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八年級下冊政治法律知識點

八年級下冊政治法律知識點

發布時間: 2022-03-21 12:04:20

㈠ 初二下政治知識點

初二下學期政治重點知識點歸納:第一單元
1、我國的國家性質(p4)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現階段我國的人民包括(p4)

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

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

注意,不屬於中國人民的中國公民有:

被剝奪政治權利的犯罪分子

②擁有中國國籍的外國人

③分裂國家的人

④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

3、人民是我們國家和社會的主人.(p4)

(主人翁地位的表現:平等地享有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力)

4、什麼是公民權利;什麼叫公民的基本權利?(p5)

公民權利指的是由憲法和法律確認並賦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

由於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

本權利

5、人民和公民有何異同,我國的公民包括哪些人?(p6)

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同一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階級

內容

公民則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國國籍並依據該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

承擔義務的人.

中國公民:必須要有中國的國籍才能算是中國公民.(有些超生的中國人口沒有

中國國籍,所以不能算是中國公民)

6、我國公民 的權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國建立了以憲法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體制,
保障公民的權利.

立法保障:就是將公民的權利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下來,運用國家強制力加以維護

.

司法保障:是指通過法律制裁各種侵權行為,保障公民的權利.

7、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p9)

公民的基本權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涵蓋家庭生活、學校生活、

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具體包括:①平等權②政治權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

人身自由權利⑤……⑨

(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證書.)

8、公民應該這樣正確行使權利?(p10--11)

①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權利.

②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9、如何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P11頁)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

、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

10、公民的義務分為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兩大類,什麼叫法定義務?憲法規定的

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有哪些?(p16)

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義務是法定義務,也是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法定義務是指

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具體內容在課本上劃記,共6條)

11、什麼叫道德義務,道德義務有什麼作用,我國公民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

有哪些?(p17)

指社會成員依據社會道德規范,自覺自願地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愛

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12、為什麼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P14—15頁)

①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②對於法定義務,

我們必須履行,因為這是憲法和法律規定的③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

致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

13、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的關系是怎樣的?(p19.d1)

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

為都是社會主義道德所譴責的行為;有許多法律上的義務,同時也是社會主義道

德的要求.

14、如何忠實履行義務?

①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㈡ 求八年級下學期全冊政治知識點總結!

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期末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相親相愛一家人
第一課 愛在屋檐下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1、家庭的含義:P5
2、家庭類型:核心家庭、主幹家庭、單親家庭、聯合家庭
3、家庭關系的確立:結婚、生育、收養、再婚。
4、你如何理解與父母的親情?P6
5、孝敬父母
(1)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是我們的天職
(3)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愛戴父母。
(3)我們應如何孝敬父母?P16
6、幾個重要認識:
(1)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或違法的事情我們應如何做?P17
(2)對父母的長輩我們應如何對待?為什麼?P17
第二課 我與父母交朋友

1、青春期我們與父母之間產生矛盾的原因是什麼?
(1)進入青春期 ,我們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獨立,渴望重視,甚至挑戰父母權威;
(2)父母還把我們當小孩,不放心、嘮叨、責怪,於是矛盾產生了。
2、如何正確認識我們與父母之間的矛盾?P21
3、代溝、逆反心理
(1)我們與父母的年齡差距,是產生代溝的直接原因,代溝的實質是反映在年齡差異背後的多重代際差異。
(1)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現:P21
(2)怎樣正確認識我們的逆反心理?P21
4、我們怎樣正確對待與父母的代溝和矛盾?
(1)要走進父母,親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溝,與父母攜手同行;
(2)學會與父母溝通商量。通過商量,弄清分歧,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通過溝通,我們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變家長的意見。
(3)把握與父母溝通的要領: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關鍵。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換位思考,溝通的結果是求同存異。
5、與父母交往的藝術:
(1)贊賞父母,交往起來無煩惱;
(2)認真聆聽,交往起來免誤會;
(3)幫助父母,交往起來無障礙;
(4)在家庭交往中,與父母不必太計較。即使父母錯了,也要原諒,不必爭個高下輸贏不可。
第二單元 師友結伴同行
第三課 同儕攜手共進

1、人際交往的意義:
與學生積極交往,友誼之樹才能常青,自我開放,我們的性格會更加開朗,人生更加精彩。
2、一個受歡迎的人應有的品德:真誠、善良、負責任、熱情、友好、幽默等
3、如何認識友情?
朋友帶給我們溫暖、支持和力量,我們要珍惜友誼;對於友情,我們要慎重理智的把握,才能獲得更多的朋友,得到真正的友誼。
4、交友的原則:
(1)平等互惠,(2)寬容理解;(2)交友時不能以犧牲原則為代價維持所謂的友誼;(3)樂交諍友,善交益友。
5、青春期男女生交往
(1)為什麼要與異性交往?
(2)男女生如何正常、健康地交往?
①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愛;
②既要開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
③既要主動熱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場合、時間和頻率。
6、青春期的情感
(1)認識:進入青春期以後,男女同學之間產生好感和愛慕之情,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麗的事。
(2)如何對待?
男女同學之間的情感,我們要謹慎對待,理智處理,學會選擇,學會承擔責任,學會保護自己。
第四課 老師伴我成長

1、認識老師
(1)師生交往的重要性:
師生交往不僅影響我們 的學習質量,而且影響我們的身心發展。尊敬老師是我們應有的品德。
(2)老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即使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老師的作用仍不可代替。
(3)老師教我們做人的道理,解除我們的煩惱和憂愁,老師在教我們知識的同時,也教我們學習的方法,激發我們學習的熱情,老師在我們成長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4)與老師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就能快樂地學習,更快地進步。
2、師生交往新觀念:
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師生之間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學習,教學相長,老師是我們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是我們的朋友。
3、主動溝通是師生交往的前提,溝通產生理解,理解產生信任。
4、與老師溝通的具體方法:
(1)從老師的角度看問題,學會換位思考;
(2)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3)原諒老師的錯誤,以恰當的方式指出老師的錯誤,不傷害老師;
(4)禮貌待師;
(5)注意場合;
(6)把握好分寸。
第三單元 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第五課 多元文化「地球村」

1、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
肯德基——美國 鬱金香——荷蘭 埃菲爾鐵塔——法國
長城——中國 和服——日本 悉尼歌劇院——澳大利亞
燕窩——泰國 金字塔——埃及 泰姬陵-——印度
通心粉——義大利 探戈——阿根廷 足球——巴西
2、如何對待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
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沒有優劣之別,我們要以平等的態度與其他國家和民族的人民交流,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價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價值。
3、如何對待不同文化的差異?P60
第六課 網路交往新時空

1、網路交往的特點:無限性、兩面性、先進性、危險性。
2、網路交往的兩面性:
(1)優勢:快捷、方便,擴大了交往面,開闊了眼界,實現自身價值等;
(2)負面影響:長時間上網影響身心健康,沉迷網路荒廢學業,誘惑欺詐、違法違紀等
3、網路成癮者的心裡成因:(P71)
4、網路交往中應怎樣保護自己?(P72)
5、網路交往要遵守哪些規則?
(1)網上不能為所欲為,(2)網路交往要遵守道德,(3)上網要 遵守法律.。
6、如何文明上網?(P74~75)
7、對待網路交往,我們青少年應該怎麼辦?
作為青少年,我們必須樹立遠大理想,勤奮學習,勤於思考,把網路作為先進的工具,作為生活的補充。我們必須自覺規范自己的網路行為,依法上網,文明上網,努力凈化網路環境,讓其成為人們生活學習的另一個空間。
第四單元 交往藝術新思維
第七課 友好交往禮為先

1、禮貌和禮儀是個人素養最直接的外現形式,也是交往的最前沿。做到言談舉止彬彬有禮,是我們贏得別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條件之一。
2、文明禮貌的重要性:(P79)
3、語言文明、態度親和、舉止端莊是與人友好交往必備的素養,也是禮貌待人的體現。
4、禮貌用語的要求:
(1)說話和氣,不強詞奪理,不惡語傷人;
(2)談吐文雅,不說粗話臟話;
(3)與人交談時,要謙遜、尊重對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說話,不要盛氣凌人,也不要說大話。
5、社交活動要注意的問題:
一是容貌清潔,二是服裝整潔、美觀、大方,三是舉止規范。
6、禮儀的重要性:
禮儀不僅僅是一種形式,而且是一個人、一個集體乃至一個國家精神文明的象徵。自覺做到講禮儀,不僅關繫到我們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關繫到周圍的人,關繫到我們的集體,甚至關繫到我們民族和國家的形象。
7、按禮儀要求做的好處:(P84)
8、如何對待傳統禮儀?如何對待少數民族的禮儀?(P87、P88)
第八課 競爭合作求雙贏

1、競爭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P90)
2、對忌妒心理的認識:忌妒心理是一種微妙、強烈而又隱蔽的消極情感,是拿別人的成績懲罰自己的消極心理,對我們發展有很大的危害。
3、競爭過程中必須遵守的基本准則是道德和法律。
4、競爭的目的在於超越自我,開發潛能,激發學習熱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5、合作與共享的關系:合作是共享的基礎,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結果。
6、合作的核心是發揚集體主義精神。
7、「863精神」的核心是「團結協作的奉獻精神」
8、合作的重要性:
合作能聚集力量、啟發思維、開闊視野、激發創造性,並能培養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獻精神一個具有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人,也容易獲得他人的支持和幫助獲得成功。
9、合作中競爭的內涵:
一方面,團體的通力合作鼓勵各個成員間相互競爭;另一方面,成員間相互競爭促進團體競爭力的提高。
10、怎樣在合作中競爭?(P96)
11、全新的競爭理念:(P97)
12、如何面對成功與失敗?(P97)
13、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的關系:(P98)
14、競爭中合作的真諦是什麼?(P98)
15、在競爭和合作中如何處理好與他人的關系?(P98)
16、什麼是團隊精神?
17、團隊精神的核心是集體主義,是合作共享,樂於奉獻,是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
第九課 心有他人天地寬

寬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當代人必備的道德品質。
1、「和而不同」,求同存異,是我們寬容合作的基礎。
2、為什麼說善於寬容利人利己?(P104)
3、寬容是有原則的,不能盲目。對家人、同學、朋友,不能斤斤計較,而要寬厚待人、與人為善。當然,我們決不遷就「壞人」「惡人」。在原則問題上不能讓步。
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含義:P105
4、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實質所在。
5、換位思考、與人為善的實質,就是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6、換位思考是人對人的一種心理體驗過程。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是達成諒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機制。
平等是人類追求的永恆主題,尊重是現代文明的基石。
7、對平等的認識: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集中表現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在人格上,每個人都是具有獨立意識的 主體,都有做人的尊嚴,都不容輕視。在法律地位上,每個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權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義務。
8、什麼是弱勢群體?幫助他們,我們能做些什麼?
弱勢群體是對社會上處於不利地位的人群的總稱。如:殘疾人、女性、老年人、未成年人。
對待他們,我們首先應平等對待他們,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其次,應盡力幫助他們,自覺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9、尊重他人要求我們做到禮貌待人、平等待人、誠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
10、尊重社會的表現:(P112)
11、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護環境。人類來自自然,人類的生存離不開自然的恩賜,人類有義務尊重自然,否則,就會受到它的懲罰。保護環境是我國長期的基本國策。
第十課 誠信做人到永遠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是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
1、什麼是誠信?P115
2、「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和「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的含義。(P115、P116)
3、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信的基本要求,恪守信用落實到行動上,即表現為一種積極負責的態度。「做老實人,辦老實事」是人們崇尚的行為准則。實實在在做事是個人得以立足、事業得以成功的保證。
4、踐約守信是我們誠實做人的核心。
5、誠實和信任的關系。(P119)
6、誠信守則
(1)堅持實事求是;
(2)在涉及到利益沖突時,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多數人利益一邊;
(3)在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沖突時,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長遠利益一邊;
(4)在情與法的沖突中,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法律一邊。
7、如何處理對人誠實與尊重隱私的關系?(P122)
8、誠信與說謊是水火不相容的。「善意的謊言」是不誠信嗎?為什麼?(P123)
9、誠信的核心是善。

㈢ 八下政治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八年級思想品德下冊總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權利義務伴我行
1.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p5)
由於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本權利
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p9)
公民的基本權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涵蓋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具體包括:①平等權②政治權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權利⑤……⑨見書!(我國公民權利具有廣泛性)
(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證書。)
2.人民和公民的關系(p6)
⑴①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同一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階級內容
②公民則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國國籍並依據該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注意:唯一標準是國籍,與年齡、民族、宗教信仰、是否居住在國內都沒有關系!)
⑵①現階段我國的人民包括(p4)
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

㈣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政治知識點,求

第五單元 我是中國公民
5.1我們都是公民
1,什麼是公民 中國公民 P5
公民——指具有一國國籍,並根據該國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
我國憲法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比較點公民人民 內涵:
公民是法律概念,與之相對的概念是外國人
人民是政治概念,與之相對的概念是敵人
范圍上:
公民的范圍比人民廣泛,除包括人民外,還包括人民的敵人,指全體社會成員
凡是人民都是公民,而公民不一定都是人民
2,公民身份的內涵是什麼 P5
1)作為公民,享有國家憲法和法律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 (最重要的特徵)
2)作為公民,享有平等的權利
3,如何樹立自己的公民意識 P6
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國家的未來需要我們去建設.因此,樹立自己的公民意識,提高公民素質至關重要.
第一,要樹立國家觀念
第二,要培養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識.
第三,要增強法律意識,遵守國家法律.
l 良好的公民道德包括:仁愛守序的社會公德心,誠信寬容的道德品質,協商謙讓的道德風尚,尊重差異的道德氣度等.
l 一個國家的真正財富是它的全體公民.——英 奧爾丁頓
l "五小"行動的具體內容是:在家做"小幫手";在社會做"小標兵";在學校做"小夥伴";在社區和公共場所做"小衛士";在任何時候做"小主人".
5.2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1.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誰規定的 (是以憲法和法律的形式規定的)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又是誰規定的 (憲法)P14
2.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幾類 公民的基本義務有哪幾類 P14
公民的基本權利有以下5類:
(1)公民的平等權利.即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公民的政治權利與自由.
如選舉權與被選舉權;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
(3)公民的人身自由權利.
如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住宅不受侵犯權利.
(4)公民的社會生活權利.
如宗教信仰自由權利;教育科學文化權利和自由;婦女兒童權利等.
(5)公民的社會經濟權利.
勞動權;勞動者的休息權,退休人員生活保障權;財產和財產繼承權等.
公民的基本義務有以下三類:
(1)公民對國家履行的義務.
如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納稅等.
(2)公民對社會履行的義務.
如遵守社會秩序,遵守社會公德,愛護公共財物等.
(3)公民對家庭履行的義務.
如夫妻雙方實行計劃生育,父母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贍養父母義務等.
l 受教育,勞動,撫養和教育子女,與違法犯罪作斗爭,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
u 休息日,遊客在公園賞花——勞動者的休息權
2怎樣理解我國公民權利與義務的統一 P15
第一,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對等性)
(1)在權利與義務的法律關繫上是對應而存在的.
(2)有權利就有義務,有義務就有權利.
(3)每個公民既是權利的享有者,也是義務的承擔者.
(4)不能只享受權利不履行義務,也不能只承擔義務不享受權利.
第二,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制約性)
第三,公民的某些權利與義務是相互結合的.(合一性)
如:勞動,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
l 維護權利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P15:依法享有權利,依法行使權利,尊重他人的權利
l 依法享有權利P15——是指公民應當依照法律保護自己的權利,依法制止各種侵權行為,使自己的權利不受侵害.
l 依法行使權利 P15——是指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權利的時候,必須採取合法的方式,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不得損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和自由.
l 尊重他人的權利P15——是要求每個公民在行使和維護自己的權利時,也要尊重和維護他人的權利,因為他人的權利和我們個人的權利具有同等的地位
5,怎樣自覺履行義務 P15
自覺履行義務應該做到:1)法律鼓勵的積極做;2)法律要求的必須做;3)法律禁止的堅決不做.
5.3 憲法保障公民權利
l憲法的地位: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居於首要地位
l 憲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法規(如刑法,民法,立法法等)是子法.
1,為什麼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P21
(1),憲法規定國家生活的根本問題.
(2),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憲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為嚴格.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並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 其他法律和其他議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
如何理解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第一,普通法律法規的制定必須以憲法為基礎和依據.
第二,普通法律不能和憲法相違背,相抵觸,否則將被視為違憲而被宣布無效.
u 在我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立法權,人民政府行使行政管理權,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獨立行使檢察權
u 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憲法不但規定公民的基本權利,還規定國家機關保護公民權利的任務,使公民權利得到切實的保障.
n 國家權利來自於人民,使公民通過權利的享受賦予的.凡不是由公民政治權利授予的權利都不是合法權利,另一方面,國家機關必須利用手中掌握的權利保障與維護公民的權利.
我國已建立了以憲法為核心的公民權利保障體系
①立法保障:立法機關制定和完善各種法律法規,使公民在保護自身權益中有法可依.
②司法保障:完善律師制度,法官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
2,作為一名公民,如何樹立憲法意識,維護憲法的權威 P22
首先,要認真學習憲法,自覺遵守憲法;
其次,要積極行使公民的監督權利.
總之,我們應自覺行使對公共權利的監督,積極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關心國家管理事務.
第六單元 我們的人身權利
6.1 維護人身權利
u 公民的人身自由權利P30——是指公民的人身自由支配和控制,非經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的權利.
公民的人身自由權利(地位)是公民最基本的權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先決條件.
公民的生命健康權由生命權和健康權兩部分組成.身體健康權包括身體健康權利和精神健康權利.
公民的生命健康權是公民行使其他權利的前提,是每個人的最高人身權益.
我國對保護公民的人身自由作了具體規定的法律主要有:
憲法,刑法,民法通則,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
n 法律禁止對公民的身體或住宅進行非法搜查
(1)我國法律規定,禁止對公民的身體或住宅進行非法搜查
(2)公安司法人員在偵破案件時,必須進行搜查的,要嚴格按照法律程序進行
n 法律保護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
(1)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准,決定或者經人民法院決定,不受逮捕
(2)公民有犯罪和其他違法嫌疑,需要拘禁的,必須由公安機關嚴格依法執行進行
u合法搜查:1)搜查對象范圍: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隱藏罪犯或者犯罪證據的人的身體,物品,住處和其他有關地方
2)搜查目的:為了收集犯罪證據和查獲犯罪嫌疑人.
3)搜查性質:一種強制性的偵查行為.
4)執行搜查的人:執法機關
5)法律程序要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證.
3,怎麼自覺維護自己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權 P31
為了更好地維護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權利,我們要認真學習和掌握有關法律,增強防範意識和保護意識,懂得如何運用法律保護自己.
一旦受到傷害,要懂得依法追究對方的法律責任,以討還公道和獲得賠償.
我們享有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的權利,相應地就有義務不去傷害別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
6.2 維護人格尊嚴
1,人格尊嚴權包括哪些權 P37
人格尊嚴權包括:肖像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侵犯公民的這些權利,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u 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贏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u 侵犯肖像權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1)以贏利目的使用公民肖像,侵權與否取決於是否取得本人同意;(2)雖未以贏利為目的,但惡意使用公民肖像.如:醜化,故意損毀公民肖像和對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
注意:現實生活中的刑事偵查拍照,新聞攝影以及反映社會上不道德和違法行為的現場拍照等,從法律角度不能視為侵犯公民的肖像權.如某某同學翻越馬路護欄行為被拍事件,不能視為侵犯他的肖像權.
名譽權——就是一個人的名聲,是社會成員對某個公民的品德,聲望,信譽等方面的評價. 我國憲法規定:公民享有名譽權,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的名譽.
榮譽權——是國家,社會,組織授予公民的一種美稱或稱號(是一種組織行為).如:"三好學生","勞動模範"等,
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榮譽權,禁止非法剝奪公民的榮譽稱號,榮譽證書和獎章.
姓名權—這是區別於其他公民的稱號或代號.一般情況下,還包括公民的曾用名,別名,筆名等.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和假冒.
2,為什麼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受法律特殊保護 P38
因為未成年分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人格尊嚴受到侵害,其精神健康將受到巨大的損傷.
3, 如何維護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嚴 P39
當人格尊嚴受到侵害時,我們不能因為自己年紀尚小,害怕遭到報復而放棄應有的權利,要學會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同樣,我們也要自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是一個文明的人所應具備的素質.
6.3 保護個人隱私
1,什麼叫個人隱私權 P44
個人隱私權:是指公民希望隱瞞不危害社會的個人私事,未經本人允許不得將其公開的權利.
2,為什麼要尊重別人的隱私 P44
尊重他人的隱私,是公民應有的道德品質,也是公民必須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則.
個人隱私權是衡量一個國家個人地位和尊嚴的重要標志.
3,怎樣尊重自己的隱私權
1)對自己的一些私人秘密不要到處宣揚.
2)學會運用法律制止侵犯個人隱私的行為,依法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權.
4,怎樣尊重他人的隱私權
尊重他人的隱私包括:1)未經同意,不私自看他人的信件或日記;2)不私自闖入他人住宅;3)不私自發布和傳播他人的隱私等.
5,保護隱私等於自我封閉嗎
NO,保護隱私不等於自我封閉.
為了使自己健康成長,我們應該學會與值得信任的人分享快樂與苦惱,困惑的時候,應及時與老師,家長或者親密的朋友溝通,以獲得成長所需要的經驗和支持.
第七單元 我們的文化經濟權利
7.1 維護受教育權
1,所謂受教育權——指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
受教育權包括兩個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學接受教育的權利;
二是國家提供教育設施,培養教師,為公民受教育創造必要的機會和物質條件.
2,為什麼說,受教育是我們的權利,又是我們的義務 P51
1)就從我們個人的角度看,只有受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素質,不斷地豐富和發展自己.受教育使我們更有可能獲得良好的就業機會,因此,從公民自身的發展來說,受教育是我國公民應該享有的一項權利.
2)從國家的角度講,要實現現代化和推進民主化進程,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學素質是關鍵,這就要求每個公民都有責任通過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掌握當代先進的科學技術,力爭為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多作貢獻,所以,從國家發展對公民的要求來講,受教育是公民對國家應盡的一項基本義務.
3, 什麼叫義務教育 包括哪兩個階段 共幾年 P51
義務教育——是依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我國的義務教育包括初等教育(小學)和初級中等教育(初中)兩階段.時間跨越度九年,所以也叫"九年義務教育"
4, 義務教育有哪幾個特徵 P52
義務教育有三個特徵:
1)免費性; 2)普及性; 3)強制性.
5,我們如何珍惜受教育的機會呢 P52
1)我們要學會維護自己受教育的權利;
2)我們要珍惜學習的機會,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①自覺接受規定的九年義務教育,不中途輟學;
②自覺遵守紀律,尊敬師長,努力學習,學業上不斷進步,做一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7.2,維護財產權
1,什麼是公民的個人私有財產
公民的個人私有財產——是公民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通過勞動和合法經營所得的財富,包括:私人收入,儲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財產.
2,什麼是公民的財產所有權 P60
財產所有權即——財產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 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處分——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處理自己財產的權利
3,我國法律對財產所有權的保護方式主要有兩種:
①通過民事法律手段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這是最普遍的做法.
當公民的合法財產受到侵犯時,公民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所有權,請求恢復原狀,請求排除防害,請求賠償損失等方式予以保護.
②通過刑事法律手段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這是最嚴厲也是最有效的保護方法.
4,財產繼承包括哪兩種方式 法定繼承的含義,法定繼承的繼承順序及原則怎樣 遺囑繼承 P61
1)我國公民的財產繼承權主要是通過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兩種方式實現的.
2)法定繼承——按照法律規定的范圍和程序進行繼承.
3)法定繼承的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以及對公婆或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喪偶兒媳,喪偶女婿.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4)法定繼承的遺產分配的原則
①一般均等原則(平均原則).:一般情況下,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應該均等;
②照顧原則:對生活有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給予照顧;
③權利義務一致原則.: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撫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有扶養能力和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應該不分或少分;
④協商原則.:是指法定繼承人在分配遺產時,要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
5,遺囑繼承
1)遺囑繼承——是指被繼承人生前可以立下遺囑,將個人合法財產的全部或部分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數人繼承.
遺贈:——公民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2)我國繼承法,遺囑繼承必須具備以下法定條件.
第一:遺囑人必須具有立遺囑的能力,並且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同時,遺囑必須合法有效.任何形式的遺囑都要保留法定繼承人中,未成年子女和無勞動能力人的財產.
第二:遺囑繼承人必須是法定繼承人范圍的一人或數人,但不受繼承順序的限制.
相關概念:被繼承人——是指遺留財產的死者
繼承人——指依法繼承死者遺產的人.
遺產——被繼承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遺產不包括家庭共有財產或夫妻共有財產
繼承權繼承人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
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繼承方式
按法律規定直接獲得由被繼承人所立的有效遺囑獲得
★繼承順序
受繼承順序的限制和不受繼承順序的限制
★分配原則
在一般情況下,同一順序的繼承人不論人數多少平均分配遺產
遺囑人可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數人繼承,其他繼承人被排除在外
被繼承人行為能力
無論被繼承人是否有行為能力,他的遺產都可被繼承
被繼承人一定要有訂立遺囑的能力
5,什麼叫智力成果權 包括哪些權 P61
是指公民或法人對自己創造的智力活動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權利.智力成果權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等.
7.3 維護消費權
1,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基本法律叫什麼 P66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我國消費者權益包括哪些權利 P66
安全保障權——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的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安全保障權是消費者最重要,最基本的一項權利
知悉真情權——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自主選擇權——消費者有權選擇提供商品和服務的經營者;有權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有權決定購買或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不接受任何一種服務
公平交易權——消費者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依法求償權——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和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維護尊嚴權——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享有其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
3,維護消費者權益有哪些途徑 P67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2)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可以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嚴重的,造成重大傷害的侵權行為,可以向司法部門提起法律訴訟
第八單元 對社會負責
8.1 社會合作與公平
1,看完《逃命的野牛》和《合作的螞蟻》後,回答:野牛為什麼不能抵擋獅子的進攻 螞蟻群憑借什麼力量逃離火海 這兩個故事給了我們怎樣的啟迪
參考:因野牛們不團結合作,冷眼旁觀,看見自己的同伴遇險只會隔岸觀火.而螞蟻們抱成一團,靠著集體的通力合作和團結的力量逃離了火海.啟示:社會生活需要合作,我們要樹立合作意識,學會合作.
2,為什麼社會生活需要合作
社會合作是社會生活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我們生活中所需要的物品和服務需要社會合作.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合作的范圍不斷擴大,社會合作形式越來越多樣化,社會合作的內容也越來越復雜.這就需要有符合全體社會成員利益的管理機構來管理,制定合理的制度來保障社會合作的順利進行.總之,現代社會是一個合作的社會,需要人們開展真誠,廣泛的合作.
3,為什麼社會合作需要公平
為了更好地在社會合作中保證最大多數人民的利益,維護社會穩定,需要在社會合作中確立和遵循公平的原則.
4,在社會合作如何才算公平
(1)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這就是公平;
(2)良好的合作一定是公平互惠的,每個人都能在公平的合作中得到應得的利益;
(3)公平不等於絕對的平均;享受社會利益較多的應承擔更多的社會負擔;
(4)維護公平還需扶持社會弱勢階層和弱勢群體.
5,為什麼要樹立公平的合作意識
(1)有利於個人的提高和發展;有利於社會的繁榮,穩定;
(2)關繫到每個社會成員的利益和幸福.
6,我們如何樹立公平的合作意識 (課本P76)
(1)保持公平合作的觀念去和他人相處,去處理面臨的問題,去承擔自己的責任;
(2)在家庭 在學校中 同學之間
(3)在日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有權要求得到公平的對待 ,我們也要公平地對待他人.
(4)對社會上不公平的現象,我們也要給予關注,思考和批判.
8.2 社會規則與正義
1, 制度的正義表現在哪裡 P82
制度的正義在於它保障全體社會成員的利益,它的程序和規則是面向每一個社會成員的.
2,簡述道德與法律,制度的區別.P83
法律靠國家的強制力量來執行,其他的制度規則靠行業或單位的獎罰來實施的,而道德以善惡評價為標准,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起作用.
★道德使我們能判斷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善良的行為,應該做的行為,對社會,他人,個人都有好處,是公平和正義的;而丑惡的行為,不應該做的習慣行為,損害社會和他人的尊嚴和利益,最終也損害自己的尊嚴和利益,是不正義的.
★依據一般的道德標准,任何不公平地去對待別人,侵害他人的權利和行為,都是不正義的行為.
★無正當的理由向他國發動戰爭是不正義的行為;壓迫和殘害無辜的人民是不正義的行為;歧視和排斥他人是不正義的行為;傷害他人的自由和尊嚴是不正義的行為.
3,如何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P83
1).正義要求我們尊重人的基本權利,即通常所說的人權.
故意傷害他人的生命和身體是最嚴重的不正義.維護自己和他人的權利,是正義的要求.
2)正義要求我們尊重規則.有正義感的具體表現: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紀律,愛護公共財產和公共環境,尊重社會公德……
3)正義要求我們尊重自由.
4)正義要求我們承擔責任.
8.3 社會身份與社會責任
1,人在社會中擁有多重身份嗎 有哪些 P90
人在社會中擁有多重身份,在家裡——父母的孩子;在學校——學生;在社區或村莊里——居民或村民.在現代社會中,一個人首先是個公民,這是他的基本社會身份.
2,人的社會身份會發生變化嗎 為什麼 P90
會.這是因為他所處的社會環境或他參與的社會生活發生了變化.
3,家庭,學校,社會中要承擔哪些不同的責任 P90
在家庭中,父母撫育我們成長,我們長大後就有贍養父母的責任;
在學校中,我們有做個好學生,努力學習的責任;
將來我們走上工作崗位,我們有努力工作,完成工作任務的責任;
在社會中,我們有遵紀守法的公民責任.
4,道義上的責任是指什麼 P91
當我們面對他人的請求或期待而做出了某種承諾時,我們就承擔了信守承諾的責任.一些最強烈的責任來自於人們心中的道德良知.如看到他人處在危險中會不假思索地出手想救,看到不正義的事情能挺身而出.
5,負責任需要承擔什麼代價 P91
1)學習和工作需要我們付出時間和精力.
2)負責任還需要我們承擔某些精神上的代價.
3)負責任還需要我們放棄一些個人的興趣和利益.
8.4 負起我們的社會責任
1,負責任有什麼好處和意義
1)負責任能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
① 負責任能改善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環境;
②負責任能鑄就我們高尚的民族精神.
2)負責任能促進個人自由和進步.
① 負責任能使人獲得更多的信任和自由;
② 負責任使人贏得自尊自信;
③ 負責任使人增長才幹;
④ 負責任使人獲得實際的利益.
2,不負責任有什麼嚴重後果 P99
①不負責任使社會和他人遭受損失.
②不負責任使個人利益遭受損失.
③不負責任使個人名譽遭受損失.
3,為什麼會發生責任沖突 P100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兼有多重社會身份,每種身份都負有特定的責任,在現實生活中,由於時間,精力和各種條件的限制,有些責任的事實可能會發生沖突
4,面對責任沖突如何進行正確的責任選擇 P100
我們在進行責任選擇時,有些因素是可以考慮的——
(1)時間.(2)相對重要性.(3)可能性.(4)創新的解決辦法和途徑.
在現實生活中,承擔責任經常需要我們拿出勇氣和擔當道義.
5,學習做負責任的公民有什麼重要意義 P100
從小培養責任意識,鍛煉自己的責任能力,學習做負責任的公民,對於我們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以及祖國的建設,人類的命運,都非常重要.

㈤ 八年級下冊政治必背知識點是什麼

1、我國的國家性質(P4)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現階段我國的人民范圍及地位(P4)。

包括: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注意,不屬於人民的但屬於中國公民有:被剝奪政治權利的犯罪分子;分裂國家的人;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 地位:都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都平等享有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力。

3、什麼是公民權利?什麼叫公民的基本權利?(P5)

公民權利指的是由憲法和法律確認並賦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 由於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本權利。 公民權利有保障,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4、人民和公民區別?(P6)

含義不同: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同一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階級內容;公民則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國國籍並依據該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中國公民:★凡是具有中國國籍的人都是中國公民。 范圍不同(聯系):在我國,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國國籍的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

5、我國公民的權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國建立了以憲法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體制,保障公民的權利。立法保障:就是將公民的權利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下來,運用國家強制力加以維護。司法保障:是指通過法律制裁各種侵權行為,保障公民的權利。

㈥ 八年級下冊政治知識點歸納

政治筆記內容:
一、我國國家的一切權利屬於誰?
人民
二、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利屬於人民。這是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
三、我國的國家性質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四、憲法如何保障人民當家做主?(憲法如何使一切權利屬於人民的憲法原則得以實現的?)
1.憲法確認我國的國家性質,明確人民當家做主的地位
2.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奠定了國家權利屬於人民的經濟基礎
3.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明確了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基本途徑和形式
4.憲法規定廣泛的公民基本權利,並規定實現公民基本權利的保障措施
5.國家的武裝力量屬於人民
五、我國經濟制度的基礎是什麼?
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
六、國家武裝力量的任務是什麼?
鞏固國防,抵抗侵略,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的和平勞動,參加國家建設事業,努力為人民服務。
七、我們怎樣當家做主?(我們應如何珍惜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
要依法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擔當起國家主人應盡的責任(如行使監督權、建議權,為社會發展出謀劃策。)
補充:
1.公民基本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
2.
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3.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
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這是我國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

熱點內容
民法典謠言 發布:2025-05-10 15:53:02 瀏覽:660
石峰區法院 發布:2025-05-10 15:38:53 瀏覽:722
浙江城管執法條例 發布:2025-05-10 15:10:06 瀏覽:439
合同法第二章百度文庫 發布:2025-05-10 15:00:10 瀏覽:688
行政法學自考名師 發布:2025-05-10 14:58:45 瀏覽:568
美國立法懶賬 發布:2025-05-10 14:37:12 瀏覽:86
金華市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5-10 14:37:06 瀏覽:135
全國經濟普查條例屬於 發布:2025-05-10 14:34:54 瀏覽:638
經濟法第六版馬洪 發布:2025-05-10 14:34:42 瀏覽:316
中級會計師經濟法要不要基礎 發布:2025-05-10 14:33:50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