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cpa法律責任分析案例

cpa法律責任分析案例

發布時間: 2022-03-28 14:16:28

1. CPA經濟法合夥企業案例

1.符合規定.出資人可以以實物出資,需要評估的可以與其他合夥 人商議或交由有回評估答資質的評估機構評估作假,以勞務出資的可以應與其他合夥人商議作價.
2.不違法.利潤的分配和債務的承擔按合夥協議履行,根據規定,協議不得約定把全部利潤分配給部分合夥人或讓部分合夥人承擔全部債務.
3.不能.根據規定,該行為無效.
4.有效合同.根據規定,企業內部的約定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5.應當承擔.根據規定,無限合夥人對退火以前產生的債務負無限責任.
6.不成立.根據規定,新加如的無限合夥人對以前的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責任.
7.通過合夥人的一直同意可以成為合夥人,如果不能同意,其繼承人只能拿回自己的繼承份額.

2. 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按照應該承擔責任的內容不同,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可分為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三種,三種責任可以同時追究,也可以單獨追究。

注冊會計師在承辦業務的過程中,未能履行合同條款,或者未能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或出於故意未按專業標准出具合格報告,致使審計報告使用者遭受損失,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注冊會計師或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從法律的角度上講,注冊會計師承擔法律責任是以其有違法行為為前提條件的。注冊會計師承擔法律責任須同時具備四個構成要件:

1、違法行為的主體為注冊會計師及注冊會計師事務所;

2、注冊會計師在主觀上有故意或過失的心態;

3、注冊會計師在客觀上違反《注冊會計師法》等法律法規,結果侵害了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造成了實質性的侵害;

4、損害事實與違法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審計報告作為注冊會計師行為的一種結果,評價其真實性、探究其偏頗的原因,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問題,絕不能簡單地以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這樣的標准來判別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因此,目前一些執法部門僅憑審計報告真偽對注冊會計師進行判決,是不公正的。只有同時具備以上四個條件時,注冊會計師承擔法律責任才成為現實。

(2)cpa法律責任分析案例擴展閱讀:

(一)注冊會計師過錯歸責原則

1、無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沒有過錯造成他人損害的,與造成損害原因有關的人也應承擔民事責任。

執行這一原則主要不是根據責任人的過錯,而是根據損害的客觀存在、行為人的活動以及行為人所管理的人或物的危險性質與所造成的損害後果的因果關系,而特別加重其責任。無過錯責任原則的特點是不管當事人是否存在過錯,只要其他侵權條件成立就必須承擔民事責任。

2、過錯責任原則。過錯責任原則是指行為人僅在有過錯的情況下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就不承擔民事責任。

在過錯責任原則下,無過錯即無責任,即使造成了事實上的侵權行為,只要當事人沒有過錯就不必承擔民事責任。過錯責任原則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一般的過錯責任原則,另一種是過錯推定原則。

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舉證責任的不同:在一般的過錯原則下,舉證責任在原告一方,奉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在過錯推定原則下,舉證責任倒置給被告,若被告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則被法律推定其有過錯。

(二)過錯推定原則適用於注冊會計師的民事責任的理由

1、有利於維護注冊會計師的生存空間。從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和現代侵權法的發展趨勢來看,無過錯責任僅在環境污染、高危作業、產品責任等少數幾個領域之中,而且背後通常有著強大的責任保險來做支撐,即透過保險制度將責任分散到大眾之中。

盡管注冊會計師責任保險和執業風險基金在我國已經出現,但其發展時間較短、制度又未完善,如果貿然對注冊會計師適用無過錯責任,勢必將會導致該行業成為「高危行業」,

大量的業界人才紛紛逃離,造成行業萎縮,而留下來的少量注冊會計師出於競爭減少和審計風險的考慮,自然會大幅提高審計費用,這樣將變相增加上市公司乃至整個社會的成本負擔,因此無過錯責任不可取。

2、對審計制度體現出真正的尊重。那種認為審計實際上提供了一種「保證」或者「保險」的觀點,實際上是對審計的本質缺乏了解。

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是遵照審計准則對財務報表進行審計,一般來說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保持了應有的職業謹慎,實施了必要的審計程序,能夠發現審計報表中存在的不實陳述,但只能是合理地保證報表在所有重大方面的合法性、公允性。

如果上市公司管理層故障隱瞞以及企業環境存在的不確定性,注冊會計師的審計仍然不足以提供絕對的保證,讓注冊會計師承擔無過錯責任有失公允。

3、尊重和維護了廣大投資者的利益。盡管注冊會計師對於委託人來講處於信息弱勢,但相對於證券市場上廣大的投資者,注冊會計師作為財務信息的直接審計者仍處於主導或者優勢地位。

如果採取一般過錯的歸責原則,則必須證明注冊會計師存在過錯,而採用過錯推定原則,讓注冊會計師來承擔已履行舉證責任是比較合理的,這也是國際上的通行做法。

3. 會計問題

兩萬零伍拾元三角七分

4. 分析銀廣夏時間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及成因

以前讀書研究過,現在記不太清楚了。
cpa的客戶出了事,cpa要證明自己的清白,需要舉證自版己所做的事情沒有權過錯。
核心:如果cpa嚴格按照職業准則的要求進行審計工作(提供底稿供查閱),而且保持了必要的職業謹慎,那麼就算客戶財務資料存在虛假,也不需要負法律責任,具體的免責條款你可以查閱審計資料(職業道德部分)。因為注冊會計師對企業審計時,如果客戶造假流程非常嚴密,是很難發現的。

5. 如何研究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與審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研究 》 可供參考文獻 1 。閻達五、閻金鎔《改革中的會計審計論文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 2。張建軍《審計概念體系研究》,1997年。 3。毛岩亮《民間審計責任研究》,1999年。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4。李若山、周勤業《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理論與實務》,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2年。
5.文光偉《注冊會計師都法律責任》,企業管理出版社,2002年
6.閻金鎔《審計理論研究》,中國審計出版社,1993年 7.閻至剛《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與法律責任讀本》,方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年。
8.李君《論審計的獨立性》,度信會計出版社。2000年。
9.謝榮、李樹華、王建春《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發展戰略),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年:
10.陳漢文《注冊會計師職業行為難則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1999年。 『
11.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編《中國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案例與研究》,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年。
12.王立彥、崔謹、徐惠玲《會計師職業道德與責任——理論、規范與案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13.劉力雲《審計風險與控制稠;中國審計出版社,1999年。
14.胡春元《審計風險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7年。
15.周志誠《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中國海峽兩岸案例比較研究》,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年。』
16.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審計》,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
17.阿爾文·A·阿倫斯等著,張龍平等譯《審計與保證服務》,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年:
18.王德升《關於審計「期望差距」的幾個問題》,注冊會計師通訊,1997;年第(6)』期。
19.胡繼榮《論審計期望差距的構成要素》,審計研究,2000年第(1)期。
20.黎仁華《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研究》,財經科學1:2001年第(2)期。
21.陳宋生《淺論受託經濟責任及其產生》,江西審計與財務,2001年第(9)期。
22.陳水利《重塑注會形象重建會計信用4—從銀廣夏事件談起》,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
23.溫天理《從注冊會計師的角度透視銀廣夏》中國審計信息與方法,2001年第(11)期。 、 24.劉振華《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研究隊財會月刊,2001年第(6)『期。

6. CPA經濟法現在案例分析題有四大題了,感覺要寫很多,時間來不及,有沒有答題技巧啊

回答問題首先要記住答題位置。
然後各個小題的標號一定要對。
可以直接判內斷容。
標准答案就是判斷+法律原文給的。
所以最好的情況就是准確判斷+法律原文。
用三段式的原因是怕你法律原文的關鍵點(采分點)沒到,所以補上的。
最重要的就是在看題的時候記住先看問題。
帶著問題直接在題目中找答案。

7. 有沒有注冊會計師嚴格遵循審計程序,但由於審計失敗被第三方起訴且被判罰的案例

有啊,最有名的國內是銀廣夏,國外是安然。

銀廣夏所有的原始單據全有,合同、報關單、通關憑證、發票、繳稅憑證,每一項都是「貨真價實」的假貨。注冊會計師遵循了審計准則,也獲取了充分的審計證據,還是好幾年沒查出來。但是作假就是作假,越作越大,收不了場,最終大爆發。德隆系的財務造假也是如出一轍。美國安然也是,底稿、資料都是全的,人家是造假專業戶,你CPA要什麼資料它比你自己還清楚,所以一般CPA根本查不出來啥,事後說啥都晚了。

國內的話,從08年起中注協在嚴查證券所的業務質量,每年證券所幾乎全要查一圈;今年的業務質量報告還沒出來,前年比較有名的是紫鑫葯業審計案,罰了幾個大所公開懲戒了10來個注冊會計師,不過事務所不怕罰,互相之間一交叉持股換個招牌(聯合所)繼續干,而且比原來規模更大。


補充:

  1. 所謂「注冊會計師有問題」都是監管部門事後諸葛亮,責任都推卸在個別注冊會計師身上,不能壞了行業的聲譽。但真實的情況是,它的底稿、審計證據都是齊的,如果不出事皆大歡喜,點背出事了就要背黑鍋,根子還是在你審計准則本身就是有漏洞的,被審計單位利用了你的漏洞,根據你准則對症下葯,根本就不完全是CPA的責任。

  2. 你要非較真兒說「嚴格遵守」,「嚴格」本身其實是有問題的,我們現在是風險導向審計,不可能每一筆業務、每一個環節都查一遍,因此准則也沒要求我們面面俱到,即便嚴格遵守也有抽樣風險和舞弊風險。所以,我們注冊會計師有免責條款和抗辯事由,就是「嚴格遵循了審計准則,但仍審計失敗」,法律規定這是可以用於抗辯免責或減責的事由。就實務而言,尚沒有一起嚴格遵循准則而被判罰的案例。原因在於,你是否「嚴格遵循」不是你自己說了算的,而是注協的意見,法院也是以注協的意見為重要依據,而注協不可能承認准則的漏洞砸了行業的信譽,它只會「事後諸葛亮」埋怨CPA不夠盡責而不會雪中送炭護著娘家人的。

8. 關於CPA的案例問題

【案例20答案】

(1)A、B企業的買賣合同成立。根據《合同法》的有關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善意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在本案中,由於最近3年B企業一直通過郭某與A企業簽定買賣合同,而且4.50元的單價屬於正常的市場價格,因此可以推定B企業為善意相對人,而且B企業有理由相信行為人郭某(有A企業的書面授權)有代理權,因此郭某的代理行為有效,郭某以A企業的名義與B企業的買賣合同成立。

(2)B企業拒絕付款的理由不成立。根據《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在買賣合同中,當事人約定檢驗期間的,買方應在檢驗期間內將標的物的數量或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情形通知賣方,買方怠於通知的,視為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符合約定。在本案中,雙方約定的檢驗期間為7月6日-15日。但B企業未在該檢驗期間內將部分貨物的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情況及時通知A企業,則視為貨物的數量和質量符合約定,因此B企業拒絕付款的理由不成立。

(3)A企業提起代位權訴訟,應符合以下條件(略,見教材)。

(4)人民法院的裁定符合規定。根據《合同法解釋》的有關規定,債權人向次債務人提起的代位權訴訟經人民法院審理後認定代位權成立的,由次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清償義務,債權人與債務人、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即予消滅。在本案中,債權人A向次債務人D提起的代位權訴訟應人民法院審理後認定代位權成立的,人民法院裁定「由D企業向A企業履行清償義務,同時A與B、B與D的債權債務關系消滅」符合法律規定。

(5)2萬元的訴訟費用由D企業承擔。根據《合同法解釋》的有關規定,在代位權訴訟中,債權人勝訴的,訴訟費由次債務人負擔。在本案中,人民法院裁定債權人A向次債務人D提起的代位權訴訟應人民法院審理後認定代位權成立的,A企業勝訴,因此訴訟費應由D企業承擔。(6)C企業的主張不成立。根據《合同法解釋》的有關規定,債權人行使代位權,其債權就代位權行使的結果有優先受償權利。在本案中,債權人A的代位權訴訟成立,因此其債權就其代位權行使的結果(200萬元)有優先受償權,因此C企業的主張不成立。

9. [CPA經濟法 合同法總則]關於要約與要約邀請的案例

1.不是取決於法官。要約,有自己的構成要件。
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回意思答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被告的函電中稱:「我公司急需標號為150型號的水泥100噸,貴廠有貨,請速來函電,我公司願派人前往購買。」這里只有標的物,其價款和數量都不確定,即內容不確定,所以不構成要約,只是要約邀請。是希望看到函電的對方,向自己發出要約。

2.如果這題中沒有說\"將派人前往購買\",也仍舊是要約邀請,不是要約。因為被告的函電中稱:「我公司急需標號為150型號的水泥100噸,貴廠有貨,請速來函電。」這里只有標的物,其價款和數量都不確定,所以不構成要約,只是要約邀請。

10. cpa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是指注冊會計師在承辦業務的過程中,未能履行合同條款回,或者未能答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或出於故意未按專業標准出具合格報告,致使審計報告使用者遭受損失,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注冊會計師或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按照應該承擔責任的內容不同,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可分為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三種,三種責任可以同時追究,也可以單獨追究。

熱點內容
行政法上的原則 發布:2025-05-06 15:21:27 瀏覽:561
交通法規逆向 發布:2025-05-06 15:16:17 瀏覽:944
法治政府五種意識 發布:2025-05-06 15:16:10 瀏覽:171
泌陽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06 15:13:43 瀏覽:961
供電職業道德 發布:2025-05-06 15:00:11 瀏覽:494
國際都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6 14:58:35 瀏覽:676
對經濟法的體會和理解3000字 發布:2025-05-06 14:53:35 瀏覽:206
行政法學第四版胡建淼電子版 發布:2025-05-06 14:44:42 瀏覽:208
南漳縣律師 發布:2025-05-06 14:32:17 瀏覽:980
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 發布:2025-05-06 14:30:06 瀏覽: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