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遴選法律知識
① 遴選的法律法規
《公務員公開遴選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優化領導機關公務員隊伍結構,建立來自基層的公務員培養選拔機制,推進和規范公務員公開遴選工作,根據公務員法、《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公開遴選,是指市(地)級以上機關從下級機關公開擇優選拔任用內設機構公務員。
公開遴選是公務員轉任方式之一。
第三條 公開遴選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民主、公開、競爭、擇優,堅持能力素質與職位要求相適應,堅持考試與考察相結合。
第四條 公開遴選必須在規定的編制限額和職數內進行,並有相應的職位空缺。
第五條 公開遴選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發布公告;
(二)報名與資格審查;
(三)考試;
(四)組織考察;
(五)決定與任職。
第六條 市(地)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按照管理許可權和職責分工負責公開遴選工作的綜合管理和監督檢查。
公開遴選機關按照公務員主管部門的要求,承擔公開遴選的有關工作。
第二章 申報計劃與發布公告
第七條 公開遴選機關在進行公務員隊伍結構和職位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工作需要,提出公開遴選職位及其資格條件,擬定公開遴選計劃,報同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審批。
第八條 公務員主管部門制定公開遴選方案並組織實施。
第九條 公務員主管部門根據公開遴選方案,制定公告,面向社會公開發布。公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公開遴選機關、職位、職位簡介和資格條件;
(二)公開遴選范圍、程序、方式和相關比例要求;
(三)報名方式和需要提交的相關材料;
(四)考試科目、時間和地點;
(五)其他相關事項。
第三章 報名與資格審查
第十條 公開遴選報名一般採取個人意願與組織推薦相結合的方式。
公開遴選可由公務員本人申請並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經組織審核同意後報名,也可徵得本人同意後由組織推薦報名。
第十一條 報名參加公開遴選的公務員,應當具備下列資格條件:
(一)具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品行端正,實績突出,群眾公認;
(二)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和2年以上公務員工作經歷;
(三)公務員年度考核均為稱職以上等次;
(四)具有公開遴選職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和任職經歷;
(五)報名參加中央機關、省級機關公開遴選的應當具有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報名參加市(地)級機關公開遴選的應當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
(六)身體健康;
(七)公務員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資格條件;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公務員主管部門和公開遴選機關不得設置與公開遴選職位要求無關的報名資格條件。
第十二條 公務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參加公開遴選:
(一)涉嫌違紀違法正在接受有關的專門機關審查尚未作出結論的;
(二)受處分期間或者未滿影響期限的;
(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到定向單位工作未滿服務年限或對轉任有其他限制性規定的;
(四)尚在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的;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條 報名人員應當向公開遴選機關提交報名需要的相關材料,提交的材料應當真實、准確。
公開遴選機關按照職位資格條件對報名人員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查,在規定的時間內確定報名人員是否具有報名資格。
第十四條 對未達到公告規定比例,不能形成有效競爭的公開遴選職位,經公務員主管部門同意可予以取消,允許該職位報名人員改報其他職位。
第四章 考試
第十五條 考試採取分級分類的方式,根據職務層次和職位類別進行。
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由公務員主管部門統一組織實施。經公務員主管部門授權,面試可以由公開遴選機關組織實施。
第十六條 筆試主要測試政策理論水平、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
第十七條 面試人選根據筆試成績由高到低的順序,按照公告規定的比例確定。
第十八條 面試主要測試履行職位職責所要求的基本素質和能力。面試的內容和方式應當針對各職位的特點和要求分別確定。必要時,可以進行職位業務水平測試。
第十九條 面試考官一般不少於7人,其中公開遴選機關以外的考官一般應佔三分之一。面試考官應當挑選公道正派、理論素養高、熟悉公開遴選職位相關業務、具有幹部測評相關經驗的人員擔任。
第二十條 根據筆試、面試成績,按照公告規定的權重確定考試綜合成績。筆試、面試成績和考試綜合成績應當及時通知本人。
第五章 組織考察
第二十一條 公開遴選採取差額考察的辦法。考察對象根據考試綜合成績由高到低的順序,按照公告規定的比例確定。
第二十二條 公開遴選機關對考察對象的德、能、勤、績、廉情況及其政治業務素質與公開遴選職位的適應程度進行全面考察,重點考察德的情況、工作實績和群眾公認程度。
第二十三條 考察可以採取個別談話、民主測評等方法進行,也可以採取德的專項測評、實績公示、業績評價和履歷分析等方法。
對在基層一線窗口單位工作的考察對象,要注重聽取服務對象的意見。
第二十四條 公開遴選機關派出兩名以上人員組成考察組。考察組一般由幹部(人事)部門的人員和熟悉公開遴選職位相關業務的人員組成。
第二十五條 考察對象所在機關應當積極支持和配合考察組工作。
第六章 決定與任職
第二十六條 公開遴選機關根據考察情況和職位要求,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集體討論決定擬任職人員。
第二十七條 公開遴選機關對擬任職人員進行公示,公示期一般為7天。公示期滿,對沒有問題或者反映問題不影響任用的,報公務員主管部門審批備案後,辦理調動和任職手續;對反映有嚴重問題並查有實據的,取消公開遴選資格。
第七章 紀律與監督
第二十八條 公開遴選工作中存在應當迴避情形的,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務員主管部門視情況予以責令糾正或者宣布無效;對負有領導責任和直接責任的人員,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調離工作崗位或者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規定的編制限額、職數和職位要求進行的;
(二)不按規定的條件和程序進行的;
(三)擅自變更公開遴選政策,造成不良影響的;
(四)公開遴選工作中徇私舞弊的。
第三十條 公開遴選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務員主管部門或所在單位,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調離工作崗位或者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泄露試題和其他公開遴選涉密信息的;
(二)偽造考試成績或者其他有關資料的;
(三)協助參加考試人員作弊的;
(四)違反考察紀律的;
(五)因工作失職,影響公開遴選工作正常進行的;
(六)違反公開遴選工作紀律的其他行為。
第三十一條對違反公開遴選紀律的報名人員,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取消公開遴選資格、調離工作崗位或者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二條 公開遴選工作要接受監督。公務員主管部門和公開遴選機關應當及時受理舉報,並按照管理許可權進行處理。
第八章附 則
第三十三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務員主管部門應根據本辦法,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實施細則。
第三十四條公開遴選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十五條本辦法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負責解釋。
第三十六條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② 公務員遴選到底是什麼
所謂遴選是公務員隊伍內部競爭性的轉任和選拔方式,是在公務員隊伍中「二次擇優」的一項制度創新。遴選通過建立起縱向跨機關層級、橫向跨部門(系統)的縱橫交錯式選人用人渠道,對實現中央機關公務員隊伍中的領導來自基層、幹部出於基層,優化公務員隊伍的結構有重要作用,是從幹部結構上保證黨政領導機關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戰略舉措。
目前不少機關幹部是從家門到校門,畢業後直接進機關門的「三門幹部」,他們的素質和潛能俱佳,但離基層較遠,離群眾較遠。中央機關從基層公開遴選公務員,主要是解決黨政領導機關幹部隊伍來源比較單一、經歷比較簡單、素質結構不盡合理等突出問題。同時,遴選還在於探索建立一條基層公務員的選拔培養鏈,這對暢通基層公務員的「上行通道」非常重要,通過遴選,鄉鎮(街道)公務員都可以直接到中央任職,實現五級連跳,這樣面向五湖四海選拔人才,符合「結構優先、兼顧素質」的要求,但也給選人帶來了一定難度。
為提高遴選對象與遴選職位的匹配度,縮短崗位適應期,遴選過程非常注重崗位的針對性。比如,筆試實行分級分類考試,即根據報考職位和各職務層級的需求,分別設置筆試科目,命制不同的試卷。筆試主要測試政策理論水平、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處級、副處級和主任科員的考察內容是不一樣的,比如,正處級領導職位和副處級領導職位分別考不同類型的案例分析與對策性論文,主任科員職位考案例分析。面試主要測試履行職位職責所要求的基本素質和能力。面試的內容和方式是針對各職位的特點和要求分別確定的。面試一般實行「一職一卷」,就算是同一層級,不同崗位考的內容也不一樣,有的還要做跟崗位要求相關的心理測評。這樣,真正做到了「干什麼考什麼」「用什麼測什麼」。這種考試側重於測試報考者的綜合素質與崗位要求的匹配程度,其甄別人才適任的意義大於甄別人才優劣的目的。個性化、針對性的考試方式是公開遴選的必然選擇。公開遴選把那些政治素質好、工作實績突出、具有豐富基層工作經驗、與人民群眾關系密切、群眾公認的基層優秀人才選拔到了中央機關,達到了遴選機關用人滿意和公務員工作滿意的良好效果。
③ 公務員遴選都考什麼啊
公務員遴選,全稱為公務員公開遴選[1] 。2013年1月,組織部、人社部印發《公務專員公開遴選辦法(試屬行)》(中組發〔2013〕7號),明確定義了公務員遴選,是指市(地)級以上機關從下級機關公開擇優選拔任用內設機構公務員。[2]
2015年,中共中央組織部、國家公務員局規定:在職公務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單位)工作人員不能報名參加中央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3] 中央層級以下公務員進入中央和國家機關一般只能通過遴選進入。
④ 公務員遴選條件
公務員遴選報考條件:
(一)具有公務員身份且在行政編制、公務員崗位;
(二)政治素質良好,品行端正;
(三)勤奮敬業,工作能力強;
(四)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五)公務員年度考核均為稱職以上等次;
(六)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七)符合擬遴選職位要求的其他資格條件。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參加公開遴選:尚在試用期內的;受處分期間或者未滿影響期限的;正在接受審計、紀律審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終結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其他情形。
備考的話可以參考如下方面:
(一)關注公告、學習考綱
一定要了解清楚具體的招考公告內容及考試大綱的發布,明確報考資格,選定報考崗位。要注意的是,遴選的一大考察方向是「考崗位匹配度」,因此,在選矗報考崗位前,一定要進行調研,了解崗位職責,注意自身與所報崗位的匹配度。
(二)制定計劃、積極備考
在備考時間相對較短的情況下,這就要求自身要處理好工作與備考的矛盾,在工作之餘結合自身情況制定備考計劃,可以購買相關教材或者適當參加一些專項的培訓指導,提高備考效率,增加錄取幾率。
(三)整合資源、模擬演練
根據考綱要求,主要考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要求在備考時必須理論聯系實際,結合自己以往工作經驗或者多與領導同事交流。同時,多做題,多進行情景壓力下的實戰訓練,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備考。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⑤ 公務員遴選考試如何准備
公務員遴選考試備考建議:
1)根據遴選的考試科目選擇教材,夯實理論基礎,梳版理知識框架;
2)結合權近年遴選各科目的考題,了解題型及題量,掌握各類題的解法及技巧;
3)定期選取考題或模擬題自測,了解自身的強弱項,進行專項復習;
4)考前至少半個月根據考試時長及節點進行模考,提前進入應考狀態。
以2019年中央遴選及選調公務員考試為例:
1)筆試
主要測試政策理論水平、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
處級公開遴選職位和公開選調職位考案例分析與對策性論文一科(A類),主任科員以下公開遴選職位考案例分析一科(B類)。
2)面試
主要測試履行職位職責所要求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⑥ 公務員遴選考試應該注意哪些啊
遴選公務員作來為一項新的選自人用人制度,既區別於公開選拔領導幹部,又區別於公務員考試錄用。考試測查內容等方面,區別於統招公務員時的考題側重考察應試者是否具備公務員所需基本知識,遴選公務員考試的考題更側重報考對象是否在基層通過鍛煉具有實際的工作能力。筆試通常設置案例分析與對策性論文等科目,來測試報考者的政策理論水平、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
⑦ 跪求 公務員遴選要考什麼
遴選,考選,都是指上級單位從下級單位考錄非領導職務的工作人員,最低要求是原本具有參公或公務員身份的才能報考,還有要求公務員身份滿二年以上之類,專業性強的垂直單位,例公檢法司、海關、審計等要求有從業資格的單位,會限制只有本系統的下級單位人員才能考。一般黨政部門,例紀委、宣傳、組織部團委、婦聯等,通常不會限制是否本系統下級單位的。遴選考選,是非領導職務的招考,對報考人員無級別要求,是公務員就可以去報考,原級別待遇工資保留,但職務不保留,比如在縣檢察院是正科級副檢察長屬領導職務,到省檢察院就是主任科員(享受正科級工資待遇)或正科級檢察員屬非領導職務。實踐中,遴選考選後工作滿一年會升一級,但不是必須的。
公選,是通過考試招錄領導職務,要求必須逐級報考,原來是科員就只能報副科級職位,副科以上的不能報;原來是正科級的可以報副科級、正科級、副處級職位,副處以上的不能報。
簡單說公選,最高只能報自己的上一級,自己的平級和下級也可以報,但誰有那麼傻,原來正科級去報副科級職位。所以通常是逐級報考,科員考副科,正科考副處,這就是公選。
遴選,考選,公選都是從公務員里選拔領導幹部。區別:遴選、考選去的,可能永遠是「儲備」,公選去的馬上就能當領導,當官。
⑧ 遴選公務員的遴選公務員的法律法規
《公務員公開遴選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優化領導機關公務員隊伍結構,建立來自基層的公務員培養選拔機制,推進和規范公務員公開遴選工作,根據公務員法、《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公開遴選,是指市(地)級以上機關從下級機關公開擇優選拔任用內設機構公務員。
公開遴選是公務員轉任方式之一。
第三條 公開遴選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民主、公開、競爭、擇優,堅持能力素質與職位要求相適應,堅持考試與考察相結合。
第四條 公開遴選必須在規定的編制限額和職數內進行,並有相應的職位空缺。
第五條 公開遴選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發布公告;
(二)報名與資格審查;
(三)考試;
(四)組織考察;
(五)決定與任職。
第六條 市(地)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按照管理許可權和職責分工負責公開遴選工作的綜合管理和監督檢查。
公開遴選機關按照公務員主管部門的要求,承擔公開遴選的有關工作。
第二章 申報計劃與發布公告
第七條 公開遴選機關在進行公務員隊伍結構和職位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工作需要,提出公開遴選職位及其資格條件,擬定公開遴選計劃,報同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審批。
第八條 公務員主管部門制定公開遴選方案並組織實施。
第九條 公務員主管部門根據公開遴選方案,制定公告,面向社會公開發布。公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公開遴選機關、職位、職位簡介和資格條件;
(二)公開遴選范圍、程序、方式和相關比例要求;
(三)報名方式和需要提交的相關材料;
(四)考試科目、時間和地點;
(五)其他相關事項。
第三章 報名與資格審查
第十條 公開遴選報名一般採取個人意願與組織推薦相結合的方式。
公開遴選可由公務員本人申請並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經組織審核同意後報名,也可徵得本人同意後由組織推薦報名。
第十一條 報名參加公開遴選的公務員,應當具備下列資格條件:
(一)具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品行端正,實績突出,群眾公認;
(二)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和2年以上公務員工作經歷;
(三)公務員年度考核均為稱職以上等次;
(四)具有公開遴選職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和任職經歷;
(五)報名參加中央機關、省級機關公開遴選的應當具有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報名參加市(地)級機關公開遴選的應當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
(六)身體健康;
(七)公務員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資格條件;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公務員主管部門和公開遴選機關不得設置與公開遴選職位要求無關的報名資格條件。
第十二條 公務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參加公開遴選:
(一)涉嫌違紀違法正在接受有關的專門機關審查尚未作出結論的;
(二)受處分期間或者未滿影響期限的;
(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到定向單位工作未滿服務年限或對轉任有其他限制性規定的;
(四)尚在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的;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條 報名人員應當向公開遴選機關提交報名需要的相關材料,提交的材料應當真實、准確。
公開遴選機關按照職位資格條件對報名人員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查,在規定的時間內確定報名人員是否具有報名資格。
第十四條 對未達到公告規定比例,不能形成有效競爭的公開遴選職位,經公務員主管部門同意可予以取消,允許該職位報名人員改報其他職位。
第四章 考試
第十五條 考試採取分級分類的方式,根據職務層次和職位類別進行。
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由公務員主管部門統一組織實施。經公務員主管部門授權,面試可以由公開遴選機關組織實施。
第十六條 筆試主要測試政策理論水平、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
第十七條 面試人選根據筆試成績由高到低的順序,按照公告規定的比例確定。
第十八條 面試主要測試履行職位職責所要求的基本素質和能力。面試的內容和方式應當針對各職位的特點和要求分別確定。必要時,可以進行職位業務水平測試。
第十九條 面試考官一般不少於7人,其中公開遴選機關以外的考官一般應佔三分之一。面試考官應當挑選公道正派、理論素養高、熟悉公開遴選職位相關業務、具有幹部測評相關經驗的人員擔任。
第二十條 根據筆試、面試成績,按照公告規定的權重確定考試綜合成績。筆試、面試成績和考試綜合成績應當及時通知本人。
第五章 組織考察
第二十一條 公開遴選採取差額考察的辦法。考察對象根據考試綜合成績由高到低的順序,按照公告規定的比例確定。
第二十二條 公開遴選機關對考察對象的德、能、勤、績、廉情況及其政治業務素質與公開遴選職位的適應程度進行全面考察,重點考察德的情況、工作實績和群眾公認程度。
第二十三條 考察可以採取個別談話、民主測評等方法進行,也可以採取德的專項測評、實績公示、業績評價和履歷分析等方法。
對在基層一線窗口單位工作的考察對象,要注重聽取服務對象的意見。
第二十四條 公開遴選機關派出兩名以上人員組成考察組。考察組一般由幹部(人事)部門的人員和熟悉公開遴選職位相關業務的人員組成。
第二十五條 考察對象所在機關應當積極支持和配合考察組工作。
第六章 決定與任職
第二十六條 公開遴選機關根據考察情況和職位要求,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集體討論決定擬任職人員。
第二十七條 公開遴選機關對擬任職人員進行公示,公示期一般為7天。公示期滿,對沒有問題或者反映問題不影響任用的,報公務員主管部門審批備案後,辦理調動和任職手續;對反映有嚴重問題並查有實據的,取消公開遴選資格。
第七章 紀律與監督
第二十八條 公開遴選工作中存在應當迴避情形的,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務員主管部門視情況予以責令糾正或者宣布無效;對負有領導責任和直接責任的人員,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調離工作崗位或者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規定的編制限額、職數和職位要求進行的;
(二)不按規定的條件和程序進行的;
(三)擅自變更公開遴選政策,造成不良影響的;
(四)公開遴選工作中徇私舞弊的。
第三十條 公開遴選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務員主管部門或所在單位,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調離工作崗位或者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泄露試題和其他公開遴選涉密信息的;
(二)偽造考試成績或者其他有關資料的;
(三)協助參加考試人員作弊的;
(四)違反考察紀律的;
(五)因工作失職,影響公開遴選工作正常進行的;
(六)違反公開遴選工作紀律的其他行為。
第三十一條對違反公開遴選紀律的報名人員,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取消公開遴選資格、調離工作崗位或者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二條 公開遴選工作要接受監督。公務員主管部門和公開遴選機關應當及時受理舉報,並按照管理許可權進行處理。
第八章附 則
第三十三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務員主管部門應根據本辦法,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實施細則。
第三十四條公開遴選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十五條本辦法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負責解釋。
第三十六條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⑨ 公務員遴選考什麼
公務員考試筆試內容:
筆試內容科目主要是兩大科目及《行政職版業能力測驗》和《權申論》,那麼行測又考的什麼呢?行測主要考語言理解與表達,推理判斷,常識判斷,數量關系和資料分析。而申論主要是考考生的寫作能力和分析能力。雖然說國考和省考的內容是基本一樣的,但是難易程度不同,國考相對省考題目要難,所以打算要考國考的要更加努力了。
公務員考試面試內容:
當公務員考試筆試分數達到要求後,就會進入面試環節,那麼面試都面試些什麼?面試的時候會是結構化面試,也就是有很多面試官給你面試,主要考考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應變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考官會提問一些職場或者社會的一些問題,給你幾分鍾的時間思考,然後說出了你的看法,和給予的解決方案,一般比較靈活,就看考試的臨時發揮了。
公務員考試筆試和面試都考完後,會根據考生的總成績來確定是否錄用,面試成績和筆試成績各佔一半。當然首先要過的一關就是筆試,筆試成績進入前幾名,才會有資格有機會進入面試環節,所以准備要考公務員的小夥伴,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備,好好復習行測和申論,多練習真題,多了解題型,多找些技巧。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