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參與出售假貨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參與出售假貨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21 10:40:19

㈠ 賣假貨會判刑嗎,賣假貨的法律責任

銷售假冒商品屬於違法行為,情節嚴重數額較大的要承擔刑事責任。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2、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銷售金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1)參與出售假貨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根據《商標法》第六十七條:

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

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㈡ 賣假貨的處罰標准

您好!對於您提出的賣假貨的處罰標准這一具體問題,我將為您進行解答,首先銷售假貨從公序良俗上來看是一種非常不道德的行為,並且同時也是一種違法行向銷售者銷售假貨,這種行為屬於欺詐無知消費者的行為,基於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從而對消費者進行欺詐,由於這種違法行為,消費者買到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者在使用過程中受到傷害或者未達到理想效果時,消費者為挽回自己的損失,就會去揭發銷售者。那麼,賣假貨的銷售者被抓,就可能會面臨刑事處罰,去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其次,賣假貨並且未達到以上數額的,不用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但要接受以下處罰:
1、被責令停止生產、銷售;
2、被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
3、會被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4、有違法所得的,會被並處沒收違法所得;
5、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法律依據]:
我國《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如果賣假貨行為同時觸犯多種罪名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按照具體的情節要接受如下處罰:
1、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即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會被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即銷售金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的,將會被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其次,賣假貨並且未達到以上數額的,不用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但要接受以下處罰:
1、被責令停止生產、銷售;
2、被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
3、會被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4、有違法所得的,會被並處沒收違法所得;
5、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㈢ 客戶主動購買假貨,承擔法律責任嗎

您這一方,如果你知道這是假貨還出售需要承擔責任。
客戶一方,明知假貨專,故意購買的話,是不夠成屬國內的任何違法行為,但是如果明知假貨依然購買,則購買的物品不會受法律保護,特別是不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不能像售假者要求賠償等權利。另故意購買假貨的,一些物品千萬不要帶出國,有些國家(出於保護自身產品),對攜帶假貨的人員會進行處罰,限制入境上不良記錄的,這些需要切記。

㈣ 商鋪出售假貨,商鋪出租方須承擔的法律責任

如果能找到銷售者,直接由銷售者承擔責任,找不到可找出租方

㈤ 售賣假貨的法律後果是什麼

出售假貨一般含義是出售假冒商標的商品,一般銷售的數量不大,且沒有造成一定嚴重影響的,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銷售假貨輕者罰款,並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而根據刑法有關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九條,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下同)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㈥ 根據國家相關法律出售假冒偽劣服裝要負什麼責任

我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參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如果情節不構成犯罪,《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條規定: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產品質量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法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為作出規定的,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收違法所得的,處一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二)在商品中參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偽造或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商標的。
此外,《產品質量發》第五十條規定:在產品中參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㈦ 網路主播賣假貨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網路主播賣假貨涉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罪,還侵犯了消費者知情權,是違法行為,銷售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很多主播都有選品團隊,負責商品選擇和品質把控,他們是有產品審核的義務。如果主播推薦的商品是虛假廣告,對消費者權益造成損害的,主播要承擔連帶責任。

網路主播是新興職業,直播帶貨也對經濟的恢復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我國對於主播的稅收以及帶貨的規定還不夠完善,直播平台多、用戶多,監管起來也比較麻煩。作為消費者一定要學法、懂法會用法,一旦權益受到損害,要勇於維護自己的權益。

㈧ 賣假貨的處罰標準是什麼

一、賣假貨的工商處罰標準是什麼
首先,查扣、沒收全部假貨,並全部予以集中銷毀;
其次,沒收銷售假貨的違法所得;
最後,處以銷售假貨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我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條規定,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賣假貨被抓會不會坐牢?
銷售者賣假貨,屬於欺詐消費者,並且,消費者買到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者在使用過程中遭到傷害,為挽回自己的損失,就會去揭發銷售者。那麼,賣假貨的銷售者被抓,可能會面臨刑事處罰,去坐牢。
首先,行為人賣假貨,屬於銷售假冒商品,是違法行為,情節嚴重數額較大的,即要承擔刑事責任。
並且,按照具體的犯罪情節,要接受以下的處罰:
1、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即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會被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即銷售金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的,將會被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其次,賣假貨並且未達到以上數額的,不用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但要接受以下處罰:
1、被責令停止生產、銷售;
2、被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
3、會被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4、有違法所得的,會被並處沒收違法所得;
5、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所以,銷售者賣假貨,其實並不一定要承擔刑事責任,具體要根據銷售數額確定。
現在各地的工商部門其實對假冒偽劣產品的檢查、打擊力度還是很大的,一旦發現有出售假貨的行為,那必然就是要作出相應處罰的。具體賣假貨的工商處罰標准,按照《產品質量法》當中的規定,一般是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不過我們也要注意,賣假貨的行為其實也是有可能觸犯《刑法》構成犯罪的。

熱點內容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 發布:2025-05-10 13:29:03 瀏覽:698
婁底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10 13:17:45 瀏覽:426
遼寧省大連市勞動法 發布:2025-05-10 13:11:56 瀏覽:626
2020年婚姻法登記 發布:2025-05-10 12:53:05 瀏覽:46
道德賴以 發布:2025-05-10 12:51:40 瀏覽:516
新民事訴訟法修改內容 發布:2025-05-10 12:46:23 瀏覽:434
司法所接收 發布:2025-05-10 12:39:45 瀏覽:378
3x公共法律服務 發布:2025-05-10 12:32:51 瀏覽:985
如何規避道德風險 發布:2025-05-10 12:31:17 瀏覽:597
怎樣完善立法 發布:2025-05-10 12:29:31 瀏覽: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