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香港偷渡12人的法律責任

香港偷渡12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21 15:15:49

1. 偷渡者被遣返回國有什麼法律後果么

偷渡者被遣返回國的處罰,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實施細則》(實施日期:1994年7月15日)網頁鏈接第二十三條規定:持用偽造、塗改等無效證件或者冒用他人證件出境、入境的,除收繳證件外,處以警告或者5日以下拘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 從香港偷渡到大陸被捉到會被怎麼處罰

從香港偷渡到大陸,大陸做到後會怎麼處罰呢?需要進行拘留和遣返

3. 偷渡香港法律法規

偷渡就是違法的。

4. 如果偷渡到香港被捉到會被怎麼處罰

組織和運送他人偷越國境、偷渡等違法行為將會受到以下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第六十三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經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

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二十一條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多次實施運送行為或者運送人數眾多的;所使用的船隻、車輛等交通工具不具備必要的安全條件,足以造成嚴重後果的;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七十一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用偽造、變造、騙取的出境入境證件出境入境的;冒用他人出境入境證件出境入境的;逃避出境入境邊防檢查的;以其他方式非法出境入境的。



(4)香港偷渡12人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2020年4月22日凌晨,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運管所接孟連縣邊境管理大隊線索稱,在孟連至芒信檢查站發現一輛貨車疑似非法營運,接線索後,孟連縣運管所立即組織8名執法人員趕往現場。經查,當事駕駛員岩某為孟連縣芒信鎮班順村人,其餘12名乘客均為省外籍。

岩某稱,4月21日,一男子電話聯系他,讓他來孟連縣平安酒店「拉活」。後岩某到平安酒店見到了欲包車的12人,雙方商定:岩某若將他們送至位於中緬邊境線上的芒信鎮班順村,便可獲得600元的報酬。為謀利,岩某決定鋌而走險,沒想到半路上便被執法人員查獲。

據了解,當事駕駛員涉嫌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旅客運輸經營,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已予認定。12名乘客因涉嫌偷渡出境已被孟連縣公安及邊境管理部門依法拘留。

5. 香港人偷渡到大陸會刑事處罰嗎'

據港媒報道,12名港人涉嫌偷渡犯罪,正被刑事拘留在深圳鹽田公安分局。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15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表示,希望大家認清事件的本質,12位香港居民在內地被拘留,事件的本質是涉嫌非法入境內地,違反了內地偷越邊境罪,所以被內地執法機構拘留。顯而易見,該案件屬於內地司法管轄區的范圍,由內地執法機關依據內地法律處理非常適當。



林鄭月娥指出,12個人內,只有一人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並違反其他刑事罪行,包括無牌管有彈葯,現正保釋候查;另外一人涉嫌製作及藏有爆炸品,現正被警方通緝;最後10人涉嫌一系列嚴重的刑事罪行,包括製作及管有爆炸品、縱火、暴力事件、傷人、襲警,都在保釋調查。 12名人士在候審期間潛逃離開香港,現在被警方通緝,離港原因只是為逃避法律責任。

有本地及外國政客試圖轉移視線,形容被捕者為「民主人士」。為以正視聽,林鄭月娥表示政府處理跨境犯罪沒有分別,一視同仁,並且遵守三條原則:第一,每一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進入其他司法管轄區犯罪,應接受當地司法機構調查,受到當地法律制裁;第二,每一個司法管轄區。

都是按照法律處理違法行為,所以處理跨境案件,應當互相尊重,並獲得重視;第三,任何香港人在境外違法,無論背景,政府都會按照實際情況,在尊重當地司法制度原則下,為香港居民提供可行的協助,不會有雙重標准。林鄭最後表示,特區政府會持續關注事件,並提供所需協助。

6. 關於偷渡的處罰和法律法規

法律分析:協助組織或者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為偷越國(邊)境人員提供條件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偷越國(邊)境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一十八條 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集團的首要分子;(二)多次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或者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人數眾多的;(三)造成被組織人重傷、死亡的;(四)剝奪或者限制被組織人人身自由的;(五)以暴力、威脅方法抗拒檢查的;(六)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七)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犯前款罪,對被組織人有殺害、傷害、強奸、拐賣等犯罪行為,或者對檢查人員有殺害、傷害等犯罪行為的,依照數罪並罰的規定處罰。

7. 偷渡香港怎麼處罰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個人偷渡至香港地區的,按照規定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二條 為偷越國(邊)境人員提供條件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偷越國(邊)境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8. 偷渡香港一般判多少年

法律分析:偷渡是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涉嫌犯罪,最後會被遣返。刑法中沒有偷渡罪,相對應的罪名為偷越國(邊)境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三條 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入戶搶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的;

(三)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

(四)多次搶劫或者搶劫數額巨大的;

(五)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

(六)冒充軍警人員搶劫的;

(七)持槍搶劫的;

(八)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的。

第二百六十四條 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凶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盜竊公私財物價值1000元至3000元以上、3萬元至10萬元以上、30萬元至50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狀況,並考慮社會治安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批准。

在跨地區運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盜竊,盜竊地點無法查證的,盜竊數額是否達到"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應當根據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確定的有關數額標准認定。

盜竊毒品等違禁品,應當按照盜竊罪處理的,根據情節輕重量刑。

9. 在法律上介紹一人偷渡會受到什麼刑法

1、偷渡是一種私自偷抄越國(邊)境的行為。我國《刑法》將此犯罪行為定為妨害國(邊)境管理罪。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二條:

為偷越國(邊)境人員提供條件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偷越國(邊)境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如果是你組織偷渡的,那麼構成刑事犯罪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組織、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的規定,是指領導、策劃、指揮他人偷越國(邊)境或者在首要分子指揮下,實施拉攏、引誘、介紹他人偷越國(邊)境。 根據刑法第318條第1款之規定,犯本罪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10. 偷渡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根據我國出入境管理的有關法律規定,對公民違反出入境管理的行為可作出如下處罰:
1、持用偽造、塗改等無效證件或冒用他人證件出境、入境的,除收繳證件外,處以警告或5日以下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偽造、塗改、轉讓、買賣出入境證件的,處以10日以下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編造情況,提供假證明,或以行賄等手段,獲取出入境證件的,視情節輕重處以警告或五日以下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申請人弄虛作假,異地異單位申請欺騙政府主管部門情節嚴重的,除依法處理外,視情節在1—5年內不受理其出境申請。

5、有關申請單位弄虛作假,公安機關將暫停或取消申請權,並通報上級主管部門嚴肅處理。

6、對異地辦理出境證照的策劃、組織者,將依法嚴處。
具體處理情況如下:
一、公民參與偷渡,現行被邊防檢查部門或其他公安機關查獲的,依據法律規定予以處罰。
二、公民參與偷渡,出境後被境外國家遣返或在境外無合法居留證件被當局查獲遣返的,則認定為偷渡行為的延續,依據法律規定予以處罰。
三、公民參與偷渡出境後,在境外向駐外使、領館申請
護照或申請所在國家的合法居留證件,需在國內或委託國內親友辦理無罪公證時進行處理的,偷渡行為在《行政處罰法》規定的兩年追訴時效之內的,依法法律規定予以處罰;偷渡行為不在追訴時效內,一般不予處罰。
四、公民參與偷渡出境後,持國內簽發的無出境驗訖章或有偽假驗訖章護照入境回國時,一般由邊防檢查部門當場查扣予以處罰,出入境管理部門不再處罰。
五、對在日常公安工作中已發現的公民的偷渡行為,已記錄在案的,不受《行政處罰法》的追訴時效規定,在當事人到案後依法處罰。

熱點內容
法院強制執行的執行費 發布:2025-05-10 10:37:58 瀏覽:869
溫江法院法官 發布:2025-05-10 10:31:55 瀏覽:687
微信罵人立法 發布:2025-05-10 10:17:37 瀏覽:180
四川省名木古樹保護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10 10:16:53 瀏覽:974
出借證書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0 10:15:57 瀏覽:762
2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發布:2025-05-10 09:34:35 瀏覽:269
新婚姻法婚後繼承的財產如何分配 發布:2025-05-10 09:34:29 瀏覽:187
笑刑刑法美女 發布:2025-05-10 09:28:06 瀏覽:566
民法為准 發布:2025-05-10 09:23:04 瀏覽:345
聘請法律顧問為公司 發布:2025-05-10 09:10:54 瀏覽: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