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單選在我國侵權責任適用侵權行為的法律

單選在我國侵權責任適用侵權行為的法律

發布時間: 2022-03-28 05:49:44

1. 侵權糾紛適用侵權行為發生之前當事人協議選擇的法律嗎

當事人協議選擇法律,是解決法律適用沖突規范。侵權行為自體法(內也就是當事人協議選擇法容律)是比照合同自體法發展而來的,但與合同自體法相比較,侵權行為自體法中對當事人的自由度是受到較大限制的,因為合同完全是建立在當事人意思的基礎之上,而侵權行為當然不會是當事人的意思所在。為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四十四條規定侵權責任,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律,但當事人有共同經常居所地的,適用共同經常居所地法律。侵權行為發生後,當事人協議選擇適用法律的,按照其協議。所以侵權糾紛適用侵權行為發生之前當事人協議選擇的法律沒有法律依據,當然不可以。而在國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規定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所以更不存在當事人協議選擇法律問題了。

2. 我國侵權責任法所試用的原則是什麼

我國侵權責任法適用的原則是過錯責任原則、過錯推定和無過錯責任原則。過錯責任原則指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過錯推定指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無過錯責任原則指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3. 簡述我國關於涉外侵權行為法律適用的一般規定

民法通則》對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作了如下規定:

第一百四十二條 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依照本章的規定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規定的,適用國際條約的規定,但中華人民共和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國際慣例。

第一百四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定居國外的,他的民事行為能力可以適用定居國法律。

第一百四十四條 不動產的所有權,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

第一百四十五條 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適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涉外合同的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

第一百四十六條 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律。當事人雙方國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國家有住所的,也可以適用當事人本國法律或者住所地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不認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發生的行為是侵權行為的,不作為侵權行為處理。

第一百四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和外國人結婚適用婚姻締結地法律,離婚適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第一百四十八條 扶養適用與被扶養人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

第一百四十九條 遺產的法定繼承,動產適用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

第一百五十條 依照本章規定適用

外國法律或者國際慣例的,不得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公共利益。

4. 如果我國產品侵權行為發生在國外,適用哪國的法律來確定賠償責任

依照民法通則和最高院司法解釋,「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律回。當事人答雙方國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國家有住所的,也可適用當事人本國法律或住所地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不認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發生的行為是侵權行為的,不作侵權行為處理」。「如果侵權行為地與損害結果發生地不一致,由法院選擇適用的法律」。
由此可見,我國是以「侵權行為適用侵權行為地法」為一般原則,同大多數國家的侵權立法一致;兼采法院地法,以限制在國外發生的以我國自然人或法人為被告的對我國不利的侵權行為的成立;同時以共同屬人法或共同住所地法為補充,體現了規范的相對靈活性、可選擇性。

5. 侵權行為法律適用的一般理論及我國的法律對此的一般規定是什麼

侵權一般是以過錯責任為主無過錯責任為輔。
過錯責任是:原告負有舉證責任證明被告主觀上有過錯,否則不成立一般侵權責任。
但是侵權法有規定的其中其中是無過錯責任。其中又分為一般無過錯和絕對無過錯。絕對無過錯包括:高空危險致人損害,環境污染,動物致人損失啊和那個醫療事故這四種

6. 我國關於涉外侵權損害賠償法律適用原則的規定具體有哪些

《民法通則》對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作了如下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一百四十六條規定,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律。當事人雙方國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國家有住所的,也可以適用當事人本國法律或者住所地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不認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發生的行為是侵權行為的,不作為侵權行為處理。

2、《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一百五十條規定,依照本章規定適用,外國法律或者國際慣例的,不得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公共利益。

(6)單選在我國侵權責任適用侵權行為的法律擴展閱讀

涉外民事關系的三個標准:

(1)主體:凡民事關系的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是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法人的;

(2)民事關系的標的物在外國領域內產生的;

(3)產生、變更或者消滅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事實發生在外國的;均為涉外民事關系。

在國際私法上所稱的民事法律關系是從廣義上來講的,實際上是指民商事法律關系。它包括國際物權關系、國際破產關系、國際信託關系、發生在國際民商事領域的各種債權關系、國際知識產權關系、國際婚姻家庭關系、國際財產關系以及國際勞動關系等等。

兩層含義:

(1)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權國家;

(2)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同一主權國家內部有獨立法律體系的法域。

7. 侵權行為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律嗎

侵權行為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律,侵權行為既以侵權行為地法為基本准據法,那麼明確侵權行為地自然至為重要,因為適用侵權行為地法來支配侵權行為的責任問題,首先要涉及侵權行為地的認定。如果侵權行為的有關因素主要指加害行為和損害事實都發生在同一國家或法域,那麼確定侵權行為地並非難事。如果加害行為發生地相損害發生地不一致,那問題就麻煩了。尤其在現代科學技術和通訊交通的條件下,一個侵權行為始發於一國,損害的發生涉及數;的情況屢見不鮮,因而判定其中哪一國為加害行為地,哪一國為損害發生地便更為復雜和困難。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各國歷來分歧很大,理論上和實踐上均不統一。一般說來有以下幾種確定侵權行為地的標准或觀點。
1、加害行為發生地標准,又稱侵權行為發生地標准。這一觀點認為,應以行為人實施加害行為的地方作為侵權行為地,而不問其損害結果發生於何地。因為加害行為對侵權案件有極為重要的聯系,而損害發生地常有多處,不易確定,或者常出於偶然,當事人對之不能預見。[2]歐洲大陸有許多學者贊成這一理論,並有許多國家持此主張,如奧地利、波蘭等。
2、損害發生地標准。此說認為,民事責任之目的在於補償受害人遭受的損害,而侵權行為成立與否又以損害事實的發生為要件。只有加害行為而沒有損害發生,不能構成侵權行為;同時,侵權行為對損害發生地的社會公益影響最大。因此應以損害發生地法作為侵權行為的准據法。這是美國過去的傳統理論和實踐。
3、最有利於受害人標准。這種觀點主張凡與侵權事實發生有關的地方,包括加害行為發生地和損害發生地都可作為侵權行為地,在二者不一致時,允許受害人自由選擇已發生的整個不法行為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的發生地作為侵權行為地,只要他認為該地法律對自己有利。

8. 試述涉外侵權法律適用及我國的立法

一般來說,國際私法上規定 侵權適用行為地法,目前大多數國家是這樣規定的。對於具體的行為地則認定不同,有的國家採取侵權行為實施地,還有的損害結果發生地也算,不可一概而論。

判定的時候根據具體國家的沖突規范指引的實體法規則來確定適用。我國民法通則規定,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律。這是一般規定。如果當事人雙方國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國家有住所的,也可以適用當事人本國法律或者住所地法律。這是國際習慣做法,最早可見我國唐代化外人相犯的規定。

我國《合同法》第126條規定:「涉外合同當事人可以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適用的法律,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涉外合同當事人沒有 選擇的,適用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民法通則》第145條1款規定:」涉外合同當事人可以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適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只有在法律另有規定時不使用的原則。法律對某幾類涉外合同以及合同某些有關問題的法律適用另外做了規定。

(8)單選在我國侵權責任適用侵權行為的法律擴展閱讀

如:

1、國際貨物買賣合同適用訂立時賣昂營業場所所在地法律。如果合同時在買方營業所所在地談判訂立的合同,或合同主要是依買方確定的條件,應買方發出的招標訂立或者合同明確規定賣方須在買方營業所所在地履行交貨義務則適用合同訂立時買方營業所所在地的法律。

2、銀行貸款或擔保合同,適用貸款銀行或擔保銀行所在地法律。

3、保險合同,適用保險人營業所所在地法律。

我國司法實踐中的具體應用:

1、當事人選擇的法律來處理合同爭議,包括合同是否成立,合同成立的實踐、合同內容的解釋,合同的履行,違約責任合同的變更、中止、轉讓、解除中止。

2、當事人選擇的法律可以使中國法、港澳地區法和外國法。

3、當事人作出的法律選擇必須是雙方協商一致的結果。

4、選擇的方式必須是明示的。

5、選擇的時間是訂立合同起直到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之前。

9. 在我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在當事人雙方共同經常居住地相同時可以適用的法律是什

當事人雙方經常居住地相同時,可以據此確定雙方共同居住地的法院有管轄權。侵權行為發生和侵權結果發生地不一致時,兩地的法院均有管轄權。《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四條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的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發生地。

熱點內容
未成年道德建設手抄報 發布:2025-05-06 16:00:06 瀏覽:603
他人毆打兒童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6 15:52:20 瀏覽:87
男女朋友之間寫的保證書有沒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6 15:40:46 瀏覽:115
行政訴訟法修改亮點2017 發布:2025-05-06 15:34:30 瀏覽:733
行政法上的原則 發布:2025-05-06 15:21:27 瀏覽:561
交通法規逆向 發布:2025-05-06 15:16:17 瀏覽:944
法治政府五種意識 發布:2025-05-06 15:16:10 瀏覽:171
泌陽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06 15:13:43 瀏覽:961
供電職業道德 發布:2025-05-06 15:00:11 瀏覽:494
國際都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6 14:58:35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