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配偶者贈與第三者財產的法律效力探析
⑴ 夫妻一方擅自贈送給第三者財產配偶有權要求返還嗎
法律分析:根據法律規定,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不得違背忠誠義務,與婚姻第三者同居,甚至贈與對方財產。
如果是拿夫妻共同財產贈與對方,那麼一方隱瞞另一方贈與他人財產,可能會侵犯夫妻另一方的財產權益,所以另一方就可以主張贈與合同無效或提起返還原物之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條夫妻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企圖侵佔另一方財產的,在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該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離婚後,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⑵ 婚姻存續期間一方贈與第三者財產是否有效
婚外情期間給予情人的財物如果屬於夫妻共同財產的,應屬無效民事行為,財物應予返還。因為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對於夫妻共同財產進行處置應當取得配偶的同意,否則配偶有權要回。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勞務報酬;(二)生產、經營、投資的收益;(三)知識產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⑶ 婚外情贈與「小三」的財產能否要求返還
對此問題德國民法典有明確規定:「配偶一方不得處分其在共同財產中的應有部分和在屬於共同財產的各個標的中的應有部分」;瑞士民法典也規定:「任何配偶一方不得處分其在共同財產中的應有部分」:美國統一婚姻財產法規定:當一方配偶對婚姻財產行使管理、處分權時,其在1年內以婚姻財產贈與第三人的禮物累計金額不得超出500美元,或者根據該配偶的經濟能力,其贈與的數額是合理的、恰當的,除非配偶雙方共同贈與第三人,超過該數額之其他贈與必須經由配偶雙方共同贈與。否則,另一方配偶有權啟動返還原物之訴或恢復財產原狀,要求損害賠償之訴。該方配偶可起訴行使贈與的配偶一方、受贈方或者雙方當事人。
⑷ 夫妻一方將夫妻共同財產擅自贈予第三者有效嗎
法律分析:即如贈與方具有贈與的意思表示,另一方表示接收贈與並且贈與物已實際交付的,則贈與行為有效,贈與人不得要求返還。然而,私自贈與的財產畢竟是雙方共有的財產,一方的私自贈與行為已侵害到另一方的財產權利,由此帶來的損失,應由私自贈與財產的一方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勞務報酬;(二)生產、經營、投資的收益;(三)知識產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⑸ 出軌方贈與「小三」的財產,另一方能否要求返還
在這個時代中,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被約束在法律底下的。法律約束著每個公民的生活行動,同時也為整個社會的發展和安全帶來了保障。而同樣的一個家庭的所作所為,也受到法律的保護,比如丈夫家暴,妻子就可以尋求法律的保幫助。而對於一些家庭成員的出軌,並且將夫妻的共同財產贈與第三者,這樣的做法也是會受到社社會和法律的譴責。在家庭中作為出軌的一方,如果將夫妻的共同財產贈予了第三者,這樣的做法其實是非常不合理的,而另一方其實是可以通過一些法律的途徑將贈與第三者的財產追回來。
只有當夫妻關系破裂的時候,才能夠將這筆財產進行分割。在這之前無論是夫妻中的哪一方,都是無權將這筆財產贈送給其他人的。而在一些家庭中存在著夫妻中的某一方有著出軌的行為,並且出軌的一方還會將夫妻的共同財產贈送給第三者,這樣的做法是會受到法律的譴責的,作為受害者也就是婚姻中的另一方,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
⑹ 原告起訴配偶和第三者返還財產到哪個法院起訴
起訴小三返還夫妻共同財產,一般都會得到法律支持。
夫妻倆對於婚後共有財產,有共同和平等的處置權,但是在處置財產不是用於家庭正常開銷時候,需要夫妻倆一起協商解決,沒有經過協商,一方私自處置共有財產給第三者,作為夫妻的另一方有權利要求第三者返還夫妻倆共有財產。
《婚姻法》司法解釋一:
第十七條 婚姻法第十七條關於「夫或妻對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的規定,應當理解為:
(一)夫或妻在處理夫妻共同財產上的權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處理夫妻共同財產的,任何一方均有權決定。
(二)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決定,夫妻雙方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他人有理由相信其為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為由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十八條 婚姻法第十九條所稱「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夫妻一方對此負有舉證責任。江蘇高院在指南中稱,有配偶者贈與或者約定贈與第三者財物,贈與後反悔主張返還或者第三者主張履行贈與的,不予支持。但配偶一方以贈與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侵犯其夫妻共同財產權為由主張返還的,可以支持。
【拓展資料】值得注意的是,配偶一方主張贈與行為無效並主張返還贈與財物的,應當認定贈與行為全部無效而非部分無效,贈與財物應當全部返還。贈與行為被認定無效後返還的贈與財物應為贈與當時的標的物,如果贈與的是房屋、車輛等實物,應當返還實物。如果實物因滅失、轉讓等原因導致無法返還的,可以參照實物滅失、轉讓時的市場價格或者轉讓對價折價補償。
「比如,丈夫用夫妻共同所有的收入給第三者買了房子,妻子可以要求返還,而且法院在判決返還時,並不是按比例要求返還,而是全額返還,這是一個亮點。」一名專家告訴現代快報 ,之前在司法實踐中,各地判決返還的尺度不一,有的法院是按一定比例返還的。現在江蘇高院做了明確的規定,即應全額返還,這保障了婚姻中受到傷害一方的權益,也有利於婚姻和家庭的穩定。
⑺ 求問私自贈與情人財物是否有效
按規定,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違背忠誠義務,與婚姻第三者同居,甚至贈與對方財產。如果是拿夫妻共同財產贈與對方,那麼一方隱瞞另一方贈與他人財產,可能會侵犯夫妻另一方的財產權益,所以另一方就會主張贈與合同無效或提起返還原物之訴。首先,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贈與第三者財產,需要先確定是否屬於夫妻共同財產。按規定,以下情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1、工資、獎金;2、生產、經營的收益;3、知識產權的收益;4、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5、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比如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以及養老保險金等。所以,一方發現另一方拿了以上財產贈與他人,那麼屬於處分夫妻共同財產,需要經過雙方的同意。其次,一方擅自處分夫妻共同財產,另一方可以主張贈與合同無效。一方擅自贈與他人財產,過後未得到另一方的追認,那麼屬於侵犯另一方的財產權,贈與合同將屬於無效。最後,夫妻一方存在第三者,違背夫妻忠誠義務,如果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重婚行為,離婚時無過錯方可以要求離婚損害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