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院長法律責任
㈠ 醫院治死人應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得看具體情況,如果是故意的,就涉嫌故意殺人罪;如果醫務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涉嫌醫療事故罪;如果是因為當前的醫療科技水平無法解決的問題,則醫院不承擔責任
㈡ 醫院的名譽院長應該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應該說就是掛名,並不擔任實際行政工作。說白了就是吉祥物,一般都是德高望重或是有點名氣的人擔任,所以不用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㈢ 求助法律專家:發生醫療事故,醫院要承擔什麼責任
首先,我非常鄙視那些表面幫助別人,暗地為自己謀福利的律師!
某些律師,多份愛心,內在網路上幫別人解答容些問題,別把眼睛盯在錢上,OK?
我的回答:
一旦追究了這人的刑事責任,醫院的責任通常說來,會減輕很多。如果找個好點的律師,完全有可能免責。
另外,我想說的是,司法實踐中,為了盡量實現所謂的「訴訟利益最大化」,原告都會將盡量多的人列為「被告」。所以,一旦你的單位,被列為被告,也別擔心。
從你的描述來看,一旦那個責任人賠償能力有限,處於公平責任考慮,法院也很有可能讓你的單位承擔少許責任。但,如果你說的屬實,承擔的責任微乎其微。因為,本案的性質,很可能被定性為「刑事(附帶民事)」。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沒有看到卷宗,只能根據你的描述,作以上大體解答。祝好運!
㈣ 醫院時候有法律責任
程序:
1、醫療機構的門診病歷是由醫生據實書寫,由患者自行保管的;
2、傷者應當持有公安機關開具的傷單,由醫院負責書寫並加蓋印章;
3、法醫在鑒定傷情時,患者應當提供門診病歷和傷單;
㈤ 關於醫院責任的法律問題
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版、行政法權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
所以,你可以先去醫學會組織申請鑒定,如果認定為醫療事故,你可以請求醫院賠償。
如果鑒定結果認為僅僅是一般的誤診,那你索賠的幾率就小很多了。
所以,先申請鑒定吧。
㈥ 名義醫院院長都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沒有責任。名譽院長啥責任沒有。
名義院長就是法人代表 承貸全責
㈦ 對醫療事故對醫生醫院可追究怎樣的法律責任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章第四十六條至第五十二條規定、第五十五、五十六條規定以及《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條規定,依法承擔下列責任:
(1)民事賠償責任:賠償患者或家屬經濟損失。各項賠償項目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已有詳細規定,可以對號入座。具體數額的確定,患方可以通過衛生行政部門調解確定,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賠償訴訟確定。各項賠償項目確定後一次性支付,賠償結束後不得再反悔。
(2)行政責任:對於醫療機構,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執業許可證。對於發生醫療事故的人員,衛生行政部門或以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
(3)刑事責任:對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條關於醫療事故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7)醫院院長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處理程序
1.一旦發生醫療糾紛,病員及其家屬有權在發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後果發生後1年之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
2.病員死亡的,其家屬應當在病員死亡後或收到屍檢報告單後15天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其中屍檢的申請,則應當在病員死亡後48小時內提出,由所在地衛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門進行。
3.醫療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15日內,向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鑒定。
對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4.雙方當事人對鑒定結論沒有異議的,可以就處理方案進行協商;協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區、縣或醫科大學申請處理。對該處理決定不服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接到處理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向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復議,亦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對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所作的處理決定或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或復議決定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㈧ 咨詢關於醫院責任的法律問題
第一種情況屬於醫療糾紛,醫院的管理肯定違反行政法規,就是國務院頒行的條專例,醫療糾紛屬於舉證責任倒置,屬你只要證明你什麼時候在醫院就診過和造成你的實際損害就行。但是實際過程中,你要證明你的損失是醫院造成的非常困難,醫療糾紛的成功率很低,上訴法院你應該有很大的困難。而且醫療鑒定的費用需要你墊付,你輸了很不劃算,不建議你上訴。你可以和醫院方面協商解決,告訴他們你要向媒體暴光,不過根據我的實際經驗,醫院理睬你的機會不大。
第二種情況,計劃生育處不會對你的先兆流產承擔法律責任的。即使它的程序有錯誤,但它的處理方式和你造成的損害還有法律關系。換句話說,你跑了一天並不是它要求你跑,是你自己要跑。而且你的舉證非常困難,誰也不知道你先兆流產是怎麼產生的,醫院也不能證明你是為了辦理准生證而到處跑的。
㈨ 醫療機構許可證上的主要負責人應承擔什麼責任
1、根來據我國法律的規源定,醫療機構是法人,如果患者和醫療機構發生糾紛的,要承擔責任的當事人是醫療機構,而不是其主要負責人。特殊情況下,如單位涉及犯罪的情況,主要負責人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
2、民法通則第三十六條規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
第三十七條 法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依法成立;(二)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三)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四)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