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法使用危爆用品的法律責任
『壹』 與危險化學品相關的法律有哪些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預防和減少危險化學品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環境,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使用、經營和運輸的安全管理,適用本條例。廢棄危險化學品的處置,依照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危險化學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助燃等性質,對人體、設施、環境具有危害的劇毒化學品和其他化學品。
(1)為法使用危爆用品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負有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依法進行監督檢查,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一)進入危險化學品作業場所實施現場檢查,向有關單位和人員了解情況,查閱、復制有關文件、資料;
(二)發現危險化學品事故隱患,責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
(三)對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章規定或者國家標准、行業標准要求的設施、設備、裝置、器材、運輸工具,責令立即停止使用;
(四)經本部門主要負責人批准,查封違法生產、儲存、使用、經營危險化學品的場所,扣押違法生產、儲存、使用、經營、運輸的危險化學品以及用於違法生產、使用、運輸危險化學品的原材料、設備、運輸工具;
(五)發現影響危險化學品安全的違法行為,當場予以糾正或者責令限期改正。
『貳』 刑法關於安全生產法律責任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一條航空人員違反規章制度,致使發生重大飛行事故,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飛機墜毀或者人員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二條鐵路職工違反規章制度,致使發生鐵路運營安全事故,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三條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四條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強令他人違章冒險作業,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五條安全生產設施或者安全生產條件不符合國家規定,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舉辦大型群眾性活動違反安全管理規定,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六條違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管理規定,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中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七條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違反國家規定,降低工程質量標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一百三十八條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不採取措施或者不及時報告,致使發生重大傷亡事故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九條違反消防管理法規,經消防監督機構通知採取改正措施而拒絕執行,造成嚴重後果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安全事故發生後,負有報告職責的人員不報或者謊報事故情況,貽誤事故搶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叄』 私存爆炸物達千斤以上依據法律應如何判定及處罰 (註:爆炸物來源合法)
在當前的司法實踐中,對於公民非法持有爆炸物的行為,公安機關通常以涉嫌非法儲存爆炸物罪予以立案偵查。但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5月15日頒布的《關於審理非法製造、買賣、運輸槍支、彈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八條規定,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非法儲存」,是指明知是他人非法製造、買賣、運輸、郵寄的槍支、彈葯、爆炸物而為其存放的行為。可見,刑法中的「非法儲存」爆炸物是有特定含義的,不是任何私自存放爆炸物的行為都構成非法儲存爆炸物罪。而《解釋》第八條第二款規定,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的「非法持有」,是指不符合配備、配置槍支、彈葯條件的人員,違反槍支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擅自持有槍支、彈葯的行為。從這個意義看,公民非法持有爆炸物的行為特徵,更近似於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葯罪。
毫無疑問,爆炸物較槍支、彈葯有更大的殺傷力,一旦落在極端仇視社會的不法分子手中,後果不堪設想。目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時期,各種社會矛盾突顯,大量不穩定因素存在,惡性暴力犯罪有增無減,爆炸犯罪案件也時有發生,後果往往極其嚴重。如2001年石家莊的靳如超就是用非法購買的炸葯實施了爆炸犯罪行為,致使100多名無辜群眾被奪去生命。另外,與槍支、彈葯相比,爆炸物的生產、使用和管理更難控制。一是爆炸物的製造相對容易;二是由於礦山、隧道等生產、建設需要使用大量爆炸物,爆炸物的控制難度較大。因此,必須加強對爆炸物的控制和監管,從各個環節控制爆炸物的使用和流向。
遺憾的是,目前刑法僅將非法製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盜竊、搶奪槍支、彈葯、爆炸物,以及非法攜帶槍支、彈葯、爆炸性等物品進入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節嚴重的行為規定為犯罪,而沒有將非法持有爆炸物的行為規定為犯罪,造成對一些涉及以爆炸物危害社會的行為無法處理,不能不說是立法上的疏漏。鑒於此,筆者建議及時修改刑法有關條款,將非法持有爆炸物的行為規定為犯罪,嚴禁個人或單位非法持有爆炸物,防止爆炸物流向社會,落入不法分子手中,製造駭人的犯罪事件。
(作者單位:河北省石家莊市長安區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