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應知應會的法律知識

應知應會的法律知識

發布時間: 2020-12-30 19:23:14

『壹』 從法律知識出發結合社會現實,應如何保障見義勇為者的合法權益.

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義勇二字,撐起了中華美德的一片天。救死扶傷和見義勇為的故事躍入眼簾,任何一個的良知的公民,都會被這種捨生忘死,義無反顧的英雄氣概和大無畏的精神所感動。正是這些平凡的人,用他們無私的愛心構建起我們的和諧社會。他們讓我們看到:世界就是美好的,人心就是正義的靈魂所在。和平年代,誰是真正的英雄?見義勇為者當之無愧,他們是社會正義的代名詞,是平安建設的中流砥柱,更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榜樣。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就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義情懷,就有一個「好漢三個幫」的無私精神。在今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時代呼喚英雄,社會需要英雄,更應該傳承這種精神,把我們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但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一個個令人冷汗直流的冷漠鏡頭會時有閃現:有人在街上與劫匪搏鬥,沒人幫忙,沒人報警,看熱鬧的人倒是不少;孩子掉進了湖中,上百人站在岸上觀看而無人搭救;有人要跳樓自殺,圍觀者不是想方設法施救,反而起鬨「鼓勵」跳樓者「快跳」;馬路上,有人出車禍倒在血泊中,無人救助,任其鮮紅的血悲哀地流淌……這些冷漠的場面讓我們痛心。我不知道,當這些道德缺失的人看到「見義勇為」這幾個字時,會不會臉紅。也許有人會說,見義勇為,直面歹徒,是生死考驗,個別人因而猶豫不決,甚至做出錯誤的選擇,情有可原。那麼在反映社會道德的細微小節中,我們又做得怎樣呢?在這個社會平台里,當有人摔倒時,我們會去扶起嗎?當有老人上車後沒座位時,我們會讓座嗎?當無依無靠的乞丐向我們伸出乾瘦的手時,我們會雪中送炭嗎?路邊有小孩迷路時,我們又會怎麼做呢?……細微之處,最能見人心。這些都是舉手之勞,甚至做與不做,只在一念之間。做到了,就是文明,沒做,就是缺德。是與非,美與丑,差別就這么小。我們一直在喊構建和諧社會,喊了那麼久,有沒有付出行動呢?如果沒有,那就從現在開始做起吧!記住:做好事任何時候都不會遲!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當我們的愛的陽光灑到別人身上時,我們會更溫暖。下面這篇文章,僅供參考並非悲哀——見義勇為之我見治安靠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更不是「自治」!制度化的東西看上去很冷,很不合人情,但確是最持久的,最有效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准,如果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標准、喜惡去「執法」、「維護正義」的話,這個城市就真的變成弱肉強食的狩獵場了。應該相信,可以看到,在我們生活的城市裡,總的來說秩序是好的,否則我們如何能正常地生活。至於媒體曝光甚至我們親身所見的罪惡,也是客觀存在的,但總不能因此而對制度失去信任,失去希望。發達如美國的國家,一樣無法解決暴力,消除罪惡。可見,罪惡依然是人的本性使然。我們所應該探討的,是如何更好的完善制度,修補漏洞,積極地從制度,從根本上去減少罪惡。而這個本身就應該是個系統工程,因為我們都知道,造成罪惡產生的根源在於差異。教育的差異,貧富的差異,社會地位的差異,還有生存的差異。某教授說:「一個公平的社會,應該是讓強者有所忌憚,讓弱者不會訴求無門的社會。」如何達到這個目標?靠的依然是制度的規范。我欽佩見義勇為,但前提應該是保護自身的安全。這不是自私,而是合乎自然的人的本性所在。所謂權利與義務是對等的。對於罪惡,我們作為普通的市民,應該在力所能及和保護自身的基礎上配合警方打擊罪惡,但是,我們沒有執法的權力,因為法律沒有賦予我們執法的權力,所以,我們也沒有相應的義務。也許,某人可能會說我是「烏龜」,有人批評我自私,只顧自己,有人更會提出理論說正因為人人都「漠視」罪惡,那麼罪惡才會如此猖獗!但是,我依然會堅持我的觀點,權利與義務是對等的。正如香港的電視宣傳片裡面說的:「用我們的眼、用我們的耳朵、用我們的手去配合警方打擊罪惡」。過去我們總倡導見義勇為,但其實這是對普通公民的一種不應有的高要求。如果我們罪惡是靠手無寸鐵的市民去見義勇為來維護的話,警察幹啥去了?見義勇為應該是一種風氣,是一種美好的道德要求,提倡無可非議。但前提依然是,保證自身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你見義勇為,你道德高尚,我不見義勇為,也只不過是我本人的選擇而已。畢竟,從道德的角度上,我們都是個體,對其他的社會個體並沒有法定的權利義務關系。從法律的角度上,見義勇為就像是無因管理,因為無因管理所產生損害後果,受益人應當給予相應的補償。但現實就是,許多見義勇為的人流血又流淚,那個受益人往往第一時間就溜了,法律上、制度上也沒有相應的保障,那麼,你憑什麼讓我見義勇為?萬一我光榮了還算湊合,萬一光榮不了拉下半條人命,我家裡上有老的下有小的咋辦?換個位置,你辛苦十幾年幾十年拉扯大的兒子就這么光榮了,你感覺會如何?還是那句話,和諧的社會應該靠的是不斷完善的制度,而不是個人英雄主義式的見義勇為。因為,我們都是現實的,有沒有想過,我自己見義勇為犧牲了,自己的家人、孩子、父母,誰來負責?歡迎扔磚頭,真理越辯越明,而我只是提供一種意見而已。

『貳』 您會寫會計人員應具備的法律知識吧

會計人員應懂的法律常識

《准則》對企業間非貨幣性交易的一系列問題作了較為明確的規定,在防止企業通過非貨幣性交易操縱會計利潤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本文對非貨幣性交易范圍的確定與其他制度的銜接談談以下看法。#"與《企業會計制度》的銜接。《准則》規定,非貨幣性交易指交易雙方以非貨幣性資產進行的交換,這種交換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貨幣性資產,但《企業會計制度》條卻將非貨幣性資產與應收賬款的交換作為非貨幣性交易處理,兩者所界定的非貨幣性交易的范圍自相矛盾。應收賬款是一種未來經濟利益流入額固定或可以確定貨幣收取的資產,屬於貨幣性資產,將其包含在非貨幣性交易當中,容易混淆概念。為防止誤解,使《准則》與《企業會計制度》恰當銜接,筆者建議將《企業會計制度》第##%條規定的內容歸入該制度第二章中。$"與《企業會計准則———投資》的銜接。《企業會計准則———投資》(以下簡稱《投資准則》)規定,投資是指企業為了通過分配來增加財富,或為謀求其他利益而將資產讓渡給其他單位所獲得的另一項資產。

因此,以讓渡固定資產而獲得長期投資屬於投資范疇,應按照《投資准則》的規定進行賬務處理,即固定資產的轉出不通過「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而直接將該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從貸方轉出。但是按照《准則》的規定,固定資產和長期投資均屬於非貨幣性資產,兩者之間的交換屬於非貨幣性交易,應歸於非貨幣性交易范疇,相應的會計處理則應通過「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核算。這樣就產生了會計賬務處理的矛盾。筆者認為,產生矛盾的原因是《准則》中沒有清楚解釋:換入的長期投資是交易對方企業所擁有的對其他企業的投資還是由於接受固定資產而作為交換給予換出固定資產企業的對自身的投資。此問題可以舉例說明如下:&企業以其所擁有的固定資產與』企業進行非貨幣性交換(假定不涉及補價且以單項資產換單項資產),就』企業所提供的非貨幣性資產的不同,可有兩種交換情況:!』企業以其擁有的(公司股票投資與&交換,符合非貨幣性交易的要求,&企業應作如下分錄:借:長期股權投資———(公司;貸:固定資產清理。』企業應作如下分錄:借:固定資產;貸:長期股權投資———(公司。"』企業以其自身的股票與&企業交換,對&企業來說屬於投資,&企業應作如下分錄:借:長期股權投資———』企業,累計折舊;貸:固定資產。』企業應作如下分錄:借:固定資產;貸:實收資本(股本)。為防止誤解、排除矛盾,筆者建議,對《准則》進行改進,規定換入投資僅僅是指換入固定資產的企業擁有的對其他企業的投資。!有這樣一個例子:甲公司與乙企業訂立了一項購貨合同。按照合同要求,甲公司應向乙企業預付#"萬元的定金。

但是,甲公司的會計在辦理定金劃撥業務時,卻把定金寫成了訂金。一字之差,使該公司損失了#"萬元。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定金是合同當事人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一定數額的貨幣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這便是經濟法中著名的定金罰則。而訂金通常是指會計實務中的預付款業務,即企業按照購貨合同規定預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這部分款項雖然也和定金一樣在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可以抵作價款或者收回,但並沒有懲罰性質。所以當乙企業收到這#"萬元款項而拒不發貨時,甲公司便因一字之差失去了要求雙倍返還的權利,換言之,也就是只能要回自己的#"萬元,卻無法得到另外萬元的違約罰金。在大公司的大宗交易當中,區區#"萬元可能不足掛齒,但這可以作為一個警示:會計除了基本的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職能之外,還具有預測經濟前景、參與經濟決策、評價經營業績等功能,因此會計人員熟悉法律知識是相當必要的。如《公司法》規范了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財務會計行為;《合同法》中對「購銷合同」的規范,則直接影響銷售收入的確認;《擔保法》中對不同擔保形式的規定,決定著應收款項的安全性以及壞賬准備的計提……此外,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和相關的國際條約,某些被我國政府批准或聲明參加的國際條約就在國內產生法律效力,它們同樣影響著國際貿易的會計處理,對此,會計人員也不能忽視。

『叄』 請教大家如何編寫一部《煙草專賣人員應知應會知識匯編》之類的東西

我這里有不少試題,剛用過的,不知道有用不:
煙草專賣執法人員法律專業知識題庫及參考答案

填空題(110道)
煙草專賣法
1、為實行煙草專賣管理,有計劃地組織煙草專賣品的生產和經營,提高煙草製品質量,維護(消費者利益),保證國家財政收入,制定《煙草專賣法》。
2、煙草專賣品是指卷煙、雪茄煙、煙絲、復烤煙葉、煙葉、卷煙紙、濾嘴棒、(煙用絲束)、煙草專用機械。
3、卷煙、雪茄煙、煙絲、復烤煙葉統稱 (煙草製品)。
4、國家對煙草專賣品的生產、銷售、進出口依法實行專賣管理,並實行 (煙草專賣許可證) 制度。
5、省、自治區、直轄市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受國務院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雙重領導),以國務院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為主。
6、國家加強對煙草專賣品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提高煙草製品的質量,降低 (焦油含量) 和其他有害成分的含量。
7、國家和社會加強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教育,禁止或者限制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場所吸煙,勸阻青少年吸煙,(禁止)中小學生吸煙。
8、 國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實行煙草專賣管理,應當依照煙草專賣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有關規定,照顧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對民族自治地方的煙葉種植和(煙草製品生產)給予照顧。
9、《煙草專賣法》所稱煙葉是指生產煙草製品所需的烤煙和(名晾曬煙)。
10、煙葉收購計劃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劃部門)根據國務院計劃部門下達的計劃下達。
11、煙草公司或者其委託單位應當與煙葉種植者簽訂(煙葉收購合同)。
12、省、自治區、直轄市轄區內的煙葉、復烤煙葉的調撥計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部門)下達,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得變更。
13、 煙草製品生產企業為擴大生產能力進行基本建設或者技術改造,必須經 (國務院煙草行政主管部門) 批准。
14、煙草製品生產企業的卷煙年度總產量計劃,由(省級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國務院計劃部門下達的計劃,結合市場銷售情況下達。
15 、國務院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會同 (國務院物價主管部門) 按卷煙等級選定部分牌號的卷煙作為代表品。
16、《煙草專賣法》規定, 禁止在廣播電台、(電視台)、報刊播放、刊登煙草製品廣告。
17、卷煙、雪茄煙和(有包裝的煙絲) 必須申請商標注冊,未經核准注冊的,不得生產、銷售。
18、(托運)或者自運煙草專賣品必須持有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授權的機構簽發的准運證。
19、生產濾嘴棒的企業,必須報國務院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取得 (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
20、《煙草專賣法》所稱煙草專用機械是指煙草專用機械的(整機)。
21、國務院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國務院)規定,管理煙草行業的進出口貿易和對外經濟技術合作。
22、經營外國煙草製品寄售業務必須經國務院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級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取得(特種煙草專賣經營企業許可證)。
23、無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生產煙草製品的,由(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關閉,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
24、無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經營煙草製品零售業務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處理。
25、生產、銷售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煙草製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可以並處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6、偽造、變造《煙草專賣法》規定的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煙草專賣經營許可證等許可證件和准運證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7、走私煙草專賣品,不構成走私罪的,由(海關)沒收走私貨物、物品和違法所得,可以並處罰款。
28、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
1、(煙草專賣)是指國家對煙草專賣品的生產、銷售和進出口業務實行壟斷經營、統一管理的制度。
2、煙草專賣品中的煙絲是指用煙葉、復烤煙葉、(煙草薄片)為原料加工製成的絲、末、粒狀商品。
3、 國家對卷煙、雪茄煙(焦油含量)和用於卷煙、雪茄煙的主要添加劑實行控制。
4、 從事煙草專賣品的生產、批發、零售業務,以及經營煙草專賣品進出口業務和經營外國煙草製品購銷業務的,必須依照《煙草專賣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申請領取 (煙草專賣許可證)。
5、煙草專賣許可證分為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煙草專賣批發企業許可證、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和 (特種煙草專賣經營企業許可證)。
6、申請領取特種煙草專賣經營企業許可證,在海關監管區內經營免稅的外國煙草製品購銷業務的,由(省級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發證。
7、國務院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合理布局)的要求,會同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依據國家計劃,根據良種化、區域化、規范化的原則制定煙葉種植規劃。
8、設立煙葉收購站(點),應當經(省級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9、取得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的企業或者個人,應當在(當地)的煙草專賣批發企業進貨,並接受煙草專賣許可證發證機關的監督管理。
10、無煙草專賣批發企業許可證的單位或者個人,一次銷售卷煙、雪茄煙(50)條以上的,視為無煙草專賣批發企業許可證從事煙草製品批發業務。
11、在中國境內銷售的卷煙、雪茄煙,應當在小包、條包上標注(焦油含量級)和「吸煙有害健康」的中文字樣。
12、有關部門依法查獲的假冒商標煙草製品,應當交由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公開銷毀),禁止以任何方式銷售。
13、假冒商標煙草製品的鑒別檢測工作,由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管理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產品質量監督管理部門指定的(煙草質量檢測站)進行。
14、卷煙紙、濾嘴棒、煙用絲束、煙草專用機械的生產企業不得將其產品銷售給無(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的單位或者個人。
15、煙草專用機械的購進、出售、轉讓,必須經(國務院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16、專供出口的卷煙、雪茄煙,應當在小包、條包上標注「專供出口」中文字樣。
17、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查處違反《煙草專賣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案件時,可以檢查違法案件當事人的(經營場所),依法對違法生產或者經營的煙草專賣品進行處理。
18、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的專賣管理檢查人員(執行公務)時,應當佩戴國務院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制發的徽章,出示省級以上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簽發的檢查證件。

憲 法
1、我國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
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4、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 (法治國家) 。
5、憲法規定,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
6、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7、 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9、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10、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並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13、由於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規定取得的(賠償)權利。
14、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的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15、法律和其他議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
16、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
1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
18、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秘書長組成(國務院常務會議)。
19、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
20、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21、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2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
2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

行政許可法
1、《行政許可法》所稱行政許可,是指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准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
2、行政許可的實施和結果,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外,應當公開。
3、行政許可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修改或者廢止,或者准予行政許可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的,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機關可以依法變更或者(撤回)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
4、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法定事項,(地方性行政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5、行政許可由具有(行政許可權)的行政機關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
6、經(國務院)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許可權。
7、申請人可以委託(代理人)提出行政許可申請。但是,依法應當由申請人到行政機關辦公場所提出行政許可申請的除外。
8、行政許可申請可以通過信函、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方式提出。
9、行政機關應當將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有關行政許可的事項、依據、條件、數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錄和申請書示範文本等在(辦公場所)公示。
10、申請事項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許可的,行政機關應當即時告知申請人(不受理)。
11、行政機關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許可申請,應當出具加蓋本行政機關專用印章和註明日期的(書面憑證)。
12、除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外,行政機關應當自受理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20) 日內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但是,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13、行政許可直接涉及申請人與他人之間重大利益關系的,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許可決定前,應當告知申請人、利害關系人享有要求(聽證)的權利。
14、行政機關應當指定審查該行政許可申請的工作人員以外的人員為聽證主持人,申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主持人與該行政許可事項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迴避)。
15、經過聽證程序的,行政機關應當根據(聽證筆錄),作出行政許可決定。
16、行政機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備、設施進行(定期檢查)。對檢驗合格的,行政機關應當發給相應的證明文件。
17、違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或者其上級行政機關,根據利害關系人的請求或者依據職權,可以(撤銷)行政許可。
18、行政許可有效期屆滿未延續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辦理有關行政許可的(注銷)手續。
19、行政機關(違法)實施行政許可,給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依照國家賠償法的規定給予賠償。

行 政 處 罰 法
1、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
2、 實施行政處罰,糾正違法行為,應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
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4、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地方性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范圍內規定。
5、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
6、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
7、行政處罰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管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8、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行政機關必須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9、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10、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11、違法行為構成犯罪,人民法院判處罰金時,行政機關已經給予當事人罰款的,應當(折低相應罰金)。
12、違法行為在(2)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13、違法事實確鑿並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50)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14、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記保存),並應當在7日內及時作出處理決定。
15、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行政復議法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行政機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行政機關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作出行政復議決定,適用行政復議法。
2、 有權申請行政復議的公民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為申請行政復議。
3、 對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由申請人選擇,可以向該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4、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上一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5、對國務院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國務院部門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也可以向(國務院)申請裁決。
6、行政復議原則上採取(書面審查)的辦法,但是申請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認為有必要時,可以向有關組織和人員調查情況,聽取申請人、被申請人和第三人的意見。
7、行政復議被申請人不按照《行政復議法》規定提出書面答復、提交當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的,視為該具體行政行為沒有證據、依據,決定(撤銷)該具體行政行為。

判斷題(332道)

國家煙草專賣局專賣執法人員統一考試題題庫(判斷題部分)
1、各級卷煙生產企業和卷煙紙生產、經營企業,可以購買罰款放行的走私卷煙紙。х
2、經營煙用濾嘴棒進出口業務的企業,須持有國家煙草專賣局核發的特種煙草專賣經營企業許可證。√
3、各級煙草企業不得以邊貿、易貨、捐贈等形式進口煙用絲束。√
4、煙用絲束生產企業可以自行銷售產品。х
5、生產卷煙紙的企業,必須報省級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取得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х(應改為國務院)
6、煙草專賣批發企業和煙草製品生產企業從無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特種煙草專賣經營企業許可證的企業購買卷煙紙、濾嘴棒、煙用絲束、煙草專用機械的,由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處以所購煙草專賣品價值20%以上50%以下的罰款。х(應改為50%以上1倍以下罰款)
7、煙用醋纖絲束生產企業不得自行銷售產品。√
8、持有五種煙草專賣品經營企業許可證的企業,擅自將煙用絲束出售給無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的企業的,由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銷售總額50%以上一倍以下的罰款。х(應改為20%以上50%倍以下罰款)
9、卷煙、雪茄煙、煙絲、煙葉、復烤煙葉統稱煙草製品。х(不含煙葉)
10、未列入名晾曬煙名錄的其他晾曬煙不得在集市貿易市場出售。х(可以)
11、煙草公司及其委託單位對煙葉種植者按照煙葉收購合同約定的種植面積生產的煙葉,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分等定價,全部收購,不得壓級壓價,並委善處理收購煙葉發生的糾紛。√
12、省、自治區、直轄市之間的煙葉、復烤煙葉的調撥計劃由國務院煙草行政管理部門下達,省、自治區、直轄市轄區內的煙葉、復烤煙葉的調撥計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煙草專賣行政管理部門下達,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得變更。х(應由計劃部門下達)
13、煙葉、復烤煙葉的調撥必須簽訂合同。√
14、卷煙廠、復烤廠不得直接到煙葉產區收購煙葉。√
15、煙草公司、復烤廠、卷煙廠不準委託系統外單位或個人代購、代銷煙葉;嚴禁系統內煙葉經營單位或個人為系統外單位或個人提供煙葉收購、調撥款、銷售手續等條件。√
16、煙草公司或其委託單位可以根據需要,設立煙葉收購站(點)收購煙葉。√
17、設立煙葉收購站(點),應當經省級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未經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收購煙葉。√
18、地方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同級有關部門和煙葉生產者的代表組成煙葉評級小組,協調煙葉收購等級評定工作。√
19、國家儲備、出口煙葉的計劃和煙葉調撥計劃,由國家煙草專賣局下達。х(應由計劃部門下達)
20、卷煙廠、煙葉復烤廠、煙絲廠、煙葉經營單位不準從沒有國家煙葉種植計劃地區的煙草公司及行業外單位或個人購進煙葉、復烤煙葉和煙絲。√
21、卷煙廠、煙絲廠購進自用的煙葉,多餘的煙葉可轉賣給其他卷煙廠、煙草公司。х
22、卷煙廠、煙葉復烤廠、煙絲廠不準到煙葉產區直接收購煙葉。√
23、煙葉原則上不搞跨省復烤。凡需跨省加工復烤的(包括出口備貨)煙葉,由國家煙草專賣局統一安排調運。√
24、卷煙廠和煙草進出口企業可在煙葉產區的省級煙草專賣局統一安排下與當地煙草公司聯合創辦煙葉生產基地,但不得以任何形式與行業外單位聯合創辦基地,基地生產的煙葉一律納入計劃管理。√
25、出口煙葉合同必須由中國煙草進出口總公司審核簽章後方可執行。√
26、各煙葉經營單位、各卷煙廠不準通過煙草系統外的任何部門和個人購銷煙葉;不準到非煙葉產地的分、縣(市)煙草公司購銷煙葉;不得弄虛作假,為非法生產、經營單位提供證明、帳號。√
27、省際間煙葉調撥由煙葉產區的煙草分公司以上單位進行調撥經營。煙葉產區的縣級煙草公司一律不準向省外調撥銷售煙葉。√
28、運輸依法沒收的走私煙草專賣品,應當憑省級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簽發的煙草專賣品准運證辦理托運或自運。х(應為國務院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
29、在海關監管區內經營免稅的卷煙、雪茄煙的,既可以零售,也可以批發。х(只能零售)
30、煙草專賣批發企業許可證由省級以上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審核發放。√
31、特種煙草專賣經營企業許可證由縣級以上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審核發放。х(應為省級)
32、新版准運證自2000年1月1日零時起正式啟用。х(應自2001年1月1日)
33、調查、取證必須由三名以上的辦案人員共同進行。х(應為兩名)
34、當事人要求舉行聽證的,煙草專賣行政管理機關應給予加重處罰。х(應為兩名)
35、煙草專賣行政管理機關對違法金額超過100萬元的案件作出處罰決定後,應當報請省級煙草專賣行政管理機關備案。х(應為國家局)
36、外國煙草公司常駐代表機構可以以促銷的名義開展一定形式的卷煙經營活動。х(不得)
37、運輸無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的企業生產的煙草專賣品的, 應處以沒收違法運輸的煙草專賣品和違法所得。√
38、煙草專賣批發企業違反規定,超越經營范圍和地域范圍從事批發業務的,由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暫停經營批發業務,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經營的煙草專賣品價值20%以上50%以下的罰款。х(應為10%以上20%以下)
39、跨省、自治區、直轄市運輸國產煙絲、卷煙紙可以由調入、調出省級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簽發准運證。√
40、商商交易的,准運證上的卷煙牌號、規格必須與合同原件相一致,不允許調整。√
41、個人攜帶證由縣級以上煙草行政主管部門開具。√
42、詢問筆錄不允許當事人修改、補充。х
43、免稅進口的卷煙應該存放在煙草專賣行政管理機關指定的倉庫內。х(應為海關指定的保稅倉庫)
44、生產、銷售偽劣煙草專賣品,金額在10萬元以上的,構成生產偽劣商品罪。х(應為5萬元)
45、走私煙草專賣品金額在5萬元以上的,構成走私罪。х(應為偷逃應繳稅額5萬元)
46、卷煙、雪茄煙、煙絲、復烤煙葉統稱煙草製品。√
47、托運或者自運煙草專賣品可以持有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授權的機構簽發的准運證。х(必須持有)
48、《煙草專賣法》規定的煙草專用機械是指煙草專用機械的主機。х(應為整機)
49、《煙草專賣法》自1992年1月1日起實施。√
50、《煙草專賣法》自1991年6月29日起實施。х
51、《煙草專賣法》頒布十周年紀念日是2001年1月1日。х
52、取得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的企業或者個人,應當在煙草專賣批發企業進貨,並接受煙草專賣許可證發證機關的監督管理。х(應在當地批發企業)
53、無煙草專賣批發企業許可證的單位或者個人,銷售卷煙、雪茄煙50條以上的,視為無煙草專賣批發企業許可證從事煙草製品批發業務。х(應為一次銷售)
54、《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規定, 嚴禁銷售霉壞、變質的煙草製品。√
55、假冒商標煙草製品的鑒別檢測工作,只能由國務院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煙草質量檢測站進行。х(參見條例第33條)
56、無煙草專賣品准運證又無法提供在當地購買煙草專賣品的有效證明的行為是無煙草專賣品准運證運輸煙草專賣品的行為。√
57、超過煙草專賣品准運證規定的數量和范圍運輸煙草專賣品的行為是無煙草專賣品准運證運輸煙草專賣品的行為。√
58、煙草專用機械的購進、出售、轉讓,必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批准。х(應為國務院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59、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查處違反《煙草專賣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案件時,可以檢查違法案件當事人的經營場所和生活居所,依法對違法生產或者經營的煙草專賣品進行處理。х(不含生活居所)
60、無准運證或者超過准運證規定數量運輸煙草專賣品的,處以煙草專賣品價值20%以上50%以下的罰款。√
61、非法運輸的煙草專賣品價值超過5萬元或者運輸卷煙數量超過100件(每1萬支為1件)的, 沒收違法運輸的煙草專賣品和違法所得。√
62、非法運輸走私煙草專賣品的,沒收違法運輸的煙草專賣品和違法所得。√
63、被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處罰兩次以上的, 沒收違法運輸的煙草專賣品和違法所得。√
64、運輸無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的企業生產的煙草專賣品的, 沒收違法運輸的煙草專賣品和違法所得。√

『肆』 社會學、社會工作、社區工作、行政能力、法律常識以及時事政治等考生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有哪些

法律的話,民事,行政,刑事的要會分吧,這是起碼的。
社會學的話,學科的興致,社會中的人、人和人的交往、文化對人的影響這些。
這個基本知識都是很雜的,類似與學科常識,這樣子很難回答你的

『伍』 我想學習一些法律知識,主要是為了生活所需,學會怎麼應用法律知識解決一些麻煩和保護自己,有誰知道怎麼

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相關法條法規,尤其是地方性法規,還有司法解釋,法律文書,這幾個是必備的。

『陸』 可以看什麼書雜志報紙,作為法律筆譯背景知識儲備看會那些就可以應對大多數(80%)法律筆譯稿件

可以看什麼書雜志報紙,作為法律筆譯背景知識儲備?看會那些就可以應對大多數(80%)法律筆譯稿件?可以看什麼書雜志報紙,作為法律筆譯背景知識儲備?看會那些就可以應對大多數(80%)法律筆譯稿件?

『柒』 青少年應知應會的10條法律常識,你知道幾條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論什麼人都要遵守法律,無論什麼人犯法都要受到法律追究,不因身份、地位、民族、性別、貧富、職業等而有所區別。
2、憲法是我們國家的根本大法,一切法律都不能同憲法的規定相抵觸,任何人要服從憲法權威。
3、我們國家的審判機關是人民法院,法律監督機關是人民檢察院,法院、檢察院以及公安部門要分工合作、相互監督。
4、我們國家實行的是依法治國。
5、《未成年人保護法》第3條規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國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給予特殊、優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6、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權,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
7、未成年人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權利。
8、竊盜罪。所謂竊盜罪,就是指『偷東西』。在沒經過主人的同意下,隨便取走他人的財物,包括錢和物品。
9、恐嚇取財罪。就是用不當的手法,包括:恐嚇、威脅、暴力等,向別的同學借錢不還或強索金錢。
10、強盜罪。是拿著武器,如:刀械、棒棍或其他具有危險性的東西,威脅同學,使他不敢反抗,然後強行奪取身上的財物。 11、義務教育法第四條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並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

『捌』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應知應會的法律知識和時事知識

這個2010年考試用時事政治半月談瞭望資料有沒有用
2010考試時事政治電子書(回1011)--2010年11月1日更答新
時事政治和測試更新2010年10月;《半月評論》更新2010年第20期;《瞭望時評》更新2010年第43期;半月談時事和小測驗更新2010年第20期;101個申論寫作模板及範文資料主題,新增十七屆五中全會專期更新。收集整理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間國內外重大時事政治資料,內容分為「時事政治備考學習方法匯總」附錄,以及「時政閱覽部分」、「半月談重大時事及小測試」、「時政測試部分」、「半月評論」、「瞭望時評」、「申論寫作模板及範文」、「時政熱點精選」、「歷年黨代會文件及政府工作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60年大事記」九部分,計80000多字、2000多道測試題。
可以上網搜索一下「2010考試時事政治電子書」的下載地址

『玖』 3. 會計人員應具備哪些法律知識

主要的:經濟法、會計法、統計法、審計法、稅法等,其他相關的金融、工商、行政、刑法法規等。

熱點內容
刑事女法官 發布:2025-05-02 20:15:57 瀏覽:740
行政訴訟法中的以上包不包括本級 發布:2025-05-02 20:15:21 瀏覽:987
勞動法關於生育假的最新規定2015年 發布:2025-05-02 20:15:16 瀏覽:716
教育局法治無錫 發布:2025-05-02 20:15:15 瀏覽:978
用人單位勞動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02 20:09:11 瀏覽:7
哈爾濱有法律援助嗎 發布:2025-05-02 20:09:10 瀏覽:115
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論文 發布:2025-05-02 20:09:09 瀏覽:764
監察法學習報道 發布:2025-05-02 19:56:45 瀏覽:955
社會法期末考試 發布:2025-05-02 19:55:09 瀏覽:383
文獻資料調查法的社會實踐 發布:2025-05-02 19:46:51 瀏覽: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