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喝酒死了同喝的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喝酒死了同喝的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2-03-24 09:10:58

1. 喝酒喝死人在一起人的人有什麼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119條規定,公民由於過錯(故意或過失)侵害他人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受害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民事責任。

侵害公民身體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撫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喝酒死的人肯定s是承擔主要責任。

勸酒的人是需要承擔一定責任的。

你沒有勸酒是不需要承擔責任的,除非你負有救助他的法定義務。

(1)喝酒死了同喝的人要負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指構成法律責任必須具備的各種條件或必須符合的標准,它是國家機關要求行為人承擔法律責任時進行分析、判斷的標准。

根據違法行為的一般特點,我們把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概括為:主體、過錯、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和因果關系五個方面。

1、主體。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者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

責任主體不完全等同於違法主體。

2、違法行為或違約行為。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所規定的義務、超越權利的界限行使權利以及侵權行為的總稱,一般認為違法行為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

3、損害事實。損害事實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對人身、對財產、對精神(或者三方面兼有的)的損失和傷害。

4、主觀過錯。過錯即承擔法律責任的主觀故意或者過失。

5、因果關系。因果關系即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它是存在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各種因果關系的特殊形式。

2. 喝酒喝死人了,在一起人的人有什麼法律責任

喝酒喝死人了,在一起人的人如果有勸酒行為的話是需要賠償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撫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119條規定,公民由於過錯(故意或過失)侵害他人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民事責任。侵害公民身體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撫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第一百零八條 債務應當清償。暫時無力償還的,經債權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決,可以由債務人分期償還。有能力償還拒不償還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強制償還。

第一百一十條 對承擔民事責任的公民、法人需要追究行政責任的,應當追究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對公民、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三十條 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第一百三十一條 受害人對於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民事責任。

第一百三十二條 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三十三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


(2)喝酒死了同喝的人要負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喝酒喝死人案例:

吳某和張某是相交多年的朋友。2016年11月12日下午2點,張某的一位朋友在台州市仙居縣的一家KTV舉辦生日聚會,張某叫上了吳某一同參加。期間氣氛很好,吳某喝了幾杯啤酒。聚會結束後,一行人還不盡興,

又開車前往另一家酒店吃晚飯。途中,張某路過家中拿上了珍藏的一瓶瑪咖酒。晚餐期間,吳某又喝下不少酒。

離開酒店時,吳某有些醉醺醺,走到停車場附近突然摔倒在地。張某見狀將吳某移到車後座,卻繼續和其他人前往另一家KTV續攤,把吳某單獨留在了車上。

直到第二天凌晨兩三點,張某從KTV出來,才發現一直在後座醉酒昏睡的吳某已經沒有了呼吸。張某這才慌了,立即將吳某送往醫院,可惜為時已晚,醫生診斷吳某已經死亡。

事後, 吳某的家屬認為 ,在同一日多次聚餐飲酒過程中, 共同飲酒人明知吳某醉酒,卻沒有讓吳某得到最好的休息,沒有將吳某及時送至醫院護理醒酒,使其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而死亡,應該承擔相應責任 。

於是, 吳某家屬將當天聚餐的參與者都告上了法庭,索賠各項經濟損失的50%,即30萬余元 。

仙居法院日前審結了這起生命權糾紛案,認為張某作為飲酒邀請者,明知吳某酒後摔倒處於昏睡狀態,而沒有將吳某安全送回家或送往醫院治療,其 行為違反了對自己所邀請的朋友的必要幫助和關照義務,

應承擔一定的過失責任,酌情由張某承擔10%,賠償吳某家屬6萬余元 。 其他同飲者不承擔賠償責任 。

參考資料來源:央視財經-男子喝酒死亡,家屬把聚餐10人全告了!

3. 喝酒喝死了一起喝酒的人有責任嗎

一起喝酒的人死了,一起喝酒的是不是要承擔連帶責任,要看是否存在過錯。若存在過錯,則需要負連帶責任,不存在過錯的話,就不需要承擔責任。

大家既然坐到了一起,就應當有互相關照的義務,尤其是在醉酒人不省人事的時候。作為宴請的組織者應當做到善始善終,確保參加宴會的每個人的安全。如果被邀請的客人已經失控或者出現失控的跡象,作為主人應當注意醉酒客人的情況。因為,此時酒宴的召集者因其請客的行為而產生了附隨義務-----也就是對醉酒者的照顧義務。如果醉酒者出現意外情況,請客者會因為沒有盡到這種照顧義務,而承擔相應責任。

4. 喝酒喝出人命,一起喝酒的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如果一起喝酒的人盡到了注意的義務,也沒有勸酒,那不需要承擔責任。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勸酒,那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5. 朋友喝酒喝死了人在什麼情況下有法律責任

醉酒的人之間有互相扶助的義務。在喝酒的過程中是不是給其灌酒,醉酒的原因是不是勸酒者造成的,醉酒之後誰去扶助他,經醉酒死亡後陪酒的人承擔賠償責任。

四種情況勸酒者需承擔法律責任:
1、強迫性勸酒,比如用「不喝不夠朋友」等語言刺激對方喝酒,或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製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
2、明知對方不能喝酒仍勸其飲酒,比如明知對方身體狀況,仍勸其飲酒誘發疾病等。
3、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身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4、酒後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

拓展材料

勸酒人應當能夠合理地預見到其勸酒行為可能對其它飲酒人造成人身或財產上的損害,在多數情況下該勸酒人應對可能受其影響的人負有注意義務。

注意義務是指行為人應採取合理的注意而避免給他人的人身或財產造成損害的義務。沒有盡到注意義務,則推定行為人主觀存在過失。此時,勸酒人一般應對因共同飲酒而引發的損害後果承擔次要或補充責任。

當然,如果勸酒人對損害後果的發生確實盡到了注意義務,沒有過錯。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二條的規定,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

《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規定,責任范圍難以確定的,推定各侵權人承擔同等責任。在該種情況下如果飲酒人發生意外致死,所有聚會的參與者都要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6. 和朋友一起喝酒喝死了人要賠償錢嗎

這個要看喝酒過程中是否有勸酒,只要沒有強行勸酒行為,不承擔責任;但是基於人道主義會賠償一部分。

和朋友一起喝酒,導致朋友死亡,具有以下4種行為則要承擔法律責任:

1、強迫性勸酒,比如用「不喝不夠朋友」等語言刺激對方喝酒,或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製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

2、明知對方不能喝酒仍勸其飲酒,比如明知對方身體狀況,仍勸其飲酒誘發疾病等。

3、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身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4、酒後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

5、在一桌飲酒不喝酒者如果出事故需負連帶責任。

(6)喝酒死了同喝的人要負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和朋友一起喝酒,導致朋友死亡承擔法律責任的相關規定:

根據《侵權責任法》規定:

第六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七條 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第二十六條 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第三十七條:「 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喝酒醉亡同飲者該擔多大責? 至少有八成過錯責任

7. 幾個朋友一起喝酒,結果把人給喝死了,一起喝酒的朋友要承擔法律責任嗎要承擔多少責任

和人一起喝酒中,如果飲酒出事,有四種情況勸酒者需承擔法律責任:

1、強迫性勸酒,比如用「不喝不夠朋友」等語言刺激對方喝酒,或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製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

2、明知對方不能喝酒仍勸其飲酒,比如明知對方身體狀況,仍勸其飲酒誘發疾病等。

3、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身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4、酒後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6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16條的規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7)喝酒死了同喝的人要負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案例:

馮某請好友喝酒後在家中身亡,馮某家屬將同飲者訴至法院,要求賠償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等共計31萬余元。近日,記者從密雲法院獲悉,法院認為同飲者雖盡到了對馮某的幫助義務,但考慮到同飲者與馮某共同飲酒的事實,判令同飲者補償馮某家屬2.5萬元。

8. 一塊喝酒人死了其他人負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如果聚會喝酒發生了有人死亡的情況,要根據其他一起喝酒的人的情況進行判斷是否需要負責任。如果發了強迫性勸酒、惡意勸酒、灌酒者和未能保證喝酒者安全這類的情況,那麼一起喝酒的人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條: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依照法律的規定由雙方分擔損失。

熱點內容
法律援助志願服務簡報 發布:2025-05-09 07:43:50 瀏覽:51
婚姻法中一方威脅一方生命 發布:2025-05-09 07:35:13 瀏覽:321
2017勞動法年假計算 發布:2025-05-09 07:35:00 瀏覽:134
萊州法院辦案 發布:2025-05-09 07:27:56 瀏覽:454
涉外產品責任法律適用專家意見 發布:2025-05-09 07:27:56 瀏覽:468
山西省2018年最新勞動法 發布:2025-05-09 07:26:04 瀏覽:441
綏德縣司法局 發布:2025-05-09 07:19:10 瀏覽:448
澳門勞工勞動法規定 發布:2025-05-09 07:16:52 瀏覽:619
體現法律知識的電影 發布:2025-05-09 07:05:52 瀏覽:231
民事訴訟法一百六十三 發布:2025-05-09 07:05:01 瀏覽: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