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碩士畢業生有多少人
A. 法律碩士就業情況,已經畢業的同學來回答,在讀的就免了
進入21世紀以後,由於教育規模和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國內的整個就業形勢不容樂觀,法碩也難逃與此。這並不是法碩的一家之過,因為法碩本身並不能給人一份好的工作。法律是顯學,它具有雙重學科背景,所以法律碩士的就業前景又存在著它特有的優勢,這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那麼我們就藉助相關資料來透析一下法律碩士具體有哪些就業前景!
法律碩士就業前景透析:
首先薪水不象某些人想的那樣低,擔心薪水低是根本沒有必要的。00屆法碩是聯考以來畢業的第一屆,畢業以後找的工作多種多樣。有做公務員的,有到公司做法務的,有去法院的,有當老師的,還有去律所的。
1.先說做公務員的。做公務員的薪水南北有比較大的差異。比如北京的遠遠比不上深圳廣東的。我有一個去深圳地的女同學剛進去的時候是7000/月。廣東那邊因為公務員工資各個機關都已經統一標准,相差不大。北京的公務員卻有差別。部委的公務員沒有下面北京市的公務員掙得多。我在北京地稅的哥們過年發了有8000多獎金。如果平均到12月的話,他每個月我估計在4000-5000之間。想像一下機關里清閑的生活,再想像一下公司里每天加班到八九點鍾。兩者掙的卻相差不了多少。何況如果運氣好的話還有房子可以分。雖然從98年開始不再實行過去的分房政策,但是有些還有分到的。北京商品房一般以4000/平米起價,如果分得50平方米的一居室那麼就是變相給了20萬。部委的公務員薪水我很了解,因為天天都在這里上班。說實話,過年的獎金就沒有北京市的那麼多,而且房子也沒有。但是卻有北京市公務員所沒有的,比如接觸的人不一樣,見的世面也不一樣,積累的社會關系不一樣。
2.再說到公司做法務。這種機會不是很多。因為只有大型的公司才有自己的法務部。能夠進去是很難得的一件事,可以學東西。外資銀行一般很少招沒有工作經驗的畢業生,內資銀行每年招一定的法律專業畢業生。外資銀行待遇向來是不錯的,比如匯豐銀行是以8000/月起。不過不要看著眼饞,00年匯豐只從中國大陸招了一個應屆畢業生。內資銀行的待遇也可以,一般薪水從3000/月起。比如北京市工商銀行都很不錯的。不過說實話,進銀行的發展前景不是很好,如果你本科是學金融的就當斑竹沒說。保險公司待遇一般,沒有銀行的好。但是一樣可以解決戶口問題。不過保險公司對法務的需求不是很大。00年外企招應屆生不是很多,但還是有同學去了外企,比如安利(廣東)。薪水我估計會在5000-6000之間。00年的時候有個台資的企業想讓我去,他們有一個自己的知識產權法務部,很吸引人但最終還是未能去成,一來因為台資比較小氣,給的錢比在北京做公務員的還要少,二來考慮是南方,我的朋友都在北京,所以最終沒有去成。在北京的同學在外企沒有找到工作,因為他們都要工作了3-5年以上的。
3.再說去法院的。我只說北京法院的情況。朝陽法院和海淀法院是待遇最好的兩個法院,薪水要遠遠高出5000/月。不過想進去很難很難,除非你有很硬的關系,可以把其他人擠的七零八落的。檢察院的待遇沒有法院那樣好,跟一般的北京市機關一樣。此外檢察院一般接觸的都是刑事案件,對以後的職業發展不是很有利。要知道在中國當刑事辯護律師是很需要勇氣的一件事情,以後的DDMM謹慎選擇吧。
4.當老師的沒有上面幾個掙的多,而且法碩畢業只能從事一般行政工作,想教書的話學歷有點低。不過我去國家行政學院的同學活的還是很滋潤的。一個女孩子住很大的一間宿舍,每個月不少於3000的穩定工資。
5.去律所工作剛開始可能是最低的。北京律所比上海和廣東還可能好點。一般的行情是:過了司法考試,無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做律助的話,2000/月就到頭了。當時很有名的一家律師事務所——岳成律師事務所,竟然想出800/月招碩士生,也不解決戶口。這樣情況出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合夥人對打工的剝削。所以應屆畢業生去律所干要好好掂量一下。不過一些所給的薪水也不錯,君合所可能給新人4000/月。注意我只說剛畢業的不適合去,但以後是否能去我沒說。我有幾個同學最後去了律所,情況不是很好。
其次,談談人生價值觀吧。既然談到錢了,那就要說金錢觀。我覺得人要有個理性的態度看待金錢:金錢只是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種手段,不是目的只是工具。人一輩子不能為金錢所累,快樂才是根本。薪水對於剛畢業的學生也許很重要,因為很多東西是你渴望得到的。不過希望眼光放長遠一點。4000和9000相比,只差半個萬嘛。多了那半個萬,買房買車還是差很多。26-30之間最重要的不是薪水的多少,而是獲得薪水的能力的提高。怎樣增強自己的不可或缺性才是應該關注的問題。到30歲的時候應該讓老闆覺得離開你他就活不下去了,那你30歲之前改做的就已經做了。我想那時候你的薪水就可以上5位數了。
再次,說說以後的發展吧。考不考法碩很迷茫,考上了還迷茫,臨近畢業更迷茫了。哦,法碩是復合型人材,那我就考吧。拜託,復合型人才不是讀出來的。哦,今天聽別人說MBA掙錢比法碩多,那我還考這個該死的法碩做什麼啊。腦子清醒一下,你剛畢業連自己都不了解,怎麼去讀那個最終目的在於駕御別人的MBA啊?終於考上了,我怎麼發現我上了賊船啊?一開學就要交一大筆的學費看得心疼啊。MYGOD,好象沒人逼你上法碩吧?畢業了,發現3年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該找工作了。怎麼辦?人生的十字路口就擺在你的面前。
談談這么多年來我想明白的一些事吧。
考不考法碩其實不是問題。這個問題沒有答案。每個人的情形都不一樣,照搬別人的成功路線是要吃虧的。這個社會變化這么快,什麼都不能保證你的將來。斑竹也不行,斑竹有些問題還看得很模糊。不過這里有一個標准,可以保證你考上不後悔。真正問問自己喜歡法律不?選定了這條路是否能堅定的走下去。假如明天你就可以去美國讀一個你毫無興趣的專業,你是否會放棄考法碩?真的,人這一輩子要為現實的東西放棄很多理想和興趣,但你是否會覺得放棄了理想和興趣就人生過的如同嚼蠟?如果是,那你還是學你感興趣的專業吧。
考上了迷茫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本科不是學法律的,對法律了解的不深,有很多基本的東西要去學。希望考上的DDMM不要想太多,多看書是唯一的辦法。
畢業了找工作確實要有心理准備。這幾年學法律的越來越多,自考的,本科括招的,還有雙學位的,法學的,法碩的。很簡單的,東西多了就不值錢。國家這么沒有計劃的發展法律專業教育是很不負責的一件事情。但是真正喜歡法律的請不要擔心這些事情。這其中學成的很大一部分要轉行的。自考和本科由於學歷太低,應屆畢業生在北京找個好工作很難。雙學位的很大一部分還是做一些跟本科專業相同的工作。法學的工作這幾年越來越難找,有時候還不如法碩找的工作好。所以學法律碩士的一定要發揮自己的本科專業的優勢。學金融的就進銀行,學工的去企業或者機關,學英語的進外企,拿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做2-3年以後再考慮是否做律師是很穩妥的一種辦法。而且從那時以後發展就會順的多,在銀行做了幾年大可以去做金融證券方面的業務,學工的去做知識產權,學英語的做涉外的。自己有一技之長後再圖更大的發展。
B. 法律碩士有沒有兩年畢業的
法律碩士有兩年畢業的。
法律碩士的錄取類別與法律碩士相同,學習方式有全日制二年脫產學習,畢業時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碩士學位證書。
法律碩士學位是具有特定法律職業背景的職業性學位,主要培養面向立法、司法、律師、公證、審判、檢察、監察及經濟管理、金融、行政執法與監督等部門、行業的高層次法律專業人才與管理人才;
法律碩士是專業學位之一,我國自1996年試辦法律碩士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專業學位設置審批暫行辦法》規定設置。
法律碩士參加每年一月份全國135所高校聯考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對象為法律專業本科畢業生(含同等學歷者);考試科目也為四門:具體內容與法律碩士(非法學)相同;考試大綱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碩士(法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大綱》。
(2)法律碩士畢業生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法律碩士專業的特點是:
1、它是一種專業學位。它雖然與法學碩士學位處於同一層次、同一規格,但類型不同,各有側重。根據培養方案,法律碩士專業學位主要培養面向法律實務部門中級以上專業和管理崗位的專門人才。
第二,其是以法律為職業領域的,或具有法律職業背景的專業性學位。這使得它不同於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或公共管理碩士學位等其他職業領域的專業學位。
第三,它是一種高層次的學位。這是因為法律專業的特點決定的,這個學位的培養目標就是以能夠勝任法律實務工作為基準。要達到「實踐部門中級以上(含中級)專業與管理職務的任職要求」。這就是說,其人才培養目標不同於法律本科教育的培養目標,而是高層次的、即達到碩士研究生水平的一種學位。
C. 法律碩士就業前景怎麼樣
法律碩士的就業前景,跟其他法學生的就業自然是重合度極高的,別的回答已經覆蓋到了不少。我這里重點說說法碩在商業銀行的就業:法碩在銀行一般從事哪些崗位?這些崗位與法律有多少相關性?從事不同類工作的比例,大約分別是多少?
為了說清這個問題,Will以武漢大學法律碩士為池子,隨機抽取了若干樣本,期望能一斑窺豹。為什麼選擇武大法碩?Will也不知道,可能是因為武漢剛好在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吧,總得選一家不是?
武漢大學法律碩士商業銀行就業崗位抽樣調查
隨機抽取了33個樣本,工作經驗、畢業時間跨度蠻大,這么多年來,法碩畢業生都在商業銀行里做什麼呢?如上表所示。
按不同工作與法律的相關性,分成「強、中、弱」三類:
法律相關性「強」的職位有:法務類(崗位名稱或為:法律事務、法務經理、法律顧問、金融法務、法律合規)、公司律師、反洗錢。佔比33.3%。
法律相關性「中」的職位有:內控合規、風險管理類(崗位名稱或為:風險管理、風險控制、風險審查)、不良資產核銷、資產保全、上市辦公室、投行部。佔比36.4%。
法律相關性「弱」的職位有:對公(私)客戶經理、支行長、授信項目評審、資金管理、電子供應鏈。佔比30.3%。
金融業的職位一般都可以分為前、中、後台,很多法碩的工作集中在前台、中台。很明顯,前台職位與法律弱相關。法碩進了銀行,如果從事前台業務,基本算是拋棄了法律。當然,前台職位的工作內容也多少會用到一點法律。
中台職位,像內控合規、風險管理、資產保全、投行業務,都是與法律有較強關聯的,會大量用到法律,但也會用到其他的金融、財務知識。而法務、公司律師,就是百分百的法律職位了。
僅從這個小樣本看,法碩在銀行里從事的工作,與法律相關性強、中、弱的,大約分別佔到三分之一左右。
D. 中國公安大學法律碩士研究生招多少人
中國公安大學法律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每年不同,明年人數還沒有確定。
一,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律碩士對身體方面的要求如下:
(一)身高:
1、男生身高應不低於1.70米,體重不輕於50公斤、不超過標准體重25%;
2,女生身高不低於1.60米,體重不輕於45公斤、不超過標准體重25%。
(二)視力:
左右眼裸視力,理科類專業考生不低於4.8(0.6),文科類專業考生不低於4.6(0.4);無色盲、色弱;
(三)五官:
五官端正,面部無明顯特徵和缺陷(如唇裂、對眼、斜眼、斜頸、各種疤麻等),嗅覺不遲鈍,無雞胸、駝背、腋臭,無嚴重靜脈曲張,無明顯八字步、羅圈腿,無重度平跖足(平腳板),無紋身、少白頭,無各種殘疾,兩耳無重聽,無口吃,本人和直系親屬無精神病史。
(四)身體狀態:
身體健康,無傳染性疾病,肝功能化驗指標正常,無澳抗陽性,無慢性腎炎,無高血壓。
二,法律碩士報考條件:
報名參加全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報名參加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十六條中的各項要求。
2.之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不得報考)。
(二)報名參加法律碩士(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十六條中的各項要求。
2.之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僅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可以報考)。
(三)報名參加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旅遊管理碩士、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體育碩士中的競賽組織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十六條中第(一)、(二)、(三)各項的要求。
2.大學本科畢業後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後,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或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並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四)報名參加除法律碩士(非法學)、法律碩士(法學)、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旅遊管理碩士、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體育碩士中的競賽組織外的其他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第十六條中的各項要求。
E. 近10年法學畢業生人數有多少
目前每年的畢業生差不多會有四十萬,在十年裡至少超過二百萬
F. 哪所大學的法律碩士畢業生實力最強
法律碩士作為專碩中的熱門專業,是很多考生的心頭好。
至於法碩畢業生的就業情況,我認為如果你能達到以下幾點,即使你不是上述名校的畢業生,就業必然不會差:外語水平(至少通過CET-6或TEM-8)、取得司法統一考試證書、專業研究方向(論文發表、專業理論學習、法律素養等)、學生幹部經歷、法律實踐經驗、獲得獎學金等,同時在性格上善於與人交往、善於學習、自信樂觀和堅韌不拔。
G. 法碩非法學專業畢業後薪酬有多少
我可以很負責任抄的告訴你,法襲律碩士(非法學)肯定有畢業證,在符合一定條件下可以申請學位證。而且你應該注意的是,法碩畢業生上的專業就是「法律碩士」,放心吧,專業學位都有畢業證的,所謂的專業學位是針對法律碩士四個字的,因為學位證上學位類別也是法律碩士四個字。祝你好運。
H. 為什麼考法碩的 人這么多
,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法院和檢察院。曾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法學專業畢業生流向最為集中的地方,也是現在很多畢業生就業的首選,但是現在要進這兩類單位已是越來越難。原因一是統一司法考試制度實施以後,法院、檢察院招收審判員和檢察員要求應聘者必須具有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但是司法考試的報名資格規定本科畢業生必須拿到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後方可報考,這就使得待就業的法學本科畢業生在校期間無法參加司法考試,進法院、檢察院工作的准入資格受限。原因二是按照現在的錄用政策,進法院、檢察院不僅要具備法律職業資格,同時必須要通過公務員考試。
(2)國家公務員單位。《公務員法》實施以後,公務員報考人數增加,競爭日益激烈,一般來說報考人數和錄取人數都在50:1以上,個別中央國家機關能達到1000:1以上。法學專業畢業生報考公務員有專業上的優勢,但由於目前公務員招考實行中央和地方獨自組織考試的體制,每個省甚至市、縣都有自己的考試科目、考試范圍、考試時間,考試內容和時間各異,往往造成沖突。學生為獲得更多的公務員錄用機會,往往在各省疲於奔命,人為地增加了畢業生的就業成本和就業困難。
(3)律師行業。它也是廣大學生選擇法學專業的一個重要驅動力,但是目前法學專業畢業生去律師事務所就業的比例呈下降趨勢。原因有三:一是司法考試制度實施後,律所招聘也要求應聘者具有法律職業資格;二是我國目前的律所大部分都是合夥制、合作制,注重利潤最大化的他們在用人方面注重短期效益,而缺乏長期培養、長效用人機制,缺乏人才儲備的積極性;三是律師行業具有較大的風險性,許多畢業生思想准備不足,望而卻步。
(4)企事業單位。它們目前已經成為法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的增長點,去這些單位就業的比例越來越高。但是法學畢業生去這些單位就業也存在一定的「瓶頸」現象。一方面對於大部分中小型企事業單位來說,使用專門的法律人才對他們來說還屬於高消費,畢竟不是他們所急需的技術型人才;另一方面對於一些規模較大的企事業單位來說,他們需要的是更高層次的成熟的法律人才,因此初出茅廬的應屆生也很難符合他們的要求。所以應屆法學畢業生在這里處於一種兩難的境地。
I. 法律碩士畢業後就業前景和方向
法律碩士畢業後就業前景和方向如下:
現今法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主要除了做律師以外,其去向大致分為如下幾種:公務員、事業單位類;金融機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企業法務;各類企業中非法務類崗位。相較於法學碩士,法律碩士的優勢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1)從專業知識的復合背景來看,法律碩士的知識面要廣些,符合公務員考試寬知識面,綜合分析能力強的要求,考上公務員的比例要高出法學碩士許多。
(2)律所需要的法律人才主要是應用性的,並非理論研究,因此以應用型為培養方向的法律碩士也極受律所歡迎。
(3)在競爭高等院校的就業機會中,現今高校就業趨向是高學歷化,一般沒有一個法學博士的頭銜很難覓得一份好的高校教師職業。這樣,法學碩士這樣研究型的一個群體就處於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上有法學博士擠壓,中有法律碩士競爭,下有法律本科伺候!
所以說,從這點上看,法學碩士在進高校就業這塊並沒有分得更多的機會,喪失了就業的大本營。
(4)在企業公司法務中,和律師一樣,他們對法律人才的選擇也是看是否能給他們帶來實際的經濟效益,而並非叫這些法律畢業生去做什麼法律論文,他們比較喜歡偏實用型的法律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