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受託人法律責任

受託人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0-12-26 22:47:53

㈠ 關於《授權委託書》的受託人責任追究

如果財產所有權是委託人的,受託人違反委託代理合同的約定且非法佔有的,可能涉回及侵害物權,答但是如果基於合同關系佔有,那麼你就要看委託范圍是什麼,進而決定適用何種法律來解決爭議,原則上在解決爭議前,你首先要考慮的是你的要求是什麼。如果僅僅只是意圖要求受託人承擔違約責任,那麼根據委託合同或者授權委託書上可能記載的違約條款約定處理。如果合同沒有約定,那麼你可以考慮要求對方承擔侵權損害的賠償責任,這樣,適用的就不是合同法,而是其他法律的規定。具體安排,你可以參見合同法的第122條的規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

㈡ 受託人承擔責任嗎

委託人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1、只要受託人是在委託許可權范圍內、以委託人專的名義實施的行為屬,應由委託人承擔一切責任、享有一切權利。作為受託人,不承擔什麼責任。
2、如受託人有實施委託行為時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時,委託人在承擔一切責任後,才可以向受託人追究責任。

㈢ 受託人要付法律責任嗎

這要具體問題體分抄析:
一、受託人襲(以下稱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委託人(以下稱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代理人發生效力,由被代理人承擔法律責任。
二、代理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職責,造成被代理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三、代理人和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合法權益的,代理人和相對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詳情請見<民法總則>第一百六十一條至第一百六十四條。

㈣ 委託方需要承擔的責任是什麼

按照《合同法抄》以及《民法通則》的規襲定,委託方的法律責任有:《合同法》第三百九十八條委託人應當預付處理委託事務的費用。受託人為處理委託事務墊付的必要費用,委託人應當償還該費用及其利息。

第四百零五條受託人完成委託事務的,委託人應當向其支付報酬。因不可歸責於受託人的事由,委託合同解除或者委託事務不能完成的,委託人應當向受託人支付相應的報酬。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第四百零八條委託人經受託人同意,可以在受託人之外委託第三人處理委託事務。因此給受託人造成損失的,受託人可以向委託人要求賠償損失。

第四百一十條委託人或者受託人可以隨時解除委託合同。因解除合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除不可歸責於該當事人的事由以外,應當賠償損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㈤ 委託代理人承擔什麼責任

委託代理人承擔的責任:

(一)我國《民法通則》第63條規定: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二)《民法通則》第65條第3款規定:「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三)所以只要代理人沒有超出代理許可權,不會承擔任何責任。

(5)受託人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委託代理與法定代理相比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代理權的發生是基於當事人、法定代理人、法定代表人的授權,而不是由法律規定。

第二,代理的事項及許可權,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一般由被代理人自己決定,委託代理只能在被代理人的授權范圍內進行活動。

第三,當事人、法定代理人、法定代理人委託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受訴人民法院遞交授權委託書。授權委託書是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聲明委託他人找為訴訟的訴訟文書,是委託代理人取得委託代理資格,為被代理人進行訴訟的證明文書。

依《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規定:「委託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蓋章的授權委託書。」「授權委託書必須註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訴訟代理人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上訴,必須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僑居在國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從國外寄交或者託交的授權委託書,必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的使領館證明;沒有使領館的,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外交關系的第三國駐該國的使領館證明,再轉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第三國使領館證明,或者由當地的愛國華僑團體證明。」

委託代理是在訴訟上為當事人提供方便,維護其合法權益的一種代理制度。在實際生活中,一些當事人因某些原因難以親自訴訟,或者因缺乏法律知識和訴訟經驗需要在訴訟上獲得他人的幫助,這就需要委託他人代理訴訟。當事人通過委託代理人進行訴訟,可以充分地行使其訴訟權利和履行訴訟義務,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㈥ 委託人和受託人在什麼情況下承擔連帶責任法律依據是什麼

根據《民法通則》第65條、第66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81條的規定,因代理而承擔連帶責任有以下幾種情況:
1、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2、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負連帶責任;第三人知道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代理權已終止還與行為人實施民事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第三人和行為人負連帶責任。
3、委託代理人轉托他人代理,因其轉托不明,給第三人造成損失的,第三人可以直接要求被代理人賠償損失,被代理人承擔民事責任後,可以要求委託代理人賠償損失,轉托代理人有過錯的,應當負連帶責任。

相關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63條:公民、法人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66條: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48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49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8條: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企業法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㈦ 被委託人在什麼情況下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根據《民法來通則》第65條、第66條以及《源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81條的規定,因代理而承擔連帶責任有以下幾種情況:
1、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2、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負連帶責任;第三人知道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代理權已終止還與行為人實施民事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第三人和行為人負連帶責任。
3、委託代理人轉托他人代理,因其轉托不明,給第三人造成損失的,第三人可以直接要求被代理人賠償損失,被代理人承擔民事責任後,可以要求委託代理人賠償損失,轉托代理人有過錯的,應當負連帶責任。

㈧ 咨詢受託人需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當事人的出具的委託書,其效力不會因刑事拘留而受影響(如果刑事拘留與本次借款無關聯的話),仍然有效。如果委託書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受託人按授權履行受託事項,不承擔法律責任。

㈨ 委託代理人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我國《民法通則》第63條規定: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專代理人對代理人的屬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民法通則》第65條第3款規定:「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所以只要代理人沒有超出代理許可權,不會承擔任何責任。

(9)受託人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熱點內容
銅川律師網 發布:2025-05-07 19:19:40 瀏覽:449
揚州大學法律碩士調劑 發布:2025-05-07 19:19:00 瀏覽:351
做踐行准則條例 發布:2025-05-07 19:13:34 瀏覽:302
寫給法官的一封信 發布:2025-05-07 19:13:28 瀏覽:868
福建法院網拍賣信息 發布:2025-05-07 19:11:24 瀏覽:244
法官劊子手 發布:2025-05-07 19:08:50 瀏覽:689
潢川法官違法違紀 發布:2025-05-07 19:08:42 瀏覽:338
掛名法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7 19:03:06 瀏覽:282
北京司法局副局長 發布:2025-05-07 19:03:04 瀏覽:267
基因療法治hpv 發布:2025-05-07 19:00:13 瀏覽: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