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業務員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5-05-03 11:33:04
㈠ 投資公司理財產品出問題了,業務員承擔法律責任嗎
1.根據具體情況而定,若是理財產品出問題導致公司正常破產,則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若是非法集資,則需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2.理財公司正常宣布破產不會有責任,如果是非法集資可能會有責任,要看情節的輕重,輕者退還非法所得,重者按照刑法判刑。投資公司涉嫌詐騙,業務員是否承擔責任,應當分情況討論:
1)如果業務員不知道公司涉嫌非法詐騙,則其不用承擔刑事責任;
2)若業務員明知公司從事的是詐騙行業,依然從事這一行為,則應當承擔相應的刑罰責任;但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為主要犯罪行為人,犯罪後果主要由公司與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承擔;
3)如果公司為空殼公司,是為了從事犯罪行為而成立的,則承擔較為嚴重的刑事責任。
1.警察定位為非法集資,業務員確實不知道是非法集資,不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業務員在明知該公司有非法集資嫌疑仍然為其效力應該構成非法集資罪。對進行非法集資活動的,除了依照《商業銀行法》、《保險法》、《證券法》、《證券投資基金法》、《銀行業監管管理法》和《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取締非法從事金融業務的機構等行政處罰外,對構成犯罪的,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2.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違反國家規定,利用廣告為非法集資活動相關的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條的規定,以虛假廣告罪定罪處罰:
1)違法所得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
2)造成嚴重危害後果或者惡劣社會影響的;
3)二年內利用廣告作虛假宣傳,受過行政處罰二次以上的;
4)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