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婦女相關法律知識問答答案

婦女相關法律知識問答答案

發布時間: 2025-07-25 02:40:43

⑴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問答

婦女權益保障法學習問答

1、《婦女權益保障法》的立法目的是什麼?(第1條)
《婦女權益保障法》的立法目的有三個:
(1)保障婦女的合法權益。
(2)促進男女平等。
(3)充分發揮婦女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

2、什麼是男女平等原則?為什麼實行男女平等是國家的基本國策?(第2條第1款、第2款)
男女權利平等的基本含義是:男女兩性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及婚姻家庭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不允許以性別為基礎而有所歧視,尤其是不允許以性別為基礎對婦女進行歧視。
男女平等是我國《憲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國家的政策進入法律,可以運用法律的強制性來保證政策的貫徹實施。因此,《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實行男女平等是國家的基本國策。國家採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婦女權益的各項制度,消滅對婦女一切形式的歧視。」這是本次修改婦女權益保障法的重大突破和亮點,體現了憲法原則和堅持以人為本、貫徹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反映了廣大婦女的共同願望,履行了我國政府對國際社會的庄嚴承諾,對於做好婦女權益保障工作,具有重大意義。
消除對婦女的一切歧視與實行男女平等是國際人權法與婦女人權法對國家的義務性要求。《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第3條要求締約國「應承擔在所有領域,特別是在政治、社會、經濟、文化領域,採取一切適當措施,包括制定法律,保證婦女得到充分發展和進步,其目的是為確保她們在與男子平等的基礎上,行使和享有人權和基本自由。」將實行男女平等作為國家的基本國策,其實也是政府在履行國際條約義務。

3、什麼是對婦女的權益實行特殊保護的原則?(第2條第3款)
《婦女權益保障法》第2條第3款規定:「國家保護婦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權益。」對婦女權益實特殊保護原則有兩層內容:(1)國家依法保護婦女基於其性別特徵的特殊權益。如婦女在經期、孕期、產期、哺乳期中的權益,國家應當給予充分保護。(2)對婦女的權益實行特殊保護。為了消除男女之間事實上的不平等,國家有必要在法律上採取具有針對性的特殊保護措施,逐步完善對婦女的權益保障制度,以保障婦女權益得到全面實現。這也是國家的義務。

4、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在婦女權益保障方面負有什麼職責?(第6條)
從總體上來說,保障婦女權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但全社會不能也不可能成為《婦女權益保障法》的執法主體。按照人權法,政府是義務主體,保障婦女權益主要是政府的責任。因此,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重視和加強婦女權益的保障工作,這是其職責所在。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婦女兒童工作的機構是保障婦女權益的專門機構,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督促有關部門做好婦女權益的保障工作。按照目前的體制和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婦女兒童工作的機構是指各級政府的「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各級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同級婦聯,有規范化的工作管理機制。
為了強化婦女權益保障工作,《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婦女權益的保障工作。這里的有關部門,主要是指公安、民政、司法行政、教育、勞動保障、衛生、文化、新聞出版等部門,他們應當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依法履行保障婦女權益的法定職責。

5、婦聯、工會在維護婦女權益方面承擔什麼職責?
婦女聯合會是代表婦女利益的群眾性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全國婦女群眾的紐帶和橋梁。保護婦女合法權益不受侵害,是各級婦聯的根本宗旨。
中國工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職工自願結合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是會員和職工利益的代表。《工會法》第22條規定,企業、事業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規定,侵犯女職工特殊權益的,工會應當代表女職工與企業、事業單位交涉,要求企業、事業單位採取措施予以改正;企業、事業單位應當予以研究處理,並向工會作出答復;企業、事業單位拒不改正的,工會可以請求當地人民政府依法作出處理。因此,工會有責任在自己的工作范圍內,做好維護婦女權益的工作。

6、什麼是政治權利?
政治權利是指由憲法和法律賦予公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管理國家事務、在政治上表達個人見解和意願的民主權利。我國《憲法》賦予公民的政治權利包括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以及批評、建議權,申訴、控告、檢舉權。

7、婦女行使政治權利的途徑和形式有哪些?(第10條)
婦女行使政治權利的途徑和形式主要包括:(1)選舉、監督、罷免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通過國家權力機關管理國家事務;(2)以幹部身份直接管理國家事務;(3)通過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途徑和形式,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4)對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提出批評、建議;(5)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6)參加婦女組織、工會、共青團等,參與民主管理活動。

8、什麼是文化教育權利?為什麼國家保障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文化教育權利?(第15條)
文化教育權利是重要的人權。所謂文化教育權利,是指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和從事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文化活動的自由。由於婦女是否享有文化教育權利以及享有的程度如何直接關繫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關繫到民族的文明程度,關繫到婦女自身的解放,因此,國家保障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文化教育權利是非常重要的。

9、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企業事業單位在保障婦女文化權利方面承擔什麼職責?(第21條)
具體地說,保障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文化權利應包括但不限於下面幾種:(1)參加文化生活的權利;(2)享有科學進步及其應用所產生利益的權利;(3)對其本人的任何科學、文學或藝術作品所產生的精神上和物質上的利益,享受被保護之利的權利;(4)自由從事科學研究和創造性活動的權利。

10、為什麼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准?(第23條第1款)
《婦女權益保障法》第23條第1款規定:「各單位在錄用職工時,除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准。」《勞動法》第13條明確規定了禁止就業機會性別歧視:「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就業權利。在錄用職工時,除國家規定的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准。」
在我國,婦女由於性別原因在勞動力市場受到歧視的現象十分突出。現實中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歧視,諸如年齡、身份、戶籍、外貌、病殘、經驗,甚至姓氏、血型等歧視。女性面臨多種歧視,一些用人單位招工中用男不用女、用小(年齡)不用大,招工時用青春期,簽訂勞動合同時避開孕期、產期、哺乳期等。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發展目標,而和諧社會的顯著特徵就是具有利益沖突的各方相融,尤其是勞資關系協調,只要存在歧視,社會就不公正。不公正的社會不會和諧。任何人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的行為,均屬於對女性的性別歧視。他不僅違反了《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也違反了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

11、在晉職、晉級、評定專業技術職務等方面,為什麼應當堅持男女平等原則?(第25條)
《婦女權益保障法》第25條規定:「在晉職、晉級、評定專業技術職務等方面,應當堅持男女平等的原則,不得歧視婦女。」男女兩性在工作職位和晉升機會上存在的差異直接影響到他們之間收入的差異、所獲得的社會保障和職工福利的差異,實質上反映了婦女的社會地位與男性所存在的差異。應當認識到,婦女是一種重要的社會力量,對人類科技發展和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晉職、晉級、評定專業技術職務等方面,堅持男女平等的原則,有助於發揮婦女的聰明才智,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12、國家在婦女社會保障權方面承擔什麼職責?(第28條第1款)
婦女權益保障法》第28條第1款規定:「國家發展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醫療衛生事業,保障婦女享有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衛生保健等權益。」
社會保障項目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等,其核心是社會保險。
社會保險,是指國家對因年老、疾病、傷殘、生育和失業等原因,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的公民給予物質幫助和補償的一種制度。我國現行的基本社會保險有五種: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社會救助,是指國家和社會對由於各種原因而陷入生存困境的公民,給予財務接濟和生活扶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標準的制度。
社會福利,是指國家和社會為維持和提高公民的一定生活質量而提供一定物質幫助,以滿足公民的共同和特殊生活需要的社會保障制度。其中婦女福利的對象是全社會的婦女,目標是保障婦女實現其基於生理特性和生育負擔的特殊權益,其主要內容有:建立婦女保健機構,為婦女提供保健服務;為育齡婦女提供孕產福利津貼和孕產醫療服務;為婦女就業提供職業培訓、職業介紹等服務。

13、什麼是財產權利?為什麼國家保障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財產權利?(第30條)
財產權利是具有物質財富的內容直接與經濟利益相聯系的民事權利,包括所有權、債權、繼承權、專利權、商標權和著作權等。《婦女權益保障法》第30條規定:「國家保障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財產權利。」這是實現我國憲法男女平等權的重要保障,有助於實現財產權利男女平等,切實維護婦女在財產方面的合法權益。

14、什麼是人身權利?為什麼國家保障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人身權利?(第36條)
人身權,是指人所享有的與其人身不可分離亦不可轉讓的、沒有直接財產內容的權利。人身權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兩大類。人身權主要包括人身自由權、生命健康權、人格尊嚴權、隱私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監護權、代理權、住宅不受侵犯權、通信自由和通訊秘密權、知識產權、環境權、親權、親屬權、配偶權等。人身權具有非財產性、不可轉讓性、法定性等特徵。《婦女權益保障法》第36條規定:「國家保障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人身權利。」其內容主要是:(1)法律確定婦女人格獨立,具有與男子平等的主體資格;(2)法律確認婦女享有與男子相同的人身權利;(3)法律對婦女的人身權利與男子的人身權利給予平等的保護。國家保障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人身權利,是對傳統的男尊女卑思想和制度的徹底否定,是男女平等在人身權利方面的體現。

15、什麼是人格權?為什麼要保護婦女的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肖像權等人格權?(第42條第1款)
《婦女權益保障法》第42條第1款規定:「婦女的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肖像權等人格權受法律保護。」人格權是人身權的一種,是指人所固有的為維護自身獨立人格所必備的、以人格為客體的權利。
婦女的名譽權是指婦女保持並維護自己名譽的權利。婦女的榮譽權是指婦女獲得、保持、利用榮譽並享有其所生利益的權利。婦女的隱私權是指婦女享有的對其個人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有領域進行支配的一種人格權。婦女的肖像權是指婦女對通過造型藝術或其他形式在客觀上再現自己形象所享有的專有權。

16、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保障婦女權益工作中違法或失職的,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第57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的規定,行政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六種。
根據《婦女權益保障法》第57條的規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保障婦女權益工作中違法或失職的,分別情況承擔下列責任:
違反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對侵害婦女權益的申訴、控告、檢舉,推諉、拖延、壓制不予查處,或者對提出申訴、控告、檢舉的人進行打擊報復的,由其所在單位、主管部門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並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婚姻、家庭共有財產關系有哪些情形?
根據《婚姻法》第17條的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為夫妻共同所有:工資、獎金;生產經營的收益;知識產權的收益;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妻一方的財產除外;其他應當歸共同所的財產(指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後用共同財產購買的房屋,房屋權屬證書登記在一方名下的,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婦女權益保障法》第31條規定:「在婚姻、家庭共有財產關系中,不得侵害婦女依法享有的權益。」

※單位在婦女工作和勞動時承擔什麼職責?
《婦女權益保障法》第26條第2款規定:「任何單位均應根據婦女的特點,依法保護婦女在工作和勞動時的安全和健康,不得安排不適合婦女從事的工作的勞動。」

http://www.jmyy.cn/popbase.aspclass_id=25&id=1314

⑵ 2020年禁毒知識競賽試題及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每題3分,共45分):

1、《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自 開始實行。

2、國際禁毒日是指每年的 。

3、毒品的種類有 、、、、、(需正確回答6種以上)。

4、第一次 戰爭發生在 年。

5、因成癮最快、毒害最烈,被稱為毒品之王。

6、一般持續吸食 的人只能活 年。

7、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嬰兒的婦女吸毒成癮的,不適用強制隔離戒毒,這說法(是否) 正確。

8、我國近代史中的「 戰爭」是 國發起的。

9、靜脈注射毒品過量,最快在 時間內突然死亡。

10、學校是戒毒工作的第 道防線.。

11、最近發現的毒品「可樂」主要成分是 。

12、抱著「毒品是什麼樣子、試一試有什麼作用」的想法去嘗試毒品,反映了吸毒人員的 心理。

13、販毒 克以上的,依情節可判處無期徒刑直至死刑。

14、我國勞教戒毒人員的數量近年來呈 趨勢。

15、「無毒社區」是指:。

二、選擇題(單項選擇,每題3分,共30分):

1、1.戒毒人員應當在哪個地方接受社區戒毒( )

A、居住區 B、戶籍所在地 C、抓獲地點 D、案發地

2、由哪個機構設立國家禁毒委員會,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全國的禁毒工作( )

A、全國人大常委會 B、國務院 C、公安部 D、全國政協

3、強迫他人吸毒、注射毒品的,處幾年以下有期徒刑 ( )

A、1年以下 B、2年以下 C、3年以下 D、4年以下

4、強制戒毒期限為多長時間 ( )

A、1-2個月 B、2-3個月 C、3-6個月 D、6-10個月

5、《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自( )起施行

A.2007年12月29日 B.2008年1月1日 C.2008年6月1日 D.2008年6月26日

6、「金三角」是指位於東南亞的( )邊境地區的三角地帶

A.泰國、寮國、柬埔寨 B.越南、寮國、柬埔寨

C.泰國、越南、緬甸 D.泰國、寮國、緬甸

7、1987年6月,聯合國在維也納召開了麻醉品濫用的非法販運問題國際會議,確定將每年的( )日定為國際禁毒日

A.12月7日 B.6月17日 C.12月19日 D.6月26日

8、對涉嫌吸食、注射毒品的人員和戒毒人員的尿檢由( )負責。

A.公安機關 B.醫療機構 C.衛生部門 D.防疫部門

9、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書送達後應在( )內將決定書內容通知戒毒人員家屬、所在單位和戶口所在地派出所。

A.3天 B.7日內 C.24小時 D.48小時

10、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對( )的戒毒人員,應當依法採取必要的隔離、治療措施。

A.患有嚴重殘疾 B.患有傳染病 C.可能發生自殘 D.可能發生自傷

三、問答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40分)

吸毒的危害

一.吸毒對社會的危害

首先是對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現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毀滅的同時,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經濟破產、親屬離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難境地。 其次是對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破壞:吸毒首先導致身體疾病,影響生產,其次是造成社會財富的巨大損失和浪費,同時毒品活動還造成環境惡化,縮小了人類的生存空間。

再次,毒品活動擾亂社會治安:毒品活動加劇誘發了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擾亂了社會治安,給社會安定帶來巨大威脅。無論用什麼方式吸毒,對人體的肌體都會造成極大的損害。

二.吸毒對身心的危害

第一是身體依賴性

由於反復用葯所造成的一種強烈的依賴性。

身體依賴性:毒品作用於人體,使人體體能產生適應性改變,形成在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狀態。一旦停掉葯物,生理功能就會發生紊亂,出現一系列嚴重反應,稱為戒斷反應,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葯者為了避免戒斷反應,就必須定時用葯,並且不斷加大劑量,使吸毒者終日離不開毒品。

第二是精神依賴性

毒品進入人體後作用於人的神經系統,使吸毒者出現一種渴求用葯的強烈慾望,驅使吸毒者不顧一切地尋求和使用毒品。一旦出現精神依賴後,即使經過脫毒治療,在急性期戒斷反應基本控制後,要完全康復原有生理機能往往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

更嚴重的是,對毒品的依賴性難以消除。這是許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三復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醫、葯學界尚待解決的課題。

第三.毒品危害人體的機理

我國目前流行最廣、危害最嚴重的毒品是 , 屬於 燈葯物。在正常人的腦內和體內一些器官,存在著內源性 肽和 受體。在正常情況下,內源性 肽作用於 受體,調節著人的情緒和行為。人在吸食 後,抑制了內源性 肽的生成,逐漸形成在 作用下的平衡狀態,一旦停用就會出現不安、焦慮、忽冷忽熱、起雞皮疙瘩、流淚、流涕、出汗、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這種戒斷反應的痛苦,反過來又促使吸毒者為避免這種痛苦而千方百計地維持吸毒狀態。 和 在葯理作用上屬中樞興奮葯,毀壞人的神經中樞。

第四.毒品對身體和神經方面的損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對心臟、血液的損害;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對呼吸系統的損害;對肺部的損害;對生殖能力的損害。

問題:結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如何自覺防毒、拒毒,做一個健康守法好公民(25分)。

;

⑶ 我國婚姻法有哪幾項基本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規定,我國婚姻法的基本原則有5項:

(一)內實行婚姻自由,容禁止包辦買賣婚姻。

(二)實行一夫一妻制,禁止重婚及其他破壞一夫一妻制的行為。

(三)實行男女平等,反對男尊女卑。

(四)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

(五)計劃生育,反對封建主義的生育觀。

婚姻法的基本原則是婚姻法的立法指導思想,也是婚姻法的基本精神、婚姻法操作、運行的基本原則。它貫穿婚姻家庭法的始終,集中體現了以婚姻家庭為主要內容的婚姻家庭制度的本質和特徵。婚姻從表現上看,是男女兩性的生理結合;從本質上看,是男女的一種特點的社會結合。所以,婚姻法的立法是希望通過法律的手段來規范男女雙方在婚姻中的行為,使家庭更幸福,社會更和諧。

⑷ 【法律知識問答題】 法律知識試題及答案

1、 我國現行憲法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於哪一年通過的?(1954年)

2、 現階段,我國的統一戰線是什麼?(愛國統一戰線)

3、 我國的根本制度是什麼?(社會主義制度)

4、 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什麼?」(人民)

5、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什麼原則?(單一制原則)

6、 城市居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誰選舉?(選民選舉)

7、 我國公民的平等權利是指公民在哪上面的平等?(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8、 居民委員會屬於什麼組織?(基層群眾自治性組織)

9、 我國憲法規定的政黨制度是什麼?(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怎樣對待公民的住宅?(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

11、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什麼時候開始無效?(自始無效)

12、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什麼樣的處理權?(平等)

13、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原告還是被告的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

14、當事人提出迴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什麼時候提出?(開始審理時)

15、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幾個人作為訴訟代理人?(一至兩人)

16、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幾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絕不到庭的,可以拘傳。(15日)

17、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可以作證人

么?(不可以)

18、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是哪一年頒布實施的?(1992年)

19、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任何組織或個人不能招用未滿多少周歲的未成年人,國

家另有規定的除外。(16周歲)

20、 婦女享有與男子怎樣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平等)

⑸ 法律知識問題問答

農民田某於1991年去外國打工時在途中遇海難失蹤,並杳無音訊,1996年其妻子回胡某向當地人答民法院申請宣告田某死亡,人民法院經審理判決宣告田某死亡。由於年幼得女兒一直身體不好,家中又沒有足夠得經濟能力給女兒治療,1997年妻子胡某將女兒送給膝下無子得臨村趙某,並辦理了合法得手續。1998年,失蹤多年得田某突然返回,法院隨即撤銷了對田某得死亡宣告。田某要求於胡某回復夫妻關系,並提出女兒得收養未得她得同意,違反外國得《收養法》,是無效得,要求撤銷收養合同。趙某與胡某都不同意,田某上述至法院。。。
請問:女兒的送養是否有效???

熱點內容
定金條不規范還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7-26 08:31:01 瀏覽:148
道德自願 發布:2025-07-26 08:18:17 瀏覽:23
個人所得稅政策法規 發布:2025-07-26 08:16:02 瀏覽:983
社會保障法的主體變遷 發布:2025-07-26 08:13:53 瀏覽:874
律師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26 08:10:10 瀏覽:650
行政法可以夜間扣押嗎 發布:2025-07-26 08:10:07 瀏覽:115
刑法基本原則的適用 發布:2025-07-26 08:09:24 瀏覽:720
小廣告處罰條例 發布:2025-07-26 08:08:44 瀏覽:894
無錫法律顧問招聘 發布:2025-07-26 07:56:54 瀏覽:932
協議書放棄繼承股權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7-26 07:52:06 瀏覽: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