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應急預案的法律效力

應急預案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3-28 13:32:06

『壹』 《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是否屬於法律、法規

國務院頒布,全國適用,應屬於行政法規。所以,屬於法律、法規。具體的來說它就是一部行政法規。

『貳』 應急預案編制不完善、不合理會導致什麼後果

你的這個問題問的很好,表明你在重視這個問題。預案編制不完善對於領導可能就是遇到突發事件在處置的時候無法指揮或者處置不力嚴重的可能會導致丟了烏紗帽,如果你是政府部門預案也是追責重要的依據。國家層面有突發事件應對法,地方層面一般會有實施應對法的條例和預案的管理辦法這些都是有法律效力的!!

應急預案編制重要的核心內容就是風險的辨識和應對能力的分析,不要小事過度反應,大事無法響應,這也就是要求應急預案在編制的時候涉及部門和單位要有足夠的參與度! 淺淺說點希望能幫到你!!

『叄』 編制應急預案的主要依據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國家處置********事件應急預案》
《國家*****公司應急管理工作規定》
《國家******公司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國家******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規定》
還有你企業的制度和管理辦法

『肆』 應急預案和應急方案的區別

應急預案具有計劃性的、預備性的,應急方案是一種實施的措施,具有現場性。

『伍』 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的區別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7號)生產經營單位的應急預案按照針對情況的不同,分為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第八條 生產經營單位風險種類多、可能發生多種事故類型的,應當組織編制本單位的綜合應急預案。
綜合應急預案應當包括本單位的應急組織機構及其職責、預案體系及響應程序、事故預防及應急保障、應急培訓及預案演練等主要內容。
第九條 對於某一種類的風險,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根據存在的重大危險源和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制定相應的專項應急預案。
專項應急預案應當包括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特徵、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預防措施、應急處置程序和應急保障等內容。
第十條 對於危險性較大的重點崗位,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制定重點工作崗位的現場處置方案。
現場處置方案應當包括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特徵、應急處置程序、應急處置要點和注意事項等內容。

『陸』 應急預案和應急措施的區別

1、定義不同

應急預案是指面對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指揮、救援計劃等。

應急措施是指面對突發事件時採取的緊急處理辦法。

2、側重不同

應急預案一般應建立在綜合防災規劃上,側重於提前計劃、規劃。

應急措施一般應建立在突發事件時發生時採取處理方法,側重於處理的方式、處理的辦法。

3、包含性不同

應急措施是包含在應急預案之內的,屬於應急預案的一部分。

如應急預案體系中的綜合應急預案中,包括應急行動、應急措施和應急保障等;專項應急預案中,制定明確的救援程序和具體的應急救援措施;現場處置方案中,制定具體的裝置、場所或設施、崗位所制定的應急處置措施。

『柒』 一份有效的應急預案應該符合以下幾個特點

一份有效的應急預案應該符合假設性、應急性、程序性、規范性、可操作性的特點。解析如下:

人們在總結以往經驗及教訓的基礎上,會一定程度地分析出突發事件發生的原因,從而在事發後通過類似或相關突發事件的分析,制定出應對方案,這就表明了應急預案的符合假設性。

我們之所以需要應急預案,核心目的就是我們預先將對突發事件不利後果的擔憂變成預先的思考和計劃,以此期望實現對突發事件的有效應對和處置。因此應急預案應該有應急性。此外,應急預案要可實施、可操作,而且要有一定的流程,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程度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

(7)應急預案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應急預案的功能定位

1、應急預案是體制機制的重要載體。

應急預案要對應急組織體系與職責、人員、技術、裝備、設施設備,物資、救援行動及其指揮與協調等預先作出具體安排,明確在突發事件發生之前、發生過程中以及剛剛結束之後,誰來做、做什麼、何時做,以及相應的處置方法和資源准備等。

2、應急預案不同於法律法規等制度性文件。

應急預案是在法律規范內制定的應對突發事件的具體執行方案。預案不應該使用強制性要求的口吻,因為那可能會導致負責執行預案的人員把他們的決策建立在滿足預案要求的基礎之上,而非建立在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有效行動的基礎上。

相反,預案應該為應急行動提供一個起點,隨著形勢變化可適時進行調整,甚至隨著事實情況變化取代預案中原先的內容及程序。

3、應急預案是立足於現有資源的應對工作方案。

應急預案不是一個單位或一個組織的應急體系建設規劃或應急能力建設實施方案,其主要是立足於當前風險狀況、應急能力狀況提出的有效的應對工作方案,使現有應急資源找得到、調得動、用得好。至於對應急隊伍、物資等各方面能力方面的建設要求或任務,不能作為預案的內容,避免因建設任務未落實而影響預案的實用性。

4、應急預案重點規范突發事件應對和處置工作,並適當向前、向後延伸。

向前延伸主要是指必要的監測預警等,向後延伸主要是指突發事件後短期應急恢復,也包括有效防止和應對次生、衍生事件。對於長期的災後恢復重建,則應納入日常管理,不作為應急預案的內容。

5、應急預案不是解決所有應急問題的萬能文件。

預案畢竟只是我們事先制定的工作方案,不能依賴於這個文本文件解決我們應急工作中的所有問題,更不能因為一起突發事件應對不力,就將原因全部歸結為應急預案可操作性差、實用性不強等。

應急預案不要企圖面面俱到,如果一個預案想要涵蓋我們所有可以想像到的情況,或企圖解決所有細節的問題,那麼這個預案只會阻撓、約束負責執行預案的人,相反不利於應急行動。

『捌』 國家哪個文件規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有限期是3年

安監總局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導則》

『玖』 應急預案的編制應當符合哪些要求

小劉是某企業的法務人員,最近公司要求編制一份應急預案,預案編制需要符合很多條件,並且需要其他各工作部門的配合,預案編制的內容也很復雜,需要系統性、可行性的結合。應急預案的編制具體有哪些要求呢?

應急預案的編制首先應當合法,其次應當是合理的。我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第五條明確規定:「應急預案的編制應當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規定;(二)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實際情況;(三)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危險性分析情況;(四)應急組織和人員的職責分工明確,並有具體的落實措施;(五)有明確、具體的事故預防措施和應急程序,並與其應急能力相適應;(六)有明確的應急保障措施,並能滿足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應急工作要求;(七)預案基本要素齊全、完整,預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確;(八)預案內容與相關應急預案相互銜接。」因此應急預案的編制應當依據以上要求。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

第五條應急預案的編制應當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規定;(二)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實際情況;(三)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危險性分析情況;……

法律法規的制訂有其科學性,應急預案的編制應當依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也能保證預案整體的科學性。依法編制應急預案不能太過死板,要結合實際情況,並且徵求並考慮各部門成員的意見,才能在緊急時刻發揮最好的效果。

『拾』 應急預案的作用是什麼

1.應急預案確定了應急救援的范圍和體系,使應急管理不再無據可依、無章可循。尤其是通過培訓和演習,可以使應急人員熟悉自己的任務,具備完成指定任務所需的相應能力,並檢驗預案和行動程序,評估應急人員的整體協調性。

2.應急預案有利於做出及時的應急響應,降低事故後果。應急預案預先明確了應急各方的職責和響應程序,在應急資源等方面進行了先期准備,可以指導應急救援迅速、高效、有序地開展,將事故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降到最低限度。

3.應急預案是各類突發重大事故的應急基礎。通過編制應急預案,可以對那些事先無法預料到的突發事故起到基本的應急指導作用,成為開展應急救援的「底線」。在此基礎上,可以針對特定事故類別編制專項應急預案,並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應急准備活動。

4.應急預案建立了與上級單位和部門應急救援體系的銜接。通過編制應急預案,可以確保當發生超過本級應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時與有關應急機構的聯系和協調。

5.應急預案有利於提高風險防範意識。應急預案的編制、評審、發布、宣傳、教育和培訓,有利於各方了解可能面臨的重大事故及其相應的應急措施,有利於促進各方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和能力。

熱點內容
行政法上的原則 發布:2025-05-06 15:21:27 瀏覽:561
交通法規逆向 發布:2025-05-06 15:16:17 瀏覽:944
法治政府五種意識 發布:2025-05-06 15:16:10 瀏覽:171
泌陽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06 15:13:43 瀏覽:961
供電職業道德 發布:2025-05-06 15:00:11 瀏覽:494
國際都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6 14:58:35 瀏覽:676
對經濟法的體會和理解3000字 發布:2025-05-06 14:53:35 瀏覽:206
行政法學第四版胡建淼電子版 發布:2025-05-06 14:44:42 瀏覽:208
南漳縣律師 發布:2025-05-06 14:32:17 瀏覽:980
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 發布:2025-05-06 14:30:06 瀏覽: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