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依據

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依據

發布時間: 2022-04-03 04:36:45

㈠ 保險法對不承擔賠償責任的車輛是怎樣規定的

你好,撇開交強險,發生交通事故後,受害人的損失無疑是由致害人賠償,致害人承擔的是侵權賠償責任,歸責原則一般是過錯責任原則。機動車一旦投保了交強
險,保險公司基於保險合同承擔合同責任,無論被保險人在交通事故中有無過錯,只要被保險人應當承擔責任,保險公司就要承擔賠償責任,其歸責原則是無過錯責
任原則。根據《道交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只要被保險人不是故意製造交通事故,首先由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
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再按照法定規則賠償。因此,對於受害方而言,保險公司承擔的是一種有限替代責任,所謂「有限」,是指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
內,超出部分,被保險人尚應按法律規定賠償。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內承擔替代責任後,賠償權利人與被保險人的因侵權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在保險公司已擔責任范
圍內消滅。至於消滅程度,要視賠償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確定,損失總額在責任限額內,全部消滅;若超出,則部分消滅。但是,這種替代責任是非典型的,典型的替
代責任限於被替代人責任范圍,而此處的替代責任擴大了范圍,在受害人也有部分責任時,含蓋了受害人的過錯責任,且其責任大小在所不問。這種延伸替代源於法
律的明文規定,是交強險與商業第三者責任保險相區別的顯著標志。
律師網相關律師根據《道交法》第七十六條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
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
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
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這一規定,既具有程序意義,更具有實體意義。程序意義在於明確賦予了受害人對承保交強險保險公司以賠償
請求權,相應確定了保險公司在訴訟中的訴訟主體地位,即處於「被告」的主體地位,實體意義在於確定了具體的賠償規則和免責情形以及賠償義務人的順序。由於
有法定的賠償順序,承保公司和被保險人又沒有連帶關系,各自在一定的責任段上獨立承擔責任,因此,賠償權利人向保險公司、被保險人提起訴訟,其訴訟標的不
是共同的,而是同一種類的,從訴的角度言,是二個獨立的訴;從訴訟性質言,是普通的共同訴訟,非必要的共同訴訟,經當事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合並審理。正
因如此,若賠償權利人的損失在交強險限額范圍內,如前所述,保險公司擔責後,侵權的債權債務關系即歸於消滅,當事人將被保險人一並起訴,有濫用訴權之嫌,
人民法院將其追加為被告,於法相悖;即使損失額大於交強險責任限額,人民法院也不宜主動追加,當事人有自己的價值評判和權利處分。強行追加,可能帶來不良
效果,甚至信訪壓力。當然,適當的釋明也未嘗不可。這里涉及一個小問題,被保險人未參加訴訟,誰提供保單等資料。其實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查明事故機動車
是否投保及其具體情況,是交警部門查明事實的「必修課」,向其調取,舉手之勞。
還有一個問題要實務中要引起高度重視。發生交通事故後,被保險人領取保險金後逃之夭夭,不支付或部分支付賠償款,保險公司承擔何種法律責任,或
者說賠償權利人如何救濟。出現這種情況,保險公司可能會講,它的合同義務已經履行清楚,不再承擔賠償責任。誠然,根據《交強險條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被
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由被保險人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保險金,並向保險公司提供有關的證明和資料。但是,該條只是規定被保險人有申請並提供資料的
義務,並沒有規定保險公司向誰支付保險金。對此,《道交法》在第七十六開宗明義地規定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內先行承擔賠償責任,不言而喻,保險金的支付對象
是受害人;其次,交強險作為法定的第三者責任保險,在法律、法規沒有特別規定時,仍受《保險法》調整。該法第六十五條第三款規定:「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
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未向該第三者賠償的,保險人不得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因此,法律提供了二種救濟途徑供當事人選擇:一是據《合同法》和《道交
法》規定,以保險公司未正確履行合同義務,直接要求保險繼續履行合同,因為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合同屬於第三人利益合同;二是據《保險法》的規定,違反法定
止付義務,要求保險公司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二者相比,結果是一樣的,但前者對當事人較為有利,至少要少擔舉證責任,無需證明被保險人領走了保險金。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㈡ 保險公司是否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該起事故後經交巡警大隊認定,在A與B、D的事故中,A負主要責任,B負次要責任,乘車人D無責任。在A與C的事故中,A負全部責任,C無責任。A的貨車在Y保險公司投保了交強險,事故發生時尚在保險期間。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利,B、D向法院提出訴訟,要求車主A和Y保險公司賠償醫葯費等損失。【評析】在本案的審理過程中,對於C車所投保的保險公司是否應該在無責任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出現了兩種不同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C車所投保的保險公司應該承擔賠償責任。第二種意見則認為,不應該由C車所投保的保險公司賠償。持第一種意見的理由為:在這兩起事故中,交警部門已在同一份事故認定書載明事故的責任劃分,根據保險的近因原則,第二次事故的發生是由於第一次事故導致的,因此傷者B、D的損失應該由C車輛所投保的保險公司在交強險內分攤。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保險的近因原則是指在風險與保險標的損失的關系中,如果近因屬於被保風險,保險人應負賠償責任;近因屬於除外風險或未保風險,則保險人不負賠償責任。從事故認定書中有關事故發生經過的描述可以看出,A與B發生事故時已致B、D受傷,A與C發生交通事故與前起事故存在明顯時間間隔,C的車輛雖發生交通事故,但與B、D受傷沒有因果聯系。導致B、D受傷的原因只有一個即A車輛追尾撞翻B車輛所致,該原因所致後果屬於Y保險公司應該賠償的范圍。該份事故認定書對此已明確區分了前後兩起事故中各方的責任劃分,且事故當事人對事故認定書均予認可。因此C車輛所投保的保險公司不應該對B、D承擔賠償責任。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及《江蘇省道路交通安全條例》第五十二條的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未參加第三者強制保險的,由機動車方按照該車應當投保的最低責任限額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按責任比例承擔賠償責任。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㈢ 交通事故我全責,保險公司不賠的部分需要我賠嗎,有法律依據嗎

保險公司不賠的部分需要你賠。保險公司是有賠償限額。超過限額部分就需要自己承擔。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三條規定:本條例所稱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是指由保險公司對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在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的強制性責任保險。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由保監會會同國務院公安部門、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規定。

(一)死亡傷殘賠償限額為110000元;

(二)醫療費用賠償限額為10000元;

(三)財產損失賠償限額為2000元;

(3)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依據擴展閱讀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賠償

第二十一條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依法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

道路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險公司不予賠償。

第二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墊付搶救費用,並有權向致害人追償:

(一)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或者醉酒的;

(二)被保險機動車被盜搶期間肇事的;

(三)被保險人故意製造道路交通事故的。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

㈣ 保險人依據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不承擔賠償和給付責任的范圍叫做( )

不承擔賠償和給付責任的范圍叫做責任免除

㈤ 交通事故我全責,保險公司不賠的部分需要我賠嗎有相關的法律依據嗎

車主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發生交通事故,當意外發生後的第一時間要將傷者送醫治療,盡量減輕傷亡情況。關於交通事故我全責,保險公司不賠的部分需要我賠嗎?有相關的法律依據嗎?認為當然需要車主自己賠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車主都是有車險的,發生車禍之後,保險公司會上門定損,賠償車主一部分損失,超出保險限額的部分需要車主自己承擔。其次,購買車險並不能100%賠付傷者費用,不同的保險產品,最高額度是不一樣的。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超出限額的部分車主自行墊付,有疑問的可以去咨詢交警大隊。最後,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車主朋友們一定要注意行車安全,盡量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

一:車主賠償受害者損失是情理之中的,醫葯費、誤工費都要我方承擔。

車主都是有車險的,發生車禍之後,保險公司會上門定損,賠償車主一部分損失,超出保險限額的部分需要車主自己承擔。

關於交通事故我全責,保險公司不賠的部分需要我賠嗎?有相關的法律依據嗎?大家還有什麼想要補充的,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如果你也認可本篇文章,記得點贊加關注哦。

㈥ 保險公司賠償法律依據

不足的部分需要你來賠。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關於賠償的規定,保險公司賠償不足的部分,由當事人承擔賠償責任。如滿意望採納最佳答案,如還有問題請繼續問我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㈦ 保險公司不按國家規定賠償怎麼辦

此事你方可委託律師代理,一般對方的合理損失,法官會認定,保險公司按判決書的認定來進行理賠。可有條件可委託律師代理。至於你講的對方具體索賠數額與項目,則要看其提供的相關證據,並要結合我國法律規定來認定。交通事故機動車輛發生交通事故,由有過錯方承擔賠償責任。本案問題的焦點在賠償范圍,根據法律規定,你方應當承擔因交通事故而給對方造成的損失。雙方到保險公司進行定損,雖然不滿意,但對方最終要是接受了定損結果。這就表明雙方在賠償數額上雙方達成了一致,至於對於是否能否在保險公司賠償這是有對方與保險公司的法律關系,不由你們承擔責任。對於對方因未在保險公司指定的維修公司維修而多產生的損失不是本案交通事故的必然損失,不能由你們承擔。一般而言,法院只會判定雙方認可的賠償數額,以及堆放第一次維修產生的誤工費、交通費。對於對方「在自己認定修理廠進行了維修」之後產生的費用不由你方承擔。獎金損失費及車輛二次交易貶值費沒有法律依據。另外對方已經在保險公司得到了賠償的部分應從法院判決賠償的總數額中扣除。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㈧ 保險公司不賠付的情形有哪些

法律分析:保險公司不賠付的情形有這些:1、收費停車場中丟車、剮蹭不賠;2、未年檢的車出險不賠;3、故意撞車的不賠;4、未取得駕駛證的不賠;5、未上牌照的車不賠;6、報案不及時不賠。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墊付搶救費用,並有權向致害人追償:

(一)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或者醉酒的;

(二)被保險機動車被盜搶期間肇事的;

(三)被保險人故意製造道路交通事故的。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

㈨ 保險公司追償權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法律依據為《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22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墊付搶救費用,並有權向致害人追償:
(一)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或者醉酒的;
(二)被保險機動車被盜搶期間肇事的;
(三)被保險人故意製造道路交通事故的。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
司法實踐當中,追償權一般有下列幾種:
一、保險公司在對財險進行賠付以後,對於侵害人取得追償權(由被害人轉讓);
二、擔保人保證人替債務人償還債務後取得對於債務人的追償權;
三、單位在對外承擔了賠償責任後對於犯有錯誤造成侵權的有責任的個人,可以追償,這也是一種追償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31條規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民法通則89條也規定:「保證人履行債務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保證人所享有的追償權,在本質上是一種代位請求權,也就是保證人在清償債務後,代替原債權人的地位,在其與債務人之間形成一種債權債務關系。
拓展資料
《民法通則》
第三十五條 合夥的債務,由合夥人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的約定,以各自的財產承擔清償責任。合夥人對合夥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償還合夥債務超過自己應當承擔數額的合夥人,有權向其他合夥人追償。
《侵權責任法》
第十四條 連帶責任人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相應的賠償數額;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支付超出自己賠償數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
第四十三條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產品缺陷由生產者造成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擔保法》
第三十一條 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
第三十二條 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後,債權人未申報債權的,保證人可以參加破產財產分配,預先行使追償權。
第五十七條 為債務人抵押擔保的第三人,在抵押權人實現抵押權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
第七十二條 為債務人質押擔保的第三人,在質權人實現質權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

㈩ 保險公司不承擔鑒定費的法律依據

保險公司應當承擔傷殘鑒定的費用。
《保險法》第六十四條規定:「保險人、被保險人為查明和確定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和保險標的的損失程度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由保險人承擔。」該條中的保險事故的性質是指事故與保險人責任的關系,事故是否屬於保險責任,屬於保險責任,保險公司按合同約定賠償,不屬於保險責任,保險公司就不會賠償。

熱點內容
常紅法院 發布:2025-05-03 20:59:48 瀏覽:369
香港立法會條例 發布:2025-05-03 20:57:01 瀏覽:860
勞動法已滿16歲未滿18歲 發布:2025-05-03 20:55:33 瀏覽:687
橫向壟斷協議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3 20:53:23 瀏覽:852
國家行政機關是經濟法的主體 發布:2025-05-03 20:53:20 瀏覽:953
勞動法法的未成年人的年齡 發布:2025-05-03 20:52:41 瀏覽:463
江西省生育保險條例 發布:2025-05-03 20:40:01 瀏覽:476
不良債權合同法 發布:2025-05-03 20:38:54 瀏覽:300
15年中級會計經濟法考試真題 發布:2025-05-03 20:38:52 瀏覽:618
國家成就法治 發布:2025-05-03 20:38:12 瀏覽: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