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債務和債權

合同法債務和債權

發布時間: 2025-07-24 06:48:34

合同法對債權轉讓、債務轉讓分別作了哪些規定

(1)債權轉讓。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①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的。這類不得轉讓的債權包括基於特定身份橘轎關系而發生的債權,如撫養費、贍養費的請求權,基於信賴關系而發生的債權,梁粗如委託人對於受託人的債權。②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的。③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的,如企業被宣告破產後,破產企業不得將其債權轉讓給第三人,以免損害其債權人的利益。圓渣肆
債權人轉讓權利,不需要經債務人同意,但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後,債權讓與行為就生效。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債權轉讓時,債權人的從權利隨之轉移,但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
(2)義務轉讓。義務的轉讓應當經債權人同意,否則,轉讓無效。這是因為合同的簽訂基於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的信任,債務人將義務轉移給第三人,使得第三人成為合同當事人,新的義務人必須取得合同債權人的信任,才能使合同關系得以繼續維系。
債務人轉移義務的,新債務人可以主張原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債務人轉移義務的,新債務人應當承擔與債務相關的從債務,但該從債務專屬於原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⑵ 合同法中的債權債務的規定有哪些

一、合同法對 債權轉讓 的規定 1、 債權人 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 (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 (三)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2、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 債務人 。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3、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4、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該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 5、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後,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 6、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並且債務人的債權先於轉讓的債權到期或者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 二、債權轉讓通知 《合同法》第79條規定「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部分轉讓給第三人」,所謂合同權利轉讓,也稱債權轉讓,是合同債權人通過協議將其全部或部分轉讓給第三人的行為。債權的轉讓,通常要涉及到二種法律關系:一是原合同法律關系,二是 轉讓合同 法律關系。其中的轉讓合同盡管是轉讓人(債權人)與受讓人之間的關系,往往又涉及到債務人的利益。為了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鼓勵交易,各國法律均允許債權人在合同的前提下轉讓債權。對於債權轉讓生效要件,債權人轉讓債權時,只需將債權轉讓的事實通知債務人,而不必徵得債務人同意,但未經通知,債權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務人仍然可以向原債權人履行義務。應當說債權轉讓通知是債權轉讓對債務人生效的要件。 三、債權轉讓通知的方式 債權轉讓通知的方式一般有以下二種:一是債權人通知債務人,債權人對其享有的債權已轉讓給第三人。有人認為,不一定由債權人通知,由受讓人通知債務人也可以。筆者認為,《合同法》第80條規定「債權人轉讓債權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明確規定了負有通知義務的是債權人,而且,由權利人之外的人去通知他人債權轉讓的事實,與最基本的法學原理也不符。但是,如果債權人因特殊原因無法履行債權轉讓通知義務,受讓人憑債權轉讓憑證通知債務人也未償不可。另一種通知方式是債權人、受讓人、債務人共同訂立 債權轉讓協議 書。債務人在債權轉讓協議書簽字蓋章,可以認為債權人已盡債權轉讓通知義務。 四、債權轉讓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管理、處置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的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6條第1款規定「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受讓國有銀行債權後,原債權銀行在全國或者省級有影響的報紙上發布債權轉讓公告或通知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債權人履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 80條第1款規定的通知義務」。最高人民法院是由於考慮到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受讓了商業銀行巨額債權,債務人眾多,在通知債務人上壓力很大,有些債務人拒絕在通知上簽字,試圖逃廢銀行債權。而且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受讓的銀行債權屬於不良資產,與一般債權轉讓相比有政策上特殊性,法律對債權轉讓通知的方式也未有明確的要求,因此認定公告有債權轉讓通知的效力。據此,有人認為,債權轉讓公告也是債權轉讓通知的一種方式。筆者對此不能苟同,發布債權轉讓公告的主體是企業,而用公告的形式送達法律文書以告知相關內容是法律賦予人民法院及有關行政機關的權力,企業不享有該項權力。由此推定相對人應當知曉公告內容無法律依據,相對人也無公告的法定義務。正如該司法解釋第12條所稱「本規定僅適用於審理涉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管理、處置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的有關案件」,而沒有普遍的適用性。 以上就是在我國合同法中的債權債務的有關規定,從上文中也可以看出,債權債務兩者是不可分割的關系,否則他們將會失去意義。那麼合同法也是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對每一位公民的權利都進行保護,賦予了雙方相應的權利,所以我們不應違反相關法律 法規 的規定,無視法律中規定的條例

⑶ 合同法中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指什麼

合同法中的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指的是特定情況下債務人獨享的債權。根據第七十三條第一款規定,這些債權包括基於扶養關系、贍養關系、繼承關系產生的給付請求權,以及勞動報酬、退休金、養老金、撫恤金、安置費、人壽保險和人身傷害賠償請求權等。

這類債權之所以被定義為專屬於債務人自身,是因為它們具有較強的個人屬性和特定的法律關系基礎。例如,基於扶養關系產生的給付請求權,通常是指父母對子女或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這些請求權在特定的親屬關系中形成,且往往受到法律的特別保護。同樣,基於繼承關系產生的給付請求權,即遺產繼承人對被繼承人的債務享有請求償付的權利,也是專屬於繼承人自身的。

勞動報酬、退休金、養老金、撫恤金、安置費等,則更多地與個人的工作經歷、社會地位和特定事件(如退休、工傷或死亡)相關聯。這些款項的支付,通常基於與僱主或政府之間形成的法律關系,且在特定條件下對個人具有重要意義。

至於人壽保險和人身傷害賠償請求權,它們分別涉及個人的經濟保障和對因他人過錯導致的個人傷害的法律救濟。這些權利同樣體現了個人在特定法律關系下的獨特權益。

總之,合同法中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涵蓋了個人在特定法律關系中享有的多種權利,這些權利因其個人屬性和特定法律基礎而具有獨特的法律地位,受到法律的特別保護和規定。

⑷ 什麼是合同法中的混同,以及其在債權債務關系中的作用和例外情況

深入理解混同經營的法律責任


在合同法的范疇內,混同現象揭示了一個關鍵的法律概念:當債權人與債務人合並為單一實體,原有的合同關系以及其他債的關系將面臨終結,這種現象被稱為合同法上的混同。它主要涉及以下幾種情況:



  1. 所有權與他物權的合二為一,使得單一主體同時擁有所有權和使用權,權利義務隨之整合。

  2. 債權與債務的同歸一人,合同法的核心焦點,即債務人變為債權人,或反之,合同權利義務關系自然終止。

  3. 主債務與保證債務的合並,當債務擔保關系與主債務相融合,債權債務的界限變得模糊。


狹義的混同僅限於債權債務的合並,這是法律上針對合同關系的一種特殊終止方式,區別於清償、抵消等其他途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六條,當債權債務歸一人所有時,合同自動失效,但涉及第三方利益時,這一規則有所例外。


混同並非僅憑當事人意願發生,而是由客觀事實導致,如企業合並、繼承等。企業合並導致的債權債務轉移,債權人繼承債務人的情況,甚至債務人繼承債權人的例子,都可能引發混同。但當混同涉及第三方權益,例如質權或特定金融票據的流通性時,法律會保護這些第三方的權益,確保債權不因混同而消失。


總的來說,混同經營的法律責任是法律對特殊情況下合同關系終止的明確規定,它影響著債權債務的效力,但在保護第三人利益的前提下,合同的效力可能不會完全消失。


參考資料:網路 - 混同

⑸ 什麼是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是如何規定的

在債權與債務關系中,有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那麼什麼是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關於提起代位權訴訟的條件的法律規定有哪些呢?

網友咨詢: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是怎麼意思,自己會欠自己錢嗎?

安徽國恆律師事務所陳丹丹律師解答:

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是指基於扶養關系、撫養關系、贍養關系、繼承關系產生的給付請求權和勞動報酬、退休金、養老金、撫恤金、安置費、人壽保險、人身傷害賠償請求權等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二條,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是指基於扶養關系、撫養關系、贍養關系、繼承關系產生的給付請求權和勞動報酬、退休金、養老金、撫恤金、安置費、人壽保險、人身傷害賠償請求權等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三條,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陳丹丹律師解析:

代位權的行使是有條件限制的,其中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該債權不得具有專屬權。專屬於債務人的債權不能作為行使代位權的對象。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第一款規定:「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代位權訴訟的提起條件不同於代位權的成立要件。二者的關系是起訴條件和勝訴條件的關系。代位權之訴為民事訴訟,故須具備民事訴訟法第108條所規定的起訴條件;同時,代位權之訴還須具備自身的特殊要件。《合同法解釋(一)》第11條規定:「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73條的規定提起代位權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合法;

(二)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

(三)債務人的債權已到期;

(四)債務人的債權不是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

代位權的成立要件:

1、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合法、確定,且必須已屆清償期。

2、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

3、債務人怠於行使權利的行為已經對債權人造成損害。

4、債務人的債權不是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債務人對於第三人的權利,為債權人代位權的標的。債權人的代位權屬於涉及第三人之權的權利,若債務人享有的權利與第三人無涉,自不得成為債權人代位權的行使對象。

陳丹丹律師,男,中共黨員,法學碩士,安徽國恆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辦理了大量的徵收拆遷、債權債務、交通事故、婚姻家庭、工傷勞動、合同糾紛、刑事辯護、刑事控告案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18326659757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第3章在線測試 發布:2025-07-25 09:16:33 瀏覽:318
踐法條例 發布:2025-07-25 09:16:27 瀏覽:628
廣東華曦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7-25 09:16:25 瀏覽:260
德國的法學 發布:2025-07-25 09:08:47 瀏覽:458
3多選題招標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5 09:03:01 瀏覽:527
勞動法工資時說要扣稅 發布:2025-07-25 09:02:14 瀏覽:345
勞動法基本工資制度論文 發布:2025-07-25 08:58:37 瀏覽:469
舉證責任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25 08:58:23 瀏覽:938
依法治國1000字論文 發布:2025-07-25 08:55:11 瀏覽:962
勞動法五險一金公司承擔多少錢 發布:2025-07-25 08:54:29 瀏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