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精神病患者具有法律效力為什麼

精神病患者具有法律效力為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3-22 02:02:08

Ⅰ 精神病患者寫的保證書有法律效應嗎

如果是患者病情發作時,或患者一直處於患病中寫的,在法律上,他就是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那麼這個保證書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Ⅱ 尋求法律援助 精神病患者的證言、證詞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在何種情況可能被法官採納

如果是完全精神病人或者是發病期間的間歇性精神病人,其所說的證言、證詞都是不具有法律回效力的,非發病期答間的間歇性精神病人只要證明當時精神狀態是清醒的,其證言證詞是可以被採納的。

民法》第十三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Ⅲ 精神病患者,監護人,怎麼繼承精神病人的財產

需要看監護人的身份,如果精神病人的監護人是其配偶、父母、子女,當然具有繼承權。如果監護人是《民法通則》第十七條第(四)(五)項的,還需要看被繼承人是否有其他繼承人,但監護人可以依據繼承法第十四條要求分得適當遺產。
法律依據:
根據《繼承法》第十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第十四條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根據《民法通則》第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姬矗灌匪弒睹鬼色邯姬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Ⅳ 精神病患者鑒定正常的情況下離婚有效嗎

1、間歇性精神病患者在精神正常的時候作出的離婚決定有效。

2、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情況下,所作出的民事法律行為具有法律效力。所以,精神病患者在鑒定正常的情況下,自願表示離婚,並辦理離婚證或者經法院辦理離婚調解書的,具有法律效力,婚姻關系解除。


最高法院關於民法通則的意見

65.間歇性精神病人的民事行為,確能證明是在沒有發病期間實施的,並且符合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的規定,應當認定有效。

Ⅳ 精神病人所簽的房屋買賣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

和精神病人所簽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但是需要提供當時便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證據。

《民法總則》第十三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

第五十八條 下列民事行為無效: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

3、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

4、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5、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6、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 【合同無效的法定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5)精神病患者具有法律效力為什麼擴展閱讀

案例:丈夫帶患有精神病的妻子協議離婚,發證單位竟順利為他們辦完離婚證明。昨日,從本報公益律師團獲得:受女方委託,公益律師免費為黃女士提供法律援助,終讓當地民政部門撤銷離婚證明。

2014年3月,黃女士因精神狀況不佳,被武漢精神衛生中心診斷為疑似精神疾病;同年6月,丈夫潘某便帶著結婚7年的妻子到當地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辦理了離婚手續。

黃女士父母得知此事,認為女兒是在精神不正常情況下,被潘某強行帶到民政局辦的離婚,按相關規定,應屬無效證明。但發證單位卻認為,離婚時,程序到位,雙方表現正常。因此離婚證有效。

無奈之下,黃女士家人找到本報公益律師、湖北金衛律師事務所曹紅玲尋求幫助。

接手此件法援案,曹律師調查案情,首先鑒定黃女士是否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當年8月,黃陂區法院接到申請,便委託武漢市精神病院司法鑒定所鑒定,鑒定結果黃女士為精神分裂症,同年11月,法院判決黃女士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指定其父為其監護人。

據此,黃女士父親請曹律師作為委託代理人,將當地民政部門及潘某告上法庭。

該區民政局認為,提供的材料屬實,黃女士能正常表達自己的意思,自如回答辦事員提問,且簽名按印也正常,沒任何精神疾病的表現,婚姻登記人員不具備醫學專業知識,不能辨別其為精神病患者合乎常理。

潘某則認為,黃女士辦離婚登記時具有完全民事能力,不能撤銷。

曹律師數次了解情況,當查看離婚登記資料時,她發現黃女士的6處簽名,每處都是簽了劃,劃了再簽,這一不正常的細節引起了她的注意。

法庭上,曹律師出具黃女士精神疾病鑒定結果,並提供黃女士多處不正常的簽名材料,認為其當時精神處於不正常狀態,提請法官參考。

歷經3個月,法院終於判決:黃女士辦理離婚登記時,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按婚姻法相關規定,黃女士為無民事行為能力者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者,不具備協議離婚能力。因此,她在民政部門辦理的離婚證無效。潘某如要離婚,需去法院起訴,由法院依法判決。

Ⅵ 我想問社區讓精神病患者簽責任書有法律效力嗎

如果真是精神病患者,則沒有民事行為能力,應該沒有法律效力。

請家屬、監護人盡到監護、看管責任,倒是更實際的事。

當然了,從情感上,彼此關心,有個承諾,倒也無可厚非。

Ⅶ 精神病寫的遺囑在法律上有效嗎

精神病是個籠統的說法,你要看他是否有精神正常的時候,如果有,那就是限制行為能力人,在他精神正常的時候,寫的遺囑則是有效的,要具體分析。還是請律師來幫助吧。

Ⅷ 精神病患者寫的借條有效嗎

精神病患者寫的借條是無效的,但如果是間歇性精神病人,在其精神正常時,則有效。
法律上明確規定了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民事活動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精神病人發病期間為他人書寫借據的行為,未徵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其行為無效。且債權人無證據證實精神病人確已收到該借款。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相關的規定,精神病人出具的欠條是無效的。
欠條書寫的注意事項如下:
1、欠條是付還欠物、欠款或索要欠物、欠款的憑據,所以在寫欠條時不可潦草從事。同時欠條要好好保存,以防丟失;
2、欠條乃人們在日常交往中的一種借還憑證,一般不具有法律的約束力,因此必要時可在立欠條時經由一定的法律程序,以防後患;
3、欠條務必要字跡清晰,不可塗改。若不得不改動的,則需由改動方在改動處加蓋公章(私章)或個人簽名。
在司法實踐中,對於精神病患者的民事行為是不具備法律效力的,法律上也明確規定了借條簽訂時的主體要求,借款人也不應當與精神病患者簽訂簽訂,一般可以與該精神病患者的監護人鑒定借條,這種情況下才是具備法律效力的。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三條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第一百五十四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第一百五十五條 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Ⅸ 精神病患者在生病期間寫的借條有法律效力嗎沒有的話需要什麼證據

應當沒有法律效力。但如果他是向別人借錢,並打了借條,別人不知他是精神病患者,那麼他的監護人負有還款義務。

Ⅹ 精神病患者的權利

她有繼承權。繼承權並不因為對方患有精神病而取消。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情況下做出的作證具有法律效力。
縱橫法律網 路光亮律師

熱點內容
余凌雲行政法講義下載 發布:2025-05-10 21:10:07 瀏覽:382
法律講堂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5-10 21:04:59 瀏覽:498
證券法和經濟法基礎 發布:2025-05-10 20:59:08 瀏覽:632
業務員飛單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0 20:59:03 瀏覽:349
國家法院上班了嗎 發布:2025-05-10 20:29:01 瀏覽:56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產生 發布:2025-05-10 20:24:20 瀏覽:441
稅務政策法規承諾 發布:2025-05-10 20:18:38 瀏覽:177
保底條款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0 20:09:54 瀏覽:570
林建華律師 發布:2025-05-10 19:55:04 瀏覽:836
中南大學法律碩士分數線 發布:2025-05-10 19:45:56 瀏覽: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