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虛開醫療收費票據的法律責任

虛開醫療收費票據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22 03:05:14

❶ 醫生虛開醫療診斷證明書 應該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摘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37條規定: 「醫師在執業活動中,未經親自診查、調查,簽署診斷、治療、流行病學等證明文件或者有關出生、死亡等證明文件的;或隱匿、偽造或者擅自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警告或者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醫師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❷ 醫療收費票據是發票嗎

是。2012年9月21日,財政部、衛生部以財綜〔2012〕73號印發《醫療收費票據使用管理辦法》。該《辦法》分總則,醫療收費票據的種類、內容和適用范圍,醫療收費票據的印製、領購和核發,醫療收費票據的使用與管理,監督檢查與法律責任,附則6章41條,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法律依據
《醫療收費票據使用管理辦法》: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醫療收費票據,是指非營利性醫療衛生機構(以下簡稱醫療機構)為門診、急診、急救、住院、體檢等患者提供醫療服務取得醫療收入時開具的收款憑證。
本辦法所稱醫療機構,包括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和其他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是指各級各類獨立核算的公立醫院和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其中,公立醫院包括綜合醫院、中醫院、專科醫院、門診部(所)、療養院,以及具有醫療救治資質和功能的急救中心、婦幼保健院(所、站)等公共衛生機構;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包括政府舉辦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等。其他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實行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的村級衛生室。
第四條 醫療收費票據是會計核算的原始憑證,是財政、衛生、社保、審計、監察等部門進行監督檢查的依據。
醫療收費票據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申請醫療費用報銷的有效憑證。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以下簡稱財政部門)是醫療收費票據的主管部門,按照職能分工和管理許可權負責醫療收費票據的印製、核發、保管、核銷、稽查等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衛生部門(以下簡稱衛生部門)是醫療機構的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職能分工和管理許可權負責指導和監督醫療機構規范使用醫療收費票據。
各醫療機構的財務部門是單位內部醫療收費票據管理的職能部門,統一負責本單位醫療收費票據的申領、保管、使用與繳銷等工作,加強醫療機構內部票據管理。
第六條 各級財政部門應當將醫療收費票據的印製、核發(領購)、保管、使用、核銷、銷毀、稽查及收費信息等納入財政票據管理信息系統,實行全程跟蹤監管,全面提高票據信息電子化管理水平。

❸ 私刻醫院印章偽造醫療費票據的法律後果

根據刑法第280條第2款的規定,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的,應當立案。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的行為,原則上就構成犯罪,應當立案追究。[1]犯本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如果是為了錢財 那就構成詐騙了

詐騙罪
1、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1996年12月16日)的規定: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千元以上的,屬於「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

❹ 住院收費票據是發票嗎

2012年9月21日,財政部、衛生部以財綜〔2012〕73號印發《醫療收費票據使用管理辦法》。該《辦法》分總則,醫療收費票據的種類、內容和適用范圍,醫療收費票據的印製、領購和核發,醫療收費票據的使用與管理,監督檢查與法律責任,附則6章41條,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❺ 根據國家法律法規,騙取醫療保險金的行為是違反了什麼的規定

第四條本辦法所稱的 欺詐騙取醫療保障基金行為主 要包括:

一、涉及定點醫療機 構及其工作人 員的欺詐騙保行為

1、虛構醫葯服務,偽造醫療文書和票據,騙取醫療保障基金的;

2、為參保人員提供虛假發票的;

3、將應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記入醫療保障基金支付范圍的;

4、為不屬於醫療保障范圍的人員辦理醫療保障待遇的;

5、為非定點醫葯機構提供刷卡記賬服務的;

6、掛名住院的;

7、串換葯品、耗材、物品、診療項目等騙取醫療保障基金支出的;

8、定點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其他欺詐騙保行為。

二、涉及定點零售葯店及其工作人員的欺詐騙保行為

1、盜刷醫療保障身份憑證,為參保人員套取現金或購買營養保健品、化妝品、生活用品等非醫療物品的;

2、為參保人員串換葯品、耗材、物品等騙取醫療保障基金支出的;

3、為非定點醫葯機構提供刷卡記賬服務的;

4、為參保人員虛開發票、提供虛假發票的;

5、定點零售葯店及其工作人員其他欺詐騙保行為。

三、涉及參保人員的欺詐騙保行為

1、偽造假醫療服務票據,騙取醫療保障基金的;

2、將本人的醫療保障憑證轉借他人就醫或持他人醫療保障憑證冒名就醫的;

3、非法使用醫療保障身份憑證,套取葯品耗材等,倒買倒賣非法牟利的;

4、涉及參保人員的其他欺詐騙保行為。

四、涉及醫療保障經辦機構工作人員的欺詐騙保行為

1、為不屬於醫療保障范圍的人員辦理醫療保障待遇手續的;

2、違反規定支付醫療保障費用的;

3、涉及經辦機構工作人員的其他欺詐騙保行為。

五、其他欺詐騙取醫療保障基金的行為

❻ 醫療收費票據和發票是一樣的嗎

題主,醫療收費票據和發票不一樣。
醫療收費票據和發票票面都有各自的規格標准。
如果不了解規格標准通過票據上方的文字和監章就可以輕易分辨兩者歸屬。

❼ 醫療收費票據與假票據的區別

虛假票據的鑒別。(1)「大頭小尾」票據。這種發票是購物者與商家串通不寫品名、大寫位不封頂,小寫位不寫「¥」字的,然後在「百、千、萬」位上再自填數額,從正面有時可以以假亂真。對此的鑒別辦法是反過來看筆跡、筆畫重輕、數字排列是否整齊,從這些方面總是能看出破綻的。(2)連號票據。這類票據可從日期和票號上看,一般連號票據的編號與日期相互矛盾,有的日期在前而編號在後或日期在後而編號在前自相矛盾。(3)過期票據。一般從年號、格式、紙質上可鑒別真偽,這種票據容易在一個單位或一個部門出現,一般連號的比較多,紙質較黃。(4)直接撕下後自填票據。字體生硬做作,筆畫細而不暢,品名、單位、數量及大小寫金額錯位較多,票據背面沒有復寫痕跡。自帶復寫票據自帶顏色不一,一般是將同一張票據左邊裁下一小條再復寫,這種票據比正常票據要短而左邊齊整,有時還會出現字體筆畫不連貫有間隔斷線的情況。

❽ 騙醫保如何定罪最新規定一般判多久

國家醫療保障局近期公布了今年首批共9件醫療保險騙保的典型案例,其中既包括定點醫療機構,也涉及參保人、醫療機構與醫保部門工作人員欺詐騙保。那麼,這些花樣百出的醫保詐騙行為,要承擔何種法律責任呢?《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將於今年5月開始實施,對於醫保基金的使用、監督管理及法律責任又是怎樣規定的呢?
醫保欺詐行為可追刑責
作為社會保險的一種,醫療保險來源於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即物質幫助權。國家建立醫療保險制度旨在讓群眾看得起病,吃得起葯,保得住健康。然而,卻有人盯上了這一領域實施欺詐騙保違法行為。
醫療保險欺詐行為一直是法律規范所禁止的違法行為。在我國社會保險發展早期,由於醫療保險屬於其中的一種,因此醫療保險詐騙行為囊括在社會保險詐騙行為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87條和第88條的規定,社保經辦機構以及醫療機構、葯品經營單位等社保服務機構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保基金支出或者個人以上述方式騙取社保待遇的,由社保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處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屬於社保服務機構的,解除服務協議;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有執業資格的,依法吊銷其執業資格。根據第94條的規定,違反上述法律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除了社保經辦機構以及醫療機構、葯品經營單位等社保服務機構以及參保個人外,《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27條還規定了用人單位騙取社會保險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申報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數額時,瞞報工資總額或者職工人數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並處瞞報工資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騙取社保待遇或者騙取社保基金支出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退還,並處騙取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於騙取社會保險的刑事責任,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社會保險金或者其他社會保障待遇的,屬於我國刑法第266條詐騙罪中所規定的詐騙公私財物行為。根據法律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近年來,醫療保險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日益凸顯,騙保行為時有發生。各地為此出台了相應的地方規范性文件來規制醫療保險欺詐行為,但是由於上述文件法律位階較低且較不規范,因此在地方規范性文件試點的基礎之上,國務院以單行法的方式出台了《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作為我國醫療保障領域首部行政法規,它將於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該條例對於醫療保障基金的使用和監督管理及法律責任作出明確的規定,為老百姓的「看病錢」「救命錢」劃出不能觸碰的「紅線」和「底線」,對整個醫保制度邁入法治化軌道具有里程碑意義。
定點醫葯機構騙保或被吊銷執業資格
定點醫葯機構監守自盜參與騙保的情況並不少見,主要涉及定點診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葯店。
在此次國家醫療保障局公布的9件典型案例中就有涉及。如遼寧省錦州市錦京醫院欺詐騙保案,經錦州市醫保局與公安局聯合調查,發現該院院長黃某夥同醫院內外多人通過借用職工、居民、學生醫保卡在該院醫保系統刷卡辦理虛假住院,騙取醫保基金290萬余元。目前,該案全部違法資金已被追回並返還醫保賬戶。當地法院判決黃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8年8個月,並處罰金50萬元,同案犯還有該院法人田某、醫生徐某、財務人員段某等。又如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坡春望醫院欺詐騙保案,經長沙市公安局聯合醫保局調查,發現該院副院長李某、院長兼法人劉某等人通過在葯品、化驗檢查、中葯封包治療等方面作手腳,共騙取醫保基金425萬余元。經法院審理,劉某、李某騙取國家醫保基金,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均已構成詐騙罪,分別判處劉某有期徒刑10年,並處罰金10萬元;判處李某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並處罰金7萬元。
《條例》第38條規定,定點醫葯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如分解住院、掛床住院;違反診療規范過度診療、過度檢查、分解處方、超量開葯、重復開葯或者提供其他不必要的醫葯服務;重復收費、超標准收費、分解項目收費;串換葯品、醫用耗材、診療項目和服務設施;為參保人員利用其享受醫療保障待遇的機會轉賣葯品,接受返還現金、實物或者獲得其他非法利益提供便利;將不屬於醫療保障基金支付范圍的醫葯費用納入醫療保障基金結算;造成醫療保障基金損失的其他違法行為的,由醫療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並可以約談有關負責人;造成醫療保障基金損失的,責令退回,處造成損失金額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責令定點醫葯機構暫停相關責任部門6個月以上1年以下涉及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的醫葯服務;違反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處理。第40條規定,定點醫葯機構通過下列方式騙取醫療保障基金支出的,如誘導、協助他人冒名或者虛假就醫、購葯,提供虛假證明材料,或者串通他人虛開費用單據;偽造、變造、隱匿、塗改、銷毀醫學文書、醫學證明、會計憑證、電子信息等有關資料;虛構醫葯服務項目以及其他騙取醫療保障基金支出的行為,由醫療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退回,處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責令定點醫葯機構暫停相關責任部門6個月以上1年以下涉及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的醫葯服務,直至由醫療保障經辦機構解除服務協議;有執業資格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吊銷執業資格。
自從零售葯店被納入醫保定點,虛記葯品、盜刷醫保卡、冒名購葯等欺詐現象時有發生。以空刷醫保卡為例,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丁某在其本人開設的葯房公司使用他人及其親屬的社保醫保卡,採取虛抬葯價幾百倍、空刷醫保卡的方式騙取醫保基金。截至被查獲時,丁某賬戶已收到撥付的醫療保險金28萬余元,剩餘23萬余元尚未撥付。法院認為,丁某的行為已構成詐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萬元,違法所得發還被害單位。
參保人騙保最高罰款5倍
縱觀醫療保險征繳和支付的全過程,詐騙現象多發的主體涉及繳費單位和參保人,主要發生在兩個階段:一是在醫保基金征繳環節中,繳費單位和參保人以逃避繳費義務為目的,偽造、變造社保登記證,虛假申報用工人數、繳費工資及其他資料,偽造、變造、故意毀滅與醫保繳費有關的賬冊材料或者不設賬冊致使醫保繳費基數無法確定等。二是在醫保基金支付環節中,單位和參保人以騙取醫保待遇為目的,轉借、冒用身份證明或者社保卡違規使用,偽造或者使用虛假病歷等醫療文書和醫療費票據,辦理虛假入院等,造成醫保基金損失。
舉例來說,參保人員王某以3000元價格購買了1套假病歷,通過當地醫保部門報銷,騙得5萬余元。之後,他又以同樣的方式購買了5套假病歷,其中4筆報銷所得48萬余元,醫保部門在審核最後1筆的過程中發現造假,遂報案。法院認為,王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通過購買虛假住院病歷及發票用於報銷,多次騙取國家醫療保險金,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十年,並處罰金2萬元。
《條例》第41條規定,如果個人有將本人的醫療保障憑證交由他人冒名使用;重復享受醫療保障待遇;利用享受醫療保障待遇的機會轉賣葯品,接受返還現金、實物或者獲得其他非法利益的情形之一,由醫療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造成醫療保障基金損失的,責令退回;屬於參保人員的,暫停其醫療費用聯網結算3個月至12個月。如果個人以騙取醫療保障基金為目的,實施了前款規定行為之一,造成醫療保障基金損失的;或者使用他人醫療保障憑證冒名就醫、購葯的;或者通過偽造、變造、隱匿、塗改、銷毀醫學文書、醫學證明、會計憑證、電子信息等有關資料或者虛構醫葯服務項目等方式,騙取醫療保障基金支出的,除依照前款規定處理外,還應當由醫療保障行政部門處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多管齊下共同遏制醫保詐騙行為
《條例》總則第4條規定,「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實行政府監管、社會監督、行業自律和個人守信相結合」。醫療保障制度鮮明的社會法特色要求政府、社會、行業和個人的多管齊下、共同參與,才能充分發揮醫保基金保障人民群眾病有所醫的功能。
加強政府監管。《條例》明確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領導醫保基金使用監督管理工作,國家醫療保障局主管全國的醫保基金監管工作,醫療保障、衛生健康、中醫葯、市場監督管理、財政、審計、公安等部門應當分工協作、相互配合,醫療保障行政部門還可以依法委託符合法定條件的組織開展醫保行政執法工作。
強化社會監督。《條例》規定國家鼓勵和支持新聞媒體開展醫療保障法律、法規和知識的公益宣傳,同時對基金使用行為進行輿論監督。行政部門也應當通過書面徵求意見、召開座談會等方式,聽取各界意見,暢通舉報投訴渠道,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監督。
增強行業自律。定點醫葯機構和單位應當加強自律和約束,謹慎診療和開葯,讓真正患病的人看得起病、吃得起葯。醫葯衛生行業協會也應當加強行業規范,促進行業自律,引導依法、合理使用醫療保障基金。
呼籲個人守信。由於醫療保障基金的繳費、支付等環節都需要個人參加和啟動,因此個人信用在醫保基金監管中的作用舉足輕重。誠信參保、誠信報銷是每一名參保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醫療保障制度健康發展的源頭活水。

❾ 首部醫保監管規定騙保將處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這處罰力度如何

2月19日,國務院公布《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此條例將於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最為耀眼的一條是:參保人員以騙保為目的,將醫保憑證交由他人冒名使用,或重復享受醫保待遇等,將暫停其醫療費用聯網結算3至12個月,並處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

因此,首部醫保監管規定騙保將處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這處罰力度適中,既能起到懲罰的目的,又不會讓居民因為罰款而經濟損失重創。

❿ 如何看待冒名頂替,票據作假,騙取醫保基金等欺詐行為

醫保詐騙的行為類型
1. 定點醫療機構:誘導參保人員住院,騙取醫保基金;留存、盜刷、冒用參保人員社保卡;人證不符、惡意掛床住院、虛構醫療服務、偽造醫療文書或票據;協助參保人員開具葯品用於變現,從而套取醫保基金;虛記、多記葯品、診療項目、醫用耗材、醫療服務設施費用;串換葯品、器械、診療項目;分解收費、超標准收費、重復收費、套用項目收費等。
2. 定點零售葯店:虛記、多記葯品;以葯易葯、以葯易物,串換葯品、物品等套取醫保基金;誘導參保人留存空刷社保卡等。
3. 參保人員:出借本人社保卡給他人使用;冒用他人社保卡就醫;未病稱病,替他人開葯、過量開葯並倒賣葯品;偽造或虛開醫療票據報銷;與醫保定點服務機構串通,串換、多記、虛記醫保項目費用、空刷社保卡及購與本人疾病無關葯品等。
4. 用人單位:用工關系作假,虛構勞動關系,為不符合條件的人員參保;繳費作假,謊報職工人數和少報繳費工資等。

熱點內容
法院強制執行的執行費 發布:2025-05-10 10:37:58 瀏覽:869
溫江法院法官 發布:2025-05-10 10:31:55 瀏覽:687
微信罵人立法 發布:2025-05-10 10:17:37 瀏覽:180
四川省名木古樹保護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10 10:16:53 瀏覽:974
出借證書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0 10:15:57 瀏覽:762
2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發布:2025-05-10 09:34:35 瀏覽:269
新婚姻法婚後繼承的財產如何分配 發布:2025-05-10 09:34:29 瀏覽:187
笑刑刑法美女 發布:2025-05-10 09:28:06 瀏覽:566
民法為准 發布:2025-05-10 09:23:04 瀏覽:345
聘請法律顧問為公司 發布:2025-05-10 09:10:54 瀏覽: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