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法期末考試

社會法期末考試

發布時間: 2025-05-02 19:55:09

1. 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期末考試的重點,快要考試了😭

你好,思修一般都是開卷考,到時候直接翻書就可以了,考點一般不會變,大概歸納如下: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基本內容。P13
2.愛國主義的基本要求和內涵。P40
3.經濟全球化形式下弘揚愛國主義。P48
4.什麼是民族精神P49
5.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P101
6.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P122
7.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P101
8.正確理解競爭與合作的關系。P84
9.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徑和方法。P80-81
10.法律的含義及其本質。P176
11.培養社會主義法制思維。P200學習法律知識,掌握法律方法,參與法律實踐
12.理想的含義P21,特徵P22,與空想的區別P22
13.什麼是民族精神P49
14.集會遊行示威法原則,目的,內容P138
15.法制與法治的區別P182
16.集體主義的原則P105
17.繼承權的分類P221
18.什麼是民事權利P221
19.信念與信仰的關系P23
20.什麼是證據,證據的特徵P199
21.享樂主義人生觀內容P70
22.法律與道德的關系P125
23.跟軍人離婚需要的條件P172
24.愛情的本質P164特點
25.人生的目的是什麼P65
26.法的作用P134本質176
27.國家主席的權利P216
28.治安管理處罰種類P137
29.具體行政行為與抽象行為的區別P228
30.犯罪主體客體,主觀客觀的區別P233
31.犯罪預備,未遂,中止,既遂P233
32.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P105
33.如何創造有價值的人生P76—78
34.結婚的條件P170離婚的規定P172
35.法人的分類,法人成立的條件P220
36.依法執政的內容P184深化司法體制改革P185

1.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應該遵守的道德准則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2.中華民族偉大民族精神核心是?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3.心理健康指的是?從廣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從狹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過程內容完整,協調一致。即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調,能適應社會,與社會生活同步。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信念的基本內容是?堅定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
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6. 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是?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7.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會功能是?導向功能。
8.我國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愛國  
9.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正確使用網路工具,健康進行網路交往,自覺避免沉迷網路,養成網路自律精神。
10.信念是?信念是情感,認知和意志的有機統一體,是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思想或事物堅信不疑並身體力行的心理態度和精神狀態。
11.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
1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是?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
13.我國的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14.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具體概括為?當代大學生承擔的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在新的起點上繼往開來,在現實的基礎上迎接挑戰】
15.人生觀包含哪三個方面?人生目的,人生態度,人生價值。
16.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主要包括?第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整體主義思想。 第二,勤勞勇敢、酷愛自由的民族精神;第三,樂群貴和、孝慈友恭的傳統美德;第四,崇尚志向、重視節操的精神境界。此外,謙虛謹慎、務實求真、廉潔奉公、艱苦樸素、誠實守信、尊師敬業等也為人們熟悉和實行。
17.在我國,維護我國社會主義公共秩序的兩種基本手段是?道德和法律。
18.協調個人與他人的關系應該堅持的原則是?平等原則,誠信原則,寬容原則,互助原則。
19.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運行的過程有?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遵守[守法],法律執行[執法],法律適用[司法]等環節。 20.對待中國傳統道德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21.被繼承人死後,所欠債務怎麼處理通常公民所欠稅款或債務,並不因公民的死亡而消失,一般由死亡者的財產繼承人在遺產實際價值范圍內承擔。財產繼承應該是全面的繼承,既繼承財產,也繼承財產方面的義務,這種繼承又稱「概括繼承」或「總括繼承」。所以,在公民死亡後,死者的遺產繼承人應負責代替死者交稅或償還債

2. 大學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期末考試的題型

對於大學生來說,道德知識與法律知識,是需要掌握的,從而完善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建設法律知識體系。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思想道德與法律知識期末試卷,希望對你有用!

思想道德與法律知識期末試卷選擇題

1.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是( )年制定的憲法。

A.1949 B.1975 C.1982 D.1954

2. 中學生某甲,1992年4月5日生。2006年3月28日,他故意把一同學打成重傷,某甲對於他的這一行為( )。

A.應負刑事責任,但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B.應負刑事責任,但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C.應負刑事責任,但可以減輕或免除處罰

D.不負刑事責任

3. 規定國家制度和社會制度的基本原則,集中表現各種政治力量對比關系,保障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國家根本法是( )。

A.憲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4. 下列有關代理行為的法律特徵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代理人必須是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活動

B.代理人必須是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活動

C.代理行為產生的法律後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

D.代理人在被代理人授權范圍內獨立作出意思表示

5.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發展中所形成的偉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愛國主義 B.人道主義 C.科學主義 D.革命英雄主義

6. 被告人甲實施盜竊時,因被他人查覺而未得逞,倉皇逃跑。甲的行為( )。

A.是犯罪預備 B.是犯罪未遂 C.是犯罪中止 D.是犯罪既遂

7. 我們應當確立的高尚的人生目的是( )。

A.享樂主義的人生目的 B.金錢拜物教的人生目的

C.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人生目的 D.為個人和全家求溫飽的人生目的

8. 下列處罰方式中,屬於治安管理處罰的是( )。

A.罰款 B.罰金 C.拘役 D.剝奪政治權利

9. 某地區進行可能影響環境的工程建設,在規劃或其他活動之前,對其活動可能造成的周圍地區環境影響進行調查、預測和評價,並提出防治環境污染和破壞的對策,以及制訂相應方案。這在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制度方面稱為( )。

A.環境監測制度 B.限期治理制度

C.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D.環境保護責任制度

10. 某作家寫了一本小說,他對這本小說所享有的發表權的保護期限為( )。

A.作家終生及其死後20年 B.作家終生及其死後30年

C.作家終生及其死後40年 D.作家終生及其死後50年

11.17周歲的公民劉某在一家個人獨資企業打工,所得收入足以維持個人的日常生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劉某()。

A.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B.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C.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D.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12. 甲貪污了所在單位的30萬元現金,後來甲到檢察機關自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對甲的犯罪行為()。

A.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B.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C.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D.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13. 現階段我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我們黨建立共產主義社會的最高理想,屬於人生理想中()。

A.生活理想的內容 B.職業理想的內容

C.道德理想的內容 D.社會理想的內容

14.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朋友之間難免產生矛盾,發生分歧。只要本著寬容互讓的原則,不在小事上糾纏,友誼就能渡過難關,長存下去。這說明()。

A.友誼就是無原則的一團和氣 B.友誼需要以諒解的態度來護理

C.友誼需要互相利用的等價交換 D.友誼不過是庸俗卑劣的“人情交易”

15. 王某拾到李某丟失錢包,當李某向王某討還時,王某拒不歸還。二人由此形成的債權關系是 ( )。

A.合同之債 B.不當得利之債

C.無因管理之債 D.單方民事法律行為之債

思想道德與法律知識期末試卷多選題

1. 人生觀是人們對人生目的和人生意義的根本看法和態度。下列選項屬於人生觀范疇的有( )。

A.人為什麼活著 B.怎樣生活才有價值

C.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如何 D.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是什麼

E.如何對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難和矛盾

2. 人生價值是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下列選擇是指人生的社會價值的有( )。

A.表現為對自身需要的滿足程度 B.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

C.個體的人生活動對社會、他人來說所具有的價值

D.個體的人生活動對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所具有的價值

E.個人通過勞動、創造對社會和人民所做的貢獻

3. 下列有關理想與信念的表述正確的是( )。

A.信念是人們在一定認識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思想或事物堅信不疑的精神狀態

B.信念是人的認識、情感、意志的有機統一體

C.理想來源於現實又超越現實,而且還能夠變為現實

D.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現形式

E.信念是理想的根據和前提

4. 協調個人和他人的關系應堅持的原則是( )。

A.誠信 B.平等 C.尊重 D. 競爭 E.互助

5.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的治安管理處罰種類有( )。

A.警告 B.罰款 C.行政拘留

D.吊銷公安機關發放的許可證 E.拘役

6. 對於愛情,人們曾做出了各種詮釋。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理想是愛情成長的內在根據

B.愛情在人生中占最高的地位

C.性愛是愛情產生的自然前提和生理基礎

D.愛情是純粹生理慾望的放縱

E.責任是愛情的構成要素

7.下列屬於家庭美德基本規范的是( )。

A.尊老愛幼 B. 男女平等 C. 夫妻和睦

D. 勤儉持家 E. 鄰里團結

8. 法律的運行是一個從創制、實施到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主要包括( )等環節。

A.法律制定 B.法律公布 C.法律執行 D.法律適用 E.法律遵守

9.根據法律規定的內容不同,可以將法律劃分為實體法和程序法。下列選項中,屬於實體法的有( )。

A.《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E.《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10.公民甲持刀搶劫公民乙的財物。乙在爭奪甲手中所持刀具時,將甲撞倒在水泥地上,甲頭部著地,當即昏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乙的行為不屬於()。

A.緊急避險 B.正當防衛 C.防衛過當

D.故意殺人 E.過失致人死亡

思想道德與法律知識期末試卷簡答題

1. 簡述理想與現實的關系。(6分)

2.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規定的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什麼?(5分)

3.集體主義的科學內涵是什麼? (4分)

4.我國婚姻法規定的結婚條件有哪些?(5分)

5.法律明確規定公民維護國家安全的各項具體的法律義務主要包括哪些?(5分)

思想道德與法律知識期末試卷答案

選擇題:

1.D

2.D

3.A

4.A

5.B

6.B

7.C

8.A

9.C

10.D

11.D

12.A

13.D

14.B

15.B

多選題:

1.ABE

2.CE

3.ABCD

4.ABCE

5.ABCD

6.ACE

7.ABCDE

8.ACDE

9.ABE

10.ACDE

簡答題:

1. 理想和現實存在對立的一面。理想受現實的規定和制約,不能超越現實而幻想未來。(2分)理想與現實又是統一的。理想是現實的反映,現實中包含著理想的因素,孕育著理想的發展,在一定條件下,現實必定要轉化為理想。(2分)理想中也包含著現實,在一定的條件下,理想就可以轉化成為未來的現實。脫離現實而談理想,理想就會成為幻想和夢想。(2分)

2. 愛國守法(1分)、明禮誠信(1分)、團結友善(1分)、勤儉自強(1分)、敬業奉獻(1分)

3. 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原則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確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1分)。首先,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強調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辯證統一(1分)。其次,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強調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1分)。第三,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強調重視和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1分)。

4. 結婚的必備條件有三條:一是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願(1分)。二是必須達到法定婚齡(1分)。男不得早於22周歲,女不得早於20周歲。三是必須符合一夫一妻制(1分)。結婚的禁止條件有兩條:一是禁止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結婚(1分)。二是禁止患有一定疾病的人結婚(1分)。

3. 七年級下冊政治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

七年級政治期末考當前,堅持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事,因為只要你自己願意去堅持就沒有人可以阻止你;我整理了關於七年級下冊政治期末考試試卷,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七年級下冊政治期末考試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無規則不成方圓”,是人們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至理名言。對此理解錯誤的是 ( )

A.規則是秩序的前提和基礎 B.公共生活需要有規則

C.社會生活中處處有規則,時時有規則 D.人人都可以按自己的規則辦事

2、有人認為,自己一不違法,二不犯罪。法律與自己無關。這個觀點的錯誤在於 ( )

A否認法律對每個公民的保護和約束作用 B否認我國是正在建設中的法治社會

C.把公民權利和義務對立起來 D.否認青少年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3、從2006年元月18日起,某省博物館、科技館向未成年人實行免費開放。這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 )

A.家庭保護 B.學校保護 C.社會保護 D.自我保護

4、“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開,雪也白不過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話”。“ 我”不敢摘花的主要原因是 ( )

A. 法律的力量 B. 紀律的力量 C. 道德的力量 D. 制度的力量

5、七年級學生許某,為了尋開心,多次撥打”119”謊報火警,致使消防部門多次白白出動消防車和消防幹警.許某的行為應該受到的處罰是 ( )

A.紀律 B.規則 C.校規 D.法律

6、“青少年經驗少,自我保護缺不了。自尊自愛作防護,公共場所不露宿。遇到侵害莫驚慌,靈活機智巧周旋。法律武器保平安,保平安……”這首小詩說明 ( )

①青少年只要會自我保護,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②青少年要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③青少年要善於同違法犯罪作斗爭④青少年要增強自我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7、公安機關在抓獲15歲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時,不開警車,不著警服,不擴大知情面。這體現了( )

A、對未成年犯罪的理解和寬容B、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

C、對未成年人的家庭保護D、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

8、不屬於對未成年人實施司法保護的部門有 ( )

A.公安機關 B.市政府 C.人民法院 D.人民檢察院

9、自尊的重要表現是 ( )

A.珍惜 B.肯定 C.知恥 D.快樂

10、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 ( )

A.個性 B.榮譽 C.感受 D.人格

11、下列選項屬於自信表現的是 ( )

A.“某自幼熟讀兵書,深知兵法,豈一街亭不能守?!”

B.“你能把老師布置的這次全班演講會組織好嗎?”“能!”

C.自我評價時,要以人為鏡,拿自己的長處跟別人的短處比

D.在公共汽車上給老人讓座,得到周圍人贊許的目光時,感覺很自豪

12、 “人生難免有挫折”,與此觀點不同的是 ( )

A.自古英雄多磨難 B.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C.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D.人世間沒有無曲折的路

13、 “卓越人物的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里百折不撓”。貝多芬的這句話表明卓越人物具有( )

A.堅強的意志 B.豐富的情感 C.正常的智力 D.健全的情緒

14、 《尚書》上說:“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意思是說堆九仞高的土山,只因差一筐土而沒有堆成。我們青少年在學業上功虧一簣的根本原因在於 ( )

A.缺乏應有的監督機制 B.優柔寡斷,喪失時機

C.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計劃 D.意志鬆懈,未能堅持到底

15、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的對象是我國公民中 ( )

A.未滿14周歲者 B.未滿16周歲者 C.未滿18周歲者 D.未滿20周歲者

16、 陸先生在為自己創辦的公司取名時,以“資本家”三字為公司冠名,他的申請被該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駁回,陸先生一紙訴狀將該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告上法庭。陸先生狀告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訴訟屬於( )

A.刑事訴訟 B.民事訴訟 C.行政訴訟 D.司法訴訟

17、 犯罪的最本質特徵是 ( )

A.嚴重危害性 B.刑事違法性 C.行政違法性 D.刑罰當罰性

18、 堅強的意志是我們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下列詩句中能體現磨礪意志的是 ( )

A.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B.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D.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19、“人要學會走路,也得學會摔跤,而且只有經過摔跤才能學會走路”。馬克思的這一名言說明的道理是( )

A.經歷挫折的人肯定能成功 B.挫折是財富,挫折越多越好

C.挫折乃成功之母 D.遇到了挫折,要學生自我疏導

20、自立人生少年始,下列選項體現自立的是 ( )

A .小林代表本班參加運動會比賽時對同學說話“我一定能行”B. 小麗在同學面前炫耀新買的手機

C小敏害怕同學說閑話,課堂上不敢舉手發言 D.小明自己洗衣服、自己打掃房間

21、“不為失敗找借口,要為成功找方法”體現的是 ( )

A、自尊 B、自負 c、自強 D、自卑

22、 下列觀點不正確的是 ( )

A、許多違法犯罪行為都是從占染不良習氣開始的 B、違法行為可分為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

C、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徵 D、有了一般違法行為若不加以改正就可能滑向犯罪深淵

23、 2009年12月26日,十一屆全國人大會通過了《侵權責任法》,該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這體現了法律是 ( )

A. 有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B. 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

C. 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 D. 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懲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24、 從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底,全國“掃黃打非”辦在全國范圍內聯合開展了整治互聯網和手機媒體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專項行動。這一舉措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 )

A.家庭保護 B.學校保護 C.社會保護 D.司法保護

25、 “是挫折使骨頭堅如燧石,是挫折使軟骨變成肌肉。”這一外國格言表明

A.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B.挫折是生活中的災難、成長中的障礙

C.正確對待挫折,挫折也會成為人生中的寶貴財富D.導致挫折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

二、非客觀題

1、2008年4月11日,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宣判,以受賄、濫用職權兩項罪名判處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有期徒刑18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30萬元。根據材料,回答以下問題:

⑴上述案例體現了我國法律的哪些特徵和作用?(6分)

⑵上述案例啟示我們應該怎樣做?(2分)

2、、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可以看到這樣的鏡頭:

鏡頭一:某一天,一位學生家長帶著孩子來到學校,找到班主任問:“我兒子淘氣你就勸他退學?”

鏡頭二:一名男生來到網吧門口正猶豫著,只聽老闆對他說:“請走後門”。

(1)上述二個鏡頭中的有關人員分別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的哪些規定?(3分)

(2)如果你遇到這些情況,你應該怎麼做?(3分)

3、 材料一:德國作曲家貝多芬,一生遭受了數不清的磨難。貧困逼得他行乞,雙耳失聰對他打擊更加沉重。但他不甘沉淪,振作起來,終於創作出《命運交響曲》,獲得極大成功。

材料二:某市一重點高中學生填報高考升學志願時,在前面兩個志願填報了我國的兩所著名大學,在第三志願上卻填寫了長江大橋,即如果考不上這兩所著名大學,他將從長江大橋上跳下葬身魚腹。

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兩則材料共同說明了什麼道理?(4分)

(2)同樣是面對挫折,為什麼 會在材料中兩位主人翁身上產生不同的結果?(6分)

4、2011年3月29日,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從事革命工作近40年的他生前曾任雲南省保山地委書記,退休後主動放棄舒適的生活條件,克服重重困難,以堅強的意志,用生命的余熱,歷盡艱辛義務造林20多年,使昔日的荒山變成了綠洲。最後,他將價值超過3億元的大亮山林場無償交給國家。

閱讀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教材的相關知識,談談你對堅強意志的重要性的理解。(6分)

(2)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如何磨礪堅強的意志?

5、“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雷慶瑤,3歲因遭電擊失去雙臂。她克服了常人無法想像的困難,學會了用雙腳穿表、做飯、吃飯、寫字、縫補衣衣裳、騎自行車、游泳、繪畫等,並先後獲得華表獎優秀兒童女演員獎等多項榮譽。她說,雖然身體這樣,但是我要盡我最大的努力去減輕別人的負擔,用自已的行動證明我自已也是一個有用的人。閱讀上述材料,回答問題:

(1)雷慶瑤同學遇到了什麼挫折?(1分)她戰勝挫折的方法主要有哪些?(至少答出三種方法,3分)

(2)你從雷慶瑤的事跡中得到什麼啟示?(至少從四個方面回答,4分)

下一頁分享>>>七年級下冊政治期末考試試卷答案

4. 刑法知識期末考試的相關題目是什麼

對於學生來說,學習相關的刑法知識,是很有必要的,那麼,刑法考試的相關題目是什麼呢?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刑法知識期末考試試卷,希望對你有用!

刑法知識期末考試試卷選擇題

1.刑法第93條規定:“本法所稱國家工作人員,是指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這屬於( B )。

A. 司法解釋 B. 立法解釋 C. 論理解釋 D. 學理解釋

2. 客觀上不可能完成的某種犯罪,犯罪分子卻自認為能夠完成而自動停止犯罪的,( D )

A.應認為是犯罪未遂 B.也應以犯罪未遂論

C.不認為是犯罪中止 D.應認為是犯罪中止

3.犯罪行為的兩種基本表現形式是( C )。

A.故意行為與過失行為 B.主行為與次行為

C.作為與不作為 D.主動行為與被動行為

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 C )處罰。

A.從輕 B.減輕 C.從輕或者減輕 D.減輕或者免除

5.某甲在行車中不小心將某乙撞傷,為了盡快逃脫,便將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邊樹林。某乙失血過多死亡。對於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為屬於( B )的犯罪。

A.直接故意 B.間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過失 D.過於自信的過失

6.犯罪既遂是指( C )。

A.犯罪結果已經發生 B.犯罪行為已經完成

C.犯罪行為已經具備某種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 D.犯罪人的目的已經實現

7.死刑緩期執行減為無期徒刑的條件是( A )。

A.沒有故意犯罪 B.確有悔改 C.確有悔改並有立功表現 D.確有重大立功表現

8.數罪並罰時,管制最高不能超過( C )。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9.某甲被判處無期徒刑,實際執行( B )以後,可以假釋。

A.五年 B.十年 C.十五年 D.二十年

10. 在追訴期間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重新計算。這在刑法理論上稱

為( C )

A.時效繼續 B.時效中止

C.時效中斷 D.時效延長

11. 行為人在實施背叛國家罪的過程中,其行為方法或行為結果又觸犯了其他危害國家安全

罪的,其犯罪形態屬於( C )

A. 想像競合犯 B. 結合犯

C. 牽連犯 D. 吸收犯

12. 我國刑法規定的附加刑( C )

A.只能附加適用 B.只能獨立適用

C.可以獨立適用 D.不能獨立適用

13. 我國刑法對被判處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採取和數罪並罰原則是( A )

A.吸收原則 B.並科原則

C.估堆原則 D.限制加重原則

14.我國通常採用的區分一罪與數罪的標準是( B )

A. 犯罪行為的次數

B. 行為符合犯罪構成的個數

C. 行為人主觀上的罪過的個數

D. 犯罪結果的個數

15、林某因犯強奸罪被判有其徒刑10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有期徒刑從1989年7月1

日起執行,對甲實際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間為( )

A、1989年7月1日至1992年6月30日

B、1999年7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

C、1989年7月1日至1999年6月30日

D、1989年7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

刑法知識期末考試試卷多選題

1、刑法與其他部門法相比,其顯著特點是( B C )。

A、理論性與實踐性最強 B、強制性最為嚴厲

C、保護的社會關系的范圍更為廣泛 D、保護社會關系的手段更為豐富

2、構成犯罪的不作為以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特定義務為前提。這種特定義務來源於( BCD )。

A、社會公德的要求 B、職務上或者業務上的要求

C、法律的明文規定 D、行為人先行的行為導致的危險狀態

3.下列情況中,我國刑法有溯及力的是( A C )。

A. 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而刑法不認為是犯罪

B. 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而刑法認為是犯罪

C. 當時的法律和刑法均認為是犯罪,但當時的法律處刑比刑法輕

D. 當時的法律和刑法均認為是犯罪,但當時的法律處刑比刑法重

3. 刑法的“避險不適時”是指 ( AC )

A.事先避險 B.事中避險

C.事後避險 D.假想避險

4.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CD )

A.只要犯罪行為或結果有一項發生在我國領域的,就認為是在我國領域內犯罪。

B.對普通中國公民在領域外犯罪的,對一些輕微罪行,可不予追究。

C.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D.我國刑法不在香港、澳門地區適用。

E. 外國人在我國領域外對我國公民犯罪,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適用本法。

5.下列行為應當認定為犯罪未遂的是( AD )。

A.張三持刀前往李四家殺人,走到半路因身體不適而返回

B.甲欲前往乙處行竊,甲不知乙已將保險箱中的錢款存入了銀行。甲在撬竊保險箱過程中因良心發現而罷手

C.丙欲殺丁,連擊數槍而未擊中,因子彈用光,只得悻悻回家

D.王五正在趙六家行竊,忽聞屋外有人說話,便慌忙逃離

6、丁某因犯走私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7年並處沒收財產,汪某等5人得知這一消息後,提出丁某向他們借過5萬塊錢,要求丁某償還,在以沒收的財產償還債務時必須符合下述哪些條件?(ABCD )

A.此債務必須是在法院判處沒收丁某財產之前所負的債務

B.必須經債權人汪某等5人向法院提出請求

C.汪某等5人與丁某之間的債務必須是正當的債務

D.只能在沒收財產的數額內償還

刑法知識期末考試試卷簡答題

1、簡述成立正當防衛應當具備的條件。

正當防衛的成立,必須具備以下幾方面的條件:

第一,正當防衛的起因條件,即不法侵害的產生與存在。(1分)

第二,正當防衛的時間條件,即不法侵害正處於已經開始並且尚未結束的進行狀態。(2分) 第三,正當防衛的對象條件,即只能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行,而不能對沒有實施侵害行為的第三者實行。(2分)

第四,正當防衛的主觀條件,即必須出於保護合法權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衛意圖。(1分)

第五,正當防衛的限度條件,即防衛行為不能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2分)

2、簡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條件。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2分)

構成共同犯罪,必須具備如下條件:

(1)共同犯罪的主體必須是二人以上。這是共同犯罪的主體條件。(2分)

(2)各犯罪人必須具有共同的犯罪行為,這是共同犯罪的客觀要件。(2分)

(3)各共同犯罪人必須有共同的犯罪故意,這是共同犯罪的主觀要件。(2分)

3. 什麼是犯罪的不作為?構成犯罪的不作為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所謂犯罪的不作為,是指犯罪人有義務實施並且能夠實施某種積極的行為而未實施的行為,即應該做也能夠做而未做的情況。(4分)

構成犯罪的不作為需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義務。這是構成犯罪的不作為的前提。(2分)

(2)行為人有履行特定義務的實際可能而未履行。(1分)

(3)行為人未履行特定義務的不作為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1分)

4. 簡述一般累犯的構成條件。

一般累犯的構成條件為:

(1)前罪與後罪都是故意犯罪。此為構成累犯的主觀條件。(2分)

(2)前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後罪應當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此為構成累犯的刑度條件。(2分)

(3)後罪發生在前罪的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後5年之內。這是構成累犯的時間條件。(2分)

熱點內容
麵粉廠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03 08:30:44 瀏覽:484
2016年上海勞動法全文下載 發布:2025-05-03 08:17:43 瀏覽:69
社會與法周克華 發布:2025-05-03 08:16:11 瀏覽:438
韓國換法官 發布:2025-05-03 08:15:24 瀏覽:714
徐向華立法法 發布:2025-05-03 08:00:15 瀏覽:426
刑法案例宣傳 發布:2025-05-03 07:53:11 瀏覽:459
律師退休後 發布:2025-05-03 07:47:09 瀏覽:165
兵團農七師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03 07:47:03 瀏覽:733
商丘法律咨詢電話 發布:2025-05-03 07:38:41 瀏覽:141
行政法中英文 發布:2025-05-03 07:37:18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