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借用企業銀行賬戶法律責任

借用企業銀行賬戶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22 02:24:29

⑴ 公司要求開立個人銀行賬戶供公司使用如何規避個人法律責任

個人覺得無法規避。建議你不要這樣做吧。

公司這樣做很大程度是偷逃稅款版,私立小金庫,都是違權法亂紀的事。對公司對個人十分不利。

而且新出台的政策很多就是要堵塞這個漏洞的。信息時代法網恢恢。

大額資金監管,法人個人賬戶、財務人員個人賬戶等等基本都在監管之列。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⑵ 違反銀行結算賬戶規定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1.對存款人違反銀行結算賬戶管理的處罰
(1)存款人開立、撤銷銀行結算賬戶,如果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於非經營性的存款人,給予警告並處以1000元的罰款;對於經營性的存款人,給予警告並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①違反規定開立銀行結算賬戶
②偽造、變造證明文件欺騙銀行開立銀行結算賬戶
③違反規定不及時撤銷銀行結算賬戶。來源:www.examda.com來源:考試大來源:考試大
(2)存款人使用銀行結算賬戶,對於非經營性的存款人有下列第①~⑤項行為的,給予警告並處以1000元罰款;經營性的存款人有下列第①~⑤項行為的,給予警告並處以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存款人有下列第⑥項行為的,給予警告並處以1000元的罰款。
①違反規定將單位款項轉入個人銀行結算賬戶
②違反規定支取現金
③利用開立銀行結算賬戶逃避銀行債務
④出租、出借銀行結算賬戶
⑤從基本存款賬戶之外的銀行結算賬戶轉賬存入、將銷貨收入存入或現金存入單位信用卡賬戶
⑥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存款人地址以及其他開戶資料的變更事項未在規定期限內通知銀行。
(3)存款人違反規定,偽造、變造、私自印製開戶登記證的,對於非經營性的存款人處以1000元罰款;對於經營性的存款人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對開戶銀行違反銀行結算賬戶管理的處罰來源:www.examda.com來源:考試大的美女編輯們
(1)銀行在銀行結算賬戶的開立中,如果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並處以5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該銀行直接負責的高級管理人員、其他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直接責任人員按規定給予紀律處分;情節嚴重的,中國人民銀行有權停止對其開立基本存款賬戶的核准,責令該銀行停業整頓或者吊銷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①違反規定為存款人多頭開立銀行結算賬戶本文來源:考試大網來源:考試大
②明知或應知是單位資金,而允許以自然人名稱開立賬戶存儲。
(2)銀行在銀行結算賬戶的使用中,如果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並處以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對該銀行直接負責的高級管理人員、其他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直接責任人員按規定給予紀律處分;情節嚴重的,中國人民銀行有權停止對其開立基本存款賬戶的核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①提供虛假開戶申請資料,欺騙中國人民銀行許可開立基本存款賬戶、臨時存款賬戶、預算單位專用存款賬戶
②開立或撤銷單位銀行結算賬戶時,未按規定在其基本存款賬戶開戶登記證上予以登記、簽章或通知相關開戶銀行
③違反規定辦理個人銀行結算賬戶轉賬結算
④為儲蓄賬戶辦理轉賬結算來源: ⑤違反規定為存款人支付現金或辦理現金存入
⑥超過期限或未向中國人民銀行報送賬戶開立、變更、撤銷等資料。

⑶ 出借賬戶違反哪條法規

1、出借賬戶,也就是出借銀行賬戶,是個人或單位未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將自己的個人賬戶或單位賬戶借給他人使用。
2、出借銀行賬戶是違反金融管理法規的違法行為。人民法院除應當依法收繳出借賬戶的非法所得並可以按照有關規定處以罰款外,還應區別不同情況追究出借人相應的民事責任。
3、2003年4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
第四十五條 存款人應按照本辦法的規定使用銀行結算賬戶辦理結算業務。

存款人不得出租、出借銀行結算賬戶,不得利用銀行結算賬戶套取銀行信用。
4、處理、處罰依據
2003年4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
第六十五條 存款人使用銀行結算賬戶,不得有下列行為: ……
(四)出租、出借銀行結算賬戶……
非經營性的存款人有上述所列一至五項行為的,給予警告並處以1000元罰款;經營性的存款人有上述所列一至五項行為的,給予警告並處以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存款人有上述所列第六項行為的,給予警告並處以1000元的罰款。

⑷ 出借銀行卡賬戶給他人使用有何法律責任

不是自己的錢,無論是什麼錢,都不能私自使用。否則就是犯罪行為。如果動用別人上億元,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最好及時報案。在不確定問題前,不要轉賬,不要提取,不要退回。

⑸ 借用銀行卡的連帶責任案件

法律分析:出借銀行賬戶,可能承擔連帶責任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六十五條規定:借用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蓋章的空白合同書或者銀行賬戶的,出借單位和借用人為共同訴訟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出借銀行賬號的當事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問題的批復》規定:出借銀行賬號是違反金融管理法規的違法行為,人民法院應當依法收繳出借銀行賬號的非法所得並可以按照有關規定處以罰款,還應區別不同情況追究出借人相應的民事責任。

⑹ 隨便借用他人銀行卡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如果朋友借用本人的銀行卡去犯法的話,卡的所有人,也就是卡的主人要負法律責任。因為銀行卡不能隨意借給他人使用,自己的出借行為是過錯行為,應承擔民事責任。同時若能證明自己不知情,不需要承擔行政或者刑事責任。銀行卡被人用人借用犯法,卡的所有人,也就是卡的主人要負法律責任。根據銀行卡相關管理條例的規定,銀行賬戶應當是實名制,任何人不得將自己的銀行卡出租或者借給他人使用,一旦造成損失,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所以,將銀行卡借給他人使用,也要承擔相信的民事或者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條 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計算。

《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第四十五條 存款人應按照本辦法的規定使用銀行結算賬戶辦理結算業務。存款人不得出租、出借銀行結算賬戶,不得利用銀行結算賬戶套取銀行信用。

⑺ 出借銀行卡賬戶也要付法律責任嗎

1.出借銀行帳戶來是指,個源人或單位未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將自己的個人賬戶或單位賬戶借給他人使用。
2.出借銀行賬戶是違反金融管理法規的違法行為。
3.人民法院除應當依法收繳出借賬戶的非法所得並可以按照有關規定處以罰款外,還應區別不同情況追究出借人相應的民事責任。

⑻ 對公賬戶借給他人有什麼風險


【法律分析】
出借銀行賬戶是違反金融管理法規的違法行為。人民法院除應當依法收繳出借賬戶的非法所得並可以按照有關規定處以罰款外,還應區別不同情況追究出借人相應的民事責任。

【法律依據】
《關於適用民訴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十二條 借用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蓋章的空白合同書或銀行帳號的,出借單位和借用人為共同訴訟人

《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第六十五條 非經營性的存款人出租、出借銀行結算賬戶行為的,給予警告並處以1000元罰款;經營性的存款人有上述行為的,給予警告並處以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⑼ 公司出借帳戶是否應承擔連帶責任

對於企業間借貸,目前並沒有明確的有關其合法性的法律或行政法規方面的依據,只是根據國家有關的金融規章或政策或者有關司法解釋所作的一種判斷,司法實踐一般認定其為無效。最近,筆者辦理的一起企業間的借貸糾紛案,出現了一個新問題,第三方為企業借貸雙方提供帳戶,那麼出借帳戶的企業應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呢?案件的背景是原告東方公司為幫助被告西方公司解決在籌建初期的資金短缺問題,與其簽訂了借款協議,借款金額為50萬元人民幣,同時被告要求原告將全部款項用電匯方式匯入南方公司的帳戶,並提供了南方公司的帳戶名、帳號。原告依照約定向南方公司的帳戶上匯款50萬元,待約定的借款期限屆滿後,被告西方公司並未償還該筆借款。故,原告訴至法院,請求被告還款,南方公司一並承擔連帶責任。爭議焦點: 現本案中,被告返還原告借款無可厚非,爭議的焦點在於出借帳戶的南方公司是否應承擔民事責任。法院判決: 東方公司作為一般的企業法人以出借人身份與西方公司簽訂《借款協議》並向其提供借貸資金,屬企業之間的借貸行為,該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及《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活動取締辦法》關於「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設立金融機構或者從事金融業務活動」的規定,認定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借款協議》無效。南方公司應被告的要求為其借款提供了公司帳戶,但沒有實際使用該借款,原告要求南方公司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訴訟請求無法律依據,不予支持。筆者觀點: 在借款協議簽訂時,西方公司尚未正式成立,還沒有企業專用銀行帳戶,於是借用南方公司的銀行帳戶,告知東方公司將該筆借款匯入南方公司帳戶。東方公司按西方公司要求將款匯入南方公司帳戶。根據《最高院民訴意見》第五十二條之規定:借用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蓋章的空白合同書或者銀行帳戶的,出借單位和借用人為共同訴訟人。列為共同訴訟人,意味著出借銀行帳戶方要為自己的出借行為與借用人一同承擔連帶責任。企業的銀行帳戶是用以經營性資金存入、轉出專門設立的,並不是用來出借給其它企業轉帳用的。另,對於直接以借款合同形式表現出來的企業間借貸,法院一般認為其違反國家有關金融管理法規(《貸款通則》的相關規定)認定其無效。南方公司在該筆借款中扮演的角色,無疑對出借方與借用方違反金融管理法規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理應對合同無效承擔連帶責任。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八條:「合同被確認無效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

熱點內容
微信罵人立法 發布:2025-05-10 10:17:37 瀏覽:180
四川省名木古樹保護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10 10:16:53 瀏覽:974
出借證書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0 10:15:57 瀏覽:762
2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發布:2025-05-10 09:34:35 瀏覽:269
新婚姻法婚後繼承的財產如何分配 發布:2025-05-10 09:34:29 瀏覽:187
笑刑刑法美女 發布:2025-05-10 09:28:06 瀏覽:566
民法為准 發布:2025-05-10 09:23:04 瀏覽:345
聘請法律顧問為公司 發布:2025-05-10 09:10:54 瀏覽:789
多動症學生傷害事故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0 09:09:22 瀏覽:887
民法與治理 發布:2025-05-10 09:09:17 瀏覽: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