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不實報道的法律責任

不實報道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0-12-26 19:29:34

A. 朋友圈發的假消息負法律責任

1、 2015年11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九)》正式施行。值得關注的是,這部新修訂的法律增加不少新的規定,比如將在微信、微博發布假消息,國家考試中找人替考,試圖通過醫鬧獲利,校車、客車嚴重超員、超速,私藏恐怖主義書籍,虐待老幼病殘等9種常見行為,列入刑事處罰范圍。以往,這些違法行為可能被行政處罰,但往後,則要被追究刑事責任,給自己留下極不光彩的「案底」。
2、 根據新修改的刑法修正案,11月起,在網路或其他媒體上散播虛假信息,最高可獲刑7年。
3、2013年9月,「兩高」出台司法解釋規定,「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應當認定為誹謗行為「情節嚴重」,從而為誹謗罪設定了非常嚴格的量化的入罪標准。
4、《刑九》在現行刑法第291條中增加了一款:「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5、微信微博發假消息或將判刑追究刑事責任, 因此,今後在微信、微博上發布關於險情、疫情、警情等消息前,一定要核實信息的准確性,三思而後行。

B. 納入被執行人失信名單後果是什麼

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就是俗稱的進入黑名單,是我國信用體系的一部分。

法院列為內失容信人黑名單無論多長時間都不會主動撤銷。必須履行法院判決書或者調解書確定的義務後,由法院刪除才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第七條規定:「失信被執行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其有關信息從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中刪除」

(一)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

(二)與申請執行人達成執行和解協議並經申請執行人確認履行完畢的;

(三)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終結執行的。

以下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將受限:

1、乘坐交通工具時,選擇飛機、列車軟卧、輪船二等以上艙位;

2、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進行高消費;

3、購買不動產或者新建、擴建、高檔裝修房屋;

4、租賃高檔寫字樓、賓館、公寓等場所辦公;

5、購買非經營必需車輛;

6、旅遊、度假;

7、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

8、支付高額保費購買保險理財產品;

9、乘坐G字頭動車組列車全部座位、其他動車組列車一等以上座位等。

C. 公司破產,股東不承擔責任嗎

企業破產股東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首先,破產財產由下列財產構成:
(一)宣告破產時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部財產;
(二)破產企業在破產宣告後至破產程序終結前所取得的財產;
(三)應當由破產企業行使的其他財產權利。
已作為擔保物的財產不屬於破產財產;擔保物的價款超過其所擔保的債務數額的,超過部分屬於破產財產。
如70萬財產中,有屬於擔保物的,不屬於破產財產.剔除該部分後,剩餘部分破產財產優先撥付破產費用後,按照下列順序清償:
(一)破產企業所欠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
(二)破產企業所欠稅款;
(三)破產債權。
破產財產不足清償同一順序的清償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證券公司或上市公司破產後,股票和資金該怎麼辦
兩種破產情況:
1.證券公司破產
我們購買的股票,或者其它各類證券,都是登記在中登公司(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的,所以,券商倒閉,我們的股票還在,有相應的證券交易風險監管制度進行控制,我們用於交易的資金,是存放在銀行,第三方存管機構,不是存放在證券公司的賬戶上的,所以,交易資金也是安全的。
關於第三方存管: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實施保證金第三方存管制度的證券公司將不再接觸客戶保證金,而由存管銀行負責投資者交易清算與資金交收。證券業之所以引入保證金第三方存管制度,主要是為了從根本上杜絕券商挪用客戶保證金的行為。
故此在財產的安全性方面,不用擔心。但這段時間的股票買賣交易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證監會將盡快做出安排,由接管的證券公司為你提供服務。
2.上市公司破產
在公司倒閉之前,連續虧損兩年的上市公司就會轉成ST股票(退市風險警示),然後再轉為*ST股票(三年虧損,嚴重退市風險警示),到第三年度末,還不能轉為盈利的,將暫停上市,到第四年度末,還這樣的,轉入退市整理期。
上市公司破產破產清算時的嘗付順序
首現是企業的破產費用,然後企業拖欠的職工工資等,再是是拖欠的國家稅金,最後才是對一般債權的清償。如果破產財產不足以清償現一個順序的債務,那麼後一個順序的債權就不能得到清償。如果不足以清償同一順序的債務,那麼按照債權的比例進行清償。普通股股東是清償的最後一個。
但是如果公司能夠進行重組或者說有其它的公司來接手破產公司,那麼你的股票還在,只是改名了。一般的公司會重組,不會讓你虧得一無所有的。但是ST類型的股票,就得注意其風險了,它存在退市的可能,風險很大。對於股民來說,真的出現突然出現上市公司倒閉然後血本無歸的很少,最多是股價跌到1塊。而且中國的上市公司殼資源還算是有價值的,當最後實在不行的話,還可以重組挽救殼資源,然後發布退市公告之後,你還可以在場外市場通過轉讓股份降低自己的損失。

D. 新聞電視台傳播不實報道要付什麼法律責任

要求更正、道歉。造成精神傷害和後果的可以起訴他。

E. 學習法律知識

如果是要系統學習的話,建議首先應該學習法律的基本理論、憲法。這樣可以專對學習部門法有指導作屬用,同時學習語文
邏輯
等有關知識,他們對你理解、學習法律有很大幫助。然後學習部門法,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不要機械的記憶法條,同時,要結合有關司法解釋一並學習、理解。還要在網上查看最新動態、最新理論,多看有關論文與案例,相信會對你有很多好處的。除此之外,還要學習法制史,國際法等,開闊視野。至於時間長短,因人而異。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望你成功。

F. 新聞記者虛假報道有沒有相關法律

有新聞記者虛假報道相關的法律:《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

參照《新聞記者證管回理辦法》第十八條,答新聞記者使用新聞記者證從事新聞采訪活動,應遵守法律規定和新聞職業道德,確保新聞報道真實、全面、客觀、公正,不得編發虛假報道,不得刊播虛假新聞,不得徇私隱匿應報道的新聞事實。

(6)不實報道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參照《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第三十五條,新聞機構工作人員有以下行為之一的,由新聞出版總署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給予警告,並處3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其新聞記者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本辦法第十七條,從事有關活動的;

(二)違反本辦法第十八條,編發虛假報道的;

(三)違反本辦法第十九條,轉借、塗改新聞記者證或者利用職務便利從事不當活動的;

(四)違反本辦法第二十條,未在離崗前交回新聞記者證的。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 - 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

G. 釋小龍父親回應教練涉嫌猥褻事件屬誣告,如屬實,女童家屬該負什麼責任

這個根據法律的制裁應該是需要判刑的,根據怎麼判的話也是看情節是否嚴重。在前幾天釋小龍的父親學校被人告一起猥褻女童的事情,其實關於猥褻兒童的事件近些年一直都有發生,不過現在有證據照明是誣陷的,我覺得這樣的事情跟自己的父母絕對是逃不了關系,如果屬實父母應該也是要付法律責任的。

不過也有一些網友表示現,幸好是小龍的父親嚴肅的處理了這件事情,否則最終會牽扯到釋小龍,因為不管是出錢,而且還是代言人都肯定負有一定的責任,這個是典型的明星效應,其實這件事情上完全是個人行為,在這事情上找到釋小龍有點感覺像碰瓷,我覺得嚴厲的懲治這些人員更有意義。

H. 特斯拉中國內部人士爆料:為了產量降低質量標准 是缺陷產品

12月11日,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曾在個人微博中表示,特斯拉不想在營銷和公關上花費時間和精力,希望把資源用在真正能帶來價值改變的事情上。比如研發製造真正過硬的產品,為客戶提供優秀的服務,時間最終會證明一切。

該文章發出後,特斯拉中國副總裁陶琳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造謠抹黑是這個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之一。而特斯拉北區公關經理王牧晨也回應:「這篇文章是不實報道,我們會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利益。」同時他也強調:不會浪費精力去回應的,會把精力放在創造價值的事情上。

版權聲明:本文為車快評原創,轉載請聯系授權,未經允許嚴禁轉載,且圖文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盜用,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文章部分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請聯系我們索取稿酬或者刪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I. 媒體發布不實報道,或者說是不確切報道,應該受到法律制裁嗎

本案屬於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侵權行為,當事人可以通過提起訴訟的方式主張內權利。
《中華人容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六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十五條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的基本范疇 發布:2025-05-08 09:50:37 瀏覽:34
司法局宣傳標語 發布:2025-05-08 09:49:43 瀏覽:611
湖南郵政槍殺法官 發布:2025-05-08 09:48:52 瀏覽:931
勞動法每周工作 發布:2025-05-08 09:37:33 瀏覽:630
山東大學刑法研究 發布:2025-05-08 09:33:50 瀏覽:626
工商局政策法規科履職承諾書 發布:2025-05-08 09:15:49 瀏覽:274
依法治國與立法的關系 發布:2025-05-08 09:11:32 瀏覽:47
福建養犬立法 發布:2025-05-08 09:11:22 瀏覽:210
靜聽道德經 發布:2025-05-08 08:58:52 瀏覽:506
范凱洲律師 發布:2025-05-08 08:51:40 瀏覽: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