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偷錄視頻證據的法律效力

偷錄視頻證據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4-07 03:23:24

1. 偷偷錄像可以作為法律證據嗎

法律分析:偷錄的錄音、錄像要成為判決依據,須符合下列條件:一、錄音、錄像證據必須合法取得。二、錄音、錄像雖未經對方同意,但不存在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獲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情形;三、錄音中談話人身份明確、內容清晰、無疑點、未經剪接或者其他形式的偽造;四、錄音的內容限於與案件相關的具有法律意義的民事行為或活動;五、對方當事人未提出異議或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七十條 書證應當提交原件。物證應當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製品、照片、副本、節錄本。提交外文書證,必須附有中文譯本。

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一)當事人的陳述;(二)書證;(三)物證;(四)視聽資料;(五)電子數據;(六)證人證言;(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2. 偷錄,偷拍證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只要是偷拍偷錄是正常的交流方式,且交流內容是雙方對案件事實的確認,是雙方真實意識的反映,沒有侵害到對方的隱私權等合法權益是可以作為證據使用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70條「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製件,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

3. 偷偷錄像可以作為法律證據嗎錄像需要具備什麼特徵才是證據

偷偷錄像不能作為證據。

因為偷錄偷拍已經觸犯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五十七條規定:「下列證據材料不得作為定案依據:(一)嚴重違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證據材料;(二)以偷拍、偷錄、竊聽等手段獲取侵害他人合法權益取得的證據材料;(三)以利誘、欺詐、脅迫、暴力等不正當手段獲取的證據材料」

第五十八條規定:「以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第七十九條規定:「本院以前有關行政訴訟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


視頻屬於視聽資料,證據要有證明效力需要滿足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具體來說,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當事人出示的視聽資料證據未被剪接、剪輯或者偽造,前後連接緊密,內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觀真實性和連貫性;

(2)視聽資料證據的取得必須符合法律規定;如果錄音證據的持有者採用了侵犯他人的隱私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的規定,就屬於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訴訟證據使用;

(3)對方未提出反駁或反駁理由不成立,法院在把錄音證據作為判案依據時,還要對錄音證據是否有疑點進行審查,如果對方當事人對錄音資料表示質疑,並提出足夠的證據加以反駁,那麼該錄音證據便失去證明力。在採取偷錄的方式收集自己所需的證據時,應當盡量採用先進的錄制設備,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盡量選擇雜音干擾少的地方錄制。在偷錄中,應先表明自己的身份及錄制時間,並巧妙地引導或提示對方表明身份,以增強證據的可信程度。

4. 錄音和視頻錄像作為證據有同樣的法律效力嗎

視聽資料作為法律規定的證據種類之一,現實生活中雖然存在,但被法院直接認定的案例並不多,其主要原因是視聽資料作為一種技術合成,其要依賴於一定的技術設備輔助才能表現出來,並不像其他證據種類如書證、物證等那樣直接反映所要證明的客觀事實;同時,視聽資料作為技術含量成分比較高的證據類型,當事人除了要證實該視聽資料不是採用非法手段取得外,還必須證實該視聽資料沒有經過剪接、刪改、合成等方式加工,否則法院對視聽資料很難直接採信認定,因此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9條規定:存有疑點的視聽資料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要使錄音證據具有法律效力,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是當事人出示的錄音證據未被剪接、剪輯或者偽造,前後連接緊密,內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觀真實性和連貫性。

2、是對方未提出反駁或反駁理由不成立。法院在把錄音證據作為判案依據時,還要對錄音證據是否有疑點進行審查。如果對方當事人對錄音資料表示質疑,並提出足夠的證據加以反駁,那麼該錄音證據便失去證明力;如果沒有足夠的證據加以反駁,法院就應當確認該錄音證據的證明力。

3、是錄音證據的取得必須符合法律規定。如果錄音證據的持有者採用了侵犯他人的隱私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的規定,比如在其工作處所或者住所以竊聽方式取得的錄音資料,就屬於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訴訟證據使用。


另外,在採取偷錄的方式收集自己所需的證據時,應當盡量採用先進的錄制設備。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盡量選擇雜音干擾少的地方錄制。在偷錄中,應先表明自己的身份及錄制時間,並巧妙地引導或提示對方表明身份,以增強證據的可信程度。

5. 偷拍偷錄的音視頻可以作為證據嗎

  1. 偷拍偷錄的音視頻不可以作為證據。因為來源不合法。

  2. 我國《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第六十八條規定: 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6. 偷錄的錄像可以作為證據嗎

法律分析:以合法手段取得的錄音是可以作為證據使用的。《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規定了八項證據的形式,其中,視聽資料便是錄音錄像。因此,錄音是可以作為打官司的證據的。很多人在發生爭議的時候,都會想到用偷錄偷拍等形式獲取證據證明。但是,在很多情況下,因為獲取的手段不合法,而使偷錄的錄音成為非法證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 證據有下列幾種:

(一)書證;

(二)物證;

(三)視聽資料;

(四)證人證言;

(五)當事人的陳述;

(六)鑒定結論;

(七)勘驗筆錄。

以上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7. 偷偷錄視頻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
偷拍偷錄的錄音錄像證據的效力 私自錄音、錄像取得的錄音、錄像資料能否作為證據使用,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概肯定或者全盤否定都不可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8. 偷錄的錄音,視頻能否作為證據使用

法律分析:偷偷錄音只要不侵害對方權益就可以作為證據。在錄音過程中,不能使用竊聽他人隱私、侵犯他人隱私的手段。錄音的內容應真實、連貫,不得編輯,錄音過程中,對方的發言是真實意思的表達,不存在來自他人的脅迫和威脅。錄音內容應當充分說明案件需要證明的事實,請勿刪除錄音材料,保留原始錄音資料。符合上述條件的,法院應當確認錄音證據有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9. 偷拍偷錄的視頻或語音的證件具有法律效益嗎

偷偷錄音只要沒有違法的手段和形式、沒有侵犯到國家、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合法權益就應當是合法有效的。
1、《民事訴訟訴法》第63條規定,證據包括: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由此可見,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是我國法定的證據類型之一。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8條規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第69條規定:下列證據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存有疑點的視聽資料
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復印件、復製品
第70條規定,一方當事人提出的下列證據,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
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製件

熱點內容
泰安蘇律師 發布:2025-05-02 05:04:29 瀏覽:586
刑事訴訟法上繳法條 發布:2025-05-02 05:03:03 瀏覽:107
夏令營法學 發布:2025-05-02 05:02:22 瀏覽:438
寵物用品前台接待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02 04:55:23 瀏覽:943
劉金臣律師 發布:2025-05-02 04:55:21 瀏覽:106
婦女聯合會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05-02 04:53:56 瀏覽:191
天林律師 發布:2025-05-02 04:52:28 瀏覽:531
銀行保險櫃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02 04:51:49 瀏覽:311
刑事訴訟法第101條 發布:2025-05-02 04:51:40 瀏覽:335
擴大被盜價值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5-02 04:31:51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