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自進入檔案室法律責任任
Ⅰ 如何追究檔案管理中的刑事責任
如何追究檔案管理中的刑事責任
文章作者:徐迎晨 汪長泰
【源自網路】
今年公布施行的《檔案管理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與《檔案行政處罰程序暫行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以下簡稱《檔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一起,構成了檔案管理行政違法違紀行為追究行政責任的系統法規依據。然而在檔案管理中發生了比追究行政責任更加嚴重的違法行為,可能構成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時,如何適用具體法律呢?1996年修訂的《檔案法》第二十四條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條規定可以說是空白罪狀,沒有具體說明某一具體犯罪的構成特徵。如果要確定某種具體違法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如何構成犯罪,觸犯何種罪名,應當追究何種刑事責任,還需要結合其他相關法律,運用刑法學理論知識,緊扣刑法條文規定,對具體違法行為作具體分析研究。
可能構成犯罪的具體違法行為是發生在檔案管理、利用和公布工作中的。現行《檔案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規定有9種行為可能會構成犯罪。這9種具體行為可能發生在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對檔案進行管理、監督和指導的工作之中,也可能發生在各級各類檔案館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檔案的工作中。發生了以上具體的違法違紀行為,先要追究行政責任,只有這些違法行為達到了嚴重後果,才有可能構成犯罪,追究刑事責任。
檔案管理中的具體違法行為構成犯罪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下簡稱《刑法》)確立的罪刑法定原則。《刑法》第三條規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結合《檔案法》來說,要對檔案管理中的具體違法行為定罪處刑,必須要有法律明確規定該行為為犯罪,什麼樣的具體行為構成犯罪必須由法律明確規定,具體行為構成什麼具體犯罪也必須由法律明確規定,對法律中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規定犯罪的法律必須是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不包括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通過對《刑法》分則全部條文的梳理,發現違反《檔案法》規定直接指向適用刑法分則的條款,只有《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條規定的兩款。第一款罪名為:搶奪、竊取國有檔案罪,犯罪對象為國家所有的檔案,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款罪名為:擅自出賣、轉讓國有檔案罪,犯罪對象為國家所有的檔案,行為是違反《檔案法》的擅自出賣、轉讓行為,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那麼,是不是說違反《檔案法》規定的行為只有這一種構成犯罪,其他違反《檔案法》的行為,無論情節和後果多麼嚴重,都不構成犯罪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檔案管理中發生的具體違法行為,違反了其他法律規定的有關犯罪規定,也是可以追究刑事責任的。
檔案管理中具體違法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以下簡稱《文物保護法》)或《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以下簡稱《保守國家秘密法》)的具體規定,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法律保護的對象既包括珍貴文物,也包括國有館藏文物。這兩類保護的對象,在我國各級各類檔案館中有大量收藏、保管,如果在保管、利用過程中,這些檔案被損毀、流失,違反《文物保護法》的規定,就可能構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保守國家秘密法》第三條規定,國家秘密受法律保護。任何危害國家秘密安全的行為,都必須受到法律追究。當前,我國各級各類檔案館館藏的檔案中,仍然有大量涉及國防、外交、國家安全等國家重大利益的檔案處於秘密狀況,不能向社會開放。這些檔案雖然藏於檔案館,但屬於國家秘密,受到《保守國家秘密法》的保護。如果這些檔案在保管、利用中被泄露、損毀,違反了《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定,就可能構成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上述檔案管理中發生的各種具體違法行為,違反了《檔案法》《文物保護法》《保守國家秘密法》的具體規定,是否構成犯罪必須適用《刑法》的標准來衡量,追究刑事責任也必須要依照《刑法》具體條款來確定。根據罪刑法定原則,確定某種具體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種犯罪,依法應當受到何種刑罰處罰,都必須以《刑法》為依據,以《刑法》為准則。要綜合適用刑法總則和刑法分則的具體規范,從分析犯罪構成入手,分別分析犯罪客體、客觀方面、主體、主觀方面,從刑法分則中確定構成何種具體犯罪,觸犯何種具體罪名,應當受到何種刑罰處罰。
檔案違法行為違反了《文物保護法》規定,從而適用刑法分則的條款,具體涉及以下6個條款,包括《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二款,罪名為:走私文物罪,犯罪對象為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罪名為:故意損毀文物罪,犯罪對象為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全國重點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條第三款,罪名為:過失損毀文物罪;《刑法》第三百二十五條,罪名為:非法向外國人出售、贈送珍貴文物罪,屬單位犯罪,既要處罰單位,也要處罰個人;《刑法》第三百二十七條,罪名為:非法出售、私贈文物藏品罪,犯罪對象為國家保護的文物藏品,屬單位犯罪,對單位處罰金,對直接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第四百一十九條,罪名為:失職造成珍貴文物損毀、流失罪,犯罪對象為珍貴文物。
檔案違法行為違反了《保守國家秘密法》規定,從而適用刑法分則條款,具體涉及兩個條款,包括《刑法》第一百一十一條,罪名為: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犯罪對象為國家秘密或者情報;《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條,罪名為: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犯罪對象為國家秘密,行為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的故意或過失泄露行為。
原載於《中國檔案報》2013年9月27日 總第2515期 第二版
Ⅱ 檔案法律責任主要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內的規定,檔案違法行為有以下容幾種: (1)損毀、丟失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2)擅自提供、抄錄、公布、銷毀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3)塗改、偽造檔案的; (4)擅自出賣、或者轉讓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5)倒賣檔案牟利或者將檔案賣給、贈送給外國人的; (6)應該歸檔的材料不按國家規定歸檔或者不按期向檔案館移交應該移交的檔案的; (7)違反國家規定擅自擴大或縮小檔案接受范圍的; (8)不按規定開放檔案的; (9)明知所保存的檔案面臨危險而不採取措施,造成檔案損失的; (10)檔案工作人員和對檔案工作負有領導責任的人員玩忽職守、造成檔案損失的; (11)攜運禁止出境的檔案及其復製件出境的。 上述違法行為依據行為人的具體違法事實和違法情節以及違法程度,依法追究行為人的行政法律責任(如行政處分、行政處罰)、民事法律責任(支付賠償金)直至刑事法律責任(如拘役、有期徒刑等)。
Ⅲ 私自到檔案室查資料違法嗎
這肯定是違法的!
Ⅳ 離職後擅自闖進財務室翻檔案櫃拿自己檔案犯什麼罪
離職後,擅自闖進財務室翻檔案櫃拿自己檔案,用人單位可以以盜竊報案,勞動者可能會因此承擔相對應的法律責任。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個人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的,為「數額較大」。
《刑法》第264條規定: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凶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 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盜竊金融機構數額特別巨大的,或者盜竊珍貴文物情節嚴重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適用緩刑的對象和條件:
(一)適用緩刑的對象必須是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二)犯罪分子確有悔改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即法院認為不關押也不至於再危害社會。以上兩條缺一不可。
(三)刑法規定,對累犯,不論其刑期長短,一律不能適用緩刑。
Ⅳ 公民個人擅自從檔案中抽取,撤換,添加檔案材料怎麼處罰
1、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
2、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
3、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法律依據:
《檔案管理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第九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1、塗改、偽造檔案的;
2、擅自從檔案中抽取、撤換、添加檔案材料的。
(5)私自進入檔案室法律責任任擴展閱讀:
《檔案管理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的立法目的是為了預防和懲處檔案管理違法違紀行為,有效保護和利用檔案。為實現這一立法目的,本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及其實施辦法的基礎上,從3個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
1、細化了原有的處分規定,補充規定了新的檔案管理違法違紀行為種類。比如將「檔案工作人員玩忽職守,造成檔案損失」細化為「不及時組織搶救」「隱瞞不報、虛假報告或者不及時報告」「干擾阻撓有關部門調查」等3種違法違紀行為,增加「擅自從檔案中抽取、撤換、添加檔案材料」的違法違紀行為等。
規定了具體的檔案管理違法違紀行為的量紀標准,根據不同違法違紀行為的性質、危害後果等情節,規定了相應的處分種類和幅度;
建立了檔案管理違法違紀案件查辦協作配合機制,明確了任免機關和監察機關對檔案管理違法違紀行為的查處職責,建立了檔案管理違法違紀案件查處協作配合機制,明確了任免機關、監察機關與檔案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范圍,移送有關案件材料,並書面通報處理結果。
Ⅵ 退休工人能擅自進入檔案室嗎
存檔的目的為了利用。只要不是國家機密檔案和國家規定的不讓個人翻閱的檔案外,一般可以翻閱。當然,這是指查看自己的檔案,並且要讓檔案管理人員提供。如果不是檔案管理人員,那就不能隨意翻閱檔案了。
Ⅶ 單位的檔案室檔案被盜、需不需要服法律則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以下簡稱《檔案法》)第二十四、二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二十七條及《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條的規定,下列檔案違法行為應該追究法律責任:(1)損毀、丟失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2)擅自提供、抄錄、公布、銷毀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3)塗改、偽造檔案的;
(4)擅自出賣或者轉讓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擅自出賣或者轉讓屬於集體所有、個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屬於國家所有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或者應當保密的檔案的;
(5)倒賣檔案牟利或者將檔案賣給、贈送給外國人的;
(6)將公務活動中形成的應當歸檔的文件、資料據為已有,拒絕交檔案機構、檔案工作人員歸檔的;
(7)拒不按照國家規定向國家檔案館移交檔案的;
(8)違反國家規定擅自擴大或者縮小檔案接收范圍的;
(9)不按照國家規定開放檔案的;
(10)明知所保存的檔案面臨危險而不採取措施,造成檔案損失的;
(11)檔案工作人員、對檔案工作負有領導責任的人員玩忽職守,造成檔案損失的;
(12)攜運禁止出境的檔案或者其復製件出境的;
(13)搶奪、竊取國有檔案的。
《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條規定,搶奪、竊取國家所有的檔案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違反《檔案法》的規定,擅自出賣、轉讓國家所有的檔案,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前兩款行為,同時又構成本法規定的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二十八條規定,
《檔案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的罰款數額,根據有關檔案的價值和數量,對單位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上,對個人處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Ⅷ 檔案違法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是
法律分析:違反相關規定規定,實施檔案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造成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檔案工作應加強檔案管理,規范檔案收集、整理工作,有效保護和利用檔案,提高檔案信息化建設水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服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
第四十八條 單位或者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由縣級以上檔案主管部門、有關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一)丟失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二)擅自提供、抄錄、復制、公布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三)買賣或者非法轉讓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四)篡改、損毀、偽造檔案或者擅自銷毀檔案的;(五)將檔案出賣、贈送給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的;(六)不按規定歸檔或者不按期移交檔案,被責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七)不按規定向社會開放、提供利用檔案的;(八)明知存在檔案安全隱患而不採取補救措施,造成檔案損毀、滅失,或者存在檔案安全隱患被責令限期整改而逾期未整改的;(九)發生檔案安全事故後,不採取搶救措施或者隱瞞不報、拒絕調查的;(十)檔案工作人員玩忽職守,造成檔案損毀、滅失的。
第五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擅自運送、郵寄、攜帶或者通過互聯網傳輸禁止出境的檔案或者其復製件出境的,由海關或者有關部門予以沒收、阻斷傳輸,並對單位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並將沒收、阻斷傳輸的檔案或者其復製件移交檔案主管部門。
Ⅸ 檔案被私自改動怎麼辦
如果按照實際情況修改是不違法的。
否則就是違法的。
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里有規定
第二十四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有關主管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損毀、丟失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二)擅自提供、抄錄、公布、銷毀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三)塗改、偽造檔案的;
Ⅹ 關於檔案的違法行為
關於檔案的違法行為,大概要查找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
法律責任如下:
第二十四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有關主管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損毀、丟失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二)擅自提供、抄錄、公布、銷毀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三)塗改、偽造檔案的;
(四)違反本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規定,擅自出賣或者轉讓檔案的;
(五)倒賣檔案牟利或者將檔案賣給、贈送外國人的;
(六)違反本法第十條、第十一條規定,不按規定歸檔或者不按期移交檔案的;
(七)明知所保存的檔案面監危險而不採取措施,造成檔案損失的;
(八)檔案工作售貨員玩忽職守,造成檔案損失的。
在利用檔案館的檔案中,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違法行為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造成損失的,責令倍償損失。
企業事業組織或者個人有第一款第四項、第五項違法行為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並可以依照本法第十六條的規定征購所聘或者贈送的檔案。
第二十五條 攜運禁止出境的檔案或者其復製件出境的,由海關予以沒收,可以並處罰款;並將沒收的檔案或者其復製件移交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