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80條理解

合同法80條理解

發布時間: 2025-05-06 10:50:54

合同法第八十條的內容

《合同法》

第八十條 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第七十七條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變更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第七十八條當事人對合同變更的內容約定不明確的,推定為未變更。

第七十九條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

(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

(三)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1)合同法80條理解擴展閱讀

債權轉讓通知的方式

1、債權人通知債務人,債權人對其享有的債權已轉讓給第三人。有人認為,不一定由債權人通知,由受讓人通知債務人也可以。

《合同法》第80條規定「債權人轉讓債權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明確規定了負有通知義務的是債權人,而且,由權利人之外的人去通知他人債權轉讓的事實,與最基本的法學原理也不符。

但是,如果債權人因特殊原因無法履行債權轉讓通知義務,受讓人憑債權轉讓憑證通知債務人也未償不可。

2、另一種通知方式是債權人、受讓人、債務人共同訂立債權轉讓協議書。債務人在債權轉讓協議書簽字蓋章,可以認為債權人已盡債權轉讓通知義務。

㈡ A欠B的錢,B欠C的錢,A和C有沒有連帶責任

A和C在法律上沒有關系,更不負連帶責任。但B可以把對A的債權轉讓給C,當然B轉讓債權給C必須告知A。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80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㈢ 自然債權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自然債權的法律依據主要有以下幾條




  1. 《合同法》第80條這可是自然債權轉讓的『大規矩』哦!它明確規定,自然債權人要是想轉讓權利,那得通知債務人一聲。要是不通知呢,這轉讓啊,對債務人來說就像沒發生過一樣,可沒效力哦!

㈣ 如何確認債權轉讓

有這樣一起案件:案外人甲經乙借給丙某5萬元,丙用其房照進行抵押,甲和丙簽訂了借款合同及約定了利息,辦理了房屋他權證。借款到期後,丙未按時還款,甲通過乙向丙催還借款未果,遂與乙協商將此債權轉讓給乙,並通過電話通知丙,丙仍未還款,乙將丙告到法院,丙則稱此轉讓債權不成立,乙主體不適格。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有兩種不同的意見:第一,該債權轉讓無效。因《合同法》第80條規定,債權轉讓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法律效力。因本案乙和甲沒有書面和其他證人證實通知到丙債權轉讓之事,而丙又否認通知到他,所以認為該轉讓行為無效。第二,該債權轉讓有效。按照《合同法》第80條規定,債權人轉讓債權的,應當通知債務人,並未明確規定由誰通知債務人,和具體什麼方式通知債務人。按「法無明文規定即為允許」的立法宗旨,一般情況下應當由原債權人進行。但是經與原債權人協商同意後,也可以由新債權人進行。本案甲向乙交付了丙的借款合同及房屋他權證,乙將丙向甲借款5萬元及利息給付了甲,足見其意思表示,乙向丙提供了關於合同轉讓的主要證明文件(合同等),丙亦承認乙替其還借款事實存在。《合同法解釋與適用》在解釋第80條中認為:債權人轉讓權利是其根據其意志和利益處分其權利的行為,只要債權人與受讓人是在不違背法律和社會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平等協商達成協議,此轉讓合同權利行為便發生效力,受讓人有權要求原債務人向其履行合同義務。至此,應承認該債權轉讓的效力。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並在淺析本案中有幾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通知的方式問題。我國《合同法》第80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但沒有明確規定是口頭通知還是書面通知。口頭通知是否需要證人證實,書面通知是否需要簽字,是原債權人通知債務人,還是受讓人也可以通知債務人。本案甲和乙均稱經三方協商的,並都通知了丙,但沒有三方的書面協議或簽字,應視為甲和乙口頭通知了丙,是否有效,庭審中雙方意見分歧較大。按照「法無明文規定即為允許」的公民權利觀念和鼓勵交易,保護合同穩定性的目的出發,口頭形式和由受讓人通知是應當允許的。因為法律對此並沒有禁止性的規定。《民法通則》對債權轉讓與應由何人通知債務人無明文規定。筆者認為允許受讓人作為讓與通知的主體,這不損害債務人的實際利益。所以,本案即使只有乙通知丙也是符合立法宗旨的。
關於債權人向受讓人提交的有關證明文件的問題。《民法通則》和《合同法》均未規定。一般認為,除了轉讓協議外,原債權債務關系的合同、欠條、借條等相關權利證明文件應該由原債權人一並轉給受讓人。
第三人參加訴訟問題。合同權利的轉讓,突破了合同相對性原理,如果受讓人僅對債務人起訴,原債權人是否必須以第三人身份參加訴訟,《民法通則》與《合同法》均沒有規定。本案乙、丙沒有提出由甲作為第三人出庭,甲是以證人身份參加訴訟,法院認定債權轉讓的事實,判決債權轉讓有效。
關於轉讓債權的主張方式問題。《合同法》第79條、80條、81條、82條、83條均沒有規定受讓人主張債權的方式,這意味著受讓人可以私下與債務人協商,如果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在當今提倡「大調解」的背景下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債權轉讓在立法上更應明確受讓人必須通過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方式來向債務人主張權利,這樣做的目的更能保護或者說不損害債務人的利益。否則對那些欺行霸市或具有黑社會性質的「討債公司」採取一些非常手段去實現一些所謂的「轉讓債權」,必將損害債務人的利益,同時影響社會的安定。(鶴崗市工農區人民法院 邢艷輝)

㈤ 民法理論方面的高手進 抵銷權延續

依合同法第80條、83條規定,債權讓與對債務人的效力以債權讓與通知為准,債務人接到債權讓與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的,債務人仍然可以依法向受讓人主張抵銷
結合本題,乙公司接到甲公司的債權讓與通知時,乙公司對甲公司享有債權的,乙公司仍然可以向受讓方丙公司主張抵消。這種抵消權原本是針對甲公司的,現在延續到丙公司,這就是抵消權的延續。
另外,這個題目我認為該選bc

熱點內容
詢證函具備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06 13:23:07 瀏覽:697
常州常聯律師 發布:2025-05-06 13:14:08 瀏覽:138
合同法締約保密 發布:2025-05-06 13:08:40 瀏覽:511
貴港法院法官 發布:2025-05-06 12:56:17 瀏覽:710
刑法條注釋 發布:2025-05-06 12:51:55 瀏覽:937
手寫的保證書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6 12:38:22 瀏覽:47
分手簽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06 12:32:32 瀏覽:439
行政法律法規佔比法律法規數量 發布:2025-05-06 12:24:20 瀏覽:60
行政訴訟法讀後感 發布:2025-05-06 12:22:56 瀏覽:726
道德講堂綜藝 發布:2025-05-06 12:22:53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