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審員是否要求具備法律知識
① 擔任法院的人民陪審員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一、擔任法院的人民陪審員需要具備的條件如下:
1、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專憲法;
屬2、年滿二十三周歲;
3、品行良好,公道正派;
4、身體健康;
5、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年齡較大、群眾威望較高的公民,文化條件可以適當放寬至高中;
6、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執業律師和執業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等人員,不得擔任人民陪審員。
二、下列人員不得擔任法院的人民陪審員:
1、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2、被開除公職的。
三、人民陪審員:
各級人民法院設立人民陪審員工作指導小組,指導人民陪審員的管理工作。人民陪審員管理工作包括人民陪審員人事管理工作和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的日常管理工作。人民陪審員人事管理工作由人民法院政工部門負責。政工部門設立非常設機構或指定專人負責人民陪審員的人事管理工作。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的日常管理工作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管理部門。
② 陪審員制度的法律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
為了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保障公民依法參加審判活動,促進司法公正,特作如下決定:
第一條人民陪審員依照本決定產生,依法參加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除不得擔任審判長外,同法官有同等權利。
第二條人民法院審判下列第一審案件,由人民陪審員和法官組成合議庭進行,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和法律另有規定的案件除外:
(一)社會影響較大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
(二)刑事案件被告人、民事案件原告或者被告、行政案件原告申請由人民陪審員參加合議庭審判的案件。
第三條人民陪審員和法官組成合議庭審判案件時,合議庭中人民陪審員所佔人數比例應當不少於三分之一。
第四條公民擔任人民陪審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二)年滿二十三周歲;
(三)品行良好、公道正派;
(四)身體健康。
擔任人民陪審員,一般應當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
第五條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和執業律師等人員,不得擔任人民陪審員。
第六條下列人員不得擔任人民陪審員:
(一)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二)被開除公職的。
第七條人民陪審員的名額,由基層人民法院根據審判案件的需要,提請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確定。
第八條符合擔任人民陪審員條件的公民,可以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戶籍所在地的基層組織向基層人民法院推薦,或者本人提出申請,由基層人民法院會同同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機關進行審查,並由基層人民法院院長提出人民陪審員人選,提請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命。
第九條人民陪審員的任期為五年。
第十條依法參加審判活動是人民陪審員的權利和義務。人民陪審員依法參加審判活動,受法律保護。
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保障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
人民陪審員所在單位或者戶籍所在地的基層組織應當保障人民陪審員依法參加審判活動。
第十一條人民陪審員參加合議庭審判案件,對事實認定、法律適用獨立行使表決權。
合議庭評議案件時,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人民陪審員同合議庭其他組成人員意見分歧的,應當將其意見寫入筆錄,必要時,人民陪審員可以要求合議庭將案件提請院長決定是否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第十二條人民陪審員的迴避,參照有關法官迴避的法律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應當遵守法官履行職責的規定,保守審判秘密、注重司法禮儀、維護司法形象。
第十四條基層人民法院審判案件依法應當由人民陪審員參加合議庭審判的,應當在人民陪審員名單中隨機抽取確定。
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依法應當由人民陪審員參加合議庭審判的,在其所在城市的基層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審員名單中隨機抽取確定。
第十五條基層人民法院會同同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機關對人民陪審員進行培訓,提高人民陪審員的素質。
第十六條對於在審判工作中有顯著成績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跡的人民陪審員,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十七條人民陪審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所在基層人民法院會同同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機關查證屬實的,應當由基層人民法院院長提請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免除其人民陪審員職務:
(一)本人申請辭去人民陪審員職務的;
(二)無正當理由,拒絕參加審判活動,影響審判工作正常進行的;
(三)具有本決定第五條、第六條所列情形之一的;
(四)違反與審判工作有關的法律及相關規定,徇私舞弊,造成錯誤裁判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人民陪審員有前款第四項所列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八條人民陪審員因參加審判活動而支出的交通、就餐等費用,由人民法院給予補助。
有工作單位的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期間,所在單位不得剋扣或者變相剋扣其工資、獎金及其他福利待遇。
無固定收入的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期間,由人民法院參照當地職工上年度平均貨幣工資水平,按實際工作日給予補助。
第十九條人民陪審員因參加審判活動應當享受的補助,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機關為實施陪審制度所必需的開支,列入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機關業務經費,由同級政府財政予以保障。
第二十條本決定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③ 人民陪審員應負責貫徹執行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人民陪審員在人民法院執行職務期間,是他所參加審判案件的合議庭組成人員,與合議庭成員有同等權利。人民陪審員享有下列權利:
(1)閱看所審理案件的全部卷宗材料和參與調查核實案情;
(2)參加案件的庭審。庭審中,可向當事人、證人、鑒定人詢問,核對所有事實和證據;
(3)參與合議庭評議案件。評議時,提出自己對認定案件事實和處理的意見,並在評議筆錄及判決書上署名,對判決書共同負責;
(4)人民陪審員享有參加有關法律知識和審判業務知識培訓的權利,法院應當提供人民陪審員參與學習和培訓的便利和必要條件;
(5)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
人民陪審員負有下列義務:
(1)遵紀守法,認真執行法律和依法辦事;
(2)學習法律,宣傳法律;
(3)按時參加陪審。接到法院通知後,因故不能如期到法院履行職務的,要及時通知法院,並說明理由;
(4)嚴守國家秘密和審判秘密。不得泄露正在審理的案件情況及合議庭評議、審委會討論的內容及結果;保守案件中涉及的國家機密、個人隱私、商業秘密等。
④ 人民陪審員的義務和權力
人民陪審員的權利:
1、參加審判活動權。
2、獨立發表意見權。
3、獲得履職保障權回。
4、對案件的獨立判斷權答。
5、案件表決權。
6、人身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護權。
7、參加審判活動期間,所在單位不得剋扣或者變相剋扣其工資、獎金及其他福利待遇的權利。
8、參加審判活動期間,實際工作日獲得補助的權利。
9、因參加審判活動而支出的交通、就餐等費用獲得補助的權利。
人民陪審員在行使權力的同時,應履行下列義務:
(一)尊重事實,依法辦案,不主觀臆斷、徇私枉法。
(二)保守審判機密,對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不得向任何公民和單位泄露案件所涉及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不得泄露合議庭、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的情況;在人民法院做出裁判之前,不得泄露對案件的處理意見。
(三)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履行陪審職責。
(四)遵守人民法院的審判紀律和廉政規定。
(五)注重司法禮儀,維護司法形象。
(六)按時參加法律培訓,提高法律水平。
⑤ 人民陪審員是干什麼的,懂法律嗎
人民陪審員是懂法律的,其工作內容:
各級人民法院設立人民陪審員工作指導小組,指導人民陪審員的管理工作。人民陪審員管理工作包括人民陪審員人事管理工作和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的日常管理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
第三條人民陪審員依法享有參加審判活動、獨立發表意見、獲得履職保障等權利。
人民陪審員應當忠實履行審判職責,保守審判秘密,注重司法禮儀,維護司法形象。
第四條人民陪審員依法參加審判活動,受法律保護。
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保障人民陪審員履行審判職責。
人民陪審員所在單位、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依法保障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
適用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修正)》第九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組成合議庭進行。
人民陪審員任期為5年。按照法律規定,除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和法律另有規定的案件除外,人民陪審員可以參審的案件為第一審案件,具體為:社會影響較大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刑事案件被告人、民事案件原告或者被告、行政案件原告申請由人民陪審員參加合議庭審判的案件。
(5)陪審員是否要求具備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人民陪審員的產生:
《人民陪審員選任辦法》
第二條 人民陪審員選任工作應當堅持依法民主、公開公正、協同高效的原則。
第三條 人民陪審員主要通過隨機抽選方式產生。因審判活動需要,可以通過個人申請和所在單位、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人民團體推薦(以下簡稱組織推薦)方式產生。
第四條 人民陪審員選任工作由司法行政機關會同基層人民法院、公安機關組織開展。
省級和設區的市級司法行政機關負責人民陪審員選任工作的指導監督,縣級司法行政機關負責人民陪審員選任工作的具體實施。
司法行政機關應當按照職責需要,健全工作機構,配備工作人員,建立完善工作制度。
司法行政機關、基層人民法院、公安機關應當加強溝通聯系,建立協調配合機制。
⑥ 人民陪審員的權力和義務
人民陪審員的權利:
1、參加審判活動權。
2、獨立發表意見權。
3、獲得履職保障權。
4、對案件的獨立判斷權。
5、案件表決權。
6、人身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護權。
7、參加審判活動期間,所在單位不得剋扣或者變相剋扣其工資、獎金及其他福利待遇的權利。
8、參加審判活動期間,實際工作日獲得補助的權利。
9、因參加審判活動而支出的交通、就餐等費用獲得補助的權利。
人民陪審員的義務:
1、忠實履行審判職責。
2、保守審判秘密。
3、注重司法禮儀,維護司法形象。
(6)陪審員是否要求具備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七類人員不能擔任陪審員
最高法方面透露,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已於5月啟動,將在北京、河北、黑龍江、江蘇、福建、山東、河南、廣西、重慶、陝西等10個省區市的各5家試點法院試點。
根據上述文件內容,公民擔任人民陪審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具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年滿二十八周歲;品行良好、公道正派;身體健康。擔任人民陪審員,一般應當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學歷,但農村地區和貧困偏遠地區德高望重者不受此限。
同時,文件還規定,三類人員不能擔任人民陪審員。一是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二是執業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等從事法律服務工作的人員。三是因其他原因不適宜擔任人民陪審員的人員。
此外,還有四類人員不得擔任人民陪審員: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被開除公職的;被人民法院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因受懲戒被免除人民陪審員職務的。
隨機抽取確定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
根據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若干問題的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七日前採取電腦生成等方式,從人民陪審員名單中隨機抽取確定人民陪審員。特殊案件需要具有特定專業知識的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的,人民法院可以在具有相應專業知識的人民陪審員范圍內隨機抽取。
⑦ 陪審員需要充當什麼角色
要陪審員來充當什麼角色,是首當其沖需回答的問題。陪審員參與司法的核心版工作應權當是事實審。不同於法律審需要專業的法律知識和審判經驗,事實審更多的是需要不同經歷的社會經驗和普通大眾的內心良知,更注重從社會道德標準的角度對案件進行評判,將社會公眾的良心和善惡標准、是非觀念融入司法過程之中,彌補法官習慣性的超理性思維。素質越高的陪審員起的作用就越大。特別是有專業素養的人,更能彌補法官的不足。比如,有財務背景的人審理經濟糾紛,有醫療背景的人審理醫患糾紛等。回頭再看,陪審員此前處於被忽視的地位,往往與其被認為缺少相關法律知識有關,不懂法的人怎麼懂得審判?沒釐清陪審員的權責,把「陪審」等同於與專業法官一道審案,用專業的法律知識裁定法律適用問題,對嫌犯量刑,這當然使得陪審員對於案件審理難以置喙。殊不知,綜觀歐美國家,設立陪審團制度的目的,正是要避免陪審員的法律專業化傾向,使司法過程中的事實問題與法律問題有所區分,使職業法官的權力受到普通民眾的制約。
⑧ 本人在縣級法院擔任人民陪審員5年,懂法律知識,但是不是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沒有律師職業資格證,我……
沒問題,很好。這樣的店面在大城市還是不少的。
提供法律服務,任何人都可以做,不需要什麼資格。
畢竟不是律師事務所,必須有律師證才能做。
⑨ 美國陪審團做審判時候要不要學習一些法律知識
審判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認定事實,也就是到底發生了什麼;第二是適專用法律對已經認定的事實屬進行定性。在我國,這兩件事都是法院來做,但美國為了防止法官個人權力過於集中,採用陪審團認定事實的方式。所以說認定事實只是一個生活邏輯的問題,很少牽涉到法律邏輯,所以也沒必要去刻意學什麼法律知識了。
⑩ 成為人民陪審員後有合法證件嗎
擔任法院的人民陪審員需要具備的條件如下:
1、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回;
2、年滿二十三答周歲;
3、品行良好,公道正派;
4、身體健康;
5、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年齡較大、群眾威望較高的公民,文化條件可以適當放寬至高中;
6、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執業律師和執業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等人員,不得擔任人民陪審員。
二、下列人員不得擔任法院的人民陪審員:
1、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2、被開除公職的。
三、人民陪審員:
各級人民法院設立人民陪審員工作指導小組,指導人民陪審員的管理工作。人民陪審員管理工作包括人民陪審員人事管理工作和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的日常管理工作。人民陪審員人事管理工作由人民法院政工部門負責。政工部門設立非常設機構或指定專人負責人民陪審員的人事管理工作。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的日常管理工作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管理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