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交通事故調解書的法律效力

交通事故調解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0-12-29 04:51:37

㈠ 請問:在交通事故中有調解員簽字的交警大隊的調解書具有法律效力

我想你問的是是否具有法律強制執行力。交警大隊的調解文書具有法律效力,內但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容。。。。交警大隊的調解文書具有法律效力:就是說如果保險公司願意遵守這個調解的話就遵守。但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就是說如果保險公司不願意遵守這個協議,他可以反悔不遵守,而且你不能要求法院強制執行。我國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調解書只有法院和仲裁機構的調解書才有強制執行力。。。。如果保險公司不賠我建議你直接起訴。可以單以保險公司為被告也可以以對方當事人和保險公司為共同被告。。。。希望採納

㈡ 交通事故調解書具有怎樣的法律效力

發生交通事故由公安機關劃分責任後,在賠償這個問題上,很多人採用協商解決的方式去處理,疑問也隨之而來,經過雙方協商一致的交通事故調解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這個問題上,我們可以把所謂的「調解書」看作是一個「合同」,所以啊,在簽訂和解協議的過程中符合《合同法》的規定,這份協議就應該是合法有效的。即簽訂這份協議的雙方需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協議的內容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不存在脅迫、欺詐、趁人之危的情形,且內容不能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也不能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如果出現以上情形,那這份協議就是無效的了。另外,如果在簽署協議的過程中一方當事人對協議內容存在誤解,或者協議內容顯失公平,當事人也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㈢ 交通事故私了調解書內容雙方簽字生效,今後雙方天什麼

交通事故私了調解書內容里,最後一段雙方簽字生效,今後雙方無不追究內

1,首先看原來的賠容償協議是什麼約定的,若約定後繼治療費一次付清,付清後不予追究,則乙再起訴,法院不予支持。
2,若約定不清,僅僅在協議上寫著概不追究,法院一般會秉承照顧弱者的原則,仍支持乙的主張,因為醫葯費的事實存在。

㈣ 交通事故調解書的效力如何

一、交通事故調解需要多久
(一)交管部門調解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期限為10日。
1、造成人員死亡的,從規定的辦理喪葬事宜時間結束之日起開始;
2、造成人員受傷的,從治療終結之日起開始;
3、因傷致殘的,從定殘之日起開始;
4、造成財產損失的,從確定損失之日起開始。
(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與當事人約定調解的時間、地點,並於調解時間3日前通知當事人。
(三)口頭通知的應當記入調解記錄。調解參加人因故不能按期參加調解的,應當在預定調解時間1日前通知承辦的交通警察,請求變更調解時間。
二、交通事故調解書的效力如何
道路交通事故經公安部門調解達成的和解協議,系當事人在交警主持下,自願就事故所承擔的責任及處理所達成的協議,是當事人對自身權利義務的處分,屬民事合同行為。和解協議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
和解協議簽訂後一方當事人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並要求宣告和解協議無效或變更、撤銷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應予以受理,並根據以下原則處理:
(一)和解協議內容違反法律規定,具備法律規定無效條件的,應宣告協議無效。
(二)和解協議行為人欠缺民事行為能力、代理人無權代理的,和解協議對代理人不發生效力;
(三)當事人簽訂合同時有重大誤解或和解協議顯失公某或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可能根據當事人請求變更、撤銷和解協議。
(四)原告以和解協議對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問題的處理有遺漏事項,或和解協議簽訂後有新發生費用為由提起訴訟要求增加部分賠償的,人民法院應對其請求事項進行審查,對和解協議確未涉及的部分,依照最趙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的賠償范圍和標准處理。
(五)雙方當事人協商同意解除和解協議的,應予以准許,並對損害賠償依法處理。
(六)除上述情形外,當事人對和解協議反悔並主張人身損害賠償的,不應支持。

㈤ 交通事故中達成了調解協議,可否再起訴要求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因此,交通事故達成調解書後,事故雙方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由公安交管部門調解賠償,不是解決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爭議的必經程序,也不是訴訟的前置程序。調解協議不具有法律上的強制力,靠雙方自覺履行,其中任何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各方當事人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同時,根據《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法律文書包括: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支付令以及仲裁裁決書、公證債權文書。而其中的調解書是指由人民法院製作的生效調解書,而不包括公安交管部門的調解書。鑒於上述規定,若對方反悔起訴至人民法院,當事人可以將交通事故調解書作為證據提交給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依法審理。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條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熱點內容
眉縣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05 00:27:23 瀏覽:773
中國政法司法文明 發布:2025-05-05 00:07:14 瀏覽:198
殘疾人律師 發布:2025-05-04 23:57:47 瀏覽:792
法院審計 發布:2025-05-04 23:56:12 瀏覽:659
一般請個律師多少錢 發布:2025-05-04 23:45:46 瀏覽:946
姚立法江漢市 發布:2025-05-04 23:45:26 瀏覽:310
學校無法律責任原則 發布:2025-05-04 23:44:58 瀏覽:839
法院中法a類官和b類法官什麼區別 發布:2025-05-04 23:31:55 瀏覽:374
國際經濟法期末總結 發布:2025-05-04 23:30:34 瀏覽:242
寒戰法院 發布:2025-05-04 23:30:29 瀏覽: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