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食品安全責任法律責任

食品安全責任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31 18:22:33

① 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刑事法律責任有哪些

根據《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刑事法律責任如下:

  1. 未經許可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或者未經許可生產食品添加劑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和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

  2. 食品生產經營者在有關主管部門責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後,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經營的

  3. 違反本法規定,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櫃台出租者、展銷會的舉辦者允許未取得許可的食品經營者進入市場銷售食品,或者未履行檢查、報告等義務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後果的,責令停業,由原發證部門吊銷許可證。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據倍諾食品安全定義,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公共衛生問題"。食品安全也是一門專門探討在食品加工、存儲、銷售等過程中確保食品衛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隱患,防範食物中毒的一個跨學科領域,所以食品安全很重要。

② 違反食品安全法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規定,違反食品安全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四十三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一百四十四條 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處罰。

③ 食品安全法中規定了什麼行政責任

1.重大食品安全復事故責任。制

作為食品監管體系中不可或缺的政府部門,其應當積極履行相關職責,對食品安全的保障起到積極作用,而一旦政府部門違反了法律規定,也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中未履行職責,本行政區域出現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降級、撤職或者開除的處分。

2.行政首長的責任。

食品安全法的另一創新,在於開創了各級行政首長的引咎辭職制度。該法規定,縣級以上衛生行政、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不履行本法規定的職責或者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或者降級的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撤職或者開除的處分;其主要負責人應當引咎辭職。

④ 食品安全責任是無過錯責任嗎

法律分析:是。廠家無過錯責任:只要生產了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均要承擔賠償責任。善意商家無過錯,可免行政處罰,但不可免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⑤ 食品安全法律責任包括

法律分析:未經許可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或者未經許可生產食品添加劑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和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八十四條 食品檢驗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認證認可的規定取得資質認定後,方可從事食品檢驗活動。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食品檢驗機構的資質認定條件和檢驗規范,由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具有同等效力。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整合食品檢驗資源,實現資源共享。

⑥ 食品安全法規定的食品安全責任主體有哪些

食品安全責任主體:(1)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包括食品生產企業,食品經營者,餐飲企業,食品添加劑生產者,食品添加劑經營者,以及保健食品生產和經營者等,依據《食品安全法》第四條食品生產經營者對其生產經營食品的安全負責。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准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保證食品安全,誠信自律,對社會和公眾負責,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2)從事食品貯存、運輸和裝卸的,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條非食品生產經營者從事食品貯存、運輸和裝卸的,應當符合前款第六項的規定,即貯存、運輸和裝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設備應當安全、無害,保持清潔,防止食品污染,並符合保證食品安全所需的溫度、濕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將食品與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貯存、運輸;

(3)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等,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六條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等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應當符合本法規定的與其生產經營規模、條件相適應的食品安全要求,保證所生產經營的食品衛生、無毒、無害,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其加強監督管理;

(4)食用農產品生產者,依據《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九條,食用農產品生產者應當按照食品安全標准和國家有關規定使用農葯、肥料、獸葯、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嚴格執行農業投入品使用安全間隔期或者休葯期的規定,不得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農業投入品。禁止將劇毒、高毒農葯用於蔬菜、瓜果、茶葉和中草葯材等國家規定的農作物。食用農產品的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應當建立農業投入品使用記錄制度;

(5)食品相關產品的生產者,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二條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生產者,應當按照食品安全標准對所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後方可出廠或者銷售;

(6)餐飲服務提供者,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五條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制定並實施原料控制要求,不得采購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倡導餐飲服務提供者公開加工過程,公示食品原料及其來源等信息;

(7)學校、托幼機構、養老機構、建築工地等集中用餐單位的食堂,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七條學校、托幼機構、養老機構、建築工地等集中用餐單位的食堂應當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准;從供餐單位訂餐的,應當從取得食品生產經營許可的企業訂購,並按照要求對訂購的食品進行查驗。供餐單位應當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准,當餐加工,確保食品安全。學校、托幼機構、養老機構、建築工地等集中用餐單位的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集中用餐單位的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降低食品安全風險,及時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8)餐具、飲具集中消毒服務單位,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五十八條餐具、飲具集中消毒服務單位應當具備相應的作業場所、清洗消毒設備或者設施,用水和使用的洗滌劑、消毒劑應當符合相關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和其他國家標准、衛生規范;

(9)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櫃台出租者和展銷會舉辦者,依據《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一條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櫃台出租者和展銷會舉辦者,應當依法審查入場食品經營者的許可證,明確其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定期對其經營環境和條件進行檢查,發現其有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應當及時制止並立即報告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

(10)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依據《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四條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應當配備檢驗設備和檢驗人員或者委託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檢驗機構,對進入該批發市場銷售的食用農產品進行抽樣檢驗;發現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應當要求銷售者立即停止銷售,並向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11)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依據《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二條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明確其食品安全管理責任;依法應當取得許可證的,還應當審查其許可證。

⑦ 食品安全法 責任

一般法律的最會部分都是規定責任的,自己查看吧

⑧ 食品安全責任應由誰來負擔

食品生產經營者對其生產經營食品的安全負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四條,食品生產經營者對其生產經營食品的安全負責。

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准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保證食品安全,誠信自律,對社會和公眾負責,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8)食品安全責任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食品安全標准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等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限量規定;

(二)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范圍、用量;

(三)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的營養成分要求;

(四)對與衛生、營養等食品安全要求有關的標簽、標志、說明書的要求;

(五)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的衛生要求;

(六)與食品安全有關的質量要求;

(七)與食品安全有關的食品檢驗方法與規程;

(八)其他需要制定為食品安全標準的內容。

⑨ 違反食品安全法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食品安全法》中涉及行為人構成犯罪承擔刑事責任的條款如下:

第三十九條 第二款: 違反本法規定,生產經營不符合衛生標准和食品,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或者在生產經營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一條 衛生行政部門違反本法規定,對不符合條件的生產經營者發放衛生許可證的,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收受賄賂,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二條 食品衛生監督管理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營私舞弊、造成重大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十三條 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食品衛生監督管理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9)食品安全責任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是為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2009年2月28日發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四條制定食品安全標准,應當以保障公眾身體健康為宗旨,做到科學合理、安全可靠。

第二十五條食品安全標準是強制執行的標准。除食品安全標准外,不得制定其他食品強制性標准。

第二十六條食品安全標准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等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限量規定;

(二)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范圍、用量;

(三)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的營養成分要求。

(四)對與衛生、營養等食品安全要求有關的標簽、標志、說明書的要求。

(五)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的衛生要求。

⑩ 食品安全責任分擔原則中政府屬於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1.立法責任。根據《食品安全法》總則可知,政府對食品安全監管具有保障性的立法責任,因此,法律的原則和規則能否有效實行,對政府來說至關重要。同時,政府可根據自身的行政職責制定相應的食品領域法律條例規章制度,來確保人民的食品安全,這一點也體現了政府把行政責任運用到整個食品監管體系之中。當出現法律空白時,行政機關的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可以直接將行政法治的基本原則作為規則加以適用,有力地維護消費者在食品安全上的權益,對執法部門來說,也可以做到有法可依,不必落入明知違法卻不知如何執法的兩難境地。2.執法責任。根據新《食品安全法》第八章的內容可知,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執法責任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在監管的法律領域中,政府仍然處於主導地位,可以對監管體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和職能不全面的食品生產企業進行執法的工作;二是在政府的執法責任不能完全涉及多方面的時候,可以發揮政府的執法權威,呼籲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食品安全的監管,引導更多人民群眾進行社會監督,使政府的執法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九條 法律可以設定各種行政處罰。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

第十條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第十一條 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地方性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第十二條 國務院部、委員會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前款規定的國務院部、委員會制定的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由國務院規定。 國務院可以授權具有行政處罰權的直屬機構依照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規定行政處罰。

熱點內容
新婚姻法關於汽車 發布:2025-05-05 08:12:09 瀏覽:692
全國合同糾紛法律咨詢 發布:2025-05-05 08:04:55 瀏覽:745
婚姻法改沒改 發布:2025-05-05 07:57:04 瀏覽:74
跳單民法 發布:2025-05-05 07:45:30 瀏覽:156
社會與法頻道傻妻 發布:2025-05-05 07:45:23 瀏覽:600
法官能為民主做什麼 發布:2025-05-05 07:35:42 瀏覽:630
行政訴訟法審理機關 發布:2025-05-05 07:20:52 瀏覽:61
個體工商戶勞動法主體 發布:2025-05-05 07:20:36 瀏覽:943
中國人命婚姻法 發布:2025-05-05 07:20:36 瀏覽:125
法官的愛稱 發布:2025-05-05 07:19:50 瀏覽: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