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免費乘車協議法律效力

免費乘車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5-05-06 07:45:30

㈠ 如何避免免費搭順風車出事後車主法律責任

除了確保安全外,一但出現事故,好意的承運人是免除不了責任的,無論有無約定,無論是有償或是無償提供服務或幫助,確保其人身財產的安全是承運的人基本義務。

新聞鏈接:《搭「順風車」出事故 車主難逃責任》( 來源:雲南法制報 作者:黃芳 )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私家車已經進入千家萬戶,親戚朋友之間搭個「順風車」也是司空見慣。然而,同意他人搭車容易,但在車輛行駛過程中遇交通事故致乘坐人受傷,損失該由誰賠償,相信很多車主都沒想過這個問題。在此,專業人士提醒,法律不會因為「好心」而站在司機一邊,一旦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搭乘者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的,車主(司機)也需擔責。
搭乘出事故 引發高額索賠案
這是一起因「礙於情面沒有拒絕搭乘者」而引發的糾紛。
據李師傅稱,自己是顧及大家都是同村人,是出於好意才讓老田搭車的,沒想到路上出了車禍,致使老田智力缺損為七級傷殘,左眼盲為八級傷殘,腦顱骨缺失為十級傷殘。自己因此坐上了被告席。
2011年12月15日事故發生後,老田被送至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住院治療,經診斷:頭外傷左額骨開放性骨折,硬膜外血腫,左眼球破裂,右足骨折。經司法鑒定,老田三處傷殘。後期治療費需35000元。交警部門認定,李師傅承擔此次事故的主要責任,停於路邊的貨車車主承擔次要責任,老田無責任。
由於沒有人願意支付老田的各項醫療費用,事後,老田將兩機動車車主和保險公司告上法庭,要求他們賠償各項損失27萬余元。
法庭上,李師傅覺得自己很冤枉,說:「我讓老田搭車,完全是出於好意。要是知道出了事故要自己賠償,怎麼也不會讓他搭車的。」
昆明市呈貢區人民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根據法律規定以及責任認定,原告的經濟損失應先由被告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不足部分由兩被告車主按責任比例承擔。即被告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范圍內承擔108717.85元。剩餘的由事故責任者即兩車主按過錯責任比例分擔。因李師傅駕駛制動系統不合格車上路,故承擔80%責任即161377.1元,另一車主承擔20%責任即40344.28元。
出了事故 責任應怎麼分
針對「蹭車」行為,記者在昆明市南屏街隨機采訪了10位市民,他們均表示,有過「同乘」的經歷,其中,有「蹭別人的」,也有「被蹭的」,在他們看來朋友、熟人之間「蹭車」其實是件很平常的事,一般不會考慮出事了怎麼辦的問題。
5位有過「蹭別人」經歷的市民中,4人表示未考慮過此行為的潛在危險,1人稱考慮過,但出於省錢或者是省時間的考慮,只能妥協。
5位有過「被蹭」經歷的市民中,3人認為,免費載朋友一程不過舉手之勞;2人表示雖然也擔心過隱患,但是礙於情面不得不載。
對於一旦出事,誰該負法律責任,這10位市民中,2人表示不清楚,3人稱要視情況而定,3人表示雙方各有責任,還有2人稱車主免責。
從事教師行業的周先生說,「讓同事朋友搭個『順風車』,也沒什麼,只要開車時注意安全駕駛,應該問題不大。如果真出事故了,雙方都需要負一定責任,但別把責任全拋給司機,因為當你選擇搭乘別人車時,你就有一個責任在裡面,因為選擇權在你自己。」
如何理解「好意搭乘」行為
雲南律師張海夫認為,即使對搭乘人員不收取費用,但在車主同意其搭乘後,雙方之間即形成了旅客運輸合同關系。對於旅客無償搭乘人身受損如何處理,在《合同法》中有明確規定,即「承運人應當對運輸過程中旅客的傷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傷亡旅客是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運人證明傷亡是旅客故意、重大過失造成的除外。前款規定適用於按照規定免票、持優待票或者經承運人許可搭乘的無票旅客。」可見,在旅客運輸合同中,合同法規定的是無過錯責任制度,即承運人即使在沒有過錯的情況下,也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結合李師傅一案,由於李師傅車子制動系統不合格,其同意無償搭乘他人,那麼他就應對搭乘人員的人身安全負責。因此,法院判決合情合理。
對於李師傅一案,雲南律師申波有不同的觀點。他認為,同乘者是無償搭車,如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要駕駛員和車主按照客運合同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也是不公平的。在司法實踐中,雖說駕駛員承擔的是補償責任,但這種責任還是會讓很多助人為樂的市民感到難以接受。他建議,對於無償的好意同乘應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機制,可以提供一定的保障經費對傷者進行適當補償安慰,這樣就可以避免樂於助人反遭索賠的尷尬。
法學理論上存爭議
雲南大學法學院馬碧玉博士稱,好意同乘是運行人出於好意,也是一種助人為樂的行為,值得肯定和鼓勵,法律上應保護運行人助人為樂的積極性。對因好意同乘而發生交通事故的賠償案件,若不認可好意同乘的特殊情況,則有違社會公平和道德。但是,好意同乘並不表示完全免除運行人的責任,也不意味著乘車人自願承擔乘車風險。因此,應確立好意同乘法律規則,即在好意同乘中發生的因有過錯的運行人的原因而致搭乘人死傷進而引發訴訟時,可酌情對運行人減免責任。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劉計劃副教授也表示,好意同乘者是無償搭車,如果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要車主或駕駛員按照客運合同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是不公平的。據此,他認為,為鼓勵助人為樂的行為,可以讓車輛所有人給予受到傷害同乘者一定的補償,具體操作由法院酌情確定具體數額,但一般不少於對一般受害人賠償數額的二分之一。

㈡ 協議有法律效力

協議確實具備法律效力,但其生效條件較為嚴格。首先,參與協議的雙方需要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且簽署過程需基於雙方自願,不能違反任何法律或強制性規定。協議的內容需完整、清晰,包括但不限於標題(雙方單位名稱和事由)、協商目的、責任分配、時間期限、價格明確等條款,且需經雙方簽字確認,不存在欺詐行為,且代理人代理需合法合規。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的有效性要求行為人有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以及標的明確且可能實現。

協議的格式也需規范,通常包括標題(如「協議書」)、明確的正文內容(如協商目的、責任條款、價格等)、時間期限、違約責任處理以及雙方的簽字和日期。遵循這些規定,一份合法有效的協議才能在法律上得到認可。總的來說,只有滿足這些條件,協議才具有法律效力,否則可能面臨無效或部分無效的風險。

㈢ 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一、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1、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因為協議書的實質也是合同的一種,只要該協議書是經過雙方當事人的真實的意思表示達成一致後而訂立的,且雙方當事人均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以及該協議書的內容沒有違法法律規定和社會公序良俗的,就是合法有效的協議書,在法律上可以生效。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二、協議書怎麼寫才有效性
協議書有效的條件如下:
1、確保內容的合法性,其內容不能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
2、協議內容應該簡明、直接,根據協議的種類對各方權利、義務、違約責任、解除合同的條件,有效期等要素作出明確約定;
3、協議各方當事人的信息真實、准確;
4、簽字蓋章行為真實。

㈣ 購車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購車協議有法律效力。有效合同成立的條件主要有:
1、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4、合同標的須確定和可能。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熱點內容
合同法80條理解 發布:2025-05-06 10:50:54 瀏覽:848
經濟法之資產 發布:2025-05-06 10:38:25 瀏覽:916
上市公司暗保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6 10:30:34 瀏覽:574
怒對法院 發布:2025-05-06 10:24:56 瀏覽:993
廣東醫療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06 10:17:54 瀏覽:727
民法典之 發布:2025-05-06 10:17:51 瀏覽:960
2011年初級會計資格經濟法基礎 發布:2025-05-06 09:39:32 瀏覽:584
湖北十大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06 09:29:49 瀏覽:79
白城市司法局 發布:2025-05-06 09:28:36 瀏覽:341
法院傳票規定 發布:2025-05-06 09:05:35 瀏覽: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