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安徽控煙條例

安徽控煙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5-03 18:56:13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

條例明確規定,在公共場所的室內區域、公共交通工具內以及其他特定的禁煙區域,禁止吸煙。
一、條例的適用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適用於各類公共場所,包括但不限於學校、醫院、商場、餐廳、公共交通工具等。這些場所是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場所,因此,對吸煙行為的控制尤為重要。
二、禁止吸煙的區域
條例明確規定,在公共場所的室內區域、公共交通工具內以及其他特定的禁煙區域,禁止吸煙。這些區域通常人流量大,空氣流通性差,吸煙行為容易對他人造成危害。
三、吸煙區的設置
為了滿足部分煙民的需求,條例允許在部分公共場所設置吸煙區。但吸煙區的設置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和標准,如遠離非吸煙區、有良好的通風設施等,以確保吸煙行為不會對他人造成不良影響。
四、違規行為的處罰
對於違反條例規定,在禁止吸煙的區域吸煙的個人,條例規定了相應的處罰措施。這些處罰措施包括罰款、責令改正等,旨在通過懲罰手段來遏制吸煙行為的發生。
五、宣傳教育與社會監督
條例還強調了吸煙危害的宣傳教育和社會監督的重要性。政府、社會組織和媒體應當積極開展吸煙危害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公眾對吸煙危害的認識。同時,鼓勵社會各界對違反條例規定的行為進行監督和舉報,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控煙氛圍。
綜上所述: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是我國控煙工作的重要法規,通過明確禁止吸煙的區域、設置吸煙區、對違規行為進行處罰以及加強宣傳教育和社會監督等措施,有效地減少了公共場所的吸煙行為,保護了公眾的健康權益。這一條例的實施對於推動我國控煙工作的發展、提升公眾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
第一條規定:
為了保障公眾健康,減少吸煙危害,維護公共場所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條例。
第三條規定:
公共場所的室內區域、公共交通工具內禁止吸煙。公共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應當設置明顯的禁止吸煙標志,並加強對吸煙行為的勸阻和管理。
第五條規定:
在特定場所需要設置吸煙區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遠離人員密集區域和行人必經的主要通道;
(二)設置獨立的通風排氣系統;
(三)設置醒目的吸煙有害健康的警示標識;
(四)配置煙灰缸(盒)等盛放煙蒂的器具。
第八條規定:
個人在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吸煙的,由公共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予以勸阻;拒不改正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處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2. 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制度

1.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制度規定下列公共場所禁止吸煙:醫療機構的室內區域托兒所、幼兒園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高等學校和其他教育、培訓機構的教學區域;檔案館、少年宮、念館等科教、文化、藝術場所;商業、金融業、郵政業和電信業的營業廳;計程車、軌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內及其售票廳、室內站台;對社會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體育館、健身場,體育場的比賽區和座席區。

2.第三條 下列公共場所可以設置吸煙室或者劃定吸煙區,吸煙室或者吸煙區以外的區域禁止吸煙:餐飲、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經營場所的服務區域;公園、游樂場等公共場所;

3.第四條 賓館、旅店、招待所、培訓中心、度假村等提供住宿休息服務的經營場所,應當按照規定設置無煙客房或者無煙樓層。

4.第五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辦公、會議等工作場所和食堂、通道、電梯、衛生間等內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除前款規定以外的單位內部的禁止吸煙公共場所,並做好相關管理工作。

5.2014年11月24日,衛生計生委起草了《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送審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送審稿明確,所有室內公共場所一律禁止吸煙。此外,體育、健身場館的室外觀眾坐席、賽場區域;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區域等也全面禁止吸煙。

(2)安徽控煙條例擴展閱讀: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減少和消除煙草煙霧危害,保障公眾健康,創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根據憲法及有關法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公共場所,是指公眾可以進出或者使用的場所、工作期間使用的場所、公共交通工具。

第三條 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遵循政府與社會共同治理的原則,政府主導,單位負責,個人自律,社會監督。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領導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公共場所控制吸煙規劃並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政府績效考核。

第五條 國務院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主管全國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門在職責范圍內負責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所需經費予以保障。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對在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八條 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組織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控制吸煙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本單位控制吸煙工作。

第九條 國家和社會應當支持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鼓勵志願者組織、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各種形式,參與控制吸煙工作或者為控制吸煙工作提供支持。

第二章 禁止吸煙的范圍和措施

第十條 所有室內公共場所一律禁止吸煙。

第十一條 下列公共場所的室外區域全面禁止吸煙:

(一)托幼機構、兒童福利機構、學校、活動中心、教育培訓機構等以未成年人為主要活動人群的公共場所的室外區域;

(二)高等學校的室外教學區域;

(三)婦幼保健機構、兒童醫院、婦產醫院的室外區域;

(四)體育、健身場館的室外觀眾坐席、賽場區域;

(五)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區域;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禁止吸煙的室外場所。

第十二條 下列公共場所的室外區域可以設立吸煙點,吸煙點以外的區域禁止吸煙。沒有設立吸煙點的公共場所室外區域屬於全面禁止吸煙的場所:

(一)除婦幼保健機構、兒童醫院、婦產醫院以外的其他醫療衛生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和養老機構的室外區域;

(二)除兒童福利機構以外的其他社會福利機構的室外區域;

(三)風景名勝區、文物保護單位、公園、游樂園的室外區域;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可以設置吸煙點的室外場所。

第十三條 室外設置吸煙點,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符合消防安全標准;

(二)設置明顯的引導標識;

(三)遠離通風口、人員密集區域和行人必經通道;

(四)在顯著位置設置醒目的吸煙危害健康警示標識或者圖片。

第十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對舉辦公眾活動的場所,可以規定臨時的禁止吸煙措施和范圍。

第十五條 任何人不得在禁止吸煙場所吸煙和索要煙具,自覺聽從勸阻;在非禁止吸煙場所吸煙應當合理避讓不吸煙者,不亂彈煙灰,不亂扔煙頭。在禁止吸煙的經營場所內吸煙,因不聽勸阻而被要求離開該場所的,無權向經營者索回已經消費的費用;已經接受服務但未支付費用的,應當支付費用。

第十六條 禁止吸煙場所(區域)的經營者、管理者應當履行下列控制吸煙職責:

(一)建立控制吸煙的管理制度,配備監督員,做好控制吸煙宣傳教育和監督管理工作;

(二)在禁止吸煙場所(區域)的入口處及其他顯著位置設置符合本條例第十八條要求的禁煙標識,保持標識完整、清晰;

(三)在禁止吸煙場所(區域)不得放置煙具和設置煙草廣告;

(四)對違法吸煙行為予以勸阻,對不聽勸阻的要求其離開。對不聽勸阻且不離開的,向有關監督管理部門舉報;對不聽勸阻並擾亂公共秩序的,向公安機關報案。鼓勵場所經營者、管理者採用煙霧報警、濃度監測、視頻圖像採集等技術手段,加強對本場所的管理。

第十七條 個人在禁止吸煙場所(區域)內發現吸煙行為及其他違反本條例行為的,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一)要求吸煙者立即停止吸煙;

(二)要求該場所的經營者或者管理者進行勸阻;

(三)向監督管理部門舉報不履行控制吸煙職責的經營者或者管理者。

第十八條 禁煙標識應當大而清晰,至少包括禁止吸煙的圖形警示標識、違法吸煙的罰款數額、投訴舉報的電話號碼等內容。

國務院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負責制定禁煙標識及其張貼規范。

第三章 宣傳教育和戒煙服務

第十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各有關部門應當經常組織有關單位開展控煙公益宣傳教育,組織發放控煙宣傳材料,開展多種形式的控煙宣傳活動,明確告知公眾吸煙和接觸煙草煙霧對健康的危害、禁止吸煙的范圍、對違法吸煙行為的處罰等信息,告知禁止吸煙場所(區域)的經營者、管理者應當履行的控制吸煙職責。

第二十條 煙草製品生產者應當在煙草製品包裝上印製帶有說明煙草使用具體危害的文字和圖形警示,向公眾警示教育煙草煙霧危害。其中圖形警示面積不得小於包裝面積的二分之一。

第二十一條 在各類公務和大型公共活動中,主辦方不得提供、使用或者贈予煙草製品。不得使用或者變相使用財政性資金購買煙草製品。

第二十二條 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組織應當結合各自的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控煙宣傳教育活動,並將控煙宣傳教育納入本單位初任培訓、崗位培訓、任職培訓等教育培訓活動,鼓勵吸煙職工戒煙。

第二十三條 鼓勵公眾積極參與控煙,形成不吸煙、不敬煙、不送煙的社會風尚,倡導家庭無煙。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教師、醫務人員應當帶頭控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在公務活動中吸煙,教師不在學生面前吸煙,醫務人員不在病人面前吸煙。國家和社會應當在每年5月31日世界無煙日開展主題宣傳教育活動。

第二十四條 廣播、電影、電視、報刊、雜志、網路等媒體應當積極開展控煙公益宣傳教育,主動發揮輿論引導和監督作用。

第二十五條 全面禁止所有的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

第二十六條 電影、電視劇及其他節目中不得出現煙草的品牌標識和相關內容,以及變相煙草廣告;不得出現在禁止吸煙的場所吸煙的鏡頭;不得表現未成年人買煙、吸煙等將煙草與未成年人相聯系的情節;不得出現有未成年人在場的吸煙鏡頭等。

第二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制訂戒煙門診工作規范,指導設置戒煙服務咨詢電話。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開展控煙宣傳教育活動,提高患者對吸煙和接觸煙草煙霧危害的認識,為吸煙的患者提供簡短戒煙服務。有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應當設立戒煙門診,為吸煙者提供專業的戒煙診療服務。

3. 公共場所對禁止吸煙有哪些規定

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經營管理者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制定和執行本單位禁止吸煙的制度;

(二)開展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

(三)在禁止吸煙場所設置醒目的禁止吸煙警語和標志;

(四)不得在本單位禁止吸煙區內設置煙灰缸等器具或設置附有煙草廣告的標志或物品;

(五)配備專(兼)職禁煙勸導員和巡查員,對在禁煙區的吸煙者進行勸阻。

公共場所經營者或管理者可以根據需要在本單位非禁止吸煙場所劃定吸煙區或設置吸煙室,吸煙區或吸煙室應當遠離人員密集區域和行人必經的主要通道,並應當設置明顯的指引標識以及吸煙有害健康的警示。

公共場所經營者或管理者應當加強禁止吸煙宣傳,採取有效措施,逐步取消吸煙區或者吸煙室。

任何人不得在禁止吸煙場所或者區域內吸煙或者攜帶點燃的卷煙、雪茄煙、煙斗。

在禁煙區發現吸煙的,可以這樣做:

(一)要求吸煙者停止吸煙;

(二)向該場所的經營者或管理者投訴,要求該場所的經營者或管理者勸導吸煙者停止吸煙;

(三)對不履行控制吸煙職責的經營者或管理者,向區愛衛辦舉報和投訴。

本區報紙、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和各相關主管部門應當積極開展有關吸煙有害健康、控制吸煙的社會宣傳,鼓勵創建無煙單位。禁止利用廣播、電影、電視、網路、報紙、期刊等媒體發布煙草廣告。

禁止未成年人吸煙。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卷煙、雪茄煙和煙絲。對難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經營者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經營者應當在營業場所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卷煙、雪茄煙和煙絲的標志。

拓展資料:

《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是國家衛生計生委的重點立法項目,2014年10月底形成草案送審稿上報國務院。該條例規定所有室內公共場所一律禁止吸煙。

下列公共場所禁止吸煙

(一)醫療機構的醫療活動場所;

(二)商場、超市、書店;

(三)各類學校(含托兒所、幼兒園)、教育培訓機構的教學活動場所、食堂、學生宿舍及青少年活動場所的室內活動區域;

(四)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影劇院、錄像廳(室)、游藝廳(網吧)、舞廳、音樂廳等場所的室內區域;

(五)體育場館及非經營性運動健身場所的觀眾區、比賽區或運動區;

(六)賓館、飯館、旅店、招待所、咖啡館、酒吧、茶座(樓);

(七)公共浴室、理發店、美容店、足浴店(按摩中心);

(八)對社會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

(九)公共汽車、計程車等公共交通工具;

(十)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的辦公室、會議室、圖書室、車間、餐廳等;

(十一)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禁止吸煙場所。

4. 控煙條例內容

法律分析:一是明確界定禁止吸煙場所的范圍。規定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止吸煙,並明確了室外全面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二是宣傳教育和戒煙服務。三是預防未成年人吸煙。

法律依據:《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 第一條 為減少和消除煙草煙霧危害,保障公眾健康,創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根據憲法及有關法律,制定本條例。

5. 室內吸煙處罰條例

公共場所吸煙處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下拘留。
《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1、明確界定禁止吸煙場所的范圍。規定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止吸煙,並明確了室外全面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
2、宣傳教育和戒煙服務。其中,特別提出了幾類群體要起到示範帶頭作用,比如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教師和醫務人員,要帶頭控煙;教師不要在學生面前吸煙;醫務人員不要在患者面前吸煙等。其中最大亮點在於香煙的警示圖形將上香煙的外包裝,卷煙包裝上的圖形警示是向公眾宣傳煙草危害最直接、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法律依據】
《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第十一條 下列公共場所的室外區域全面禁止吸煙:
(一)托幼機構、兒童福利機構、學校、活動中心、教育培訓機構等以未成年人為主要活動人群的公共場所的室外區域;
(二)高等學校的室外教學區域;
(三)婦幼保健機構、兒童醫院、婦產醫院的室外區域;
(四)體育、健身場館的室外觀眾坐席、賽場區域;
(五)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區域;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禁止吸煙的室外場所。
第十二條 下列公共場所的室外區域可以設立吸煙點,吸煙點以外的區域禁止吸煙。沒有設立吸煙點的公共場所室外區域屬於全面禁止吸煙的場所:
(一)除婦幼保健機構、兒童醫院、婦產醫院以外的其他醫療衛生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和養老機構的室外區域;
(二)除兒童福利機構以外的其他社會福利機構的室外區域;
(三)風景名勝區、文物保護單位、公園、游樂園的室外區域;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可以設置吸煙點的室外場所。
第十三條 室外設置吸煙點,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符合消防安全標准;
(二)設置明顯的引導標識;
(三)遠離通風口、人員密集區域和行人必經通道;
(四)在顯著位置設置醒目的吸煙危害健康警示標識或者圖片。

6. 控煙由哪個部門負責

法律分析:一般是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控煙辦公室),但也有歸創衛辦管的,在國家層面上,控煙辦是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下屬科室,截止2008年編制8人,在全球層面上,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管轄部門是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秘書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

第五條 國務院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主管全國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門在職責范圍內負責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所需經費予以保障。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對在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八條 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組織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控制吸煙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本單位控制吸煙工作。

第九條 國家和社會應當支持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鼓勵志願者組織、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各種形式,參與控制吸煙工作或者為控制吸煙工作提供支持。

熱點內容
經濟法概論自考小抄 發布:2025-05-04 06:38:58 瀏覽:526
給公司並購提供法律服務 發布:2025-05-04 06:38:24 瀏覽:63
汨羅市城市規劃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04 06:24:45 瀏覽:790
趙化律師 發布:2025-05-04 06:23:20 瀏覽:906
刑事責任屬於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5-04 06:22:42 瀏覽:368
民法通則44 發布:2025-05-04 06:22:37 瀏覽:641
自考勞動法2016 發布:2025-05-04 06:13:39 瀏覽:673
經濟法實務第07章在線測試 發布:2025-05-04 06:11:17 瀏覽:583
電白區司法 發布:2025-05-04 05:50:09 瀏覽:483
法官趙夜 發布:2025-05-04 05:48:25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