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忠誠協議的法律效力佛山

忠誠協議的法律效力佛山

發布時間: 2022-03-21 09:04:20

① 忠誠協議具有法律效力

婚內忠誠協議滿足法定條件的情形下,就具有法律效力。具體條件為,協議是關於財產方面的條款、協議符合法律法規、意思表示真實、雙方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第一百四十四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② 忠誠協議 有沒有法律效力

目前法院在審理離婚案件的過程中,有依據夫妻雙方簽訂忠誠協議的約定,判令不忠一方向另一方賠償,也有以夫妻間的忠實義務只是道德原則,而不是強制義務,判決不予支持忠誠協議的。
但是,如果婚後一方如果有過錯的原因導致的離婚,過錯方對婚後共同財產會酌情少分......

③ 「忠誠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夫妻忠誠協議的法律效力

(原文鏈接:夫妻忠誠協議的法律效力微信公眾號:生活需要法律)

0/1 何為忠誠協議?

「忠誠」的判斷標准因人而異,一般認為指人與人之間應該忠心,誠懇相待。夫妻間的忠誠、忠實,主要指夫妻關系中一方對另一方要忠心、誠實,不做有損夫妻感情和夫妻間道德關系的事。

0/2忠誠協議的有哪些表現形式?

從眾多忠誠協議的實例來看,忠誠協議的內容主要包括兩類:一是人身關系,二是財產關系。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類:

1、一方違反忠誠協議,需給付另一方賠償金或精神損害補償金;

2、一方違反忠誠協議,在離婚時少分或不分夫妻共同財產;

3、一方違反忠誠協議,婚姻自動解除或失效;

4、一方違反忠誠協議,喪失撫養權、監護權及探視權;

……

0/3忠誠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

關於忠誠協議的法律效力,理論界爭議很大。在司法實踐中,僅上海高院有明確的規定對該類情況不予處理,其他地區並未有明確規定,因此各地法院的判決也並不一致。下面摘列不同法院的規定及審判實例:

【上海市】在上海,法律並不禁止夫妻之間簽訂「忠誠協議」,但也不賦予「忠誠協議」強制執行力。

1.問:夫妻在婚前或婚後所簽訂的一方應當對另一方忠實,不得有婚外情,如有違反,違反的一方應當支付違約金或賠償損失的約定,是否具有可訴性,法院應否支持當事人的訴請?

答:《婚姻法》第4條所規定的忠實義務,是一種道德義務,而不是法律義務,夫妻一方以此道德義務作為對價與另一方進行交換而訂立的協議,不能理解為確定具體民事權利義務的協議。所以,經高院審委會討淪,已明確:

(1)嚴格執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的規定,對當事人僅以婚姻法第4條為依據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2)對夫妻雙方簽有忠實協議,現一方僅以對方違反忠實協議為由,起訴要求對方履行協議或支付違約金及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除婚姻法第46條規定的情形外,夫妻一方在離婚案件中以對方違反忠實協議或違背忠實義務為由,要求對方支付違約金或損害賠償的,審理該案的人民法院對此訴請不予處理。

(4)之前已審結並發生法律效力的相關案件不再調整。

(摘自:《上海高院民事法律適用問答》(2003年第1期))

【河南省】下述兩個案例,可以看出,河南省法院認為忠誠協議只要是雙方平等自願簽署、在不違反法律強制規定的情況下應認定為有效;「損失費」,「賠償款」實質上是精神損害賠償,應按照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進行處理;關於夫妻共同財產的約定,可以按約定處理。

1.在婚姻存續期間簽訂的夫妻忠誠協議受到法律保護,但協議約定的青春損失費等約定因違反公序良俗而不應得到法律支持——王勇與趙玲離婚財產分割糾紛案

本案要旨:夫妻雙方在婚姻存續期間簽訂夫妻忠誠協議,約定如一方道德品質出現問題,向對方提出離婚請求,要求對方賠償精神損失費和青春損失費的,該忠誠協議應當受法律保護,但協議約定的青春損失費等約定因違反公序良俗而不應得到法律支持。

案號:(2008)新民初字第1600號

審理法院:河南省新鄭市人民法院

來源:《人民司法·案例》2009年第22期

2.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作出對婚姻忠誠的保證是真實的意思表示,具有法律效力——宋振州訴宋湘敏離婚糾紛案

本案要旨:夫妻忠誠協議和通常所講的民事協議並不相同,單純性的「夫妻忠誠」的約定或承諾,應該確認其有效;「不得離婚,必須離婚、放棄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等涉及特定人身關系的約定,因違反法律強制規定而無效;各種違反忠實義務的,「損失費」,「賠償款」實質上是精神損害賠償,應按照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進行處理;「夫妻共同財產全部歸無過錯方所有」以及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約定或承諾,屬於違約責任,可以按照雙方約定處理。

案號:(2008)新民初字第395號

審理法院:河南省平頂山市新華區人民法院

來源:《人民法院案例選(月版)》2009年第5輯(總第5輯)

【河北省】河北法院的審判觀點跟河南法院的意見基本上一致,但下述案子未得到法院支持主要是因為忠誠協議中約定了「背叛」一詞,法院認為「背叛」的含義應指在性生活上不守貞操,有婚外性行為發生。本案因原告僅能證明上訴人和網友聊天以及約見網友的行為,無直接證據證實上訴人與網友之間發生了婚外性行為,因此未得到法院支持。

1.只要忠誠協議是雙方在平等自願未受任何脅迫的前提下做出的真實意思表示,且內容沒有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也不損害他人和社會公共利益,符合合同法規定的全部生效要件,就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陳某與高某離婚糾紛案

本案要旨:《夫妻忠誠協議》的法律效力問題,目前學界存在爭議,司法實踐中對於此種協議的認定亦無統一標准。忠誠協議是當事人的合意,法律應認可其效力。只要忠誠協議是雙方在平等自願未受任何脅迫的前提下做出的真實意思表示,且內容沒有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也不損害他人和社會公共利益,符合合同法規定的全部生效要件,就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再者,忠誠義務規定的道德內容屬於法律的調整范圍,認定忠誠協議有效符合婚姻法的立法精神,有利於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本案中《夫妻忠誠協議》所約定的條件是「如一方對另一方有感情傷害和背叛」。就上訴人與網友聊天和在家中約見網友的這一事實看,上訴人的行為可以認定對被上訴人的感情造成了一定傷害。但該行為尚不足矣認定為對被上訴人的背叛。我國《婚姻法》第四條規定:「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所謂夫妻間的忠實,主要是指夫妻不為婚外性行為,在性生活上互守貞操,保持專一。廣義上的忠實義務還包括配偶一方不得惡意遺棄配偶他方,也不得為第三人利益犧牲和損害配偶他方利益。「背叛」的含義應指在性生活上不守貞操,有婚外性行為發生。本案被上訴人所提供的證據,證實了上訴人和網友聊天以及約見網友的行為,無直接證據證實上訴人與網友之間發生了婚外性行為。因此上訴人的行為雖對被上訴人的感情造成一定傷害,但不符合《夫妻忠誠協議》中感情背叛的約定。故被上訴人請求按《夫妻忠誠協議》的約定,將上訴人婚前住房歸其所有的主張,無直接證據予以證實,本院不予支持。

案號:(2015)滄民終字第268號

審理法院: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浙江省】浙江法院亦認可在滿足一定條件下的忠誠協議是有效的,且浙江法院認為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數額的確定原則,結合雙方約定及當地社會經濟水平確定精神損害賠償數額。

1.夫妻雙方約定一方違反忠誠義務,應向另一方支付精神損害賠償的忠誠約定有效——胡某甲與葉某離婚糾紛案

本案要旨:夫妻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約定,一方違反忠誠義務的,應向另一方支付精神損害賠償,該約定並未違反法律禁止性、效力性規定,應當認定該約定有效;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數額的確定原則,結合雙方約定及當地社會經濟水平確定精神損害賠償數額。

案號:(2014)浙金民終字第723號

審理法院: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

【湖北省】本人檢索了湖北省地區忠誠協議類案子,僅有三則案例,而且法院均未支持忠誠協議的約定,關於忠誠協議的論述也不多。可以認為,湖北地區法院對忠誠協議類案件的處理很保守,要想忠誠協議得到法院的支持很難。

0/4那麼是否可以簽訂忠誠協議呢?

雖然全國各地法院對忠誠協議的處理並不一致,但並非一味的不認可,因此當然可以簽訂。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通過忠誠協議全然的得到財產保護,風險是極大的,最穩妥的辦法當然是簽署婚內財產約定,涉及房產的,還建議辦理公證。

④ 忠誠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忠誠協議不是一定有法律效力。忠誠協議的內容範圍十分廣泛,目前在國司法實踐中,男女之間訂立的忠實協議的法律效力相關問題仍舊存在爭議,一般需要根據實際案情,對該協議的效力進行確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千零四十三條
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
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互相關愛;家庭成員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⑤ 婚內忠誠協議書具體法律效力如何

婚內忠誠協議如果是在自願基礎上簽訂的,法院應當認定這種忠誠協議有效。但是如果協議中約定一方如果出軌,那麼在離婚時需要凈身出戶的這種賠償條款,那麼這種約定是無效的。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條
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相對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清償。

⑥ 婚內忠誠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條規定,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相對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清償。

夫妻之間應該相互忠實,《民法典》允許夫妻對雙方有關財產的歸屬進行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若「忠誠協議」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那麼該協議並不違反法律規定,是合法有效的,會得到法律的支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五條 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相對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清償。

⑦ 忠誠協議的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對財產方面的約定是有效的,其他涉及人身關系或道德等方面的約定法院是不支持的。

法律依據:《中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條 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相對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清償。

⑧ 忠誠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所謂「忠誠協議」,就是男女雙方在婚前或婚後,自願制定的有關在婚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恪守婚姻法所倡導的夫妻之間互相忠實的義務,如果違反,過錯方將在經濟上對無過錯方支付違約金、賠償金、放棄部分或全部財產的協議,現實中還有以保證書、「空床費」等形式存在。
《婚姻法》第四條規定: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這就是法律對夫妻之間忠誠義務的規定。但這一條規定僅是一項法律精神和法律原則,不具有可操作性,且根據《婚姻法解釋一》規定:「當事人僅以婚姻法第四條為依據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不過,本案中,被告基於法律規定的夫妻忠誠義務,向原告出具的忠誠保證書具備可操作性,一旦出現保證書中的事實發生,在離婚時就可以依照執行了。
夫妻忠實義務是婚姻關系最本質的要求,是關繫到婚姻關系是否穩定的關鍵。雖然對於違反夫妻忠實義務的行為可能還沒有達到重婚、與人非法同居等嚴重程度,一方如何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也尚未作出具體明確的規定。但法律也未明文禁止當事人雙方自行約定。

熱點內容
婁底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10 13:17:45 瀏覽:426
遼寧省大連市勞動法 發布:2025-05-10 13:11:56 瀏覽:626
2020年婚姻法登記 發布:2025-05-10 12:53:05 瀏覽:46
道德賴以 發布:2025-05-10 12:51:40 瀏覽:516
新民事訴訟法修改內容 發布:2025-05-10 12:46:23 瀏覽:434
司法所接收 發布:2025-05-10 12:39:45 瀏覽:378
3x公共法律服務 發布:2025-05-10 12:32:51 瀏覽:985
如何規避道德風險 發布:2025-05-10 12:31:17 瀏覽:597
怎樣完善立法 發布:2025-05-10 12:29:31 瀏覽:255
山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2017 發布:2025-05-10 12:24:04 瀏覽: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