效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山東省宅基地管理辦法》
第三條 農村村民宅基地的所有權屬於村民集體所有,村民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禁止擅自買賣或非法轉讓。

熱點內容
民法典謠言 發布:2025-05-10 15:53:02 瀏覽:660
石峰區法院 發布:2025-05-10 15:38:53 瀏覽:722
浙江城管執法條例 發布:2025-05-10 15:10:06 瀏覽:439
合同法第二章百度文庫 發布:2025-05-10 15:00:10 瀏覽:688
行政法學自考名師 發布:2025-05-10 14:58:45 瀏覽:568
美國立法懶賬 發布:2025-05-10 14:37:12 瀏覽:86
金華市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5-10 14:37:06 瀏覽:135
全國經濟普查條例屬於 發布:2025-05-10 14:34:54 瀏覽:638
經濟法第六版馬洪 發布:2025-05-10 14:34:42 瀏覽:316
中級會計師經濟法要不要基礎 發布:2025-05-10 14:33:50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